「家門口就能看病,真是方便多了。」在位於上海金山朱涇鎮的待涇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健康驛站內,村民周阿婆正在配藥。
過去,由於村組距離村部較遠,周邊交通不便,村民看病成了難題。今年7月,待涇村健康驛站正式開放,優質醫療健康服務進一步延伸到基層,滿足了周邊村民的需求,獲得一致好評。
近日,中央文明辦公布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入選城市名單和複查確認保留榮譽稱號名單,上海市金山區成功當選為全國文明城區。
究竟是什麼讓金山區發生了華麗蝶變?如何鞏固來之不易的創建成果?
12月11日,金山區舉行2020年金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總結表彰大會,回首三年創建歷程,紮實推動各項創建工作落地見效,金山市民代表為「全國文明城區」揭牌,標誌著金山區在精神文明建設上邁出了一大步。
大會現場 澎湃新聞記者俞凱 圖文明實踐紮根百姓身邊健康驛站等這些群眾身邊的文明實踐綜合服務體的形成,不僅可以讓百姓享受宅基義診、理髮、法律諮詢等便民服務項目,也成為了百姓茶餘飯後、開展創建活動的好去處。
傍晚,亭林鎮新巷村百姓廣場已經聚集了不少村民,有的在打拳,有的則坐在六角亭裡嘮家常。
「過去的百姓廣場,一到晚上幾乎沒人,非常冷清。今年廣場進行了改建,增加了文化舞臺、電子屏和六角亭,文化活動也越來越豐富,村民們常常過來健身、看表演,特別熱鬧。」亭林鎮新巷村村民徐美娣說。
截至目前,金山區共建成區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1家、分中心11家,站238家,實現陣地全覆蓋。全區湧現了如溫河村「老村官議事團」、亭東村「四賢八方」、秦山村「橄欖綠講讀團」等群眾身邊的志願服務隊伍1180支,實名認證志願者達152513人,服務時長7571557.2小時。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金山區組建各類防疫志願服務隊伍400餘支,參與志願者達12萬人次,發揮文明實踐在疫情防控中的積極作用。
「好人文化」引領市民素質提升
自2013年起,金山區充分利用網絡建立報送平臺,充實豐富金山好人資源庫,形成了先進典型不斷湧現、社會價值廣泛認同的「金山好人」現象。
比如,全國道德模範提名楊慧峰26年立足護理一線,用心守望「生命之託」;全國文明家庭馬歡花家庭三代五口人,不斷接力和傳承著志願服務精神;上海市傑出志願者吳衡為了挽救他人生命,二次捐獻了造血幹細胞……截至目前,金山已先後湧現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人,中國好人12人,累計評選出「金山好人」327名。
2017年6月,作為上海第一座以「贊好人、學好人、做好人」為主題的開放公園,「金山好人」主題公園正式對外開放。金山區內湧現出來的先進典型和凡人善舉,都在好人公園內有所體現,比如用鵝卵石創作的創意小品「放飛生命的希望」,靈感來源於上海市金山區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團隊。
2020年是金山區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的決戰決勝年。2020年金山區共開展創城志願服務16萬餘人次,其中迎檢期間開展志願服務12萬餘人次,172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參與了志願服務。自2020年4月以來,全區共開展全覆蓋檢查2次,集貿市場、背街小巷、居住小區等專項檢查7次,區領導督查10餘次,檢查點位560個,發現問題1998個,各街鎮工業區通過「日日查、周周巡、月月評」的形式加強自查自糾,創城中的一大批具體難題得到有效整改。
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讓金山華麗蛻變為一座大美之城、好人之城、志願之城、文明之城,用實際行動,行文明善舉,立美德之身,繪就了「厚德金山、禮尚之濱」的文明畫卷。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