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用藥 科普扶貧丨哪些藥物不宜嚼碎或掰開?

2020-12-11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有些口服劑型,嚼碎或掰開後服用,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還會產生很大的不良反應,甚至造成中毒,例如:

1、對口腔或胃黏膜有較強刺激的藥物

如助消化藥胰酶,口服時應整片吞服,不得嚼碎,以免藥粉殘留在口腔內,導致嚴重的口腔潰瘍;又如,緩瀉藥比沙可啶,為避免對胃黏膜較強烈的刺激,應整片吞服,且服藥前2小時不宜服用抗酸藥、乳汁、牛奶或進食。

2、腸溶製劑

如紅黴素腸溶片、阿司匹林腸溶膠囊等,應整個吞服。

這些藥物的外邊均有腸溶衣保護,在胃液中2小時不會發生崩解或溶解,其目的是為了滿足藥物性質及臨床的需要,如: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提高部分藥品在小腸中的吸收率和利用度;掩蓋藥品的不良臭味;避免部分藥品在胃酸作用下分解失效。若嚼碎後服用,將會失去上述作用。

3、緩釋、控釋製劑

生產這類劑型是為了控制和延緩藥物的釋放,滿足臨床的需要,在製劑工藝方面具有特殊的滲透膜、骨架、滲透泵、儲庫、傳遞孔道等結構。

若嚼碎或掰開後服用,上述的特殊結構被破壞,便無控制或延緩藥物釋放的作用可言,不僅改變了療效,還會引起不良反應。

有些口服劑型,嚼碎或掰開後服用,不僅達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還會產生很大的不良反應,甚至造成中毒,例如:

1、對口腔或胃黏膜有較強刺激的藥物

如助消化藥胰酶,口服時應整片吞服,不得嚼碎,以免藥粉殘留在口腔內,導致嚴重的口腔潰瘍;又如,緩瀉藥比沙可啶,為避免對胃黏膜較強烈的刺激,應整片吞服,且服藥前2小時不宜服用抗酸藥、乳汁、牛奶或進食。

2、腸溶製劑

如紅黴素腸溶片、阿司匹林腸溶膠囊等,應整個吞服。

這些藥物的外邊均有腸溶衣保護,在胃液中2小時不會發生崩解或溶解,其目的是為了滿足藥物性質及臨床的需要,如:減少藥物對胃黏膜的刺激;提高部分藥品在小腸中的吸收率和利用度;掩蓋藥品的不良臭味;避免部分藥品在胃酸作用下分解失效。若嚼碎後服用,將會失去上述作用。

3、緩釋、控釋製劑

生產這類劑型是為了控制和延緩藥物的釋放,滿足臨床的需要,在製劑工藝方面具有特殊的滲透膜、骨架、滲透泵、儲庫、傳遞孔道等結構。

若嚼碎或掰開後服用,上述的特殊結構被破壞,便無控制或延緩藥物釋放的作用可言,不僅改變了療效,還會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焦點

  • 用藥安全之正確的服藥方法
    但有時遇到有吞咽困難的患者或者小兒等情況,大一些的片劑或膠囊難以下咽時,往往就會把片劑或膠囊掰開分細或碾碎成末再服用。然而,這種服藥方法是極不可取的,具有較大的危害性。 一、為什麼有些藥物不能掰開或碾碎後服用?
  • 給小兒去火用藥的四不宜
    世界衛生組織日前發布了名為《世界衛生組織兒童標準處方集》的用藥手冊,這也是全球首份面向所有國家的兒童用藥手冊。世界各地執業者將可獲得與這些兒童藥物有關的用法、劑量、副作用及禁忌症方面的標準信息。這對於規範兒童用藥將產生重要意義,但是兒童用藥依舊存在很多問題。
  • 「智愛媽媽」婦女安全用藥提示|如何藉助藥物科學改變經期?
    「智愛媽媽」安全用藥科普促進行動項目,旨在聯合廣大藥學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深入研究和推廣針對婦女的安全用藥科普技術和資源,組織開展適宜農村婦女的健康科普活動,普及安全用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婦女科學素質和健康水平雙提升。
  • 「科普」這10類藥物要這樣「服用」,太多人做錯了……
    05腸溶包衣片:只能吞服,適於有良好吞咽能力的兒童,不能將藥片掰開、嚼碎或者研成粉末,因會破壞保護性外衣,導致藥物過早釋放,造成胃黏膜刺激,也可能使藥物滅活,而無法發揮藥效。06緩、控釋片:一般需要整片吞服,有特殊說明可以掰開的藥物,也一定要沿著藥片自帶的刻痕掰開,否則會破壞劑型,導致藥物突然大量釋放,增加藥物的毒副作用。07泡騰片:嚴禁直接口服或含服,可先取半杯溫開水,因為這類藥片在化解時需要大量的水,同時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 國人最容易犯的五個用藥錯誤,嚴重可導致死亡
    下面簡單介紹幾種家庭常見特殊劑型藥物使用方法: 緩釋片(膠囊)/控釋片(膠囊):不能掰開、碾碎或咀嚼,應整片(粒)吞服,以免劑量突釋後藥效過強或發生嚴重毒副作用[4]。部分可掰開服用的藥物,一定要按照藥品說明書中提示沿著藥片刻痕掰開,不可隨意掰開。
  •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丨抗生素濫用後果嚴重
    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抗菌藥物的耐藥性已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目前,防止抗菌藥濫用,減少細菌耐藥的產生,幫助公眾樹立科學用藥、合理用藥觀念非常必要。
  • 江蘇省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活動在無錫啟動 老年人和兒童成不...
    據統計,2019年全國共收到藥品不良反應事件151萬起,尤其是老年人和兒童是不安全用藥的最大受害者。數據顯示,65歲以老年人佔不良反應的29%,「原因是老年人代謝變慢,容易發生藥品中毒事件,此外老年人多有基礎疾病,需要聯合用藥,因此安全用藥風險更大。」此外,兒童器官發育尚未成熟,兒童用藥不安全風險佔10%以上,藥物體代謝慢也容易引起毒副反應。
  •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癌症吃止痛藥會上癮?規範用藥才是關鍵!
    【明醫識藥·科學闢謠】癌症吃止痛藥會上癮?規範用藥才是關鍵!藥物的耐受性(身體依賴)是人體對藥物反應性降低的一種狀態,往往在連續多次用藥後發生,需加大藥量或增加給藥次數才能維持療效。停藥一段時間後,其耐受性逐漸消失,重新恢復到對藥物原有的反應水平。癌痛三階梯治療
  • 了解養鵝用藥3種目的,8條原則,4種給藥途徑,做好藥物防病
    除了通過加強飼養管理,增加鵝的營養以外,就只有藥物預防啦,那麼在什麼情況下使用藥物進行預防呢?也就是用藥的目的是什麼呢?在使用藥物的過程中應該遵守哪些原則呢?常用的給藥途徑又有哪些哪?
  • 【合理用藥 「藥」你知道】緩控釋製劑,您該知道的二三事
    口服製劑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應用最廣泛的藥物劑型了,隨著科學的進步與製藥工藝的發展,口服劑型也不斷地更新換代,緩控釋的口服製劑已經廣泛應用於臨床
  • 醫生帶你揭秘8種常見藥物,謹慎用藥
    通常,一旦身體適應了,上述症狀會在用藥幾周後消失。在進食時服藥也會有助於上述症狀消失。 在極少數情況下,二甲雙胍可能導致嚴重乳酸酸中毒。當體內乳酸積聚過多時會出現上述症狀。可能需要密切注意血糖水平,調整用藥劑量,或者更換藥物。
  • 哺乳期如何合理用藥?寶媽們看過來~(附禁用藥物)
    今天來和大家聊聊哺乳期合理用藥及禁用藥01藥物的乳汁分泌藥物經乳汁排洩是哺乳期所特有的藥物排洩途徑,幾乎藥物都能通過被動擴散進入乳汁,只是濃度可有不同,02哺乳期用藥對策1權衡利弊用藥所用藥物弊大於利則應停藥或選用其他藥物和治療措施。對可用可不用的藥物儘量不用。
  • 2020年全國安全用藥月科普知識,你「藥」知道
    孕媽媽用藥有哪些講究? 孕媽媽常因一些異常情況或疾病而需要用藥物治療。用藥對胎兒的影響隨藥物種類的不同而有差別。因許多藥物可以自由地通過胎盤,有些藥物可能會引起胎兒的發育異常,甚至造成胎兒畸形。
  • 藥片能掰開使用嗎?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尼莫地平片、阿奇黴素片、克拉黴素片可在醫師指導下掰開使用。·包衣片包衣片可分為糖包衣、薄膜包衣(胃溶、腸溶、水不溶)、壓制包衣,包衣片是為了實現一些特殊的目的才包衣的,如用藥靶向性、 美味、 美觀、 防止藥物氧化及吸潮等。
  • 重申:2種藥物才是心梗適用藥
    那麼,心梗出現的時候,身體會表現出哪些症狀呢?首先,心梗患者身體最早出現的症狀是疼痛。這種疼痛的出現沒有明顯的誘因,往往會在清晨出現,且疼痛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從幾個小時到幾天不等。因此,無原因出現持續性的疼痛時,應該提高警惕,預防心梗。
  • 「智愛媽媽」婦女安全用藥提示|如何科學服用避孕藥?
    「智愛媽媽」安全用藥科普促進行動項目,旨在聯合廣大藥學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界,深入研究和推廣針對婦女的安全用藥科普技術和資源,組織開展適宜農村婦女的健康科普活動,普及安全用藥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促進婦女科學素質和健康水平雙提升。
  • 寵物用藥常識—藥物的用量以及用藥次數
    藥物的用量及用藥次數(一)藥物的用量 藥物在生產治療作用所需要的用量稱劑量、藥物劑量可以決定藥物與動物 機體組織器官相互作用的濃度,因而在一定範圍內。劑量越大,作用也越強;劑量小,作用就小。
  • 省「全國安全用藥月」藥品科普進基層活動走進梅州
    (王麗莉 攝)  本報訊 (記者王麗莉)10日,2020年廣東省「全國安全用藥月」藥品科普進基層活動在梅城江南客都匯廣場舉行,活動圍繞「讀懂藥品說明書、正確認識藥物、藥品劑型選擇、家庭合理用藥」開展。  ■多樣化活動普及安全用藥理念  記者看到,活動現場設置了藥學專家諮詢活動區、預防中風—腦卒中健康篩查區、中醫藥體驗區、藥品科普知識互動區、投訴舉報受理及真假藥品識別區等。通過義診諮詢、健康體檢、互動遊戲、知識科普等多種形式,將「安全用藥」的理念傳遞到市民心中,提升市民的安全用藥水平。
  • 【安信科普】各類抗菌藥物特點及選用
    因此,該類藥物不宜用於輕症感染,更不可作為預防用藥。 附表 β-內醯胺類藥物的分類及特點 新黴素僅可口服用於結腸手術前準備,或局部用藥;巴龍黴素僅可口服用於腸道隱孢子蟲病。 用藥期間應監測腎功能,嚴密觀察患者聽力、前庭功能、神經肌肉阻滯症狀並及時處理;因毒性較大,門、急診中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及單純性尿路感染初發病例不宜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