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腓2:1-13。
腓立比書是當時在監獄中的保羅,寫給處於逼迫中的腓立比教會的書信。在當時,腓立比教會受到很大的逼迫!面對這種艱難的環境,教會更應該互相勸勉、憑愛心互相安慰、憑聖靈互相交通真理、彼此憐憫體恤,同心合意、一起面對困難。
保羅在勸勉腓立比教會合一的時候,特別將溫柔順服的道指教他們。一個教會要合一,只有心存溫柔、彼此順服,才能做到。而人往往是自義的、爭競的,生怕順服讓自己低人一等、吃虧受損。於是,保羅再次將基督耶穌作為溫柔順服的榜樣,放在眾人的面前。
基督雖有足夠的能力、地位,不必去順服,但祂還是存溫柔的心,讓自己成為一個順服者。順服充滿了挑戰、痛苦、羞辱、甚至是死亡。但是,這樣的順服並沒有以此收場。
相反,上帝為基督「平反」,將羞辱變成榮耀、將降卑變成升高、將死亡變成復活、將捨棄變為加添。保羅希望腓立比教會明白,向神溫柔、順服,這是基督的生命,是每個基督徒應該效法的。同樣,這樣的生命,最終帶來的是生命、榮耀、喜樂。
回看教會歷史,教會何時自義、剛硬,何時就充滿爭競和分離,最終都是自己蒙羞受辱,因自己的罪而敗亡。教會何時溫柔自卑,何時就經歷上帝的復興和重建。無論是教會這個生命群體,還是個體,這個生命原則都是一樣。
保羅在2章2節特別對腓立比的教會提出三項要求,讓他們靠著主一起有相同的意念、相同的愛心,也有一樣的心思意念,這樣就可以讓保羅的喜樂得到滿足。
首先保羅強調的是:要意念相同。保羅並不是要求每個人對每件事有相同的、刻板的觀點,也不是讓他們變得一模一樣,保羅不是壓抑人的創意,也不是禁止多樣性,他呼籲的是:用同樣的意念尋求相同的目標。所以我們就看見,正是因為以榮耀神做我們的共同目標,我們才有了相同的意念。
有相同的愛心。愛心的相同取決於我們成了基督的奴僕,基督取了奴僕的形象,彰顯了這樣一種愛,這就使我們可以有這樣跟基督相同的愛,就是那種感同身受的愛。
有一樣的心思,有一樣的意念。一樣的心思希臘文直譯就是「在一起的靈魂」。就是大家的靈裡邊是融洽的、是同心合意的,就如同有一個靈魂那般和諧。
保羅接下去在第三節就列出兩個需要除去的負面態度,就是「凡事不可結黨,不可貪圖虛浮的榮耀」。以結黨而得到的虛假的榮耀,與基督歸於神的榮耀形成鮮明對比,基督虛己,自己卑微,神卻將他升為至高,接受宇宙萬物的敬拜。只有在萬膝跪拜、萬口承認耶穌是主,使榮耀歸於父神的時候,才會有完全的合一。
結黨和虛浮的榮耀試圖奪走單單屬於神和基督的榮耀,所以保羅在指責結黨和虛浮榮耀之後,就表明了應當合一的態度。
「只要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保羅要求信徒謙卑,因為他相信神已經將基督升為至高,成為全人類的救主。他知道神賜恩給謙卑的人,阻擋驕傲的人。
基督展現的謙卑不是被動的無能或可憐的屈從,基督選擇了他的命運,他反倒虛己成為人的樣式,而且自己卑微,順服神旨。這背後表現了什麼?表現了他對人的服侍。他把人的需要看得比自己的命更重要。這正是看別人比自己強的根本含義之所在。
基督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不會想到自己,只想到要服侍的人,他看別人的需要比自己更重要。所以這種思維方式的對象是別人。
保羅喜歡用「彼此」,所以保羅挑戰信徒要看別人,其實是呼籲他們思想群體的需要。在這裡,保羅說要看人比自己強,就是提醒先去照顧別人的需要。當然,我們看別人比自己強也在於我們深知自己內心的敗壞和軟弱!所以我們能看見別人的優點和上帝在他們身上的作為,所以正是這樣的一種「看」,使我們產生—種「顧」。
「顧」是仔細地在意和注意。弟兄姊妹,你仔細地在意和注意過別人嗎?你真正地把別人放在你的心中過嗎?你為別人代禱的時候迫切過嗎?不少時候,我們只盯著自己,而忽略了看別人,所以自我中心是憂慮的根源,而起來服侍是醫治憂慮的秘訣!
求主幫助我們使我們看各人比自己強,使我們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
願上帝賜福大家。
聲明:文中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請註明出處。
信仰如何讓我們看透生死?
歷史是信仰的鏡子,傳統是信仰的本質
2021年新年祈禱——除舊更新
2020年末的祈禱
敬拜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徵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