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26日,由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航天中心醫院、大連市中心醫院聯合主辦的「2020中國急診介入論壇暨中國醫師協會腔內血管學內臟動脈專委會第五屆學術會議」在北京、大連兩地召開,會議進行線下、線上同步實時直播。
自2008年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李選教授、鄭亞安教授倡導發起中國急診介入論壇起,已成功舉辦五屆論壇。此次由三家醫院聯合舉辦,旨在讓各學科間相互影響、協助、滲透,共同提高全國介入、急診、護理等學科交融發展,使過去認為不宜治療或技術上難以治療的疾病成為可治之症,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據悉,本次大會共設三個分會場十個板塊,設講題130餘個。大會執行主席航天中心醫院副院長丁明超、大連中心醫院介入科主任高眾、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介入血管外科李天潤共同主持了此次學術會議。
會上,多地多位專家圍繞出血疾病、門脈高壓、急性動脈缺血、血栓栓塞性疾病專場、肝膽疾病、周圍血管疾病、主動脈綜合症、急性腦血管病、介入護理、婦兒急診介入治療分享急診介入的經驗和成果,討論並規範各種急症介入治療上的適應症、禁忌症、優勢和局限,優化急診介入綠色通道流程。
同時,三家護理團隊舉辦的急診介入護理論壇,匯聚30多位北京、大連的護理專家則將會議推向高潮,精彩呈現各家介入護理亮點,內容涵蓋外周介入護理、神經介入護理、心臟介入護理、病房圍術期管理等相關內容,積極推動介入護理體系建立。
會上,專家表示,急救醫學的特點就是通過最少的病情資料,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敏捷的思維,果斷決策,然後用最有效的方法對患者進行救治,介入醫學技術以創傷小、見效快多年來在缺血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血栓性疾病、門脈高壓治療等方面優勢凸顯,急診介入微創治療的急救效果得到了社會的認可,逐漸與急診醫學相結合,建立各種危急重症疾病的綠色通道,診斷與治療同步進行,真正實現了「急診」。在眾多專家團隊的努力下,介入在創傷醫學、危重症急救領域服務國家戰略需求,引領學科發展,「健康中國」建設過程中必將做出新的貢獻。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