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剛:熱鬧是掃把們的,我們什麼也沒有

2021-01-08 驅動中國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劉志剛   2020-02-12/11:34

文:劉志剛@網際網路江湖主編

2020年,一個在科幻小說中經常提及的年度,終究還是如期而至。世界並沒有像《銀翼殺手》裡一樣變得賽博朋克,車還是不能在空中行駛,複製人沒有出現,烏託邦建築和全息投影只掀開了一小角面紗;城市以外不是沙漠,人工智慧代替不了愛人,也沒法隨便買張機票飛去火星。

但,2020好歹被科技發燒友神話了這麼多年,豈能默默無聞。這不,元宵節剛過,掃把就成精了,掃把已經是個成熟的工具了,學會「立正」了。

疫情、災難、戲謔,2020就是那麼的魔幻現實,如夢,如幻,亦如電。

1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刷屏,無聊經濟下的的「口紅效應」

掃把刷屏事件,從營銷角度來講,一言以蔽之——熱鬧是掃把們的,我們什麼也沒有。

一如朱自清先生在1927年7月,大國層面,正是白色恐怖籠罩中國大地的時候,小家方面,他與父親、妻子家庭矛盾的節點,夜遊清華園,在《荷塘月色》一文中的描述,「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裡的蛙聲;但熱鬧是它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

不論是掃把刷屏,亦或是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都是外物,都是寄託,都是一種內心澎湃,無處話悽涼的外在的表現。

這次刷屏,在志剛看來,其實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刷屏,是無聊中的「口紅效應」。

還記得最近朋友圈或者微信群比較火的轉發嗎?

今天是迪迦奧特曼的生日,祝他生日快樂並轉發到5個群,迪迦奧特曼就會在暗中保護你三周,幫你度過疫情,我試過了,是假的。但過年在家閒著也是閒著 不如挨頓罵。

與此雷同的段子還有很多,疫情期間,大家人都很閒,即使現在部分企業已經開工,但是要麼是在家上班,或者到公司上班,百廢待興,到公司也不會太忙,整體上還是一種身體悠閒,思維超負荷運轉的反差狀態。

道格拉斯·霍爾特在其著作《文化戰略》中曾經提到,營銷機遇往往潛藏於那些游離在主導性文化表述之外的意識形態需求。對於「有閒一族」的我們來講,雖然身體是閒置的,但是情緒卻是緊張的,存在一種互斥的張力結構,這顯然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營銷機遇。

在志剛看來,所謂的事件營銷也罷,借勢營銷也好,歸根結底都是情緒營銷,引起用戶共鳴從,達到一種波紋效應,在群體中,類似波紋一樣的傳播開來,從而達到品牌曝光的最大值。

掃把刷屏之前,迪迦奧特曼的生日,無聊體在社交氛圍中瀰漫,早已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無聊氛圍,又沒有合適的宣洩點,掃把刷屏可以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之上。

經濟蕭條而導致口紅熱賣是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也叫"低價產品偏愛趨勢"。在美國,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這是因為,在美國,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奢侈品,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人們仍然會有強烈的消費欲望,所以會轉而購買比較廉價的奢侈品。

很多人一邊嘟囔著掃把刷屏的扯淡,閒得慌,一邊卻又在拿著自家的掃把實驗立正,在志剛看來,這是一種無聊經濟下的「口紅效應」,當人們閒的慌,對娛樂的要求變得極為簡單,呈現一種低笑點的偏愛趨勢。

另外一個不得不提的點就是這股無聊氛圍極為醇厚,要是平時早就一大堆企業搶破頭的去「放氣」,希翼這股氣流將品牌吹上天去,可無聊之氣為何一直是沒被破了罩門?

因為所有的品牌都很老實,網際網路江湖團隊在《疫情中的一點冷思考,企業該不該借勢?》一文中就曾有過詳盡的描述,無論是韓紅個人品牌背書的公益,亦或是各大企業捐款捐物資,還是河南地區的「硬核防疫」實際上都是為疫情中的公眾提供了一個「治癒系解決方案」,即在「借勢」的同時,解決部分公眾關心的,疫情中出現的需求痛點,從而在不引起輿論反感的情況下獲得個人、集體或組織公信力資本的增加。

一不小心的借勢就可能被當成發國難財,品牌商的思緒比我們繃的更緊,營銷自然是慎之又慎,無聊及焦慮的氛圍愈發濃厚。

跟成龍的那個「Duang」一樣,也是發生在春節假期剛過期間,春晚日漸凋零,沒有產生年度流行語,這麼一個真空期內,Duang應用而生,多少有點取巧,可營銷雖然套路千萬,可是99%的理論,都不及那1%的運氣成分。

掃把,孤家寡人一個,人畜無害,毫無負擔,恰逢其時的從天而降,撿了今年的頭魁,這麼一個略帶科幻成分的「立正」,反倒與2020年這一科幻年相得益彰,時耶?命耶?

2 好奇心害死貓,實現從種草到拔草

掃把刷屏除了大環境的助推外,還有好奇心害死貓的心理在作祟。

朋友圈不少人在拍照參與此事,但是志剛相信,不少人雖然沒發朋友圈,但是也在實驗自家的掃把,(別看,說的就是在看文章的你)。

激發用戶的好奇心,是一個慣用的營銷套路。

還是,過年春節期間,2016年,2月14日情人節,微博網友@深圳李寬發了一張圖,並稱:「與君吻離別,相送到村口,夕陽長身影,自此各天涯!」「兩隻鵝吻別照」在網上迅速走紅。,一方面是情人節這個節點,另一方面,是用戶的好奇心,一直在討論最後的結局,持續跟蹤。

去年最火的營銷術語當屬「種草」,種草也是好奇心營銷的一種。「化妝品是深坑」「電子產品迭代速度讓人吃土能力MAX」「最怕聽到『親測有效』,止不住買買買」……「種草」已經成為新時代消費主義的象徵,網友說得好:「愛上一片草原,就怕兜裡沒錢。

成功種草需要引燃人們的好奇心。無論是明星、網紅,還是各個社交平臺上的草根素人,無論其載體是文字、聲音、美圖還是視頻,行之有效的帶貨路數有著共通的邏輯:好看好聽好玩,強感染力,高情感飽和度,能夠觸發人們的情緒G點,自帶一萬個非買不可的理由。

例如,抖音上的「答案茶」之所以風靡,既是因為人們出於好奇去爭相體驗一款新鮮的產品,更是因為這種「你問我答」的玩法戳中了人們內心私密又躍動的情緒。「我的他在哪?」「2018運勢如何?」——一杯奶茶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人們情感的承載物,給人以精神上的片刻歡愉與慰藉。

KOL帶出爆款的案例層出不窮。不僅明星榜上楊冪帶火數不清的時裝同款、範冰冰拉紅無數美妝、服飾和手機殼,原生網紅帶貨榜排首的雪梨、張大奕、於momo等KOL也無不吞吐能力驚人。

靠的就是好奇心,讓用戶去幻想自己穿上該服裝是什麼樣,那個奶茶的味道到底如何。

創造品牌意識是一回事,但創造好奇心要強大得多。當你的用戶做出購買決定時,不要指望你的品牌是首要考慮因素,好奇心意味著他們會把你找出來。

我們再說個最近利用好奇心的成功營銷事件。前幾天,你的朋友圈一定被名為《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的短視頻刷屏了。 在疫情紛擾,朋友圈被情緒類內容霸佔的時候,這條視頻確實是一股清流。理性詳實、深入淺出地解釋了新冠肺炎是如何發生、傳播和感染,網友直呼其為新冠肺炎的「最硬核」科普。

大家對疫情極為恐慌,網上謠言四起,太專業的文章拗口,看不懂,但是用戶有著很強的好奇心,想了解下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如何傳播的,《關於新冠肺炎的一切》可謂是滿足了用戶的好奇心理,活該火的一塌糊塗。

平時,我們很少留意一個掃把到底能不能站立,如今網上流傳「NASA說因為今天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可以讓掃把獨自站立的日子。」自然能激發大家的好奇心,紛紛模仿。

3 參與感強,UGC營銷形成自循環

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離地球最近的金星和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木星,它們施加的引力最大,嚴格來講,可以歸結為這是一種自然現象。

每年的自然現象都很多,2019年12月26日,亞洲各地出現日環食,大陸多地現日偏食,俗稱「天狗食日」。不過,這已經是2019年發生的第三次日食了。第一次發生在1月6日,中國部分地區可以觀賞到日偏食天象;第二次日全食發生在7月2日,不過中國境內不可見。

這麼多名聲響徹百年難遇的自然景觀,為何沒有引起刷屏?參與成本太高,要麼是高倍望遠鏡,要麼是當時的天氣情況湊巧不允許清晰的看到。

在營銷上來講,要想引起共鳴,離不開用戶的參與感,也就是營銷上講的「宜家效應」。

宜家效應是幾年前哈佛商學院與杜克大學幾個教授研究發現的,具體過程大致如下。

他們給三組實驗者三種類型的家具,比如說椅子。A組直接拿到組裝好的椅子,B組拿到一些工具以及椅子的零部件,需要自己組裝,C組和B組類似,也要組裝,只是組裝的難度遠超B組,讓人裝到一半或許就心灰意冷想放棄。然後實驗者們被問他們心中椅子的價格?結果A組給的價格遠低於B組,而C組給的價格也低於B組!B組給出價格高的原因不難理解,他們的成品包含了自己勞動的價值。

這個可以用一個函數來刻畫,縱軸是價值(value),橫軸是阻力(friction)。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丹·艾瑞裡表示,投入越多的勞動(情感)就越容易高估物品的價值。他把這種現象稱為「宜家效應」(The Ikea effect)。當人們購買了宜家家具後,回到家需要花很多力氣把它組裝起來。看到親手組裝的家具,喜愛程度就會超過同等品質的其他家具。這種個人的付出會讓人們認識物品本身價值產生偏差。宜家效應,宜家就像是成年人的巨大玩具城堡。喜歡買需要自己動手組裝的宜家家具,因為人們自己製作產品時,會產生對這一產品的依戀感和自豪感。

相比與一些日食月食事件,用戶只是參觀者而非參與者,而且連參觀都需要運氣及高精端設備,自然曲高和寡。

提及參與感,不得不提的就是小米,《參與感》那本書裡,介紹了小米發展初期,如何利用當時的媒體資源與用戶產生互動,提升品牌的認知度,並凝聚粉絲群。小米幾乎在零投放的基礎上,通過互動的方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

不僅要有參與感,最好還要具備很強的UGC屬性。

密集恐懼症已經被逼瘋

花式炫耀美食

赤裸裸的炫富

動物也來湊熱鬧

牛仔褲也瘋狂

品牌商不是在借勢,就是在借勢的路上。

段子手也許會遲到,但是永遠不會缺席

2017年八一是建軍90周年,《人民日報》新媒體客戶端軍裝照的 H5,網易雲音樂地鐵刷屏,都是是UGC營銷的典範。

如果品牌傳播的優勢只是為了把品牌信息傳遞給消費者,那麼在廣告結束的那一刻,也就意味著傳播的中斷。而想要獲得額外的曝光,想要達到促進消費的目的,品牌的廣告推廣就需要調動用戶參與熱情,實現UGC的內容自循環,為品牌增添新的元素,從而形成擁有用戶烙印的新內容。

UGC也是一個重要的「信任鏈」——人們信任別人講的比信任品牌自己說的要多。在傳播中不斷提升傳播勢能,形成自循環,是UGC營銷正確打開方式。

科技自媒體劉志剛,訂閱號:網際網路江湖,轉載保留作者版權資訊,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朋友圈「立掃把」刷屏——熱鬧是「掃把」們的,我們什麼都沒有
    世界並沒有像《銀翼殺手》裡一樣變得賽博朋克,車還是不能在空中行駛,複製人沒有出現,烏託邦建築和全息投影只掀開了一小角面紗;城市之外不是荒漠,人工智慧替代不了愛人,也無法隨便買張機票飛去火星。但,2020好歹被科技發燒友神話了這麼多年,豈能默默無聞。這不,元宵節剛過,掃把就成精了,掃把已經是個成熟的工具了,學會「立正」了。
  • NASA立掃把挑戰什麼梗 NASA立掃把挑戰什麼意思
    NASA立掃把挑戰什麼梗?NASA立掃把挑戰怎麼回事?不少人曬BroomChallenge圖片,據NASA說因為今天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可以讓掃把獨自站立的日子。NASA立掃把挑戰什麼梗指的是把掃把在平地上立起來,掃把則是家中最常見最常用的那種。
  • 朋友圈立掃把是什麼梗啥意思 微博立掃把挑戰怎麼回事出處
    2月11日晚上,朋友圈好多人在曬立掃把的圖,這是怎麼回事?為什麼大家都在玩立掃把?下面小編告訴你朋友圈立掃把是什麼梗。  朋友圈立掃把是什麼梗啥意思 微博立掃把挑戰怎麼回事出處  網傳美國宇航局NASA說「因為今天氣球完美的重力角度,是唯一一天能把掃把獨立站立的」!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掃把「扎」出新生活
    新疆日報訊(記者韓沁言報導)扎掃把也很講究,阿西木 · 託合提就有這手絕活兒。  「一層長一層短,中間還得綁一層。」在阿西木的家鄉疏附縣託克扎克鎮阿亞格曼幹村,很早以前就開始種植高粱,很多村民扎得一手好掃把。儘管這裡家家戶戶都有扎掃把的傳統,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卻沒有形成優勢產業。
  • 微信朋友圈立掃把挑戰是什麼梗 掃帚直立是怎麼回事
    微信朋友圈今天都在曬一張照片,把掃把立在地上,看看能不能屹立不倒,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發起這個立掃把挑戰後,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模仿,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微信朋友圈立掃把挑戰是什麼梗,一起來看看吧。發起這個立掃把挑戰後,很多人都在朋友圈模仿,下面小編就為玩家帶來微信朋友圈立掃把挑戰是什麼梗,一起來看看吧。
  • 朋友圈曬掃把站立圖是什麼梗 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朋友圈曬掃把站立圖是什麼梗 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時間:2020-02-11 21:23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朋友圈曬掃把站立圖是什麼梗 只不過是一個美麗的謊言 2月11日,今天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在曬立掃把的圖片,有網友問立掃把是在幹嗎,這是個什麼梗嗎?
  • 疫情下的小幸福……不過一把小掃把
    疫情下的小幸福……不過一把小掃把 就是只要有個熱鬧,俺都湊(捂臉) 多想念人群的歡愉啊。 但網絡上的熱鬧,竟然也可以這麼熱鬧呢! 哈哈。 圖|昱子
  • 湖人大勝奧尼爾當巴克利面折斷掃把:你小子別再不尊重湖人
    8月22日消息,NBA季後賽首輪,開拓者G1戰勝湖人之後,名宿查爾斯-巴克利曾在TNT演播大廳拿出掃把掃地,暗示開拓者將橫掃湖人。隨後,奧胖從桌子底下拿出了一把掃把。湖蜜們,我給你們撐腰!」這大概是最解氣的方式了!
  • 朋友圈立掃帚挑戰是什麼梗 NASA立掃把挑戰真相原理介紹
    不光是國內,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1日的報導,「立掃把挑戰」也成了國外社交媒體上最新的狂熱。 文章說,現在,如果你上網,會發現:你的朋友們可能正在發布視頻和圖片,展示他們是如何讓掃把自己立起來的。
  • 掃把挑戰?UG建模一個掃把和簸箕
    最近看朋友圈都在立掃把,那我們今天就來快速的簡單建模一個掃把和簸箕,參與掃把挑戰!首先我們來繪製一個掃把1 繪製草圖如下2 以Y軸旋轉360度3 繪製一個直徑為7mm的圓,拉伸250mm.數量56,節距310 在掃把柄上做一個直徑6.5的孔11 進行倒圓,求和,這個掃把也就完成了。
  • ...掃把可以立住是怎麼回事 NASA立掃把挑戰真相揭秘!今晚地球引力...
    >明星發起「NASA立掃把挑戰」於朦朧率先在微博上發起NASA立掃把挑戰,通過這張配圖,我們的確看到掃把在沒有經過手、牆壁支撐的情況下,筆直地立在地上。我們翻遍了來自NASA的消息,找不到任何支持這個說法的推特。很有趣,對吧?事實是:今天你可以讓掃把立起來……明天和後天……以後都可以。這與某一天地球的引力無關,也與春分無關。
  • 火遍朋友圈的立掃把是什麼梗,原來出自這裡
    #立掃把挑戰#昨天和今天立掃把火遍朋友圈,可能是因為大家在家都很無聊,畢竟有人在家隔離,大家不能外出,只好找點樂子玩了,不過立掃把這個梗是來自國外。立掃把梗的由來當地時間11號上午,NASA立掃把挑戰,說一年中只有2月10日可以讓掃把立起來,因為僅此一天是地球完美的重力角度,大家紛紛表示不服開始挑戰,立掃把視頻也就這樣在國外火了起來,在Twitter上立掃把視頻有幾百萬播放量,而後大家跟風挑戰,並且把這股風帶到了中國。
  • 掃把星進入太陽系,大氣層直徑接近太陽的50%,人類該怎麼辦?
    在民間,有一個非常迷信的說法,就是一個人如果是運氣不好的話,同時這個人的出現也讓周圍的人跟著倒黴,人們就會紛紛稱呼他為掃把星。那麼,掃把星究竟是什麼呢?在宇宙中真的有這樣的天體存在嗎?其實,掃把星就是彗星,我們都知道,在彗星運動的時候,後面會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形狀看起來好像是一個大掃把,而因為掃把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特別常見的物品,所以,人們便會為彗星取了這麼一個別致的名字。
  • 立掃把有什麼難度,有本事你把Vans的板鞋給立起來?
    好了,言歸正傳,前幾天大夥應該都被這「立掃把挑戰」給刷屏了吧,傳聞NASA說,前天是地球重力最小的一天,所以才能將掃把立起來。於是已經無聊到發瘋的中國人,終於找到了宣洩的方式,朋友圈開啟了各式各樣的「立掃把挑戰」。當然,簡單的立掃把已經滿足不了無聊的我們。
  • 永州江永:「鐵掃把」帶富留守老人
    在江永農村,老百姓喜歡用地膚子的老株做成掃把,不僅能扎的緊實,而且非常耐用,稱之為「鐵掃把」。掃把苗每年正月過後播種育苗,9月份就可以收割,晾乾後就紮成掃把賣。高加宣夫婦在綑紮掃把。高加宣夫婦把掃把綑紮起來,等待駐村工作隊員收購。
  • 《DNF》百級掃把屬性怎麼樣 百級掃把屬性分析
    【武器外觀展示】 掃把整體是一節樹枝加上綠葉,綠葉上還有小精靈趴著,掃把柄部的掛飾會隨動作飄動,精靈也會眨眼 小精靈造型類似之前出現過的淬光鍛造小妖精 世界樹之精靈一二三覺+2,一覺比純白的祈禱差距約為8%,二覺差距約為32% 純白的祈禱對比夜語黑瞳掃把提升約5%;世界樹之精靈對比夜語黑瞳掃把提升約4%,一覺提升15%,二覺提升40% 此外這次提升率僅對於在全身100級升級套的測試環境下,不包括其他搭配的提升 【測試條件】 強化:武器強化+12、鍛造+7,耳環強化+12,其餘裝備增幅+10
  • 立掃把娛樂之餘,一起來學習外文文檔的翻譯技巧吧
    相信前兩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這樣一條朋友圈刷屏:「美國宇航局NASA表示,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2月11日是一年中唯一一天掃把能立起來的日子。」 咱先不管這是不是謠言,可不可信,因為這次疫情,在客廳、廚房臥室多日遊的網友們紛紛玩起了立掃把的活動,於是乎,朋友圈被掃把霸屏了。
  • 雙十一又來臨:熱鬧是屬於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
    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幸好,還有更慘的。比如有的人啊,有錢買買買,照樣是單身。還有的人啊,好不容易脫單了,手裡也再沒有錢買買買了。網上有段話說得很經典:談錢很俗,可是當你沒有錢時,你拿什麼維護你的親情,穩固你的愛情,聯絡你的友情,靠嘴說嗎?別扯了!我們的生活跟錢息息相關,雖說錢不是萬能的,沒錢的日子卻舉步維艱。
  • 春雪——天上落下大掃把,地上許多小掃把
    這雪啊在這個時候落下來,真的就像一支巨大的掃把,柄在天上,頭卻在人間。這隻掃把從天而降,揮揮灑灑,洗落了神州上空的塵埃,亮顯了祖國的天寶物華。這個時候,作為一名潔源公司環衛工人的我,本能的打開微信,因為我知道,此時此刻我的同事們一定早就步入工作崗位,一定在大街上、小巷裡熱火朝天的配合著天上揮來的大掃把,把積落到地面的最後的病毒殘餘徹底清理。
  • 快評丨朋友圈「立掃把」刷屏 人們為何對從眾行為如此上癮?
    當該消息席捲網際網路後,網友們又增添了新花樣,不光是立掃把,黃瓜、銀行卡、身份證、雞蛋等紛紛都成了被「立」的對象。有媒體隨後進行了科普,事實上,人們可以讓掃帚在今天、明天、後天或以後任何一天直立起來,這與地球的引力無關。掃把之所以能被立起來的關鍵在於「平衡」,只要把掃帚的毛劈開,找到一個類似於「三角平衡」的穩定的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