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水下不會嗆水嗎?
一個成熟的水上運動員(花樣遊泳、遊泳、水球、跳水)是不會輕易被水嗆到的,因為她們已經習慣了水的規律,知道如何避免水進入呼吸道,知道如何控制呼吸的深淺和長短,以及憋氣的訣竅。
2.為什麼夾著鼻子,那怎麼呼吸?
夾著鼻子的東西名字叫「鼻夾」,它是拯救運動員不嗆水的大英雄,在戴著鼻夾的情況下都只用嘴巴呼吸,雖然這不符合運動學的原理,因為它限制了運動員吸入氧氣的途徑,再加上水下的憋氣運動,整個項目在比賽中其實都是一種對常人來說極度缺氧的狀態,但即使是這樣運動員也會訓練到自己完全習慣它,因為它保證了運動員呼吸道的安全。
讓花樣遊泳運動員比較恐懼的事情是:當在比賽中被隊友不小心打掉了鼻夾。這種意外發生的時候想要在水中撈回它的概率小之又小,首先是由於運動員沒有佩戴遊泳眼鏡,在水中的視覺幾乎是同等於近視500度以上,而最重要的原因是絕對不能停下來,在下一個動作之前,要麼你就一秒撈回鼻夾(靠運氣),要麼你就繼續做動作找機會戴上備用鼻夾(藏在泳衣邊緣),要麼 你就一直嗆水忍到底。
歷史上有一位極其優秀的法國運動員,迪迪烏,據說她由於天生的鼻炎而不需要帶鼻夾,在常人來說她可能是悲劇,但在我們眼裡,她是傳奇。
3.水下能聽到音樂麼?
比賽的時候有專業的水下音響,行內稱為「水雷」,它通過變壓器連接主音響,讓運動員水上水下聽到的的聲音同步播放。
4.花樣遊泳運動員怎麼倒過來的?
倒過來那絕對是技術活兒,就以垂直倒立為例子,一個普通的花樣遊泳運動員都要花2-3年才能真正學會,而把倒立的技術完全掌握並且練到爐火純青,那得要花上5-10年不等。
簡單地說,就是將身體在水中倒立時學會控制平衡和出水的高度,到了高階還有旋轉和更多的變化。運動員有嚴格的水陸結合訓練來讓身體具有足夠的控制力和感知力,再配合手部劃手的練習才能完成一個合格的倒立。
5.生理期怎麼辦?
運動員有專門的生理棉條,安全無憂,別問那個什麼膜,一點都不影響。( ̄^ ̄)ゞ 該緊的緊該松的松,別評論要臉。
6.為什麼柔韌性那麼好?
和舞蹈一樣,為了能更大的發揮身體的創造力,花樣遊泳運動員必須要從小就開發柔韌度,除了單純的壓關節以外,運動員也會接受比較專業的舞蹈培訓來提高美感以及小肌肉群的能力,使運動員更加靈巧。
7.怎麼可以這麼多人的動作那麼整齊?
比賽規則決定了運動員擅長的方向,在集體比賽中,同步分數佔了很大的比重,為了贏得比賽運動員從小就互相磨合,教練會在很多時候要求我們一起數節奏完成一樣的計劃,比如腰腹背肌,力量訓練,甚至跑步的腳步也要一摸一樣,當然並不是全部,但觀察隊友和配合隊友是作為一個花樣遊泳運動員的專業素養,不管在任何環境與任何人合作都能夠合而為一。所以,軍訓什麼的完全不是事兒好嗎!
8.為什麼比賽的時侯運動員看起來完全一摸一樣?
在集體比賽中,表現得一摸一樣就是任務,團隊中不需要某一個突出的個體,而是要所有人都達到完美的頂峰,因此運動員往往在服裝、妝容和表情上都表現得一模一樣。
9.比賽的時候,表情真的需要那麼誇張嗎?
有網友反應,童年時他被花樣遊泳的美腿深深吸引,但是一露臉就給他造成了重大的陰影。其實現在的花樣遊泳在藝術表達上已經成熟了很多,不在像過去那樣僵硬和浮誇,在早期花樣遊泳進入中國時,大家都迫切地想要表現出「藝術感」,但不知從何下手。如果你現在看比賽還是覺得驚恐,那原因可能是以下兩點:
1.教練要求的,動作主題需要的(比如鬼屋什麼的);
2.頭在水下憋了那麼久……就是在狠狠吸氣的同時笑了一下而已……(`_)ゞ
(以上問題、回答、圖片均來自網絡,侵聯刪。另:別再放大圖片了,啥也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