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總是惜英雄,最尊重英雄的人,往往也是英雄!
《緊急救援》自上映以來,影片中救撈隊員所傳遞的正能量不僅得到了影迷的一致好評,也收穫了另一個行業的認可。而這個行業,其實和救撈隊員有著高度相似之處,它就是消防員。
看過電影的朋友一定已經發現了,救撈隊其實就相當於是海上的消防隊,他們和我們熟知的消防隊一樣,要隨時準備應對海上發生的各種緊急事件,爭取第一時間展開救援。只不過消防隊的工作領域在陸地上,而救撈隊的工作領域在海上。
在影片裡,我們甚至可以看到救撈人穿著防火服、背著滅火器衝進大火燃燒的輪船救人的畫面,這一刻救撈人與消防員的形象高度重疊。
正是因為兩個職業的相似性,所以消防員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比普通觀眾更有感觸。
在《緊急救援》東莞站路演時,一位來自東莞市消防救援支隊,已經從事消防事業12年的消防員就特地到場支持。
在看完影片後,他表示影片中的許多情節對他的觸動都比較大,尤其是電影中的一句臺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因為我們是特勤隊員」更是令他印象深刻。
他還分享了自己在執行任務時,同事曾對他說過的話:「災難不是等我們準備好了才會發生,而是時刻可能發生。」而這句話在《緊急救援》中其實也有所體現。
影片中,有很多救撈隊員跑步、划水、潛水、攀繩的訓練鏡頭,而這些日復一日不間斷的高強度訓練,就是為了迎接隨時可能降臨的災難,只有萬分的準備,才可能在危機發生時爭取到萬分之一生的希望。
而在石家莊路演的現場,同樣有一名來自消防支隊的消防員到場支持,對於影片中的救撈人,他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戰場,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除此之外,《緊急救援》還得到了揚州消防的大力推薦,他們組織觀眾和新入職的消防員一起觀看影片,希望能讓大家從救撈人的身上學習真正的特勤人員該有的素質與精神。
當然,並不是每一部和救援相關的影片都能引起身經百戰,出生入死的消防員的肯定。《緊急救援》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足夠真實。
影片中的四個救援場景,無論是傾塌的海上油井作業平臺,還是在海上迫降的飛機,亦或者是地震的山區和著火的油船。這些場景在觀眾看來,似乎都離我們很遙遠,是只有在好萊塢大片裡才能看到的情節。
其實影片中這四個驚險的片段都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來的。
第一個油田倒塌的救援故事的現實原型是2010年9月7日發生在渤海灣的中石化勝利油田作業三號平臺受颱風「瑪瑙」的影響發生傾塌,海上救援隊緊急派出特勤隊進行空中支援,順利救出平臺上的14名工作人員。
山中地震的情節則是根據2008年,海上救援隊前往汶川執行抗震救災任務的經歷改編。
飛機迫降的原型則是多年來救撈系統每年都會開展的航空器搜救演練行動。
而影片中最後一個救援故事,也是整部電影最驚險的一個救援行動的原型,則是舉世聞名的2018年的「桑吉」輪救援。現實中這場救援的驚險程度絲毫不亞於電影裡的畫面。
不僅是故事情節有真實經歷可詢,而且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也都有現實原型。正是因為這樣的設定,所以這部電影才能用它的真實打動那麼多人。
其實這些年來,導演林超賢一直都非常關注中國的無名英雄。從《湄公河行動》開始,到《紅海行動》再到如今的《緊急救援》,他一直在挖掘這些一直都在我們身邊肩負著自己的使命來保家衛國的平凡人的不平凡的故事。
事實證明,林超賢的電影,一直都是最爆的!而他電影裡的英雄,一定都是最真實的!
得到了消防英雄和救援英雄的雙重肯定,《緊急救援》無愧於平民英雄的主題!
這樣的英雄惜英雄,誰不淚目?
這樣的電影,值得我們一刷再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