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這個賽季剛剛結束,新賽季還有一段時間才能開啟,但贊助CBA裝備的李寧,早就準備好了新賽季的主力戰靴:新的閃擊和空襲來報導了!
顏值不輸6代
上一代閃擊憑藉超高的顏值,出眾的性能,豐富的配色等,成功出圈,價格一度炒到了1000+,7代扛著壓力到來,他能繼承前輩的榮光麼?
話不多說,先看看鞋子的圖片。這次曝光的是比較常規的黑色版本,中幫鞋身,鞋面由多種材質構成,鞋頭位置的鞋面有一層類似kpu的材質覆蓋,感覺是一種新科技,雖然看起來比較薄,但在一些關鍵位置,有補強處理。
鞋身有兩處出現了李寧的logo,擺放的位置都很有心意。後跟位置有塊凸起,上面印著閃電一樣的圖案,非常好看。
鞋子的中底設計感也很強。黑色版本是水晶底,前掌能看到上翻的外底,上面印著數字「7」,彰顯鞋子的身份。
外底能看到一個七星連珠的圖案,北鬥七星,這個元素也成為了7代標誌性的設計語言,在鞋舌和後跟位置都有類似的圖案展現。
早前曝光的圖片不夠高清,很多人說7代的顏值不行,如今看到相對清晰一些的照片了,狗哥覺得7代的顏值真的不輸6代,一些細節上更是加分不少。
科技再加料
當然,作為新一代閃擊,除了顏值提升外,還加入了更多的新科技。6代是有兩個版本的,pro版本比較強,中底是lightfoam和李寧雲,中間雲,外側是lightfoam,實戰性能不錯。
常規版本則是全掌lightfoam科技,腳感也不錯,性價比很高。
7代pro版本的中底配方進行了調整,變為上層lightfoam,下層bounse+科技,兩層疊加實戰效果應該會更好。
bounse+是李寧的老牌科技了,很長一段時間,李寧的主力款都是用的這個科技,我們熟知的那些實戰好鞋,比如海盜,音速的前幾代,特納的et004等,都是全掌b+,性能出眾。如今再次啟用,相信會給帶來熟悉的腳感。
另一個能看到的科技,就是後跟位置的Dynamic-Shell了,這個就是李寧的「隨動裝甲」科技,Dynamic-Shell是用3D材料,提高腳踝包裹的一個科技。
之前李寧的很多籃球鞋都用過,閃擊系列之前也 用過,看閃擊7的鞋幫不高,估計是想用這個科技,提高下腳踝的鎖定。
常規的抗扭轉,防側翻這些,根本不用擔心,閃擊系列就是為了實戰而生的,這個系列的第7雙鞋,李寧也不會砸自己的招牌。
細節決定成敗
7代狗哥覺得,7代勝過6代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細節,這鞋子細節太多了,說是團隊鞋,但足夠耐克籤名鞋的待遇了。
首先是李寧logo的處理,前面說到,這次鞋面上有兩個logo,一個是橫著擺放在鞋頭位置的,另一個是在鞋面後側的。在鞋頭位置的logo,很完整,當你穿上鞋,主視覺第一眼就能看到完整的logo;
在鞋面靠後的位置的logo,面積非常大,只露出了logo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則沿著鞋面,甩到了鞋子後跟上。這個logo你離近了看不出來,離遠了一眼就能看到,不得不佩服李寧的設計師啊。
一雙鞋出現兩個李寧的logo,一個是完整的小logo,一個是巨大的側面logo,這種情況不多見。早幾年李寧還在刻意隱藏自己的logo,如今有了馭帥13、韋德之道等產品,品牌自信心上來了,消費者也認可李寧了,logo越做越大了。
另外,狗哥發現閃擊7代的鞋帶系統也比較有意思,前幾個鞋帶孔感覺是穿在一條細細的繩子上的,最後一個鞋帶孔是固定在鞋面上的,這個設計具體有什麼作用,還得官方來解釋下。
後跟內側,能看到兩塊巨大海綿填充,這個面積和厚度感覺都非常可以,穿上肯定能牢牢鎖定住跟腱。後跟外側,還向外翻出一塊皮革材料,像舌頭一樣,這個設計非常貼心,一方面避免了鞋子磨腳後跟,一方面讓穿脫更加方便,小細節,加分不少。
最後,就是「裂開」的後跟了,從後面看,閃擊7的屁股很翹,而且是裂開的,這個設計很好,為什麼要裂開?狗哥覺得,一方面是減重,一方面是增加鞋子與地面的接觸,讓鞋子更加更加靈活,還有就是,能提高一丟丟緩震形變。
閃擊說完,我們來看看空襲,作為和閃擊同年推出的產品,起初兩雙鞋是不分伯仲的,但後來空襲的存在感就慢慢變低了,設計有時候確實是不在線,但李寧還在繼續這個系列,不好好做的話,總有一天也會被淘汰,第7代產品即將上市,他能一改空襲的頹勢麼?
空襲7代也是有兩個版本,pro版本長這個樣,中幫鞋身,採用前後分掌設計,中底比較厚實,能看到後掌外側的bounse+標識,據說空襲7代的中底,是李寧雲+bounse+的配置,加上這個厚度,狗哥覺得緩震肯定好。
鞋子細節非常豐富,和閃擊7代pro版本一樣,鞋身上有個巨大的李寧logo,鞋幫位置應該也用了「隨動裝甲」科技,前掌外側能看到一大塊上翻模塊,上面印著李寧的logo;
鞋帶孔也比較有意思,呈波浪形,在前面三個孔洞上,還能看到飛線的設計,提高包裹的同時,也對鞋子的外觀進行了點綴。
pro版本的空襲,顏值真的是提升不少,身上繼承著「力」的概念,細節更加豐富了。普通版的空襲,稍微廉價一些,鞋面就是普通的熱熔織物材質,中底沒有那麼多細節,但依舊能看出前後分掌的設計,鞋幫非常高。鞋身上同樣是兩個李寧logo,前掌外側有個完整的李寧小logo,鞋身中部到後跟位置,則是一個巨大的李寧logo,非常霸氣。
本身空襲的定位就是為鋒線、力量型球員而生的,鞋子造型粗狂點,中底厚實一點,都是應該的,但可能也因為這個定位,導致大家對他的喜愛少了一些,中鋒不賣鞋,鋒線賣鞋也難啊。
空襲系列和閃擊比,雖然差了點,但一直設計在線,實戰性能也是非常有保障的,想要像閃擊一樣出圈,不容易,需要更加誇張,有突破的設計。
整體看下來,感覺閃擊和空襲7代都非常不錯,空襲系列更是給了狗哥很多驚喜,作為李寧贊助CBA的主力戰靴,中端走量的款式,他們的所有設計,都是為了實戰而生。在7代沒出之前,大家都說6代閃擊是巔峰,空襲一直沒有存在感,如今看來,7代還很值得期待的。
李寧中端的四小強產品:閃擊、空襲、音速、全城,部分鞋款的新一代產品,已經曝光了,閃擊空襲到了第7代,全城9代也曝光,音速該到第9代了,這四款產品作為中端主力,支撐著李寧很大一部分市場,前幾年轉型,也是靠著這幾款產品贏得的口碑。
這些鞋子真的沒有特別貴,比如閃擊空襲,閃擊出道即巔峰,1代啥科技都沒有,應該是大周設計的,上市後就贏得了市場的強烈反響,幾年後,很多人也在懷念這雙鞋。
空襲系列雖然不及閃擊那麼出圈,但超高的性價比,也讓其走進了千家萬戶。
孫明旭一手帶大的音速,有碳板,有b+科技,設計在線,一度成為了野球場中穿著率最高的鞋款。
全城系列前幾代拉胯,從5代開始,設計提升,慢慢得到市場的認可,到了7代,還推出了pe版本,最後一舞版本等;8代更是有了炒到2000多的棉花糖配色……
四小強的成功,不是偶然,這是李寧人7-9年如一日的努力換來的,靠的是紮實的做工,穩定的性能,不斷提升的顏值,始終如一的超高性價比…等等得來的。走高端不會成功,但不走不行;走低端也不會成功,但如果你沒有一個穩固的基礎,想直接衝擊高端,那怕是白日做夢。
最後,大家覺得李寧的新一代閃擊空襲顏值如何?四小強鞋款中,你最喜歡哪雙?對於李寧,你希望未來的他,著重改變哪些地方?歡迎留言和狗哥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