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勃發展的工業、充滿活力的經濟、清廉的政商關係,無處不顯示寧鄉是一座以工業、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城市。
▲攝影/楊鐵軍
湖南寧鄉,是一座因「興工」而順風疾行的城市。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居全國百強第18名、工業百強縣第13強,這座位居中國腹地的縣級市正以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邁進。寧鄉市委副書記、市長付旭明在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說,寧鄉要堅持走「產業引領、綠色崛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自寧鄉官方的數據顯示出了這條路的成果:2020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9%,比一季度(-2.3%)提高4.2個百分點;1—8月,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04億元,實現稅收30.36億元、佔比75.8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4.6%,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不斷收窄,市域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持續鞏固。蓬勃發展的工業、充滿活力的經濟、清廉的政商關係,無處不顯示這是一座以工業、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城市,在全面小康實現之後,寧鄉將致力打造一個高質量發展的縣域城市樣本。
產業生態已成規模
「在中建五局幾個月的奮戰下,把主體建設完工,現在已經有多家企業入駐,而且有好幾家大企業,都是整棟承租。」藍月谷工業園負責人對《小康》雜誌、中國小康網記者說道。11月初,在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園,記者看到整個工業裝修已接近尾聲,恰逢近百個工人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旅正往宿舍區走去。
藍月谷產業園負責人介紹,藍月谷智能家電配件產業園是寧鄉經開區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小鎮核心區「一心三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家電是園區重點培育的主導產業,寧鄉經開區也是湖南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唯一的家電產業特色園區。園區已形成產值超百億、鏈上企業達40多家的產業規模,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體系,正朝著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奮力邁進。藍月谷智能家電配件產業園將成為園區產業鏈建設的標誌性項目,將成為園區千億級產業的平臺性項目,將成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性項目。市區各部門單位將為項目的建設提供全過程、全天候、全覆蓋的「保姆式」服務,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據了解,項目設有生產廠房9棟、綜合樓1棟、物流倉庫1棟、停車場及配套用房等,將打造集「生產—物流—倉儲」為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園,重點引進智能家電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入駐。產業園將為智能家電產業鏈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助力園區打造智能家電千億主導產業,為寧鄉推進「製造業立市」戰略、長沙打造國家智能製造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一心三園藍月谷智能家電配件產業園是寧鄉經開區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小鎮核心區「一心三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年11月19日,董明珠在格力電器二期投產的商用空調和同期開工的三期冰箱洗衣機生產基地項目上,鼓勵格力員工紮根湖南長沙,投身中國製造,並承諾長沙格力員工「一人一套房」,讓大家安心在長沙拼搏奮鬥!「這個霸氣的承諾和鼓勵讓員工激情澎湃,也瞬間成了網絡熱門話題。」
但事實上,就在2016年年底,格力電器二期商用空調項目啟動時,寧鄉差點遭遇「截胡」。當年12月,正當寧鄉經開區為格力電器二期項目開工籌備忙前忙後時,他們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中部地區某省會城市市長親自拜訪了格力電器總部,許諾諸多優惠條件,希望格力把這個二期項目從寧鄉「移師」過去。而格力高層傳出的信號是,他們也傾向於把寧鄉二期項目放到那邊去。時任寧鄉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戴中亞選擇的策略是,用行動證明自己,用服務感動格力。2017年一季度,格力電器在珠海總部召開大會,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格力電器負責人董明珠告訴戴中亞,格力電器在全球有10大生產基地,絕大多數的負責人都在會上針對運行環境、優惠政策等等「吐苦水」,只有寧鄉公司的生產、銷售、基建負責人,都對寧鄉的服務大加讚揚。董明珠當即決定,二期項目仍然放在寧鄉,而且還要在原基礎上加大投資。
格力電器寧鄉公司總經理助理周鍇也向記者證實,起初他們對二期項目繼續放在寧鄉確實「猶豫過」,目前,格力電器總部不但確定了二期項目放在寧鄉,還將把壓縮機、離心機等核心部件也放到二期項目來生產,並增加空氣能熱水器等產品生產線。此前,壓縮機、離心機等核心部件只有珠海總部生產,從未放到外地任何一個基地生產。
在2019年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期間,長沙市人民政府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系列戰略合作協議順利籤約。長沙市和比亞迪攜手在先進儲能、綠色智能大交通領域開展全方位、全產業鏈合作,共同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在籤約儀式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達了對雙方戰略合作的憧憬。他說,比亞迪落戶長沙的第十年,雙方合作站在了第二個「黃金十年」的起點,系列合作協議的籤訂,將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發掘發展新動能。比亞迪用電動車治汙,用雲軌、雲巴治堵,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時任長沙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舒行鋼說,比亞迪是長沙十分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為長沙汽車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新的合作既是對雙方過去合作成效的高度認同,也是對長沙未來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更是補齊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關鍵環節、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舉措,必將有力推動長沙經濟高質量發展。
爭當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寧鄉,取意「鄉土安寧」而得名,總面積2906平方公裡,總人口145萬,轄29個鄉鎮(街道),擁有寧鄉經開區和寧鄉高新區兩個工業園區。2017年4月,國務院批准寧鄉撤縣設市。2020年,寧鄉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在寧鄉撤縣設市之後,其發展越來越快。2019年,寧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5億元,增長8.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8億元,增長13.8%;規模工業增加值389億元,增長11.7%;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40億元,增長10.2%;R&D投入強度2.2%;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11.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68元,增長9.4%。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由23位提升到第18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由第28位提升至第25位,挺進縣域營商環境百強縣第34強、工業百強縣第13強,連續三年獲評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融合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國務院真抓實幹的表彰激勵,「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製造強省、質量強省、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雙創基地建設等五項工作獲評省政府真抓實幹成效明顯激勵表揚事項。
近年來,寧鄉堅持興工強縣戰略,實施招大引強,初步形成食品加工、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儲能材料、智能家電、孕嬰童及時尚鞋服六大新興及優勢工業產業鏈,產業集聚發展態勢明顯,產業配套日趨完善。寧鄉經開區已建成玉屏山國際產業城、智能家電產業園,高新區已建成湖南省大學科技園、恩吉創業園、關山創業園、澳洲路標準廠房等多個產業平臺,湘江新區工程機械配套產業園、湖南建工產業園建設有序實施。
寧鄉先後出臺《關于振興寧鄉工業實體經濟的實施辦法的通知》《關於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鍵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2018-2020)》《寧鄉市促進先進位造企業降本增效若干措施(試行)》《寧鄉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補助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力度相當大,每年財政預算工業發展基金1.2億元,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
寧鄉還積極創建「三無」城市,即「無證明城市」「無收費園區」「無跑腿審批」;創新 「三先三後」審批制度,即裝備補貼資金「先撥後審」,大大縮短企業資金到位時間;工業產業項目「先建後驗」,大大縮短項目建設周期;行政審批事項「先批後核」,實現工業投資項目快速落地。園區建設政務大廳自助服務區,實現1460項依申請類事項、345項「一件事一次辦」事項、67項復工復產政策兌現「一件事」的申報預審以及590項事項全程網辦。
「寧鄉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做好高質量發展文章。發展是硬道理,寧鄉要依託產業優勢,在發展中擔當打造『三高地』的新區排頭兵;要依託區位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抓住『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機會,爭當長沙乃至湖南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2020年9月24日,長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鍾鋼率隊調研寧鄉市經濟發展情況時說。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錯綜複雜的宏觀形勢,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寧鄉深入開展「大幹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以戰時狀態、戰時機制和戰時作風來抓經濟發展、抓經濟工作落實。招商引資量質提升。全市新引進產業項目141個,合同引資418.16億,其中工業項目中投資規模在億元及以上51個、10億元以上的8個,「三類」500強項目7個。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今年共鋪排項目674個,總投資2692.5億元,已實現竣工142個。對照長沙市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要求,鋪排製造業重點項目76個,預估總投資605.2億元,其中三一智能裝備製造、格力冰洗生產基地、楚天科技生物製藥裝備產業園四期、比亞迪10GWh鋰離子電池等4個項目列入長沙市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
寧鄉還完成了寧韶高速、仁福大道等46個項目2225戶徵拆,騰地10096.2畝;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省級國土試點,入選「畝均論英雄」改革省唯一試點城市,獲批建設用地107宗9522.57畝、取回98宗8639.52畝。策劃「穩投資補短板強動能」國開行專項融資項目32個,融資需求291.9億元,爭取特別國債資金額度1.7億元,14個政府專項債順利通過省發改委和省財政廳篩選審核,預計可發行62.7億元,已發行11.69億元。加快惠企政策落地,打出「獎、減、免、緩、貸」組合拳,1—8月累計為2561家企業減稅降費2.79億元。
來源:《小康》雜誌12月下
記者:劉建華 長沙寧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