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奔小康】加快興工強市步伐,寧鄉跑出加速度

2020-12-26 騰訊網

蓬勃發展的工業、充滿活力的經濟、清廉的政商關係,無處不顯示寧鄉是一座以工業、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城市。

▲攝影/楊鐵軍

湖南寧鄉,是一座因「興工」而順風疾行的城市。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位居全國百強第18名、工業百強縣第13強,這座位居中國腹地的縣級市正以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邁進。寧鄉市委副書記、市長付旭明在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說,寧鄉要堅持走「產業引領、綠色崛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來自寧鄉官方的數據顯示出了這條路的成果:2020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9%,比一季度(-2.3%)提高4.2個百分點;1—8月,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04億元,實現稅收30.36億元、佔比75.82%,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4.6%,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不斷收窄,市域經濟企穩回升態勢持續鞏固。蓬勃發展的工業、充滿活力的經濟、清廉的政商關係,無處不顯示這是一座以工業、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城市,在全面小康實現之後,寧鄉將致力打造一個高質量發展的縣域城市樣本。

產業生態已成規模

「在中建五局幾個月的奮戰下,把主體建設完工,現在已經有多家企業入駐,而且有好幾家大企業,都是整棟承租。」藍月谷工業園負責人對《小康》雜誌、中國小康網記者說道。11月初,在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園,記者看到整個工業裝修已接近尾聲,恰逢近百個工人提著大包小包的行旅正往宿舍區走去。

藍月谷產業園負責人介紹,藍月谷智能家電配件產業園是寧鄉經開區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小鎮核心區「一心三園」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家電是園區重點培育的主導產業,寧鄉經開區也是湖南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唯一的家電產業特色園區。園區已形成產值超百億、鏈上企業達40多家的產業規模,構建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體系,正朝著新一輪高質量發展奮力邁進。藍月谷智能家電配件產業園將成為園區產業鏈建設的標誌性項目,將成為園區千億級產業的平臺性項目,將成為園區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性項目。市區各部門單位將為項目的建設提供全過程、全天候、全覆蓋的「保姆式」服務,確保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

據了解,項目設有生產廠房9棟、綜合樓1棟、物流倉庫1棟、停車場及配套用房等,將打造集「生產—物流—倉儲」為一體的綜合型產業園,重點引進智能家電產業鏈上下遊配套企業入駐。產業園將為智能家電產業鏈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助力園區打造智能家電千億主導產業,為寧鄉推進「製造業立市」戰略、長沙打造國家智能製造中心作出更大貢獻。

▲一心三園藍月谷智能家電配件產業園是寧鄉經開區藍月谷智能家電產業小鎮核心區「一心三園」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9年11月19日,董明珠在格力電器二期投產的商用空調和同期開工的三期冰箱洗衣機生產基地項目上,鼓勵格力員工紮根湖南長沙,投身中國製造,並承諾長沙格力員工「一人一套房」,讓大家安心在長沙拼搏奮鬥!「這個霸氣的承諾和鼓勵讓員工激情澎湃,也瞬間成了網絡熱門話題。」

但事實上,就在2016年年底,格力電器二期商用空調項目啟動時,寧鄉差點遭遇「截胡」。當年12月,正當寧鄉經開區為格力電器二期項目開工籌備忙前忙後時,他們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中部地區某省會城市市長親自拜訪了格力電器總部,許諾諸多優惠條件,希望格力把這個二期項目從寧鄉「移師」過去。而格力高層傳出的信號是,他們也傾向於把寧鄉二期項目放到那邊去。時任寧鄉經開區管委會主任戴中亞選擇的策略是,用行動證明自己,用服務感動格力。2017年一季度,格力電器在珠海總部召開大會,總結過去一年的工作。格力電器負責人董明珠告訴戴中亞,格力電器在全球有10大生產基地,絕大多數的負責人都在會上針對運行環境、優惠政策等等「吐苦水」,只有寧鄉公司的生產、銷售、基建負責人,都對寧鄉的服務大加讚揚。董明珠當即決定,二期項目仍然放在寧鄉,而且還要在原基礎上加大投資。

格力電器寧鄉公司總經理助理周鍇也向記者證實,起初他們對二期項目繼續放在寧鄉確實「猶豫過」,目前,格力電器總部不但確定了二期項目放在寧鄉,還將把壓縮機、離心機等核心部件也放到二期項目來生產,並增加空氣能熱水器等產品生產線。此前,壓縮機、離心機等核心部件只有珠海總部生產,從未放到外地任何一個基地生產。

在2019年湖南-粵港澳大灣區投資貿易洽談周期間,長沙市人民政府與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系列戰略合作協議順利籤約。長沙市和比亞迪攜手在先進儲能、綠色智能大交通領域開展全方位、全產業鏈合作,共同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在籤約儀式上,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達了對雙方戰略合作的憧憬。他說,比亞迪落戶長沙的第十年,雙方合作站在了第二個「黃金十年」的起點,系列合作協議的籤訂,將拓展合作深度和廣度,發掘發展新動能。比亞迪用電動車治汙,用雲軌、雲巴治堵,用技術創新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讓人民群眾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時任長沙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舒行鋼說,比亞迪是長沙十分重要的戰略合作夥伴,為長沙汽車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新的合作既是對雙方過去合作成效的高度認同,也是對長沙未來發展潛力的高度認可,更是補齊長沙先進儲能材料產業鏈關鍵環節、壯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舉措,必將有力推動長沙經濟高質量發展。

爭當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

寧鄉,取意「鄉土安寧」而得名,總面積2906平方公裡,總人口145萬,轄29個鄉鎮(街道),擁有寧鄉經開區和寧鄉高新區兩個工業園區。2017年4月,國務院批准寧鄉撤縣設市。2020年,寧鄉獲評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在寧鄉撤縣設市之後,其發展越來越快。2019年,寧鄉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65億元,增長8.5%;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8億元,增長13.8%;規模工業增加值389億元,增長11.7%;固定資產投資總額940億元,增長10.2%;R&D投入強度2.2%;社會消費品零售增長11.5%;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68元,增長9.4%。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由23位提升到第18位、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由第28位提升至第25位,挺進縣域營商環境百強縣第34強、工業百強縣第13強,連續三年獲評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融合發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連續三年獲得國務院真抓實幹的表彰激勵,「一件事一次辦」改革、製造強省、質量強省、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雙創基地建設等五項工作獲評省政府真抓實幹成效明顯激勵表揚事項。

近年來,寧鄉堅持興工強縣戰略,實施招大引強,初步形成食品加工、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儲能材料、智能家電、孕嬰童及時尚鞋服六大新興及優勢工業產業鏈,產業集聚發展態勢明顯,產業配套日趨完善。寧鄉經開區已建成玉屏山國際產業城、智能家電產業園,高新區已建成湖南省大學科技園、恩吉創業園、關山創業園、澳洲路標準廠房等多個產業平臺,湘江新區工程機械配套產業園、湖南建工產業園建設有序實施。

寧鄉先後出臺《關于振興寧鄉工業實體經濟的實施辦法的通知》《關於加快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意見》《關於加快推進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鍵建設行動計劃2018-2020》《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行動計劃(2018-2020)》《寧鄉市促進先進位造企業降本增效若干措施(試行)》《寧鄉市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補助辦法(試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力度相當大,每年財政預算工業發展基金1.2億元,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5000萬元。

寧鄉還積極創建「三無」城市,即「無證明城市」「無收費園區」「無跑腿審批」;創新 「三先三後」審批制度,即裝備補貼資金「先撥後審」,大大縮短企業資金到位時間;工業產業項目「先建後驗」,大大縮短項目建設周期;行政審批事項「先批後核」,實現工業投資項目快速落地。園區建設政務大廳自助服務區,實現1460項依申請類事項、345項「一件事一次辦」事項、67項復工復產政策兌現「一件事」的申報預審以及590項事項全程網辦。

「寧鄉要以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定力,做好高質量發展文章。發展是硬道理,寧鄉要依託產業優勢,在發展中擔當打造『三高地』的新區排頭兵;要依託區位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抓住『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機會,爭當長沙乃至湖南新一輪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2020年9月24日,長沙市委常委、湖南湘江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鍾鋼率隊調研寧鄉市經濟發展情況時說。

今年以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錯綜複雜的宏觀形勢,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寧鄉深入開展「大幹一百天 實現雙過半」競賽活動,以戰時狀態、戰時機制和戰時作風來抓經濟發展、抓經濟工作落實。招商引資量質提升。全市新引進產業項目141個,合同引資418.16億,其中工業項目中投資規模在億元及以上51個、10億元以上的8個,「三類」500強項目7個。項目建設加速推進。今年共鋪排項目674個,總投資2692.5億元,已實現竣工142個。對照長沙市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要求,鋪排製造業重點項目76個,預估總投資605.2億元,其中三一智能裝備製造、格力冰洗生產基地、楚天科技生物製藥裝備產業園四期、比亞迪10GWh鋰離子電池等4個項目列入長沙市製造業標誌性重點項目。

寧鄉還完成了寧韶高速、仁福大道等46個項目2225戶徵拆,騰地10096.2畝;啟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省級國土試點,入選「畝均論英雄」改革省唯一試點城市,獲批建設用地107宗9522.57畝、取回98宗8639.52畝。策劃「穩投資補短板強動能」國開行專項融資項目32個,融資需求291.9億元,爭取特別國債資金額度1.7億元,14個政府專項債順利通過省發改委和省財政廳篩選審核,預計可發行62.7億元,已發行11.69億元。加快惠企政策落地,打出「獎、減、免、緩、貸」組合拳,1—8月累計為2561家企業減稅降費2.79億元。

來源:《小康》雜誌12月下

記者:劉建華 長沙寧鄉報導

相關焦點

  • 以電商助力跑出扶貧興農「加速度」
    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讓電商扶貧又一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同時也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明了方向。「酒香也怕巷子深」,交通和信息閉塞,造成貧困地區很多優質土特農產品「運不出、賣不掉、價不高」。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貧困地區農土特產品滯銷,生產生活必需品緊俏,「出不去」且「進不來」的雙重矛盾日益加劇。
  • 廊坊市加快復工復產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中流擊水 破浪前行—— 廊坊市加快復工復產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為保障民生供給,大廠高新區的阿果安娜水果(大廠)有限公司2月初即已復產復工。目前,該公司可生產草莓、燕麥及各種組合類型300餘個品種,產品銷往多個國家。
  • 看平陽「加速度」跑出小康之路
    看平陽「加速度」跑出小康之路 2020-11-20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關注】元寶區:抓出「大力度」,跑出「加速度」 2021-01-09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楊州:帶著鄉親奔小康
    近幾年來,他利用家鄉適宜茶葉生長的氣候環境和富硒土壤條件,引領鄉親們大力發展茶葉產業,帶動當地的貧困百姓脫貧致富奔小康。溪丘灣鄉甘家坪村,距離集鎮7.5公裡,這裡平均海拔700公尺左右。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曾是巴歸興革命根據地,也是中國工農紅軍第四十九師師部所在地。
  • 等閒識得東風面,跑出發展加速度
    4月9日,省長吳政隆主持召開省政府黨組會議,會議強調,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經濟社會發展要進一步加大力度。要在落細落實常態化疫情防控舉措的同時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全力做好「六穩」工作,奮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強化責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各地「一把手」們這一周繼續保持著昂揚的鬥志。
  • 寧鄉吹響衝鋒號!
    寧鄉經開區。資料圖片「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省委、長沙市委和寧鄉市委全會精神。緊緊圍繞深入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切實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繼續成為寧鄉推進『興工強市』戰略的主力軍、主陣地。」
  • 塑造發展新優勢 展現寧鄉新作為——訪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鄉...
    12月18日,寧鄉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寧鄉市委書記於新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寧鄉將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落實五中全會提出的重大任務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工作的總體要求上來,奮力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湖南新篇章中展現寧鄉作為。「製造業是實體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
  • 新化縣領導來我市對接「攜手奔小康」扶貧協作工作 加強溝通協作...
    寧鄉市融媒體中心訊(記者 閔滔滔 實習記者 鄧昕凌)12月17日,市委書記於新凡會見了來我市對接「攜手奔小康」扶貧協作工作的新化縣委書記朱前明一行。新化縣領導鄧偉、趙譚華、周晉,寧鄉市領導李佑明、蔣君、黃瑤、文平參加座談交流會或現場考察。
  • 跑出「加速度」
    跑出「加速度」 2020-07-28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原糧倉稻麥香,牛羊肥美奔小康
    全市9個縣均為全國畜牧大縣、生豬調出大縣,3個縣為全國肉牛大縣,4個縣為河南省奶業發展重點縣。「因農而生,因農而興,因農而旺。」在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看來,駐馬店之所以能在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探索不止、深耕細作,並讓中國農加工投洽會從一個「馬路市場」成為「5A」級展會,追根溯源就是牢牢抓住了糧食生產這個核心競爭力。
  • 摘掉貧困帽 跑出加速度 幸福來敲門——從脫貧攻堅看張家川縣馬鹿...
    馬鹿鎮龍口村新源養殖專業合作社輔導員楊治國介紹說,合作社已投資590萬元,建成佔地20畝,採取「投牛還犢」發展模式、代養基礎母牛分紅模式、牧草收購分紅模式、投工投勞分紅模式、撂荒流轉分紅模式,2019年底給貧困戶五項分紅17.46萬元。為貧困戶發放勞務工資及交易量和股金分紅總計61.11萬元。
  • 新能源汽車產銷跑出「加速度」 小康股份前11個月銷量同比大增183%
    其中,新能源汽車跑出「加速度」,11月產銷量分別達19.8萬輛和20萬輛,同比增長分別為75.1%和104.9%。 從相關企業來看,小康股份在新能源汽車上同樣戰績顯赫。公司近日披露的11月份汽車產銷快報顯示,1-11月份,公司新能源汽車累計實現產量1.7萬輛,同比增長126.38%;同期,新能源汽車累計實現銷量1.7萬輛,同比增長183.18%。
  • 銷量1381萬元,「蘇貨直播·e起小康」徐州跑出加速度
    徐州日報訊(記者 王正喜)7月9日晚上19:30,一場以直播帶貨徐州地方特色產品為主題的「蘇貨直播e起小康」大型網絡公益活動,在徐工大噸位智能化裝載機智造基地啟動。  舉辦「蘇貨直播·e起小康」全省行活動,是推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實踐。
  • 跑出加速度!鎮江市餐廚廢棄物及市政汙泥協同處理二期項目舉行開工...
    市政府副市長周凱、副秘書長楊毅、長江生態集團鎮江項目部經理明磊、市住建局局長宇文家勝等出席開工儀式,市國資委主任董和建主持儀式,泓潤公司董事長曹波介紹項目情況。董和建代表市國資委向項目的順利開工表示熱烈祝賀並強調,泓潤科技餐廚二期項目的開工奠基儀式是國資系統貫徹落實全市產業強市大會的務實之舉,是國有企業轉型發展的務實之舉,也是打造千億國企的務實之舉。
  • 李傑:打好轉型「組合拳」 跑出發展加速度
    漣源工業基礎雄厚,素有「煤炭之鄉」「建材之鄉」「有色金屬之鄉」的美譽,1987年撤縣建市,成為全省的工業重地。但由於過去市內的產業過於依賴資源,「十二五」期間,隨著宏觀政策的調整和市場環境的變化,漣源的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是抱殘守缺?還是壯士斷腕開闢新路?漣源毅然選擇了後者。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紅土地」越來越紅火——福建老區蘇區發展...
    從前「幹革命走前頭、搞生產爭上遊」,如今「奔小康不掉隊、謀發展爭跨越」。今天的八閩大地上,老區蘇區不再是貧窮落後的代名詞,「紅土地」正呈現出越來越紅火的發展態勢。福建2012年確認的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部是老區縣。  為確保老區蘇區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中一個都不掉隊,福建把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方略,高質量打響脫貧攻堅戰,推動老區蘇區加快振興發展。
  • 鄉村「鎮」興·決勝小康——「匯」眼看百村 系列報導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
  • 寧鄉:跨越趕超熱潮湧 衝刺「大幹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競賽
    寧鄉經開區還籤約引進了中國五百強企業欣旺達電子,該項目計劃投資20億元,設計產值100億元,建設智能小家電及智能硬體生產基地,屆時寧鄉經開區將形成以兩大龍頭企業並駕齊驅的智能家電產業發展格局。年初以來,寧鄉高新區新籤約項目23個,其中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13個、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4個、世界500強企業投資項目1個、中國500強企業投資項目2個,包括投資33億元的三一中起項目、投資20億元的興能電力三航融合產業園項目、投資15億元的中國五礦長沙新能源材料工業技術研究院項目等。
  • 跑出仁和「加速度」
    A項目支撐強 工業增速勁  這段時間,在仁和黃桷埡1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施工現場,約百名施工人員分布在平地鎮、大田鎮、大龍潭鄉、啊喇鄉、太平鄉,奮戰在輸電線路、風機基礎、變電站建設一線,目前,該項目風機基礎施工已完成50%,力爭2019年全部併網發電。  而位於南山循環經濟發展區迤資園的山青釩業項目一期已完成項目備案、取得市環保局的批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