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開始之前,先問大家一個問題,如果有人在你面前說一些你聽不懂的專業名詞,你是不是覺得這個人很專業?或者在一些交流的場合,向自己的同行人交流和宣傳的時候,這樣的專業名詞能夠顯示出自己的水準,別人會樂意和你探討一些更深入的東西。
但是在講師行業,卻是相反的。有的講師有一些誤區,在授課的時候常常喜歡整一些高大上的理論概念和專業術語,自己講的時候感覺良好,但是實際上,學員卻聽得雲裡霧裡。
之前在網絡上出現了一種用語,用來表示那些本就可以簡單化的事情卻弄得很複雜的情況,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說人體無用副組織切除手術,簡單來說就是理髮。還有人體表皮死細胞分離器,也就是搓澡巾。還有說人類實現二維或者三維構造多維顯示並平面輸出,其實也就是設計師。
大家可以看到,上面的名詞用語其實都可簡單來說,如果你是一名受訓學員,講師給你講第一種名稱的時候大家還要考慮一下,這個老師到底在說什麼。相比之下,我覺得大家會更喜歡一些通俗易懂的方式,講師講的內容一聽就懂,一用就會,這樣學員們能夠學以致用的可能性會更大。
其實想把簡單的東西變得複雜化很容易,可以在這個名詞上再加上一些別人聽不懂的專業詞語,配上幾張思維圖片,然後再根據幾個枯燥的名詞組成一個定義,這樣即使是簡單的事情經過這麼一包裝,立馬變得複雜。
如果反過來把複雜的東西變得簡單化可就沒有那麼容易了,他需要各類知識的結合,然後再授課給自己的受訓學員。把話說簡單了,學員們接受起來也不會太難。
講師之所以把課題弄得很高深,有的講師確實是在故弄玄虛,當然還有的講師是因為本身水平過高,忘記了受訓的學員其實還是小白,這類講師把學員也當成了專業人士,用自己的方式去交流,自然就不會得到學員的響應,因為學員根本理解不了。這樣的現象就是講師們經常犯的一個誤區。
總之,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這才是每位講師應該要達到的目的,讓學員輕鬆的理解和掌握知識才能夠把課程利用到最大化啊大家說是不是。培訓師不是來炫技的,也不是來證明自己有多厲害,能讓學員變厲害的講師才是真的厲害。
大家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