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標題處「牛津辭典」,關注我們,定期接收有關英語學習、詞源和用法的文章,也歡迎大家轉載我們的文章。
Bacterias, bacteriae, bacterium:這三種複數形式的「細菌」哪一種是正確的呢?請繼續看下去,我會很快給你講解正確的不規則複數。
英語的拼寫和語法規則頗有一些小陷阱需要注意,不過令人欣慰的是許多名詞的複數形式還是簡單明確的。大多數情況下,你只要在單數名詞後面加上個s就行。
不過,有些英語單詞的複數形式相對複雜,但有一些基本的規則:要是想快速複習一下語法課程,可以訪問我們的在線指南(https://en.oxforddictionaries.com/spelling/plurals-of-nouns)。
古英語的倖存者:women, geese, teeth, children
這些規則之外的少數例外主要來自於古英語單詞的複數形式。所以,我們會說a flock of geese(一群鵝),我們刷teeth(牙),我的姐姐有三個children(孩子),警察逮捕了四名men(男子)。與大多數常見的複數形式相比,這種不規則的複數比例微乎其微,所以很容易掌握。還是不確定的時候,那就查查字典吧。
不幸的是,一些常見英語單詞的單數形式現在會造成困難。最近出現一種將複數拼寫的women作為單數名詞使用的趨勢。這種錯誤在各種類型的寫作中大量出現,從新聞報導、學術期刊到博客文章:
X Eileen was a lovely women, who went about her daily duties in a very refined way.
X A single women can have a child now, but not without facing some human complications.
雖然man的複數形式是men,一如women也是woman的複數形式,但出於某些原因,複數的men用作單數名詞使用到現在為止還是很罕見的。
古斯堪地那維亞語的eggs和義大利語的pianos
我說點離題的:英語名詞的複數形式之所以會有多元化,一個主要原因在於英語從多種其他語言中借用了大量詞語,人們認為英語詞彙的一半都是由外來語構成,它們在過去的一千多年間不斷豐富著英語。很多英語詞彙已然根深蒂固,以至於人們都沒有意識到它們是外來語:例如來自古斯堪地那維亞語的freckle(雀斑)和egg(雞蛋);來自荷蘭語的splinter(尖碎片)和gherkin(醃小黃瓜);來自阿拉伯語的hazard(危害)和alcohol(酒精)。
大多數的外來語一旦被吸收進英語,就如同其他英語單詞一樣使用,形成複數名詞時加上s:hazards,freckles,splinters等。能給英語說者和筆者造成困擾的外來詞主要源自拉丁語、古希臘語、法語和義大利語。
難怪人們會搞糊塗了:實際上,這樣的單詞複數形式並沒有強制的或硬性的規定:
- 根據英語規則轉換:piano -> pianos(源自義大利語);virus -> viruses(源自拉丁語)
- 根據母語規則轉換:criterion -> criteria(源自古希臘語);bacterium -> bacteria(源自拉丁語); paparazzo -> paparazzi(源自義大利語)
- 根據英語或者原始語言轉換:cactus -> cacti/cactuses(源自拉丁語);virtuoso ->virtuosos/virtuosi(源自義大利語);chateau -> chateaux/chateaus(源自法語)
正如前言所述,確保複數形式正確的最佳方案就是查本好字典,字典總是會給你提供最廣為接受的複數形式。
纏繞在語言中的octopus(章魚)
X Sea lions are carnivores and eat fish, squid, octopi, crabs, clams, and lobsters.(海獅是肉食動物,吃魚、烏賊、章魚、螃蟹、蛤蜊和龍蝦)
正如取自美國科技出版物的上述例子顯示,對拉丁語或希臘語認知過少是有危險的,有時會讓人們出錯。這個例句的作者很清楚地知道,一些拉丁語的複數形式是將單數的-us結尾改寫成-i結尾,例如alumnus -> alumni。但是,octopus最初是借鑑於希臘語而不是拉丁語,所以按照拉丁語的規則轉換成複數就不正確了。如果你想超級正確並符合古希臘語的規則,那就要說octopodes,不過這種形式非常罕見:還是採用英國化的形式吧,octopuses就已經非常好了。
鑑於人們對於英語詞彙的起源以及它們的正確複數形式未必非常確定,那出現一系列的錯誤也就不足為奇。以criterion一詞為例,它借自古希臘語,根據希臘語語法,正確的複數形式為criteria。然而,很多人把criteria看作是單數名詞使用,因而用單數形式動詞:
X We thought that criteria was satisfied.
更糟的是:一旦人們開始認為像criteria和phenomena這樣的單詞是單數名詞而不是複數名詞時,就會有種只添加上s形成複數名詞的趨勢,正如以下錯誤的例子所示:
X First there were three criterias that were considered.
X Some pilots fly to specific regions to witness natural phenomenas like hurricanes.
更多錯誤來襲......
這使得我們回到文章一開始就提出的關於bacterium一詞的複數問題。現在是時候理清這個棘手的問題:開始給出的三個複數形式都是錯誤的。正確的「細菌」複數形式為bacteria:
√ Some bacteria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resistant to antibiotics.
X Her 「wildest」 theory is that a $30 device could zap disease-causing viruses, bacterias, and parasites.
X Two bacteriums yielded enzymes capable of removing both A and B antigens from red blood cells.
X How long does the bacteriae live on furniture, wooden products, etc ?
最後一個例句表明,有些人認為bacteria是個拉丁語詞彙,於是根據拉丁語語法變更複數形式,如alga -> algae。這是一個很好的邏輯法,也展示了筆者對拉丁語的一部分了解,但這完全是錯誤的,因為筆者的邏輯是基於錯誤地認為bacteria是個單數名詞。更多常見的複數形式是bacteriae,出現在很多在線科技文章中,這些文章的作者們真的需要改一改了。
類似的錯誤也會出現在希臘語外來語中,如phenomenon。由於人們認為phenomena是個單數名詞,而且是源自拉丁語,於是添加e形成複數形式:
X Did records of events like the comet in the Bayeaux tapestry help early astronomers understand astronomical phenomenae?
Why do you feel compelled to quote ignorami and idiots?
那單詞ignoramus呢?我們應該效仿上面例句的筆者嗎?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來自牛津英語語料庫(the Oxford English Corpus),句中指多位ignorami嗎?不!單詞ignoramus(無知的人)是個拉丁語外來詞,實際上以前從來就不是個名詞,而是指「we do not know 我們不知道」。所以,拉丁語中將-us結尾的名詞轉換成複數形式時去掉-us變為-i的規則並不適用。在英語中,要形成複數名詞,我們只要加上-es,變為ignoramuses即可,就如virus -> viruses。諷刺的是,ignoramus源自單詞ignorare,即ignore。那麼,寫出上述疑問句的人也暴露了他/她自己的ignorance(無知)。
本文內容編譯自牛津辭典博客(blog.oxforddictionaries.com),牛津大學出版社擁有中英文兩版版權。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