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爭冠?媒體談限薪:上港受益最大,如有特謝拉,實力不降反升

2020-12-22 騰訊網

近日足協頒發的新政對於中超各隊造成的「損傷」程度不同,談到未來中超爭冠形勢,PP體育撰文解讀新政後認為:後年是恆大拐點,明年是國安奪冠的最後機會,上港受益最大,未來三年乃奪冠大熱。

(上圖)文章主要介紹了有實力奪取中超冠軍的5支球隊——廣州恆大、北京中赫國安、江蘇蘇寧、上海上港和山東魯能。

談到恆大,文中認為明年還能衝冠但後年就懸了,三年後面目全非。

從近年來看,恆大能不能奪冠,關鍵看保利尼奧的發揮,但由於保利尼奧跟恆大的合同截止到2022年。有保利尼奧在,恆大可以衝冠,但一旦保利尼奧離開,恆大的實力就要下降了。所以,文章認為2022是恆大實力下降的拐點,至於降多少不好說

前幾天,名記白國華就談到恆大未來的引援,表示恆大不會有重大引援,球員「只出不進」。也就是說,由於限薪,恆大也不大可能跟以前一樣買內外援,未來更多是從恆大足校直接提拔。好在,幾年後恆大足校球員也到了踢一線隊比賽的年齡。

談上港,文章認為限薪令讓上港受益最大,未來三年是奪冠大熱。

說到上港受益最大,文章舉了2個例子。一是本賽季上港有很多球員待續約,如今限薪令後現在肯定都不會離開了。畢竟你去哪裡拿的都一樣了,還不如留下來。如此一來上港就保留了這個爭冠本土班底。

二是奧斯卡的是合同是到2024年底,穆伊到2023年底,也就等於上港保住了基本主力球員,「如果加上外界傳言可能會歸化到上港的特謝拉,未來三年裡,實力不降反升的上港,會一直是奪冠大熱門球隊。

談江蘇蘇寧,文中認為限薪令對蘇寧影響不大,甚至有利好,而且蘇寧對外援依賴性不太大。

文中認為吳曦等一批蘇寧主力本來也面臨著續約問題,如今在限薪令下這個問題迎刃而解。也就是說,蘇寧本土主力班底基本得以保留。

再看外援方面,米蘭達和特謝拉等人如果離隊,恐怕在外援方面蘇寧會變動不小,但必須要說的是,蘇寧在尋找外援方面很實用,找來的外援性價比比較高。所以,文章認為蘇寧也會一直處於爭冠軍團當中。

談國安,文章認為核心外援下賽季後合同到期,明年成奪冠唯一機會。

文章認為國安受限薪令影響最大,因為幾名核心外援:奧古斯託、比埃拉和巴坎布,他們合同都是在2021年底到期。到期後他們會接受300萬歐的年薪嗎?及無可能。也就是說,「這意味著下個賽季,是國安奪冠的最後機會了。」

談魯能,文中認為限薪令對魯能可能是好事,但拐點可能在2022年。

文中認為由於有魯能足校供血,有大量的青訓球員提拔,限薪令對魯能來說看上去是件好事。說到外援,文中認為魯能現有幾名外援的合同到2022年都將到期,魯能是否繼續爭冠,這一年恐是拐點。文章還認為魯能應該歸化格德斯,比如通過「特謝拉條款」實現。

其實,限薪令對恆大實力的影響較大,買不進實力派內援補充,只能寄希望於恆大足校球員大放異彩。外援方面,稅前300歐的年薪能買來什麼好外援,此點成疑。即使買了也是如刮彩票,好不好用,能不能踢出來,都是問題,試錯成本有點高。

相關焦點

  • 新政下中超爭冠什麼格局?明年成恆大國安最後機會上港受益最大
    四大帽下,受影響最大的就是中超各大豪門,畢竟他們以往的投入最大,大牌球星最多。但每家俱樂部的情況不同,受到的衝擊也不盡相同,未來幾個賽季,中超的爭冠格局,可能因此會發生巨變。:限薪令受益最大,未來三年是奪冠大熱上港是限薪令下獲益最大的豪門球隊,一方面,他們原本要續約的國內球員,現在肯定都不會離開了,畢竟誰要走,就會受到稅前500元的限制,而續約之後,上港就有了一套未來幾年內實力很穩定的班底;另一方面,他們最關鍵的外援奧斯卡,一直到2024年底,還一直在合同期內
  • 最強限薪令打破中超格局 中遊隊有望揭竿而起,上港受益最大?
    再聯想到世界足壇第一年薪曾經出在中超,最多的時候世界上薪水排前10的球員有5個在中超,裡皮曾是世界上年薪第二高的主教練,卡納瓦羅和貝尼特斯的年薪都可以排進世界前十;以上案例既能表明中國足壇的錢燒的有點「無釐頭」,大家也能看的出有些俱樂部快玩不下去了;
  • 中超最嚴限薪令帶來最大疑問:上港3大神操作將如何服眾?
    只是有一個問題,在如此嚴格的限薪令出臺之後,上海上港這一次到底又是受益人還是受害者?在之前一般限薪令推出之前,最引人關注的焦點是上海上港以特別方式提前續約了奧斯卡,不光留住了球隊的最重要基石,而且給了足夠長的合同,導致奧斯卡未來幾年都不會受到任何限薪令的約束。
  • 英國媒體關注中超限薪!透露五大球星或離開中超!
    中超聯賽2021賽季起,新的限薪政策已經公布,對於中超俱樂部和球員來說,未來都迎來新的挑戰,俱樂部如何控制大幅降低的投資額,球員如何應對大幅下降的薪酬,這都是從明年開始,中超聯賽發展的重要看點。而中超聯賽限薪政策對於全球足壇也會產生一些影響,那些歐美頂級聯賽踢球的天價外援,如今再也沒有可能前往中國淘金了,而實用便宜的非洲外援,或許又將在中國足壇掀起一陣新的風潮。與此同時,英國知名體育媒體《太陽報》,也關注了中超限薪以及造成的後續影響。
  • 足協會議「劇透」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頂薪或減半
    央廣網蘇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足協25日在蘇州舉行了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足協對未來一年中超聯賽的財務政策與各家俱樂部投資人進行了溝通。會議結束後,多家媒體曝出,醞釀了一段時間的「加碼限薪」政策可能落地。
  • 30歲「中超最大水貨」確認明年留隊:限薪真買不到好外援了!
    中超聯賽今年已經結束,而不少球隊的大牌外援在限薪的大背景下,已經開始出走中超,曾經在世界上都帶來了巨大影響力的佩萊、胡爾克等巨星相繼確定離隊,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中超賽場引進的「最大水貨外援」卻親承自己明年還將留在球隊,不會離開中超!這也再次證明,外援限薪讓中超真買不到好外援了,足協這次真把中國職業足球坑慘了!
  • 中超梅西已出現,上港應為他重設限薪令,國足應想辦法將其歸化
    與天津泰達一戰,2助1球的上港超級外援奧斯卡再次刷新了球迷對他的認知!中超聯賽最出色的外援,他就是中超版的梅西!目前,上海上港8場比賽6勝2平未嘗敗績,在中場核心奧斯卡的帶領下,這支中超豪強再次露出了奪冠的雄心壯志
  • 胡爾克表示不會與上港續約,受限薪令影響,中超大牌外援相繼離開
    去年下旬中國足協頒布史上最嚴限薪令,規定外援年薪為300萬歐元,許多擁有大牌外援的俱樂部遭受重創。以上港為例,在中超外援中最高年薪是奧斯卡達到年薪2400萬歐元,胡爾克年薪超2000萬歐元。如果要一名大牌外援在幾千萬歐元高年薪下接受300萬歐元年薪大幅度降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 支持中國足協再次限薪,而且要加大對外援的限薪,要不中國沒得救
    這無疑於中國足協的限薪令有著密切的聯繫。最近有媒體報導,中國足協醞釀將再次限薪,國腳從原有的1200萬上限降到500萬元。同樣外援300萬歐元的工資(稅後)也一定會有所下調。原上港球員胡靖航就是最好的例子
  • 中超老牌豪強一喜一憂,成新賽季中超奪冠最大熱門,卻可能成絕唱
    對於中超這些排名前列的球隊而言,廣州恆大、上海上港這樣的土豪級別的中超俱樂部,所受到的影響更大。而北京國安相對而言,所受到的衝擊雖然不如廣州恆大、上海上港那樣,但影響同樣也不小。而對北京國安這家老牌豪強來說,中超新政帶給這支球隊正是一喜一憂。
  • 上港為何執意籤下買提江?1200萬年薪不算貴,泰達有苦難言
    中超冬季轉會窗口,上海上港將首筆引援放在了天津泰達前隊長買提江身上,這位國腳成功加盟球隊。根據媒體報導,上海上港為買提江付出了頂薪1200萬的代價,而且這也是中超限薪之後首個拿到頂薪的球員。
  • 足協限薪300萬歐,中超倒退回十年前!國企背景俱樂部受益良多
    繼去年的限薪出爐,這一次的力度更加的大。從去年的限薪令來看,國腳球員最高薪水不能超過1200萬人民幣,此次來看極有可能不能超過稅前500萬,而外援最高薪水則是不能超過300萬歐元。一旦這一政策出爐,對於中超的一些大俱樂部來說既是好事也是一種壞事。
  • 「限薪令」下儘是無名外援,留不住大牌的中超能否保住競技水平?
    在限薪令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大牌外援已經或即將離開中國,取而代之的是在歐洲二流聯賽和球隊效力的草根球員。除上港新援穆伊算得上小有名氣外,國安、申花等傳統豪門都走上「平民」路線。對於中超球迷而言,習慣了過去的「大魚大肉」,未來幾年可能要逐漸適應「粗茶淡飯」了。
  • 上港大腿外援告別中超,限薪令讓4個億國有資產悄然流失!
    12月8日,上港俱樂部官方宣布俱樂部大腿外援胡爾克離隊,在中超踢了四個半賽季之後,這名巴西前鋒正式告別中國,奔赴職業生涯的下一站。由於胡爾克是自由身,其他球隊引進他時不需要轉會費,因此已經有多支球隊已經向綠巨人提供了報價合同。
  • 名記:中超限薪是為某隊量身打造,避免大面積球員流失
    最近,有記者爆料,國內的限薪其實是為某一支中超球隊量身打造,其目的是害怕該球隊球員大面積流失。但中國足球的熱度並沒有因此消散,亞冠和足協杯相繼到來,還有轟轟烈烈的中性名與限薪。足協最近的會議中,限薪已經定下。由於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已經有過一次限薪,2次限薪後,部分球員的收入將與2019賽季之前相比,將大幅度的下降。而此次限薪的範圍還包括了中甲聯賽,以及在國內效力的外援們。
  • 中超限薪,救贖還是作禍?
    江蘇蘇寧奪得了賽會制的2020中超聯賽冠軍後,恐怕已經憧憬在來年的亞冠招兵買馬大幹一場。可最新的政策是,想花錢也沒那麼容易了。中國足協計劃11月19日在蘇州賽區召開職業聯賽工作會議,據說,其中的一項重頭戲就是推出「二度限薪」。
  • 中超限薪令的組合拳講武德嗎?
    中國足協在11日24號召開的「蘇州會議」上就中超限薪令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政策:國內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人民幣,外援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本土球員和外援總工資,不超過7500萬人民幣和1000萬歐元;俱樂部年度總支出不超過
  • 限薪!擴軍!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中超新政又要來了
    目前,中國足協和中超聯賽還沒有官方公布新政措施,但是,限薪、擴軍和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等,在網上已經引起軒然大波。【解讀】2018年,中超曾出臺過一次限薪政策,當時,國內球員的頂薪為稅前1000萬元年薪,其中,入選國家隊的國腳可上浮200萬元,為1200萬元。如今,本土球員頂薪再度降為稅前500萬元,直接「腰斬」,這與限薪之前部分球員動輒上千萬甚至數千萬的年薪,以及數千萬的籤字費相比,相差甚遠。
  • 上港不接盤了:中超「大魚」下家反轉,要價太「燙手」
    隨著冬窗臨近,一年一度的轉會大戲即將拉開帷幕,不過由於足協要求限薪,內外援收入分別限定在稅前500萬元、稅前300萬歐元,標準下調了,各隊引援壓力增大,尤其是外援,以往的大牌球星很難再來中超踢球,畢竟聯賽水平不及五大聯賽,如果收入反而下降,那就失去了前往的價值,所以俱樂部提升實力的突破口在內援的選擇。
  • 中超限薪方案公布:本土球員頂薪降至稅前500萬元
    會上,中國足協向各中超俱樂部代表公布了中超俱樂部中、外球員「加碼限薪」的具體細則。2021賽季,中超每家俱樂部單季支出總額不得超過6億元,其中用以支付本土球員及外籍球員薪酬分別為最高不得超過7500萬元人民幣、10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為稅前500萬元人民幣、外籍球員頂薪為稅前300萬歐元,中、外球員平均年薪最高分別不得超過稅前300萬元、150萬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