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船和達拉斯的G2,倫納德全場35分10籃板,東契奇全場28分7次助攻,帶隊在系列賽中搶下一場勝利。
G1結束後寫過——快船兩位核心的持球單挑獨行俠招架不住,但過來,裡弗斯教練似乎只是擺了一個「遇掩護換防、不讓東契奇帶隊友」的大方針在那裡,具體怎麼實施,沒提。於是東契奇全場呼擋拆,連著打祖巴茨、雷吉和哈雷爾,全場42分9助攻。
沒防住得分,也很難說切斷了和隊友的聯繫。
有區別的是,G1波爾津吉斯被罰出,而G2,喬治連著三次犯規,第二節索性就在板凳上沒上來。
之前提過,波爾津吉斯之於達拉斯,也許是最靠譜的終結點和禁區護框高點,不可謂不重要,少了他,在關鍵位置接東契奇分球的大概會變成讓獨行俠球迷很鬧心的克倫貝爾……但怎麼說呢?從G1後半段看,即便沒有他,球隊的整體運轉出不了大問題——獨行俠最重要的進攻發動機是東契奇嘛。
今天的比賽,當喬治因犯規很難上場時,達拉斯一度將分差又擴大到兩位數,是倫納德牟足了勁讓球隊在崩潰邊緣停下。有那麼一段時間,他和東契奇似乎對上了線,最有意思的幾個鏡頭:
——東契奇外圍呼擋拆,進三分線,非持球手擋人,晃晃悠悠到禁區,直塞給空切籃下的哈達威,上籃得分;
——下一回合,倫納德外圍呼擋拆,進三分線,用肩卡住身位,悠著步子到罰球線,忽然一個加速到籃筐右側底角,頂著撲上來的克倫貝爾,後仰中距離打進;
——緊接著東契奇弧頂持球叫擋拆,進三分線,非持球手擋人,到禁區,一邊看框一邊找人,突然分弱側底角的賽斯,再轉四十五度芬尼.史密斯,三分打中;
——然後倫納德,找擋拆,用肩卡右側的克倫貝爾,右側底角的東契奇趕忙指著另一底角的小哈達威過去包夾,但還是晚了,倫納德一個橫移到禁區左側,幹拔中距離打進;
最後一分鐘:
——倫納德借掩護直接找東契奇對位,一個加速造犯規上罰球線;
——回過頭,東契奇只用了兩秒就把剛剛的犯規找回來;
嗯,以牙還牙,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一個靠冷靜準確,和數十年如一日訓練得到的投籃手感,一個則是機敏靈動,有他這個年紀完全沒有的老辣和經驗。
常規賽東契奇對勒布朗,那是一個極端——在身體和球隊空間不那麼出色時,純粹用頭腦來帶動隊友。球迷都感嘆簡直是用球商碰撞球商,一個球的轉移,大家玩的是你在第幾層我就比你更高一層。季後賽面對倫納德,那是另一個極端——落陣地單挑如推土機般穩定的上分機器。這場比賽,更像是兩人分別要為超級組織者和超級得分手爭個高低。
扯遠一點說,90年代,以超級得分手出世的麥可.喬丹打破了魔術師和大鳥的「黑白爭鋒」,比賽既視感從腦迴路間的對決轉為——得分手的直接PK組織者的串聯,92年巴塞隆納那一次訓練營裡,當喬丹一次又一次在中距離乾淨利落的拿分時,魔術師以眼花繚亂的傳球和言語激勵隊友做出回應。
超級得分手和超級組織者,其實一直都很有魅力,這也是為什麼到了新世紀我們如此期待科比和勒布朗正面交鋒。但可惜的是,當麥可.喬丹如日中天時,魔術師已經不復當年。而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我們終究錯過了23VS24。如今的倫納德還是東契奇,我們都很難將其與上述中任何一位做匹配,但從另一個角度說,他們的對決大概會是某種宿命下的延續吧。
說回比賽,其實第四節前半段,勢頭還是在快船這邊——喬治第三節順利度過犯規麻煩,反而是東契奇因為五犯不得不提前下場,維持著達拉斯領先的,是伯克和賽斯手術刀式的突破、波爾津吉斯和哈達威的三分、以及裡弗斯教練的應變。
這裡確實要稍微吐槽一下:
——倫納德全場35分,但在第一節球隊上分和第四節球隊要分的時候,球到不了倫納德手裡。喬治今天第二節幾乎休息一整節,一回來就讓他扔,扔不進接著扔,但關鍵時刻的出手和得分就,嗯……
——上一場對手沒有波爾津吉斯,裡弗斯最後時刻來了個既沒有祖巴茨也沒有哈雷爾的五小,逼著卡萊爾跟他玩小,揪住克倫貝爾照死了打。這一場波爾津吉斯回來了,護框、籃板、遇掩護換防都能玩得轉,快船還是擺了個莫裡斯站五號位的五小,結果是,嗯……
這大概是典型的裡弗斯式做派:我知道誰狀態不好,也知道這樣打有漏洞,但要給隊員們信心,表現出對他們的信賴,所以哪怕被揪著打我也要堅持輪換……
在這輪系列賽開始前,不少人說這是東契奇升級前的一次磨鍊,但對於快船來說,一樣的。現在這支達拉斯,鋒線隊員持球、內線高炮護框+拉扯、外圍一眾射手,有點像勒布朗當初帶著的那支隊伍了。
裡弗斯教練:「怎麼老能跟勒布朗這樣式的對上,這都十幾年了吧!」
這樣的對手對於想奪冠的快船來說不大可能只遇到一次,西部的湖人以及紅隊、東部的雄鹿,大家風格不很相似,但本質是差不多的。如果在這輪系列賽裡,快船終於檢驗出關鍵時刻最靠譜的陣容搭配,那麼對於球隊將是一個巨大改觀。但如果還是依舊沉迷在走一步看一步,實在不行找倫納德的狀態,實在很難說他們能走得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