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龍和鳥一樣都能飛,為什麼翼龍恐龍一起滅絕了,鳥卻能活下來?

2020-12-22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翼龍比較倒黴,和大部分恐龍一樣沒能挺過6500萬年前的那場大災難,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古生物學家分析翼龍的化石才知道地球上原來還有一種會飛的「恐龍」,為什麼加引號?等下再介紹!看起來這也挺正常的,但自從我們了解了鳥類是進化自恐龍後,就沒法再平靜了!同樣都能飛,為什麼鳥類就逃過了劫難,翼龍卻掛了?

恐龍都是怎麼掛的?

「人生就像打電話,不是你先掛就是我先掛」,恐龍先掛為敬,當然它們掛了哺乳類才有機會,這是我們現在幸災樂禍態度說的話,但作為發展到高等文明的人類,搞清楚恐龍為什麼掛這點很重要,萬一下一次地球又要打算將讓人類掛了為別的物種讓開道路呢?

足跡化石顯示,諾氏風神翼龍是採四足方式行走

據說是小行星撞擊的升溫導致恐龍掛了現在比較公認的滅絕原因是:6500萬年前撞擊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區域的一顆直徑1千米左右的小行星,撞擊過程中釋放出大量能量,以及後續產生的次生災害,導致了幾乎所有恐龍的滅絕!這些次生災害有:

撞擊的衝擊波摧毀了周圍數千公裡範圍內的所有生物;撞擊產生的高溫引燃了周圍大森林大火,而且碎片四散後大火面積甚至能擴大到整個北美;撞擊的巨大能量導致地殼破裂,巖漿會在破裂處外湧;撞擊的巨大震動會導致地球進入震動模式,超大地震和火山會被誘發產生的大量二氧化碳和塵埃同時會進入大氣層,不過塵埃會慢慢降落,但二氧化碳如果沒有碳循環吸收,那麼引起的溫室效應將會使全球進入高溫季,美國密蘇裡大學地質科學教授肯尼斯麥克勞德認為,這些二氧化碳導致全球變暖超過10萬年!

2018年美國密蘇裡大學地質科學教授肯尼斯麥克勞德發表在《科學》期刊上的論文表示,這顆小行星的撞擊導致全球平均氣溫飆升5度,似乎大家還受得了,但這是平均溫度,只有極端溫度的天數增加才會讓平均氣溫上升那麼高,而且帶來的洋流循環改變,大氣環流模式改變,很多熱帶雨林覆蓋的區域將會逐漸沙漠化,而極端氣候的增加同樣會影響綠植生長。所以在這個平均溫度上升5度的背後,必將會滅絕無數生物!

同期還有另一顆小行星撞擊或者是超級火山噴發,這就是印度徳幹高原上玄武巖的成因,這個和恐龍滅絕同期的熔巖面積極大,覆蓋了幾乎覆蓋了整高原,可以想像當時噴發的劇烈!我們知道二疊紀末期和三疊紀初期的生物大滅絕是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引起的,那個覆蓋700萬平方千米,而6500萬年這次面積雖然沒那麼大,但它可能是導致恐龍滅絕的綜合因素之一!

翼龍和鳥類的來歷

翼龍並不是會飛的恐龍,而是會飛的蜥蜴,翼龍誕生於三疊紀晚期,它們是第一群能飛的脊椎動物!翼龍的雙翼由皮膚、肌肉構成的翼膜,從身體兩側延伸到四肢,這種膜很像蝙蝠的翼膜,翼龍可能具有毛髮!最大的翼龍如翼展十多米的風神翼龍與哈特茲哥翼龍,最小的如翼展僅25公分的森林翼龍。

鳥類最早的祖先始祖鳥最早出現於侏羅紀晚期,早先對鳥類是否演化與恐龍這點並無什麼疑問,但並不太清楚恐龍是怎麼變成鳥的,不過運氣比較好,考古學家在1862年發現了始祖鳥化石,這個物種奇特的形態震驚了考古界,它同時具有鳥類和獸腳亞目恐龍的特徵,有闊圓的翅膀和長長的尾巴。它的羽毛與現代鳥類非常相似,但在顎骨上有鋒利的牙齒,腳上三趾都有彎爪以及和現代鳥類截然不同的骨質尾巴!

始祖鳥化石

生物演化中體型是最關鍵的嗎?

翼龍出現更早一些,在早期鳥類出現時候翼龍已經在地球上演化了上億年,兩者都經歷了白堊紀晚期最為艱難的時刻,為什麼恐龍和翼龍都滅絕了呢?而走上另一條演化道路的鳥類卻生存下來了!

體型真的是最關鍵的嗎?

這是一個能普遍接受的理由,因為當時環境惡劣,體型小的物種環境適應能力比大型物種要強得多,這就是哺乳類得以倖存而恐龍卻滅絕的原因,但各位會發現,無論是恐龍還是翼龍,都已經存在了小型化的案例,但無論是翼龍還是恐龍都消失了!似乎體型並不是最關鍵的因素。

手掌上的森林翼龍化石

一個比較有趣的現實是比較小型的翼龍比如翼展只有25公分的森林翼龍,和早期的鳥類競爭時即告失敗,因為到了白堊紀晚期時就僅僅存在大型翼龍,小型翼龍已經徹底消失!另外大多數翼龍仍然保留依靠海洋生活的模式,當白堊紀晚期環境大幅變化時,而早期鳥類環境適應性明顯比翼龍要高,所以得以倖存,隨之發展出龐大的鳥類種群!

體型對於生物演化非常關鍵,但環境適應性更關鍵!

相關焦點

  • 翼龍可以飛,為什麼還是沒逃過恐龍大滅絕?
    翼龍的名字裡雖然有「龍」,但翼龍卻不是恐龍,而是一種會飛的爬行動物。就像生活在水中的滄龍一樣,它實際上也不屬於恐龍,而是一種生活在水中的爬行動而已,它屬於翼龍目。在科學界,恐龍是蜥臀目和鳥臀目爬行的動物的總稱。所以,翼龍的滅絕和滅絕是同時期兩個不同物種的滅絕。那麼,翼龍可以飛,為什麼沒有逃過恐龍的大滅絕呢?
  • 翼龍可以飛,為什麼還是沒逃過恐龍大滅絕呢?
    恐龍是出現在中生代時期(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的一類爬行動物,一般大多數的恐龍都有矯健的四肢、長長的尾巴和龐大的身軀,它們主要棲息於湖岸平原或海岸平原上的森林地或開闊地帶,在沒有人類出現的時期,它們就是地球的霸主,支配了地球表面長達1.6億年。
  • 如果翼龍沒有滅絕,人類能不能馴化翼龍作為飛行坐騎呢?
    如果翼龍沒有滅絕,人類能不能馴化翼龍作為飛行坐騎呢?
  • 與恐龍時代生存的翼龍,雖名為翼龍,卻非恐龍
    翼龍,是一種滅絕的物種,他的確是曾生存於恐龍時代,可能給人的感覺翼龍就是恐龍,但事實上,翼龍卻非恐龍。其是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他的翼是從位於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皮膚膜生長出來的。翼龍是飛行的脊椎動物。
  • 真的是由翼龍演化而來的?
    很多人都在想,為什麼鳥兒可以經過演化飛上天空,而我們人類卻不可以做到,今天就讓小編來為你們揭秘一下吧。首先,鳥類真的始於翼龍嗎?為神魔小編會有這樣的猜想呢?那裡面則是講述了很多的恐龍,其中就有翼龍,當時我就在想,他會不會就是現在鳥類的祖先呢?畢竟他也是會飛的呀!但是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它是沒有羽毛的呀!現在可以飛的只有一種沒有羽毛,就是蝙蝠類。它們沒有羽毛卻可以飛翔,更準確的是滑翔。它們的骨骼是真空的,外面就是毛細血管和一層皮。
  • 恐龍真的滅絕了嗎?1864年的老照片,出現翼龍形象,無處理痕跡?
    恐龍真的滅絕了嗎?恐龍這一大類動物的統稱,已經在地球上生存發展了1.6億年,鼎盛時期佔據著地球上主要的生態位,它們滅絕之後哺乳動物在1000萬年左右的時間內,快速的填充因為恐龍滅絕而空出來的生存資源和生存空間。這也給人類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 蝙蝠的起源和演化簡史:它的祖先不是老鼠也不是翼龍
    通過哺乳類系統發育圖,我們能清楚看到,蝙蝠和老鼠是恐龍滅絕後分家的,它們是平行演化的關係,老鼠是變不成蝙蝠的。伊神蝠和爪蝠又都表現出一些祖徵,如尾巴較長、後肢較發達,適應在樹上攀援生活;今天的蝙蝠後腿是無力的,落了地只能像風颳起的破傘一樣爬行和翻滾。此外,伊神蝠和爪蝠的翅膀較為短、窄,飛得沒有現代蝙蝠快,可能交替進行飛行和滑翔。這些發現有力證明了蝙蝠的祖先為樹棲,蝙蝠的飛行源自從樹上降落。
  • 翼龍最近「近親」居然不會飛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研究人員Sterling Nesbitt和Michelle Stocker利用近年來在北美、巴西、阿根廷和馬達加斯加發現的頭骨和骨骼確定,一種此前被認定為恐龍祖先的動物其實是翼龍的最近近親,這種動物被稱為兔蜥(lagerpetids)。相關研究結果於當地時間12月9日發表在《自然》雜誌中。
  • 蝙蝠這麼能飛,它和鳥類的祖先一樣嗎?研究發現蝙蝠祖先更早出現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蝙蝠借著這次疫情的機會再次得到了人類的了解,人們不僅了解到這種生物的身上攜帶上百種病毒,還知道它們為什麼能夠攜帶這麼多病毒而安然無恙。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與病毒無關,而與蝙蝠有關,蝙蝠的祖先到底是誰呢?這個問題最早是由網友在網絡上提出的,為什麼會有人想知道蝙蝠的祖先呢?
  • 1864年美國人曾逮住一隻翼龍,兩翼寬16米,還留下合影,是真是假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哈嘍,小夥伴們關注「愛仕達奇聞說」每天為您報精彩    恐龍曾是這個地球上最強大的生物,不過在6500萬年前,發生於地球上的一場災禍,使得恐龍全部滅絕,而科學家們了解到對這一物種,大概是從19世紀開始,英國醫師吉迪昂·曼特爾是首個發現恐龍化石的人。
  • 巨型翼龍站起來和長頸鹿一樣高,以恐龍為食
    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飛行動物是生活在中生代的巨型翼龍,巨大的翼龍看上去並不粗壯,很多人都以為它們以魚類為食的「大海鳥」,但是一種生活在白堊紀歐洲的巨型翼龍卻以陸地上的恐龍為食,它是那個時代最頂級的掠食者,這種翼龍就是哈特茲哥翼龍。
  • 現代的飛蜥是翼龍?其實它的祖先是特殊恐龍,生活在1.3億年前
    傳說龍能施雲布雨、消災降幅,象徵祥瑞,所以中國人會以舞龍的方式來祈求平安和豐收。然而在西方世界中,龍象徵的是邪惡的一方,而且與中國不同的是,西方龍長著一雙像蝙蝠翼的翅膀,能夠飛翔於天空,而且不是吐水,而是噴火的形象,所以西方龍更多代表的是憤怒、傲慢、火焰。
  • 傳聞1864年美國士兵遇到翼龍,留下了一張合影,恐龍沒有消失嗎?
    科學家們初次了解到這種生物的時候,在19世紀一位醫師發現的恐龍化石,自從發現恐龍化石之後,大家開始懷疑如此巨大的生物,是怎樣在地球上滅絕的?是什麼環境會致使上一任霸主被迫滅絕呢?甚至連它們消失之後,都沒有留下任何存在過的痕跡,只留下了化石。
  • 恐龍都是冷血動物嗎?也許它就不是哦!
    翼龍可能和鳥類一樣聰明提莉埃是最早研究滅絕生物大腦結構的科學家之一。1927年,她出版了基於它們的腦腔鑄型翼龍的大腦的一個重要研究。她發現翼龍的腦部,相比於現代爬行動物更像現代鳥類。這十分令人吃驚,因為像恐龍一樣,翼龍是從早期的爬行動物進化而來的。然而,它們的大腦更像是那些和它們大小、形狀、地點相近的鳥類的大腦。
  • 1864年美國士兵抓到巨型翼龍,兩翼寬16米,還留下合影,是真是假
    不過在6500萬年前,恐龍卻是陸地上最龐大的動物。看過科幻片的人都知道,那會兒像霸王龍、劍龍、翼龍等都是十分可怕的恐龍。不過後來有顆天外隕石墜落,地球的環境生態遭到了破壞,而這些巨大的生物也幾乎在1天就全沒了。然而讓人想不通的是,到了美南北戰爭之際,曾有士兵親自與恐龍合影過。明明恐龍都滅絕了,那他看到的恐龍又是怎麼回事呢?
  • 1864年美國士兵抓到巨型翼龍,兩翼寬16米,還留下合影,是真是假?
    不過在6500萬年前,恐龍卻是陸地上最龐大的動物。看過科幻片的人都知道,那會兒像霸王龍、劍龍、翼龍等都是十分可怕的恐龍。不過後來有顆天外隕石墜落,地球的環境生態遭到了破壞,而這些巨大的生物也幾乎在1天就全沒了。
  • 史上最大的鳥:阿根廷巨鷹,真能捕獵獅子嗎?
    現代地球上最大的鳥應該是鴕鳥,它的身高可達2.75米,體重達150千克以上,儘管它一腳能踢死一頭獅子,但卻不會飛,而最大能飛的鳥則是灰頸鷺鴇,翼展接近3米,據說體重有超過40千克的,不過官方正式記錄都是20千克左右!
  • 粘土教程丨恐龍系列:長頸龍、劍龍、翼龍
    卡樂優語:一起來打造屬於自己的恐龍樂園吧!長頸龍是種生存於中三疊紀的爬行動物,身長約6米。劍龍為一種巨大的恐龍,是一種生存在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早期的食草性動物,它的背上有一排巨大的骨質板,以及帶有四根尖刺的危險尾巴來防禦掠食者的攻擊。翼龍又名翼手龍,翼龍類是第一種飛行的脊椎動物,翼龍的翼是從位於身體側面到四節翼指骨之間的皮膚膜衍生出來的;有巨大的尖嘴。
  • 翼龍起源謎團揭曉,誰是它的祖先?
    翼龍是侏羅紀統治天空的爬行動物翼龍是生活在侏羅紀和白堊紀時期的飛行動物,它們是統治天空的爬行動物。據悉,首個翼龍化石是1784年發現的,此後陸續發現大量翼龍化石,科學家推斷它們大約出現在1.5億年前,最終在6000萬年前白堊紀-古近紀大滅絕期間消失。
  • 一球小豪收服蟲王閃電鳥,化石翼龍以及沙漠蜻蜓
    為什麼會多了勸退番這個名字呢?那是因為「一球超人go豪」的存在,導致原本觀賞性和內容極好的動畫,瞬間口碑爆炸,錯的不是劇情,也不是內容,也不是畫風,而是「一球超人go豪」! 但是,那都是我們費盡心思,用各種技能消耗,上buff,特殊寶可夢球而獲得的寶可夢。 PS:關於go豪收服閃電鳥的吐槽,在上一篇文章吐槽過,有興趣的可以翻看一下,這裡不再重複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