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善晉美(五)——張壁,世所罕見的神秘袖珍古堡

2021-02-26 如詩天地

去年遊山西的王家大院、平遙古城時,因時間的關係錯過了附近的張壁古堡,這次特意補上。


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的綿山北麓,是古時候介休去往綿山的必經之地,也是著名古代軍事要塞雀鼠谷的重要堡壘之一。古堡三面臨溝,一面靠山,易守難攻。雖然面積只有0.12平方公裡,卻因為地理位置險要,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這個小小的古堡,看似不起眼,卻層層設防,機關密布,明堡暗道,詭秘奇絕,是我國唯一一座完整保留的軍事、民住雙重用途的袖珍古堡。


天上奎星,人間張壁。張壁之名,源於二十八星宿之張、壁二宿。古堡遵循中國傳統古代星象和堪輿理念建造,地上陰陽五行,地下六壬奇門,現存與二十八星宿相對應的標誌物30餘處,這樣的格局在整個中國建築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因而張壁古堡也被人們稱為「中國星象第一村」。


按照傳統風水堪輿理念,北高南低是最佳的風水。張壁恰恰相反,地勢南高北低,人們在南堡門外修建了一座坐南面北的關帝廟。之所以建這樣一座反風水的建築,一是山門正對堡門,百姓祈求關老爺保佑一方平安。二是傳說這裡曾是關老爺顯靈的地方。這種說法還記載在廟中康熙五十年的碑文裡,這也給關帝廟增添了一絲神秘色彩。


關羽一生忠勇誠信,「對國以忠,待人以義,處事以仁,任事以勇」這四句話,既是對關羽的高度評價,也是人們秉持和追求的價值觀。歲月滄桑,悠悠千百年,關老爺成為古堡人崇拜的聖人。


在關帝廟的東院有三眼建於康熙年間的窯洞,窯洞的後牆是古堡的堡牆。這裡原為觀音堂,供奉著三尊千手觀音。文革中拆除觀音像時發現了堡牆裡供奉著一尊神秘的泥包鐵神像。


這尊塑像的內胎是鐵鑄,外面包了一層泥,泥上再彩繪。彩繪精美細膩,造像神態安祥。神像的服飾似佛似道又似儒,十分罕見。如此精美的鐵像為什麼要用泥巴包裹起來,再經過精心裝飾彩繪,將他封存在牆壁之內,前面還要請來三尊千手觀音加以掩飾。他究竟是誰,古堡人為何用此隱秘的方式祭奉他,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迷。


出關帝廟,就是南堡門。堡門上鑲嵌著一座石雕龍頭,象徵龍首;門外九條鋪路紅石,象徵龍鬚;堡內一條長約三百米連接南北堡門的主幹道以石板鋪地,象徵龍身;道路中央三列平行的紅色長石條,象徵著龍脊;整個古堡猶如一條欲騰空而起的巨龍。


走進古堡,目之所及是高大結實的堡牆,通行的坡道用礓礤石鋪就。礓礤石材質粗,古代馬拉輜重戰車上堡牆時不易打滑。臺階做成三十二級,取四平八穩之意。


堡牆的高臺上是可罕廟,這裡是古堡的最高點,門上「齊雲」二字有與雲並齊之意,上正殿要經過九級臺階,喻意九重天,二者聯繫起來,足見可罕王在古堡人心目中的地位至高無上。只是這位可罕王是誰,同樣是一個迷。



在張壁古堡,最讓人稱絕的是「明堡暗道」。沒人能夠想像,在這僅僅0.12平方公裡的土地之下,竟深藏了長達萬米的地道。我也是為此專程而來,所以一進古堡,就直奔地道口。


地道的入口就在可罕廟旁。地道呈S型走向,上下三層立體三通,高層距離地面2米左右,有餵養牲畜的土槽;中層距地面8至10米,是地道的哨位;底層距地面17至20米,是存糧的洞穴。


地道內闢有將軍窯、藏兵洞、馬廄、陷阱、糧倉以及用於指揮、監視、傳令、通風、排水之用的完善設施,地道的出入口或隱於山崖半壁,或與民宅巧妙勾連,常常讓人意想不到,整個地道集攻、藏、退、逃、守於一體,令人嘆為觀止。

張壁古堡的「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是中國古代軍事防禦工程的經典之作。上有明堡下有暗道,易守難攻進退有據,軍事專家們高度評價了它的軍事價值,稱之為「了不起的傑作」,是「古之一絕」。世界上著名的法國卡爾卡松城堡,義大利羅馬天使古堡,都是上有古堡,下無地道,像張壁古堡這樣擁有古老而神秘地下長城的軍事古堡,絕無僅有,世所罕見。


地道貫通整個古堡地下,縱橫交錯,四通八達,迂迴曲折,環環相扣,猶如迷宮。長達萬米的地道目前僅開發了1500米左右,儘管如此,我在裡面還是繞得暈頭轉向,若不是有標記提示,絕對要迷路。


走在地道中,不禁就想起了多年前看過的電影《地道戰》,仿佛置身於那個全民皆兵的年代,心中有一種感動。此刻和彼時彎曲迷離、機關遍布的地道是人民智慧的結晶,它將中華民族保家衛國,英勇不屈的精神發揮到極致。

邊走邊看,忽然發現走在前邊的同伴不見了蹤影,一個人走在陰森幽暗的地道裡還真有點害怕,不由加快了腳步去追趕。一不留神與從旁邊洞中出來的同伴撞在了一起,嚇得沒摸清狀況的我連聲尖叫,半天沒回過神來,好在只是虛驚一場。


也不知在地道中走了多久,當我們從一戶人家的窯洞中鑽出地道時,已經是身處古堡西側深達數十丈的溝壑旁,這意味著我們在古堡的地下從南至西來了個斜穿。山西各地有地道的村子不少,但像張壁這樣複雜而且規模巨大的地道卻還沒見到第二個。其設計之奇巧,規模之宏大,有「地下長城」之美譽。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這樣一個奇絕的城堡,在史料中卻無隻言片語,找不到關於它的任何記錄,它建於何時,被何人所建,到現在依然是個謎。

隋末唐初,與李世民爭奪天下的劉武周,其偏將尉遲恭駐守此地,據推測,地道可能是他所為,如若推測屬實,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了。


走在古堡中,看那高大的磚牆,斑駁的木門,陳舊的院落,坑窪的小路,顯得如此的寂靜荒涼,仿佛在默默訴說著古堡的滄桑往事。


古堡中居住的人家不多,大都是一些老者,他們靜靜地堅守著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著對這片生養之地的眷戀和不舍。我不願去打擾他們,只是遠遠地和他們拍張照,將這一方土地,這裡的人們留在我的旅程印記裡。


走進一家院落,院中的陳設與物件充滿了鄉村氣息,我忍不住就去體驗一番,通過這般零距離的接觸,似乎可以想像出生活在這裡的片斷。


路旁,一顆高大的棗樹上掛滿了青青的棗子,雖然還未成熟,但我仿佛已經嗅到了棗的清香。


興隆寺前有顆奇特的樹,名叫「槐抱柳」。這裡原栽有六顆千年古槐樹,按南鬥六星之形狀排列。民間流行「北鬥主死,南鬥主生」的說法,人們栽下這六棵樹,就是為了祈佑瓜瓞連綿,健康長壽。

可惜的是其中五棵在1947年毀於戰火,剩下的這顆也奄奄一息。後來,村民在槐樹旁邊栽了一棵柳樹,居然成活了,還救活了將死的槐樹,如今的千年古槐半百柳根部纏繞在一起,形成了槐抱柳之景觀。村民將之視為神樹,常在樹下祈福康、掛彩布。


回到主街,向北,到了北堡門。堡門上幾座廟宇一字排開。張壁古堡具有濃鬱的宗教文化氛圍,以南、北堡門為中心的兩個宗教建築群,現存宋、元、明、清時期的廟宇殿堂等20餘處,這樣的密度,在全國也屬少見。佛道相融共存是其明顯特色,體現了這個小小村落對多種宗教信仰的兼容。


北堡門上正面居中是真武殿,重建於嘉慶十三年(1808年)。真武,原名玄武,是掌管北方的神。真武是司水之神,張壁人修建真武廟,目的是為了留鎖風水,藏風聚氣,保佑堡中百姓安康、風調雨順。


真武殿的東邊是建於明萬曆年間的空王行祠,供奉著被稱為「漢人成佛第一人」的唐代高僧田志超。

空王殿最具看點的是琉璃。介休被稱為「琉璃藝術之鄉」,有著悠久的製造琉璃歷史。國內琉璃珍品中,不少都出自介休工匠之手。空王殿頂的琉璃,就是介休琉璃藝術的代表作。

空王殿頂的明代三彩琉璃裝飾,刀工細膩,燒制精緻,屋脊的一龍一鳳和脊角的螭吻活靈活現,精美絕倫,歷經400多年,依然光彩熠然,是難得的藝術珍品。

殿頂正中3個葫蘆寶瓶是獅瓶風水樓,護佑平安之意。小閣樓中供奉的是姜子牙。據說當年姜子牙大封諸神,唯獨自己不稱神,沒地可去,就在自家屋頂造了一所茅寮住下來為百姓守護平安。百姓感其恩德,便給他蓋個小閣樓遮風避雨。


空王殿前廊下的兩通琉璃碑,更是舉世罕見。兩碑燒造於1613年,大殿西面為寬賢發願碑,追溯僧人寬賢等人發願修繕殿宇的事。大殿東面為創建空王行祠碑,記載空王行跡及建造行祠始末,是現存世上關於空王佛田志超成佛事跡最為完整的記錄。

兩碑通體琉璃燒造,高250釐米,寬68釐米,分為碑首,碑身,碑座三個部分。碑額的螭首為黃色,二龍戲珠,栩栩如生。碑身是珍貴的孔雀藍色,碑文用黑釉書寫。碑座是瓜皮條釉。這是國內絕無僅有的兩通琉璃碑,堪稱稀世之寶。


真武殿的西邊是三大士殿,建於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殿中原先供奉文殊、普賢、觀音三位菩薩,殿宇的木質結構為元代保留下的。元代時,三教合一這個名詞開始屢次出現,宗教相融達到了鼎盛時期。悠悠青煙從焚香爐內飄然而出,幾分禪意油然而生。


坐在堡門的牆上,看古堡寺廟殿宇琉璃覆頂,彩釉裝飾,飛龍舞鳳,走獸奔馬,色彩華麗,工藝精美,不由引發無限的遐想。


站在堡門上俯瞰,一條S形長約300米的紅石街貫穿南北,將整個古堡規整地劃分為東西兩半,若從空中俯視,隱隱有太極圖的模樣。

細細觀看,便可發現南、北兩道堡門並不在一條中軸線上,這是因為古堡地勢南高北低,古堡人認為自南面綿山順山水而來的風水容易穿堡而過直出北門,因此設計成南、北堡門互不相見,這樣風水不外流。同時也是遵循古代軍事防禦的原則。


從北堡門下來,就到了二郎廟。「郎」與「攔」諧言,古堡南北落差13米,而二郎廟高13.5米,就是起攔截風水的作用。古堡人獨特的風水堪輿理念實在巧妙。


出二郎廟,進了甕城,猶如方盒,戰時在此處被圍,可謂升天難逃,也正應了那句古話——甕中捉鱉。


穿過堡門,仿佛穿越了時空,走進了張壁的歷史。漫步於斯,給人一種悠然的古樸情懷,時間仿佛也慢了下來。


古堡保留著隋唐時期盛行的傳統裡坊格局,主街兩側,依地形走勢,遞次有七條古巷,東三西四,垣墉孔固,曲折幽深。


小巷中古色古香的民居,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雖不及江南民宅之精巧秀美,卻彰顯山西晉商崇儒治家之文化傳承。


走過一條又一條小巷,發現這裡的路口都是「丁」字路口,這也是起到防禦的作用。賈家巷巷口的永春樓,還可以看到保存至今的巷門。戰時即使堡門被攻破,關閉巷門,各個院落就又成為相對獨立封閉的堡中之堡,既可以各自為戰,又能夠相互呼應,即使個別巷子與院落失守,也不影響全局。巷門的旁邊還有次巷門,整個古堡形成堡門、巷門、次巷門、宅門、地道五級軍事防禦體系,實在是令人佩服之至。


小巷的深處,有一個石碾,若在碾滾和碾盤上澆水,上面會有雙龍顯現,十分逼真,故也稱「雙龍碾」。如若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石碾下方就是一個地道出入口。


雙龍碾旁邊的宅子就是湖南衛視拍攝《爸爸去哪兒》第五季時陳小春攜萌寶居住的地方。張壁古堡古老的建築、街巷、院落吸引了《大國醫》、《殺虎口》、《1942》等多部影視劇在此取景拍攝。央視等國內多家媒體也在古堡拍攝了電視專題片。


到張壁古堡不要錯過那個特殊的「福」字。整個字似字又似畫,左邊是龍,右邊是鶴,龍是古代對權利的象徵,表達了主人望子成龍,希望後人飛黃騰達的意思。右邊原本是一口田,但把一寫成了鶴首,是長壽的符號;下面的口字,中間填實了,表示家境殷實,糧食充裕,吃的很飽,口裡不空;而下方的田字則規規矩矩,說明必須以田為本,規規矩矩的去種田,表達了古堡人對田的依戀和崇敬之情。整個字由三種手法寫成,狂草開頭、行書過徑,楷書結尾。有人說它更像個活字,所以說它是寫活了的福字。


張壁古堡很小,名不見經傳,遠不及山西那些大院聲名顯赫,卻同樣積澱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在這部厚厚的史書裡,還隱藏著一些未知的秘密。


張壁,這個世所罕見的神秘袖珍古堡,其「古廟神佛異,明堡暗道奇」的特色令人難以忘懷。

往期回顧(點擊下方藍色字體即可查看)

晉善晉美(四)——湘峪古堡,千裡來相遇

晉善晉美(三)——有一個地方叫天官王府

晉善晉美(二)——皇城相府,天下第一官宅

晉善晉美(一)——中國鄉村第一城

想看更多文章,請掃碼關注我的公眾號

相關焦點

  • 晉中市:一座神奇的袖珍「城堡」——張壁古堡
    張壁古堡這是一座融合軍事、居住、生產、星象、宗教活動於一體,至今尚保存較為完好,極其罕見的古代袖珍型城堡;這是一個集聚夏商古文化遺址、北朝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戲臺、明清民居諸多文物古蹟,屬全國罕見的古堡;
  • 張壁古堡,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古代「袖珍城堡」.
    譬如,介休市的張壁古堡從平遙古城出發,沿著鄉村柏油路前行。張壁古堡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村,是中國現有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古代「袖珍城堡」。山西各地有地道的村子不少,但像張壁這樣複雜而且規模巨大的地道卻還沒見到第二個。張壁古堡的地道素有「地下長城」的美譽,是世界建築史上罕見的地下袖珍小城。
  • 張壁古堡:不次於故宮的山西古堡
    她不僅被建築學家羅哲文先生譽為「國之瑰寶」,還被法國文化交流部蘭德博士評價為「不次於故宮的古堡」。從2005年開始,張壁古堡先後榮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旅遊特色景觀名鎮名村」等各種稱號。張壁村的四周被古老的夯土牆所環繞,牆外或溝壑縱橫,或懸崖峭壁,遠遠望去,就像佇立在孤島上的一座古老城堡。
  • 山西介休國寶級張壁古堡,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被稱為北方小故宮
    山西介休張壁古堡,先後榮獲「中國十大魅力名鎮」、「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傳統古村落」等榮譽稱號,被稱為北方小故宮。介休張壁古堡整座古堡順塬勢建造,南高北低。從堡北向下俯視,左、中、右各有一條深溝向下延伸。
  • 張壁古堡:晉中山間藏著的千年古城
    我喜歡靜謐山林間的人文晨曦,讓人感覺神秘而威嚴。位於山西省晉中介休市張壁村的張壁古堡一次滿足我對生活的所有嚮往。張壁古堡位於介休市區和大運高速介休出口處10公裡,緊靠綿山旅遊區,村莊海拔1020米,不大的小城僅佔地0.12平方公裡。
  • 山西介休張壁古堡等你來揭秘
    然而,在山西介休張壁村裡,卻有著一座罕見的廟可罕廟,也稱可汗廟。聽廟名就覺得有北方遊牧風情,到底怎麼回事呢?請跟隨胡哥的腳步,繼續張壁古堡尋訪之旅。張壁古堡的建立和它的地理位置有直接的關係,都在各路胡人政權之下艱難求生。傳說,可罕廟大殿供奉的就是隋末唐初的豪傑劉武周。他曾經起兵反抗隋朝,依附突厥部落,受封「定陽可汗」,勢力席捲山西,後被李世民打敗,最後被突厥所殺。
  • 【社會活動】北京晉城商會在陵川舉辦圖書捐贈儀式並為首個「晉善晉美圖書室」揭牌
    ,將3000餘冊圖書及愛心書包送至學校,並為首個「晉善晉美圖書室」掛牌。其中,面向六泉小學捐贈的1800餘冊圖書將放置到學校專門開闢的圖書室中,雙方也決定將該圖書室命名為「晉善晉美圖書室」。這也將是商會持續捐贈圖書計劃中的首個圖書室。
  • 山西省晉城市僅有一所大學,晉善晉美,盡在晉城!
    由於山西晉城市人口只有230多萬,所以關於晉城市的高校查詢資料可知僅有晉城職業技術學院一所。晉城職業技術學院成立於2001年,由晉城市教育學院,晉城師範學院,晉城中等專業學校,晉城市文化藝術學校合併而來。
  • 山西罕見的袖珍小城!入選十大魅力古鎮,地上千年古村,地下萬米長城!
    譬如,介休市的張壁古堡西平遙古城出發,沿著鄉村柏油路前行。在蜿蜒山路上不斷盤旋的時候,看到一個略顯俗氣的牌子,但當你來到這裡會出乎你的意料。張壁古堡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村,是中國現有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古代「袖珍城堡」。
  • 123快樂戶外正月十五--十六邀您大槐樹+平遙古城+張壁古堡+廣勝寺​純玩兩日遊!
    123快樂戶外正月十五--十六邀您大槐樹+平遙古城+張壁古堡+廣勝寺純玩兩日遊!張壁古堡位於山西介休張壁村,整個村子遵循中國傳統古代星象和堪輿理念建造,地面布局與天上的二十八星宿相對應,被成為」中國星象第一村「;歷史文化名村;是世界上頗為罕見的古代袖珍城堡,是中國現有保存較為完好的一座軍事、生產、星象、
  • 晉中一座神奇袖珍城堡,是中國星象第一村,地下藏著「萬米長城」
    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距介休市區和大運高速介休出口均為10公裡,與平遙古城、王家大院、綿山旅遊區毗鄰,是中國罕見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星象、宗教於一體的古代袖珍城堡,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 這座袖珍古城!地上千年古村,地下萬米長城!
    譬如,介休市的張壁古堡從平遙古城出發,沿著鄉村柏油路前行。在蜿蜒山路上不斷盤旋的時候,看到一個略顯俗氣的牌子,但當你來到這裡會出乎你的意料。張壁古堡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名村,是中國現有比較完好的一座融軍事、居住、生產、宗教活動為一體的,古代「袖珍城堡」。
  • 中國最會「藏」的古堡,佔地只有0.12平方千米,卻內含3000米地道
    戰爭一直是世界上最殘酷的事情,兩次的世界大戰,將眾多的文物古蹟破壞一空,更是死傷無數,因為戰爭的原因,迫使著人民居無定所,如今距離世界戰爭已經過去很久,但是回顧歷史依舊讓人忍不住顫抖。袖珍小城——張壁古堡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位於介休盆地東南三面溝壑,海拔1040米,是世界上頗為罕見的袖珍小城,其面積只有0.12平方千米,但是古堡內卻包含著3000米的地道,可謂攻防兼備。
  • 【三晉特產】山西張壁古堡的名吃---甩蛋蛋!
    只有去了張壁古堡才能吃到。 張壁古堡位於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鄉張壁村,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景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被人們稱為中國第一軍事古堡。玉米面甩蛋蛋是張壁古堡獨有的一種麵食。近年來隨著來訪遊客的增多,這道麵食也越來越出名。
  • 晉善晉美的山西,太原理工大學是211/雙一流,山西大學表示不服?
    》所講,一超中山大學、一霸華南理工大學、多強暨南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和廣州中醫藥大學。如之前文章《》所寫,新疆的龍頭絕對是新疆大學和石河子大學等。今天我們就說說晉善晉美的山西省眾大學概況。01 山西的高校綜述
  • 「張壁古堡杯」橋牌等級賽圓滿結束
    由太原市橋牌協會主辦的2020年「張壁古堡杯」橋牌等級賽於11月29日在濱河體育中心圓滿落幕。本屆甲乙級公開團體升降等級賽是太原市橋牌界一年一度的傳統賽事,今年首次改進賽制,開放比賽資格。經過兩天7輪98副牌的激烈角逐,山西宇天隊蟬聯甲級組冠軍,創遠設備隊、張壁古堡隊分獲甲級組二、三名。山西汾之村酒一隊、山西沃恆一隊分別獲得乙級組冠、亞軍,兩隊攜手升入甲級組。本屆比賽是太原市橋牌協會第六屆改選後首次辦賽,旨在進一步貫徹落實《全民健身計劃》,促進精神文明建設,豐富廣大人民群眾體育文化生活。
  • 晉善晉美 | 我是雲岡石窟,今年1560歲了!
    晉善晉美之大同雲岡石窟1560年過去了,在59000多尊佛像中,我們依舊能感受到,那遙遠的時代裡飄出的梵音繚繞、鏗鏘有力的鑿擊聲,看到附著在石壁上的民族信仰。撇開歷史基礎不談,就我所能看到的外在的大同樣貌來說說我的個人感受:大同的建築它不似南方城鄉的娟秀雅致;也不同於一些濱海城市霓虹璀璨,喧囂浮華,大同給我的整體感覺反而是一種不失底氣的低調和樸素,其次受鮮卑和遼金文化的滌蕩和浸養,有著難以言喻的民族風情,給人很遼闊,又很包容的感受。
  • 少林禪弓比賽在張壁古堡完美收官 內蒙古90後選手奪得冠軍
    2020年第四屆少林禪弓傳統射箭比賽10月4日,2020年第四屆少林禪弓傳統射箭比賽在山西介休張壁古堡舉辦釋永信聘請山西凱嘉能源集團公司董事長路鬥恆為中國嵩山少林寺少林禪弓委員會副主任△開幕式由山西凱嘉張壁古堡生態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任兆琮主持
  • |古堡!古堡!|鐵壺|旅遊|晉城|太行古堡|山西
    《古堡!古堡!》在第五屆山西(晉城)太行山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一經演出驚豔四方,被稱為「晉美」的推廣標識物,榮獲2019年度中國國家旅遊優質旅遊節目品牌。除了《古堡!古堡!》這張文化品牌還有「晉城新時代理論宣講快車」「新時代太行文藝輕騎兵」「晉文文的夏天」……哪一個您是不是都覺得非常親切?
  • 山西有座神秘的千年古堡,發現萬米古地道,堪稱「迷你故宮」!
    有關山西介休綿山腳下「張壁古堡」的來歷,向來有很多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是公元619年,隋末劉武周為抗擊李世民而建造的。後經世代修繕,到了明清時期才形成了現在的樣子。張壁古堡僅佔地0.12平方公裡,但是集軍事、農耕、商作、民族、宗教、民居、民俗等歷史文化內涵為一體,有人稱這是一座「不次於故宮的古堡」。「張」、「壁」得來?古時候,人們將滿天星宿劃分為四大星野,二十八星宿。張壁古堡就是對應天上的二十八星宿裡的奎宿星座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