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會有訓練後過一段時間肌肉才酸痛的情況,就是你一次練狠了,然後第二天開始渾身疼,此痛會持續數天,在這幾天內的訓練狀態都會下滑,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別急,請聽我細細講解。
了解解延遲性酸痛的特點、成因以及原理
簡單點說,其實這種肌肉延遲性酸痛(DOMS)就是肌肉受到的刺激過大了,沒辦法適應產生的。
這種疼痛是有別於平常訓練後當天或者第二天早上開始出現的疼痛的,一般這種疼痛都會在運動後12小時以後,痛感會持續增加。
而在24~72小時左右,你會覺得疼痛無力,運動表現下降,甚至是會出現輕微的感冒現象。最終,這個酸痛會持續3~7天之久。
酸痛有什麼特點
對稱,延遲性肌肉酸痛大多是兩側同時發生的,如果是單側出現,那麼多半和受傷有關自愈,雖然延遲性肌肉酸痛對於身體的影響非常大,但是,它身體還是會自己康復的,但時間一般都需要5~7天身體僵硬,除了你會覺得疼痛外,還會有活動受限的感覺遲發,簡單說就是不是當天疼,而是隔天疼
2、延遲性肌肉酸痛的原理以及成因
肌肉的超負荷收縮,特別是過多的離心收縮導致的肌纖維微細損傷,從而引起一些列炎症反應而導致疼痛。另外肌肉運動,局部代謝產物堆積,刺激神經末梢,導致疼痛。
(1)不適應
就像日常你習慣了走路,就在家走走,在上班的時候走走,飯後走走,腿是不會覺得酸痛的,而當你去一次爬山,去一次遠足,那麼酸痛是避免不了的,這就是適應,當身體在做著它不適應的運動的時候,就非常容易出出現疼痛。
2、離心收縮過度
日常我們所說的「有控制的緩慢下放」就是離心收縮,研究表明離心收縮特別容易引起延遲性肌肉酸痛,其實這個很好理解,肌肉就好比橡皮筋,在拉長的時候受力的作用,那麼就更容易鍛鍊,肌肉也是如此。
當然不是說離心收縮不好,而是不要太多,一般兩秒的下放足夠了。
如何正確看待肌肉酸痛
肌肉延遲性酸痛肌實際上是一種防禦信號,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是身體在告訴你,你需要休息了,不要再一味盲目的鍛鍊了。
雖然說,增肌過程中我們會追求很多的離心收縮,以達到更好的增肌效果,但是如果變成了延遲性酸痛,那麼不僅會降低運動表現還很容易導致肌肉難以恢復。
因此,訓練的時候我們就需要合理的控制好度,比如練完之後第二天微微酸痛,充分熱身之後這種疼痛和僵硬基本消失了,這樣的疼痛就是合理的,不會影響正常的生活和鍛鍊。
如何做出預防和幫助恢
出現肌肉延遲性酸痛,我們應該三步走。
1、合理運動
我們應該圍繞著充分熱身、規律運動、循序漸進的運動,這樣做的主要目的就是提高肌肉本身的耐受性,讓肌肉能夠適應你所給的強度,而不是一進健身房就和別人攀比誰舉的重量大之類的。
2、排出代謝物
另外我們還需要泡沫軸、按摩、遊泳、熱水浴等去改善微循環,促代謝產物排空。當然,也不是說當你出了疼痛才需要做這些,在日常訓練中,也是需要注重訓練後的放鬆的,一方面放鬆可以緩解酸痛,另一方面放鬆還可以幫助肌肉恢復,提升運動表現。
3、抵抗炎症
冰敷、補充足夠的營養(維生素、蛋白質、碳水)以便抗擊炎症。
結束語
延遲性肌肉酸痛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過量運動的表現。說白了其實就是身體不適應,出現了這樣的問題,不需要過度的擔心,你需要做的是保持好良好的心情,該吃吃該喝喝,實在忍不住鍛鍊可以練練徒手的熱身動作,比如擴胸、原地跑之類的幫助恢復即可。
#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