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四川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汛救災表彰大會隆重舉行,在我省社會各界引發熱烈反響。廣大幹部群眾紛紛表示,要弘揚偉大抗疫精神,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繼續發揚鬥爭精神、提高鬥爭本領,在新徵程中繼續闖關奪隘、奪取新的勝利。
黨的堅強領導是成功應對兩場大戰大考的關鍵因素
「四川奪取了抗疫鬥爭重大勝利,牟坪鎮實現了零留觀、零疑似、零確診『三個零』,這一切都與基層黨組織、黨員發揮的重要作用密不可分。」宜賓市翠屏區牟坪鎮黨委書記胡剛說,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組織機構,在高速公路卡口成立了臨時黨支部開展排查,同時建立以黨員為主的輕騎巡邏隊進行宣傳、摸排。面對困難,每一個黨員成為一面旗幟。
「國家治理體系的優越性,我們在基層感受得最明顯。」雅安市石棉縣新棉街道巖子社區黨委書記陳勇告訴記者,在疫情防控期間體現出來的幹群一心是長期優化治理的成果。「我們通過整合社區直管黨員等建立小區黨支部,推動小區黨支部書記與業委會主任『一肩挑』等方式,突出強化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建設,確保戰時迅速應急、平時服務群眾。」
四川青年志願者協會研究培訓部部長鍾平說,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我省青年志願者累計上崗81.9萬人次。從疫情防控到知識宣講,從協助物資發放到助力復工復產,從協助群眾轉移到做好信息採集,處處活躍著志願者的身影。
強大的保障能力得到抗疫和防汛救災兩場大戰大考的集中檢驗,樂山市消防救援支隊五通橋區大隊政治教導員張覓感觸頗深,「我們著力從救援理念、職能、能力、裝備、方式、機制等6個方面持續推動隊伍建設,配齊配強特種裝備器材,開展系列培訓和實戰演練。」張覓說,這些都與強大綜合國力和保障能力密不可分,是我們取得防汛救災鬥爭勝利的物質基礎。
將偉大精神轉化為幹事創業、攻堅克難的不竭動力
支部獲得「四川省防汛救災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這讓水利廳水旱災害防禦處黨支部書記、處長凌先得激動不已,「這不僅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我們的激勵和鞭策。作為防汛人,我們永遠都要對汛情作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
「經歷抗疫抗洪大戰大考,愈發顯現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愈發顯現出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性。」通讀表彰大會相關報導後,內江市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楊維宇表示,內江將把偉大抗疫精神轉化為各級領導幹部和群眾共同奮鬥的精神動力,推動內江榮昌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川南現代產業集中發展區(內自合作園區)等跨區域平臺建設,助推川南渝西地區融合發展。
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資陽市衛健委主任高遠認為,「冬季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期,之前組織起來的防疫隊伍不能散,對於通過人和物攜帶到省內、市內的病毒也必須防範到位。」高遠說,下一步將加強對抗疫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以應對有可能出現的新情況。
「穩就業保就業,首先要做好大學生等重點群體就業。」對於紮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就業促進處處長譚剛表示,我省將統籌推進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進一步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和權益保障,完善服務保障機制,促進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加強東西部勞務協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於基層治理是一場『大考』,在取得抗疫鬥爭重大戰略成果的同時,也要看到疫情中暴露出的薄弱環節。」廣安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文正介紹,在完善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方面,今後廣安基層治理要圍繞如何強弱項、補短板、夯基礎、提能力來開展。(黃大海 王吉南 文莎 吳浩 邵明亮 鄭志浩 石小宏 劉春華 何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