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連環套》:霓喜孤獨終老的悲慘命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2020-12-15 麥子驛站

「霓喜舉起手來,看見白漆門邊憑空現出一隻蒼黑的小手,在她心上摸了一摸,霓喜知道她是老了。」

這是張愛玲的小說《連環套》的結局。

但就在這結局到來前的前幾秒鐘,書本往前翻一頁,霓喜還沉浸對男人的美好幻想和憧憬中。

有媒人來說媒,一聽對方是自己曾經有意託付的對象發利斯,霓喜便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說:「發利斯比我小呢!年紀上也不對頭。」

媒婆也尷尬地回笑一下,繼而說道:「年紀上是差得太遠一點,他的意思是......瑟梨塔......瑟梨塔今年才十三,他已經三十一了,可他願意等。孩子讀書,家裡開銷等費用,他都可以幫忙承擔。」

原來對方是來給自己的女兒說媒,霓喜才意識到,自己這一輩子是過去了,老了。

看霓喜的結局,真是讓人忍不住悲哀和嘆息,能想像,一個孤獨老人,兒女們都進了集中營,等著她救濟,而她自己卻也被生活蠶食得只剩一口氣。

看著這樣的結局,你想不到霓喜以前是流連於各類男人,跟過三個經商成功的男人,享受過錦衣玉食的生活,有丫環伺候,有下人服侍,也有大別墅住。

這種生活對於一個14歲被養母賣掉的孤兒來說,已經是天上人間了。

但為什麼霓喜一個男人都沒有抓住,所有在她身邊的男人到最後都對她嗤之以鼻,對她嫌棄有加,甚至看見她就要掉頭而走,拍照也不敢跟她同框,只怕被她訛上。

霓喜性格裡到底有什麼樣的弊端,使得男人們棄她而去?霓喜孤獨終老的悲慘命運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脾氣暴躁

霓喜一直脾氣不好,在和第一個男人雅赫雅姘居的日子裡,經常和雅赫雅大打出手,一句話說得不合心意,馬上暴跳如雷。

有一次霓喜又想著讓雅赫雅娶她為正妻,但雅赫雅沒有做過多的回應,只是讓霓喜再加點洗腳水。

只見霓喜提起滾燙的開水向他腿上澆,銳聲說道:「燙死你!燙死你 !」

雅赫雅縱身跳起,皮膚早已紅了一圈,還有微微的刺痛。

雅赫雅其實是想娶她的,但是見她脾氣一再火爆,就想著先把這事壓一壓,否則,做了正妻還不得上房揭瓦。

可霓喜一再地撒潑,打鬧,也寒了雅赫雅的心,打消了要娶她的念頭。

正常男人都喜歡溫柔的女人,即使野蠻女友類型的,也該有個度,知道適可而止,不會一再撒潑刁難,得寸進尺。

朝三暮四,不守婦道

這一點是斷送霓喜幸福的終極原因。

正因為霓喜的朝三暮四,到哪都可以跟男人搭訕,去藥店買個藥都能搭上藥店的夥計。

也是因為跟藥店的夥計有染,讓雅赫雅忍無可忍,把她掃地出門。

原著裡對霓喜的朝三暮四形象張愛玲是這樣描述的:

「這霓喜是在街上買一束棉線也要跟挑擔的搭訕兩句的人,見了催玉銘這等唇紅齒白、一表人才的人物,如何不喜?」

霓喜就是這樣勾搭上藥店的催玉銘的。

這已經不是霓喜第一次勾搭男人了,在去朋友的別墅遊玩時,勾搭上了送給朋友這棟別墅的有婦之夫米爾先生。

當時雅赫雅聽到別人說起這件事,讓他提防著點的時候,雅赫雅剛想發作,就被霓喜惡人先告狀,說那個朋友的不是,讓雅赫雅信任的天平倒向她這邊,選擇了相信霓喜。

但霓喜不改本性,依然我行我素的,紙終於保不住火了,在催玉銘找上門來時,雅赫雅把霓喜趕出了家門。

沒有一個男人能容忍自己的女人一再跟別的男人有染。

對下人尖酸刻薄,得理不饒人,自斷後路

霓喜的第二個男人竇堯芳是個藥材鋪老闆,排場比雅赫雅還大,霓喜從此呼奴喚婢,茶來伸手,飯來張口,閒得不得了。

後竇堯芳病重的時候,霓喜沒得解氣,就經常去廚房找下人們的茬,以罵她們為樂,給自己解悶。

下人們都在背後說她:「八輩子沒用過傭人,也沒見這樣的施排,狂得通沒個褶兒!」

「撐大了眼睛往後瞧吧,有本事在這門子待一輩子!有一天惡貫滿盈,大家動了公憤,少不得一條棒攆得她離門離戶的!」

之後,真的像下人們說的那樣,失了人心的霓喜在竇堯芳死後便被竇家的人趕出家門。

霓喜,張愛玲筆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但好像也有著她悲劇的理由,讓人看完便不覺得她有多麼可憐,反而有種「自作自受」的感覺。

除了以上幾點,霓喜其實還有很多詬點,比如虛榮,自身難保還不忘了嘲笑別人

在和單身漢湯姆生姘居後,霓喜的生活又過得風生水起,她又想起了那幫之前因為一些私人恩怨和她斷絕關係的修道院尼姑們。

為了報復,也為了在她們面前擺闊,就繼續和她們來往。

但也是在和修道院尼姑們在一起的時候,霓喜從她們口中念的報紙新聞欄裡,得知了湯姆生迎娶英國名媛的事。

念到這條新聞時,尼姑們下意識地住了嘴,兩個尼姑彼此對看,於惶恐之外,另帶著發現了什麼的歡喜。

霓喜在還未站穩腳跟,自身難保的情況下,還想著顯擺,想著嘲弄一下尼姑們,結果不知道是她羞辱了尼姑們,還是尼姑們羞辱了她。

真正應了那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啊!

希望霓喜的經歷能作為我們的警戒,帶給我們一些婚姻以及為人處事上的啟示。

相關焦點

  • 張愛玲的33堂寫作課:好的小說,首看敘述「基調」
    ——《連環套》(1944年)01一部好的小說,往往一開始就定準了敘述的基調在講述寫作使用的技巧之前,我們先來弄明白什麼是「基調」和「聲調」。從一個人的作品中,可以體現出她的情感在張愛玲的《連環套》裡,女主人公霓喜一生都在一群男子身邊周旋。
  • 14歲被養母賣掉,經歷3個男人,三次被驅逐,霓喜做錯了什麼?
    ,述說女性在舊式無愛婚姻生活中生存之艱難,命運之慘烈,每每讀起來都讓人忍不住哀嘆,悲從中來。晚年的霓喜更是悽慘的,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壓在兒女身上,可此時的兒女還在集中營裡等待著母親的救濟。《連環套》套的就是霓喜這樣一個悲劇人物,被命運的枷鎖層層套住的人,也把自己的苦命帶給兒女,讓兒女開始了她苦難的輪迴。
  • 張愛玲《連環套》:浮萍一生 三次婚姻 卻沒有真正結過一次婚
    她這一生經歷了許多的稱號:樓上的、奶奶,賽姆生太太等等,但其實她叫霓喜。霓喜是美麗的,她一生有過三次婚姻,生了五個孩子,也有許多情人。但從法律上來說,她卻沒有真正結過一次婚。霓喜在窘困的環境下,便與竇堯芳生活在一起,成了同春堂的當家奶奶。但這個「奶奶」並不是明媒正娶的,只是別人眼中的姘頭。霓喜在同春堂的五年裡,又添了2個孩子。她一邊和夥計崔玉銘打得火熱,一邊又和竇堯芳的內侄發展成為情人。但到了最後,竇堯芳因病去世後,她又一次被趕出了家門。
  • 幾分真實幾分誤讀:重談張愛玲的舊小說習氣、男女之情和自傳式解讀...
    這篇文章對張愛玲寫於同年的《連環套》的批評最為尖銳,傅雷認為這部小說越到後來越注重情節,追求刺激,像是流行劇本,「突兀之外還要突兀,刺激之外還要刺激,」仿佛是「一串五花八門、西洋鏡式的小故事雜湊而成的」。傅雷不無擔憂地寫道,「才華最愛出賣人」,暗示張愛玲寫作的光芒大過深度、詞藻大過實質。
  • 孤獨就一定悲慘嗎?讓我們先來弄懂「孤獨」究竟是什麼--上觀
    感覺像是對孤獨的研究?」我們並未面對面討論,全部的交流都是通過郵件進行的。在討論如何命名的那段時間裡,這種談話格外專業而高效。這樣直白的表達簡明易懂,深得我心。我比較喜歡這種方式。證據是,我不由得思考了五分鐘,想著有沒有什麼合適的名稱可以用。但這次思考並沒有結果,究其原因,我想也許是我對現在的生活尚沒有明確的認識。我並不認為我對孤獨進行過研究,也從未使用過「隱居」一詞。
  • 《百年孤獨》——無盡的重蹈覆轍,無限的命運輪迴
    剛看到《百年孤獨》時,我就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孤獨,似乎像是個老生常談但又經久不衰的辭藻。在用了近一周的時間看完了這本書一會後,除了作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絕妙文筆帶給的感觸之外,心中還不免泛起層層酸楚,但是更多的是意猶未盡的懵懂。
  • 《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面對孤獨,想不通就痛苦,想得通就幸福
    ——理察·羅珀《安德魯不想孤獨終老》是英國作家理察·羅珀的處女作,本書的創作靈感源於作者讀過的一篇文章,那是一個關於處理孤獨終老者身後事的特殊職業者的故事。主人公安德魯在一次次清理孤獨終老者住所和辦理一場場無人參加的葬禮過程中,與內心封閉的自己和解並對朋友敞開心扉。
  • 可笑吧,我終於一人孤獨終老了
    我們一起生活了好幾年,我們早就習慣了對方在身邊的感覺,但是現在我轉身卻發現你已經不在我的身邊了。這是多麼的遺憾啊,現在的我只能用華麗的語言來書寫我們那可惡的愛情了,我能有什麼辦法呢,除了用這樣的方式我發現我真的無法去改變你在我心中的地位!
  • 香菱的悲慘命運與女大學生被拐案,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
    說了這麼多,那麼誰才是改變應蓮一生命運的罪魁呢?這個人自然就是拐子,是這個拐騙幼女的萬惡之人把一個未諳世事的孩子,推入了萬丈深淵。紅顏薄命的香菱由香菱的悲慘「遭際」,使我想到了這些年頻頻見於電視或網絡上的「女大學生被拐案」,發案前本是歷經十年寒窗苦讀才上了大學,本可以籍此改變命運的,但就因為輕信他人或者意外的原因
  • 電視劇《天道》誰的命運最悲慘
    一命二運三風水,誰的命運誰做主,是真的嗎?不全是,強者可以做主,弱者聽強者號令,不是強者強,也不是弱者弱,而是文化鄙視鏈,總有一種文化居高臨下的包容,救贖世界。電視劇《天道》中誰的命運最悲慘呢?為什麼小人物的命運總是當作「炮灰」來犧牲,理想有多貴,現實有多難,我們該如何反思社會現象,反饋我們認知,並且指導實踐。
  • 甄嬛傳:為何說甄嬛慫恿朧月解開九連環,就註定了朧月會一生悲慘.
    由於之前雍正對甄嬛的愧疚,雍正自然對朧月更加關愛,尤其在解九連環的劇情裡,更是讓雍正龍顏大悅,而倍加寵愛。卻不知,朧月聽甄嬛的慫恿解開九連環卻因此而得罪一人,從此註定了朧月一生的悲慘命運,那麼到底是誰讓雍正萬般寵愛的女兒落得如此下場呢?朧月不愧是甄嬛的女兒,不但漂亮、乖巧,而且還十分聰明伶俐。
  • 歐洲足壇上演轉會連環套!巴薩曼聯曼城拜仁捲入,6球星命運待定
    而鑑於目前的經濟形勢,引援情況變得非常複雜,很多豪門都考慮「先賣人再買人」,於是,巴薩、曼聯和曼城之間,就上演了一出「連環套」!我們先從這樣一來,曼聯、巴薩、曼城和拜仁,四大豪門都捲入這場「轉會連環套」當中,涉及到桑喬、登貝萊、德佩、加西亞、津琴科、阿拉巴6大球星的未來命運。而只有其中一環被解開,連環套才能落下帷幕,否則就是一場空歡喜。
  • 才女張愛玲,命運為她開了一扇窗,卻為她關了一扇門,結局悲慘
    一說起張愛玲,人們腦海裡總會想起民國才女的形象,她的作品是經久不衰,《傾城之戀》、《半生緣》和《色戒》等,後人評論她的小說已經超越了當時時代的局限,非常具有文學才氣。可是命運為她開了一扇窗,卻為她關了一扇門。
  • 以西結的啟示I--輪中套輪 第二部
    耶和華上帝揀選的百姓,我們的國家都滅亡了,甚至上帝的聖殿也毀壞了,王和王族、貴族都被擄走了。我們是這樣的悲慘,上帝真的在引導我們嗎?」突然天開了,出現了言語無法形容的上帝的榮耀寶座。他看見了寶座上面的上帝!
  • 張愛玲:《上海往事》背後隱藏著才女一生3段情
    才華橫溢張愛玲生不逢時,帶著憂傷彷徨部分,在孤獨歲月裡,她和費迪南·賴雅相遇,一個美國三流作家,大她29歲,又一次註定她要孤獨終老。 在這裡我除了同情以外,再沒有別的安慰,也許我們看過張愛玲的經歷和人生;以後我們會從自身剖析,甚至從周圍人身上尋找一份人性共性;再人生不斷追求快樂時,卻又無可奈何迎接不幸的降臨,然而這不幸帶給我們重新而論無需猶豫部分。
  • 如何快樂地孤獨終老?
    如何快樂地「孤獨」和「終老」是個重要的命題。我們不得不承認,如今很多人的單身都是「迫不得已」。情況無非是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和根本沒有可糾結的人。要數Daniel Sloss最著名的段子,莫過於拷問靈魂的「拼圖理論」 (Jigsaw) 。
  • 小城市的大齡剩女31歲基本就等於報廢了,打算孤獨終老有錯嗎?
    同時,還有不婚的代價,我認為就是孤獨,尤其是當父母都不在後,這份孤獨才會更加的深刻和明顯,參考空巢老人。2、小城市31歲基本等於報廢這個觀點,我不認同。我從來不認為年齡到31歲就讓你報廢了,你需要清楚的知道,你有什麼。
  • 因電視劇「翻紅」的伍佰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原標題:「翻紅」的伍佰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一部臺劇《想見你》中反覆循環的歌曲《Last Dance》讓「伍佰」的名字走進了年輕觀眾的視野。
  • 十二星座中,最適合孤獨終老的5個星座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寫道,「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都沒有」。說的不過就是,不是所有人生來就是熱熱鬧鬧的,有些人更適合一個人獨處,一個人思考,總是和熱熱鬧鬧的人群格格不入,十二星座中又是哪五個星座適合孤獨終老呢?第五名:雙子座看似古靈精怪的雙子竟然更適合獨處?
  • 最不適合戀愛,更適合孤獨終老的星座
    愛情對於我們每一個人而言,都是對其充滿了無限的幻想的。但是不得不說,在現實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比起戀愛,卻更適合孤獨終老。而之後,就讓我們一起看下,都有哪些星座是這樣的吧。水瓶座:水瓶座的人不管做什麼特立獨行,擁有自己的一套系統,從來都不盲目的隨大流,換而言之,他們只要與眾不同,因為他們相信,不管做什麼,殊途同歸。而這似乎也正好決定了,水瓶座的人天生就是那種不可駕馭的存在。即便是放在愛情當中,什麼時候出現了他們感興趣的事兒,他們也會義無反顧的去做,愛情也只不過是他們興趣的陪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