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說一個公式:
1kg 脂肪 ≈ 7700大卡
減脂的首要原則是製造熱量缺口,即:熱量消耗-熱量攝入>0,每天身體都能努力向這個不等式靠攏,積小成多就一定能瘦!
作者:朵麗絲
假如你每天有500大卡熱量缺口,多久能夠減去1斤脂肪?
7700÷500÷2=7.7
也就是一周,一個月四周,也就是4斤脂肪,結合水分加上流失的肌肉,粗略的計算,1個月瘦10斤是可以實現的。
也就是控制好飲食搭配合理運動,這些在大部分人眼裡都最不願意採用的方法,效果卻是非常可觀的!
但上述只是一個非常粗略的計算邏輯,人體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有機體,減肥速度和體重基數,性別,基礎代謝水平,年齡等等都息息相關。
作者半年減去50斤對比圖
一般情況下,體重越重身高越高,消耗熱量越大。
減肥這件事情,隨著你體重下降,會越來越慢,這是一個必然。因為你體重基數越大,說明你調動全身運作起來需要的能量就越大,也就是常說的基礎代謝高,所以前期瘦下來會特別快。
我曾經帶過一位200斤的男士進行減肥,第一個月就減去了近30斤,後期速度逐漸放緩,所以我常說千萬別用所謂的「速效減肥法」去折騰自己的基礎代謝,基礎代謝是胖子最珍貴的禮物。
還有一類女生,體重不過百,認為自己腿粗,餓幾個月也沒瘦,更慘重的皮膚晦暗姨媽出走,就是因為身體已經開啟自保模式,這種情況只能說「審美缺失是絕症」,所以身體是很聰明的,它會幫你調節在一個適合你日常運轉的熱量平衡區間內。
作者:朵麗絲
那回到我們的根源公式,左邊的數值為多少時,才能瘦的最快呢?
推薦300~500
為什麼熱量缺口不能過高呢?最高明的減肥方法就是:別讓身體猜到你要幹什麼!
熱量過低,身體會以為你遇到了重大饑荒,開啟低油耗運轉模式,所以減肥速度開始放緩,也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基礎代謝降低,長時間你就會成為一個減肥困難戶。最好是讓身體別察覺你在減肥,還在按照你平時消耗的速度運轉,偶爾(一兩周)還可以來一次欺騙餐,其實這樣的減脂速度是最快的。
很多女生問減肥的平臺期怎麼破,其實就是身體不知道你在減肥,只是察覺你能量攝入過小開始減緩消耗的模式,這樣大家應該寬鬆一下攝入增加一些運動,經過一段時間體重一定會有新的突破。
作者減肥對比圖
TDEE指的是我們每天活動的總消耗,也稱呼為新陳代謝,主要由三個部分構成:
TDEE(日常消耗代謝)=BMR(基礎代謝率)+TEF(食物熱效應)+NEAT(非運動消耗)+TEA(運動消耗)
新陳代謝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基礎代謝(BMR),也就是我們躺著不動,維持我們正常生理運轉需要的熱量。基礎代謝佔了我們每日消耗總量的60~75%。
新陳代謝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是我們身體運動消耗的能量,具體分為兩部分:非運動消耗(NEAT)和運動消耗(TEA),非運動消耗指的是不刻意運動的行為,例如:伸懶腰,抖腿、走路、爬樓梯;運動消耗指的是你專門抽出時間進行運動消耗的熱量,約佔整體比重的25~35%。
活動消耗是我們新陳代謝最豐富的組成部分,同時我們對它也有著最大的控制力。
最後,消化與吸收食物所消耗的能量佔了相對較小的比重,約10%。
我們總習慣於高估自己的日常消耗,低估自己的飲食攝入,減肥做好過程管理,一切用數字說話,效率會提高很多。關於飲食攝入,在減肥初期必須做好飲食記錄,從嘴裡進去的哪怕是瓜子,喝水都做一個隨手的記錄,後期對熱量敏感了,再用目測的方法。
要計算每日消耗量,必須先計算自己的基礎代謝BMR值。
計算 BMR很簡單,最便捷的方式是買個體脂稱直接出數據,或者網絡上有很多小工具,輸入年齡,身高,體重也可以直接出結果。
介紹一種比較通用的公式:
女性=661+1.72×身高(cm)+9.6×體重(kg)-4.7×年齡
男性=67+5×身高(cm)+13.73×體重(kg)-6.9×年齡
一般男性的基礎代謝比女性偏高一點點,因為男性的肌肉量比女性多。
舉慄子
翠花同學,28歲,身高170,體重65kg,性別女愛好男,喜歡逛街一周3次,基本無存款,想減肥追男神。
我們來一起幫助翠花同學計算一下日常消耗吧!
先計算基礎代謝;
用第一個公式,661+1.72×170+9.6×65-4.7×28=1445.8大卡
那麼翠花的基礎代謝就是1445.8大卡
接著計算日常消耗代謝;
基本算法:根據一個人的活動量,讓基礎代謝×活動係數就是我們日常的消耗代謝值。
新陳代謝公式:TDEE=BMR×活動係數
活動係數如下:
翠花平時不運動,偶爾散散步,逛逛街,用1445.8 x 1.3 = 1879.54 大卡。她的 TDEE是這樣的:
TDEE = BMR + TEF + NEAT
假如翠花最近減脂熱情特別高,我們讓 翠花這個月加強一下運動量,比如每周跑步4~5次,每次5公裡,平時再做一些力量練習,每天大概多消耗300大卡左右。
那翠花的日常代謝機構就變成了如圖:
TDEE = BMR + TEF + NEAT + TEA
她每天的消耗變成: 1879.54 + 300 = 2179.54大卡;或者另外一種算法:1445.8 x 1.5 =2168.7大卡(現在的計算方式也是一個大概,會有一些誤差,大家不必鑽牛角尖)。
比起不運動來說,整整相差了289大卡,可以多吃碗米飯了;
如果翠花減脂期間運動強度再大一些,那日常代謝就變為:1445.8 x1.7=2457.86,相比不運動時多了578大卡,這熱量妥妥一個大漢堡了。
對於運動消耗估算,大多數人都會高估自己的運動強度,過高記錄自己消耗的熱量,想要減脂建議大家從嚴不放鬆,捨得對自己下狠手。
回想起我剛開始去健身,問自己的教練,為什麼自己感覺運動很努力了也沒瘦,剛開始三節課才把強度和次數合理化,才發現自己之前的運動量簡直叫做熱身。還有很多人告訴我每天堅持3公裡為什麼還沒瘦,我問用了多少時間,她說1個小時,其實作用充其量也就是散心而已,但她們總會認為1個小時自己已經運動夠久了,可以給自己的活動係數乘以1.5了。
我只能說:你不配,請自覺歸類久坐少動吧!(反正打不著我)
運動減脂強度,頻率,維持時間都得夠,做一個好動的人,你的脂肪永遠跟不上你的新陳代謝,你就可以靠自己的努力成為「瘦一代」了。
現在翠花想要減脂,取一個平均值2173大卡,假設每天製造500大卡熱量缺口,則翠花可以攝入1673大卡。
我們減脂推薦營養比例:碳水化合物45%,蛋白質30%,脂肪:25%;得出翠花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753大卡,蛋白質500大卡,脂肪418大卡。
另外大家要知道三大營養元素基本熱量值:
1克碳水=4大卡
1克蛋白質=4大卡
1克脂肪=9大卡
得出翠花每日碳水化合物攝入188克,蛋白質125克,脂肪46克。
現在幫助翠花準備一個午餐,我們可以簡單計算一下食物克數:
首先我們最好在購買食物可以查閱一下食物標籤,上面的營養熱量都寫地很清晰,我自己會用一些熱量計算app,家裡也可以準備一個食物稱,前期方便了解食物的重量。
假如中午吃的是牛肉高蛋白套餐,熱量計算如下:
一小碗糙米飯100g,蛋白質3克,脂肪0.4克,碳水化合物35克;
牛肉50克,牛肉屬於高蛋白食物,含蛋白質22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3.9克;
1枚雞蛋含蛋白質13克,脂肪8.8克,碳水化合物2.8克;
蔬菜等等,都是超低卡碳水,可以忽略不計了。
這份午餐一共吃了蛋白質38克,脂肪10.6克,碳水化合物41.7g,如果讓翠花吃,絕對稱得上是低熱量,高營養,但是如果不運動,熱量就要再控制一些。
同樣的卡路裡,一定要花在刀刃上,減肥就變的很好堅持。
一天的熱量,飽腹感卻是天差地別:
飽或者不飽,都是一天的熱量
100大卡究竟能吃什麼:
哈哈,看見密密麻麻的公式,是不是頭都大了,但小朵相信,能看到這裡的小夥伴,肯定有毅力減肥成功。這樣寫出來看起來很多,聖湖中大家完全可以用一些軟體去計算,很方便。
初期可以記錄下來,熟能生巧,一周下來對食物就會變得數據化敏感啦,當新的飲食習慣養成,好身材會離你原來越近。
最後再直接給一個答案,每天500大卡熱量缺口,基本一周可以瘦1斤脂肪,當然前提是你真的「算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