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那些有錢的家庭來說,想要存到100萬是非常簡單的,比如有一個億的資金,大家只需要在銀行存一年的定期存款,到期之後就可以獲得200萬以上的利息,這個錢賺的是非常容易的。
但是對於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大家想要存下100萬,難度相對來說是非常大的,我們只需要對比幾項數據就知道。
第一、各省人均存款餘額排名。
下圖是2018年我國各省市人均存款排名情況。
在2018年各省人均存款排名當中,人均存款最高的是北京市,其人均存款達到15萬,其次是上海,其人均存款達到11.8萬,但是全國大部分省份的人均存款都低於5萬塊錢。
如果按照全國人均存款排名來看,大部分省份一個家庭想要存下100萬塊錢難度是非常大的。
第二、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費支出。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相當於人均可支配收入減去人均消費支出之後,剩餘的可投資資金大概是在9000塊錢左右。
如果按照一個家庭兩個勞動力人口計算,那麼一年剩餘的可投資金額大概是在1.8萬左右,假如未來這個投資資金每年以5%的速度在增長,也需要大概28年左右才能攢夠100萬,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能有其他意外開支,如果家裡發生了個什麼意外,或者拿錢去買房了,那即便28年也攢不夠100萬。
第三、我國擁有100萬存款以上的家庭數量。
至於目前我國有多少家庭有100萬以上的存款,沒有一個官方的統計數據,但我們仍然可以通過其他數據來大概推斷一下。
比如在2015年央行曾經在全國範圍內做過一個調查報告,根據央行當時的調查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我國99.63%的存款用戶存款餘額小於50萬塊錢,也就是說只有0.37%的存款用戶餘額在50萬以上。按照2015年全國存款用戶數量來計算,當時擁有50萬存款以上的用戶大概是450萬左右,這意味著擁有100萬存款以上的用戶肯定要少於450萬,保守估計少於300萬。就算這幾年擁有100萬存款以上的人數每年在不斷增長,但保守估計目前真正擁有100萬存款以上的家庭數量也不會超過500萬個。
比如2018年胡潤曾經做過一份中國財富報告,根據這份報告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擁有600萬資產以上的家庭數量也只不過是488萬個,而在這些高淨值家庭當中,存款以及現金股票等有價證券的比例不超過15%,相當於對這些高淨值家庭來說,很多家庭的存款都小於100萬。
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真正擁有100萬存款以上的家庭數量是比較少的,估計不會超過500萬個。
不過雖然擁有100萬存款的家庭不多,但是擁有100萬以上可投資資產(包括存款,理財,股票,基金,債券等容易變現的資產)的家庭數量倒是挺多的。
比如2019年1月,廣發銀行聯合西南財經大學發布了《2018中國城市家庭財富健康報告》,根據這份報告數據顯示, 中國城市家庭戶均淨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90.7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42.9萬元; 城市家庭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從2011年的28.9萬元,增長到2017年的50.7萬元,並預計2018年中國城市家庭戶均總資產規模為161.7萬元,戶均淨資產規模為154.2萬元,戶均可投資資產規模為55.7萬元。
按照廣發銀行和西南財經大學這份財富報告,很多城市家庭的可投資資產都達到55萬以上,按照二八法則保守估計至少有4000萬以上的城市家庭可投資資產都達到50萬以上,即便擁有100萬以上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沒有50萬多,但保守估計至少也有1500萬個家庭的可投資資產可以達到100萬以上。
特別是對一二線城市的家庭來說,想要攢夠100萬可投資資產並不是很難的一件事情,比如在北上廣深等一些家庭,他們一年的收入就可以達到四五十萬以上,只需要兩三年時間就可以攢夠100萬以上的可投資資產。
不過從全國範圍來看,真正擁有100萬可投資資產的家庭比例其實是很小的,就算有1500萬個家庭可投資資產達到100萬以上,但這個數量佔全國所有家庭的比例也只不過是3.8%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