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城區北部,建成約20年的一片佔地600畝的老廠房片區,通過城市更新華麗轉身。11月22日,更新後入駐的第一個項目——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正式成立。未來,一批懷柔科學城成果轉化項目將接踵而來。
今年8月份以來,懷柔城區北部紅螺路東側,曾經的傳統廠房建築外觀悄然發生變化。今天,記者走進這裡,開闊的內部道路北側,是大面積的綠地。綠地盡頭,立著「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的白色立體大字。後面的建築經過改造,低調又現代。
走進去,中央大廳是挑空的,一至三層的空中環廊盡收眼底。陽光透過玻璃屋頂灑進來,室內在寒冷的冬天也讓人倍感溫暖。一層層細細觀察,每一層四周繞著落地窗戶都是辦公區,既有封閉的獨立空間,也有設在走廊裡的開放空間,都布置著簡潔現代的辦公桌椅。樓內還配有咖啡廳等公共設施。
據介紹,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總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依託老廠房改造而建。率先交付使用的辦公樓總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建有20多個大小會議室,776個工位。
據了解,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由懷柔區人民政府與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共同發起設立,將依託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和北京市「兩區」建設政策疊加優勢,重點聚焦科研儀器、傳感器、新材料三大產業方向,圍繞高端儀器設備的研發、製造和應用場景,構建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品研製的創新鏈條,打造國際頂尖的硬科技孵化器和創新企業加速器。
創新中心重點建設內容包括:中試研發平臺、技術創新中心、轉移轉化基地。力爭在2025年前,建成一批行業前沿的研發、中試和檢測平臺,孵化培育30家硬科技企業,提供高水平的辦公、研發、中試環境。
為高水平做好城市更新,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建設方案採取國際化招標,經過專家評審會專業論證,最終選取德國海茵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設計方案,使工業建築融入城市肌理,構築城市新地標、帶動老城區振興,成為城市復興的樣板區、創新創業的示範區、國際人才的集聚區。
清華工研院雁棲湖創新中心所在的老廠房片區,是懷柔科學城產業轉化示範項目的組成部分。未來,在它周圍,還將有更多服務懷柔科學城成果轉化的項目陸續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