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睡眠障礙可能是焦慮與抑鬱的預警信號

2020-12-26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查冠琳 楊玲玲

「並不是所有睡眠障礙都會進展為精神類疾病,有的只是單純的睡眠障礙。但需重視,睡眠障礙通常是焦慮與抑鬱的預警信號。」12月20日,在廣州舉辦的第六屆中國南方睡眠障礙及精神心理疑難病診治學習班上,廣東省中醫院心理睡眠科主任李豔表示,新時代下,睡眠障礙患者的情況更複雜,因此應重視睡眠障礙早期表現,中醫藥治療睡眠障礙更有優勢。

圖/視覺中國

這幾類人群更易發生睡眠障礙

新時代下,睡眠障礙患者的情況更複雜。「睡眠障礙通常是焦慮與抑鬱的預警信號,例如入睡困難通常是焦慮為主,如果是早醒並伴有情緒低落,則可能是抑鬱的早期表現。」李豔介紹,「在我們睡眠專科門診中,有一半是單純的睡眠障礙,約1/3或1/4屬於由某些內科疾病激發的睡眠問題,剩下的一部分則屬於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精神障礙。」

李豔分析,不同年齡段差別較大,跟每個人的體質差異也有關係。「有的人在同樣壓力下,睡眠很穩定,但有一部分人睡眠質量就更差一點。這跟先天體質類型有關,比如說中樞容易亢奮、胃腸功能容易紊亂的人,出現睡眠障礙的機率更高。」

什麼人比較容易出現睡眠障礙?短期內過度辛苦、特別努力讀書的孩子和特別努力工作的人,一些加班熬夜沒有規律的職業,例如媒體、醫生、司機、公務員、警察等容易出現睡眠問題。一般來說,女性睡眠障礙風險高於男性。

一些疾病也會伴發睡眠障礙,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低以及各種免疫性疾病,包括痛經等疼痛、皮膚問題,還有消化道問題。「消化科、神經科、心血管科是要求我們睡眠專科會診的前幾位科室。睡眠障礙是人人可得的,只是時間問題。」

多睡可能是睡眠障礙早期表現

許多人到睡眠專科就診時已較嚴重,李豔提醒,多睡可能是睡眠障礙早期表現。此外,若出現入睡困難或者早醒就要及時重視,要調節睡眠節律。

李豔表示,睡眠障礙有相應的診斷標準,如果以下三個症狀具備其中的一個,症狀持續時間超過一個月且每周超過5天以上,就可以被認定為睡眠障礙:

1、若有入睡困難。表現為從關燈到入睡至少需要半個小時以上;2、早醒。表現為比正常起床時間提前4-5個小時以上;3、既有入睡困難也有早醒。

老年人睡眠障礙、抑鬱呈增長趨勢

「從門診結構來看,在廣東省中醫院睡眠專科門診,門診量中有60%左右是中青年,青少年跟老年人佔約40%。」李豔介紹,老年人睡眠障礙、老年抑鬱,呈現出不斷增多的趨勢。

李豔表示,一些老人睡眠質量差,有可能是因為老年抑鬱。主要原因是現在老人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一些老人家跟隨兒女到大城市生活,與現代生活節奏不太匹配,以及一些電子產品、行動支付所帶來的壓力。適應環境發生困難,也會帶來抑鬱、睡眠障礙等問題。另一方面,生活水平提高以後,人的壽命明顯延長,老年性抑鬱的發生率也就相應提高。

圖/視覺中國

針灸治療睡眠障礙有優勢

中醫藥在治療睡眠障礙有何優勢?

李豔介紹,針灸是一個重要手段。針灸好處是起效快,觀察周期短,因此在治療上很有優勢。而且在治療過程中,患者跟醫生的身體接觸,能夠給予患者安全感和信任感,對醫患管理和療效都有很大幫助。由於針灸的就診頻率要求較高,因此配合中藥治療,對於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所幫助。如果沒有應急事件和性格因素影響,中醫藥配合治療一般大概4-8周可有明顯改善。

中醫針對不同體質的睡眠障礙人群,有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於廣東人,最常見的食療方是用補氣類、補血類和祛溼類改善睡眠。補氣類、補血類的如黨參、黃芪、甘草、茯苓、淮山等,祛溼類如薏米、赤小豆等可提供食療幫助。

據悉,本次學習班由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睡眠心理專業委員會與廣東省中醫院主辦,邀請了國內精神心理與睡眠醫學領域、針灸科、皮膚科、內分泌領域的十餘名知名專家學者,立足於中醫,著眼於中西醫結合,探討精神醫學與心理疾病、睡眠障礙的中西醫診治。

廣東省中醫院大學校長王省良在致辭時表示,經濟高速發展,社會壓力大,也對大眾的精神心理健康提出了挑戰。精神心理及睡眠醫學本身及其與內科疾病的關係被廣泛關注,而傳統醫學對於各類睡眠障礙與神志疾病診療有一定的特色和優勢,中醫與現代醫學在理論、治療方面的有效結合,為睡眠心理醫學的基礎與臨床發展可提供較好的前景。(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視覺中國

責編 | 王敏

審籤 | 梁澤銘

實習生 | 趙翊辰

相關焦點

  • 帕金森病的預警信號別忽視了!
    如嗅覺喪失、焦慮、抑鬱、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肢體麻木、睡眠障礙(快動眼睡眠行為障礙)等。而早期識別帕金森病,一般要從非運動症狀入手。特別對於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讀者,如果突然或者逐漸出現嗅覺喪失、白天嗜睡、抑鬱、焦慮等,一定要高度警惕這些蛛絲馬跡,最好去醫院腦病科(神經內科)做專業排查。   比如有的患者在確診的前幾年就已經出現鼻子不靈敏、經常做噩夢,甚至夢中拳打腳踢等情況。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我老婆自從懷孕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覺得很慌張,一會心情大好一會又極度的沉悶,有時候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有時候又很安靜,整個人的情緒變幻無常,朋友說可能是患了焦慮症,可我看著像抑鬱症,請問她到底是焦慮還是抑鬱呢?
  • 抑鬱背後的殺手:雙相情感障礙
    隨著大家對抑鬱症的了解越來越多,更多的抑鬱症患者也能夠以積極的方式應對抑鬱,能夠去看醫生,願意接受藥物,能夠想到尋求心理治療。但有時候我們發現,有些患有抑鬱的人運氣似乎沒有那麼好,抑鬱的幽靈始終伴隨,並且不論是住院治療,還是門診服藥,效果都不是很好。這時候我們就要警惕是否自己患了雙相情感障礙。
  • 疫情後期警惕適應障礙
    疫情後期警惕適應障礙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張青梅 通訊員張燦城、王雪、蔡藝嫻)如今,大家的生活逐步恢復正常秩序,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心理衝擊可能還在持續。大眾比較熟悉、重視的是創傷後應激障礙,而另一個由應激帶來的在這兩個月的疫情下所產生的情緒不適即適應障礙,卻容易被忽視和誤診。
  • 老年群體精神抑鬱、睡眠障礙呈上升趨勢,這幾類人群更易睡不好
    尤其是以廣東省作為代表的經濟金融中心,緊張的生活節奏更是使睡眠、精神及心理疾病發病率呈逐年增長態勢。精神心理及睡眠醫學本身及其與內科疾病的關係被廣泛關注,整個醫療系統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而傳統醫學對於各類睡眠障礙與神志疾病診療有一定的特色和優勢,中醫與現代醫學在理論、治療方面的有效結合,為睡眠心理醫學的基礎與臨床發展可能提供較好的前景。
  • 警惕大病來臨,尤其5個信號出現
    很多白領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亞健康的問題,看起來小痛小癢的亞健康很有可能是大病來臨的信號。例如白領們經常出現的肩痛。日常生活中,很多白領因為長時間久坐、看電腦,大部分都會出現肩痛、脖子痛的症狀。但是這看起來很平常的肩痛,很有可能就是肝癌發生的預警信號。一、右肩反覆疼痛,小心患上肝癌!肩痛特別是右肩疼痛,很多人認為是小毛病。但是如果是經常反覆出現右肩痛,就要警惕肝臟出現病變了。
  • 認知行為矯正療法,解決焦慮、抑鬱、失眠、社恐等心理障礙
    您是否時常感到焦慮不安、情緒不寧、抑鬱或者是失眠,更不喜歡出去社交?是否在職場上無所適從,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幹些什麼?是否經常否定自己,覺得自己不行?鄭州市精神病防治醫院提醒您:如果您有上述的單一症狀,您可能存在一些輕微的心理障礙;如果您有上述的多個症狀,您可能存在心理障礙問題。
  • 焦慮的成年人,你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了嗎?
    那麼如何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便成為了一個我們面對的新的課題。你離抑鬱症到底有多遠?其實在這個社會普遍壓力較大的環境下,很多人都會面對來自家庭、工作、朋友、自我要求的壓力,這些壓力也會使得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出現一些問題。如果你有經常出現情緒低落、失眠、精神狀態差、無法長期專注的問題,那麼就要注意了,這些都是抑鬱症的信號,我們需要找到緩解抑鬱的方法。
  • 高三學霸用美工刀自傷 專家提醒警惕躁狂與抑鬱雙相情感障礙
    可這個讓所有家長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不久前竟確診雙相障礙住進了杭州市七醫院。雙相情感障礙,據說患此病的人情緒變化如同鐘擺,時而精力充沛,天馬行空;時而鬱鬱寡歡,一籌莫展。那么女孩究竟經歷了什麼使她陷入精神狀態「喜怒無常」的煎熬中?而她又將怎樣應對接下來的高考?錢江晚報記者走進病房,傾聽學霸女孩的故事。
  • 夜裡睡不好可能也是病,上海長海醫院:睡眠障礙是某些神經系統疾病...
    在對張先生進行頭顱MRI、甲狀腺功能等檢查都未發現異常後,長海醫院神經內科為張先生進行了睡眠監測,最終找出了原因。神經內科醫護人員發現,張先生在睡眠過程中反覆出現覺醒(下圖紅箭頭所指空白處),而且微覺醒次數增多。早醒是焦慮患者常見的臨床表現之一,因此,神經內科為張先生進行了心理量表的評估。
  • 先別嚇自己,其實你可能只是焦慮和抑鬱
    有報導稱,在心內科就診的患者中,抑鬱發生率達17%~27%;61%的冠狀動脈造影病變不明顯者診斷為焦慮症;58%的中年非典型心絞痛患者、43%的胸痛患者和9%接受心臟檢查的患者可診斷為驚恐障礙。
  • 情緒低落、胃口變差、睡眠障礙……江城中小學生「開學季焦慮...
    楚天都市報9月20日訊(記者鄭晶晶 通訊員 李俊 李晗 喻鉲)江城中小學校全面開學不到一個月,一些家長發現,孩子上學沒幾天,卻出現情緒低落或煩躁、胃口變差、睡眠障礙、不明原因頭暈、心慌等情況,還伴有注意力不集中、難以完成作業等,帶孩子就醫後才知道,原來孩子這是出現了「開學季焦慮」。
  • 警惕!癌症發出的8種預警信號 這些信號需注意(2)
    原標題:警惕!癌症會發出8種預警信號  嘶啞。如果你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已消失或過敏季節已過,但仍然聲音嘶啞超過2周,尤其是症狀繼續惡化,建議做個檢查。聲音嘶啞或喉炎可能是喉癌、肺癌甚至甲狀腺癌的外在表現。在很多情況下,聲音嘶啞還可能是食管癌的唯一症狀。  胳膊痛。
  • 大腦老化的指標;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人格特徵
    4,社交焦慮障礙患者的人格特徵 來源:大話精神 患有社交焦慮障礙的個體具有明顯不同於他人的個性特徵。根據烏普薩拉大學在PLOS ONE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情緒不穩定和性格內向是其顯著特徵。
  • 出現噁心、腹痛、暴瘦要小心 可能是隱匿性抑鬱在搗鬼
    這並沒有讓張先生安心,反而使他生活在「有嚴重問題卻查不出」的焦慮中。家人眼見著原本開朗外向的張先生終日愁眉苦臉,吃不好睡不好,什麼都不幹還感到疲倦,於是勸說他到精神科門診再看看。張先生在與精神科醫生的交談時表示,自己並不感到情緒低落,認為當下的興趣、精力變差都是身體不舒服造成的。但令他不解的是,最終在一系列測試和評估後,精神科醫生的診斷結果正是抑鬱症。
  • 【德濟科普】抑鬱患者容易發脾氣就是雙相障礙嗎?
    很長時間以來,我在門診工作中發現了一個很值得商榷的臨床現象,有很多抑鬱症患者告訴我Ta以前之所謂被診斷為「雙相障礙,即雙相情感障礙」,是因為自己變得很容易發脾氣。 當我再追問「除了發脾氣這一個問題,你的醫生有沒有告訴你其他符合雙相障礙的表現?」,答案往往是「沒有」。
  • 多夢盜汗,可能是身體發出的疾病預警
    或者是因為存在心理上面的、情感上面的障礙,比如有焦慮,抑鬱等情況,那麼在夜間可能會出現失眠多夢的情況。還有一些人群,比如體質比較虛弱的,這些人群容易出現出虛汗的情況。如果長期出現了失眠,多夢,盜汗,這些人群一般可能是睡眠障礙的患者,需要到醫院進行就診,通常可以到睡眠門診就診。
  • 慢性失眠伴焦慮抑鬱患者血清炎症相關標誌物研究進展
    有研究[10]報導TNF-α在中樞神經系統中也扮有重要角色,可能和突觸的形成相關,提示慢性失眠伴焦慮抑鬱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受損的可能機制。有相關研究報導[12]對慢性失眠伴焦慮抑鬱患者進行CBT治療後,相關量表評分降低,症狀改善,同時IL-6水平顯著降低,表明IL-6在慢性失眠伴焦慮抑鬱患者中首先升高,治療後下降,有可能成為治療效果評估標誌。Yoshimura等[13]研究也提示IL-6可能可以作為抗抑鬱藥物,改善睡眠藥物的療效標誌物,持續高水平的IL-6可能表示對藥物不敏感。
  • 老年人小心中招睡眠障礙
    專家提醒,老年人睡眠問題的背後可能還隱藏著器質性疾病或心理問題等深層次原因,當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應該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通訊員 孫茜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六成老年人有睡眠問題  「睡眠障礙是老年人十分普遍的現象,有研究顯示老年人發病率高達60%。」
  • 心理學:還有季節性抑鬱嗎?抑鬱障礙的特殊類型是什麼
    經過接診醫生的細緻詢診和抑鬱、焦慮測試,結果顯示李女士屬於中度焦慮和中度抑鬱。原來李女士是因為連續的陰雨天氣,患上了季節性抑鬱症,又稱為季節情緒失調症是一種抑鬱障礙。什麼是季節性抑鬱症,什麼是抑鬱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