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最近決定,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

2021-01-08 瀟瀟的號

提要發展新興產業,提升傳統產業改造,加強創新驅動,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等,成為山東近日發布的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中的重要內容。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更好發揮山東在全國新舊動能轉換中的先行先試作用,特制定本方案。其中提出:發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新動能以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產業為重點,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先進位造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策源地,培育形成新動能主體力量。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重點突破高性能計算、人工智慧、傳感器、虛擬實境、基礎軟體等關鍵核心技術,強化示範應用。推進量子通信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完善「網際網路+」生態體系,開展數字經濟發展相關試點。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創建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鼓勵建設新型智慧城市。完善雲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鏈,加強工業、政務、商貿、文化、旅遊、健康、海洋等領域的大數據應用,做強信息安全、地理信息產業。高端裝備產業。 著力推動高端裝備創新發展,突破軌道交通、工程機械、農機裝備、動力機械等領域關鍵技術與核心部件,打造製造業創新中心,提高綜合集成水平。支持發展高端發動機、高效電機、自動變速器、高端液壓件、高精度減速器等動力裝備。加快建設高速列車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加快通用飛機發展,建設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範區。壯大數控工具機產業,建設國內領先的高端數控工具機產業基地。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發展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和醫療健康、教育娛樂等服務機器人,開展裝備製造業標準化試點和智能工廠、數字車間示範。支持有條件的城市創建「中國製造2025」國家級示範區,努力建設國際領先的高端裝備製造基地。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大力發展新能源電池和汽車電控技術,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產業化關鍵技術攻關和示範應用,支持青島等有條件的城市發展新能源汽車。探索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儲能電池充換電、分布式能源等新模式。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推動煙臺核電產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海洋能示範工程建設。做大做強碳纖維、石墨烯、生物基材料、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磁性材料等新材料產業,提高行業技術創新能力和關鍵材料自給率,建設國內領先的新材料研發中心和產業基地。現代海洋產業。 以智慧海洋為引領,堅持陸海統籌,打造海洋經濟示範區,高水平建設「海上糧倉」、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加快發展深遠海、遠洋和極地漁業,實施「透明海洋」工程,加快大洋海底礦產資源勘探及試開採進程。壯大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裝備等產業,支持青島、煙臺等打造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建設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支持青島建設海上試驗場。創新發展海洋信息、涉海商務等海洋服務業。推進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建設全國重要的海水利用基地。發展新一代深海遠海極地技術裝備及系統。 醫養健康產業。 深入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產業鏈。聚焦生物醫藥、海洋藥物、中藥、生物醫學工程等領域,推進國家綜合性新藥研發技術大平臺、國家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建設,加快開發滿足重大臨床需求的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研究規劃建設國家醫療健康大數據區域中心,加快建設濟南市國際醫學科學中心。構建移動醫療、遠程醫療等診療新模式,發展智慧醫療,建設智慧醫院。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支持建設醫療養老聯合體,增加醫療養老設施和服務供給,支持山東創建全國醫養結合示範省。提升傳統產業改造形成新動能加強技術改造和模式創新,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瞄準國際標準提高裝備技術水平,形成支撐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高端化工產業。 加大化工產業技術創新、優化整合力度,加強園區的環保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循環化改造,實現近零排放,推動綠色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提高上下遊全產業鏈協同創新能力。加快推動化工企業進入園區集聚發展,支持在符合條件的重點石化園區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優化發展新型煤化工和精細鹽化工,推動傳統化工轉型。現代高效農業。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為農業現代化建設探索路徑。加快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和種養業良種工程,鞏固山東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地位,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加快發展智慧農業、定製農業、體驗農業等新業態,建設農村電商、雲農場、冷鏈物流等支撐體系,加快推進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促進農業特色產業做大做強。落實食品安全戰略,加大對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提升示範效應,帶動提升內銷農產品質量。加快建設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文化創意產業。 建立文化走向世界新平臺新機制,增強文化自信和軟實力。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文化創意、設計服務與裝備製造業、消費品工業深度融合,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加快建設大運河文化帶,弘揚墨子文化創新精神和魯班文化工匠精神,傳承創新齊魯文化,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支持創建建築設計創新平臺、時尚服裝設計創新創業平臺等。鼓勵創建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和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園區。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影視文化消費先行體驗區。 精品旅遊產業。 創新旅遊發展機制,推動旅遊業與農業、工業、教育、文化、體育、城鄉建設以及上下遊產業融合發展。擴大高質量、個性化旅遊精品供給,完善旅遊服務體系。支持低空飛行、旅遊演藝、生態休閒、康體健身等旅遊新業態項目建設,支持青島等城市開展郵輪旅遊。積極創建全域旅遊示範省,加強旅遊市場綜合整治,嚴厲打擊旅遊失信行為,全面提升「好客山東」品牌價值和影響力。現代金融服務。 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加快發展普惠金融,規範發展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融資租賃公司,深入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金融試點,支持按程序開展普惠金融改革,探索完善區域普惠金融服務體系。鼓勵符合條件的國內外金融機構在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拓寬股票、債券、私募股權等直接融資渠道,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支持青島加快建設財富管理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培育發展財富產品專業市場。在符合條件的前提下,支持濟南開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改革創新、煙臺開展基金管理服務專項改革創新。支持符合條件的地區開展現代保險服務創新試點、智慧財產權保險試點和債券市場產品創新。強化金融交易市場、金融綜合經營、網際網路金融等領域監管,積極發揮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在不良資產處置工作中的作用,完善金融安全防線和風險應急處置機制。創新驅動增強動能轉換動力堅持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創新創業制度體系,強化創新創業載體建設,提高創新資源配置水平,推動經濟增長動力加快向創新驅動轉換。 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引導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使企業成為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攻關、成果轉化的主體。鼓勵企業牽頭建設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實施企業創新創業協同行動,支持大型企業開放供應鏈資源和市場渠道,開展內部創新創業,帶動產業鏈上下遊發展,促進大中小微企業融通發展。完善國有企業科技創新考核機制,激發國有企業創新活力。加強中小微企業創新扶持力度,在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城市,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實際發生的職工教育經費支出不超過工資薪金總額 8%的部分準予稅前扣除。 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建設。 突出關鍵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鼓勵試驗區企業和科研機構積極承擔和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加強創新基礎能力建設,在人工智慧、生命科學、量子技術、納米科技、空天海洋、檢驗檢測認證等領域規劃建設製造業創新中心和技術創新中心等。建設超算中心,研究建設大洋鑽探船等科研創新平臺。推進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建設。加快重大創新平臺、大型科研儀器設備和專利基礎信息等資源面向社會開放共享,推動部省聯動、企業科研院所協同實施重大科技項目。 打造區域創新發展載體。 加快建設山東半島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入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支持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深入推進創新創業,支持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建設,培育一批創業孵化示範基地和農村創新創業示範基地,支持青島創建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支持青島(古鎮口)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培育形成一批軍民結合、產學研一體的創新平臺和創新示範載體,提高軍民融合發展助推新舊動能轉換的能力。 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機制。 強化科技與經濟、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發展線上線下結合的科技成果交易,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強化智慧財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支持開展智慧財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和重點產業專利導航試點。支持建立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完善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市場化風險補償機制。開展智慧財產權區域布局試點,推進青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和國家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區建設。在山東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支持濟南、青島建設國家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根據國家統一部署,積極開展促進科技與金融結合試點,探索投貸聯動試點,構建覆蓋創新鏈條各個環節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科技人員轉讓科技發明、專利技術等,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不能準確計算財產原值的,由稅務機關依法核定財產原值。完善財政、金融、保險等支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發、檢測評定、示範應用的體系和政策,健全促進創新產品研發應用的政府採購機制。

相關焦點

  • 以創新培育壯大首府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12月15日,《廣西日報》刊發中共南寧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理論文章《以創新培育壯大首府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文章展示了近年來南寧市牢牢堅持創新在發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紮實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讓創新成為引領首府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創新是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動力。
  • 牛角寨鎮: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產業扶貧匯聚「新動能」
    牛角寨鎮: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產業扶貧匯聚「新動能」 2020-12-15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烏蘭察布:培育新動能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烏蘭察布市委、政府清醒地認識到,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的新興產業,打破了對傳統發展路徑的依賴,為烏蘭察布後發趕超和先發引領提供了難得機遇,對實現新舊發展動能轉換,加快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時不我待,機遇稍縱即逝。面對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和窗口期,只有見勢早、動作快、發力準,才能搶佔先機。
  • 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山東加力產業...
    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作為突破點和發展方向,堅持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雙輪驅動」,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推動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 中國發改委:聯合多部門提出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
    2020-09-23 11:28:45來源:FX168 中國發改委:聯合多部門提出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的20個重點方向和支持政策,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針對《「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明確的八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指導意見》要求在把握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基礎上,結合當前產業發展的實際情況,聚焦重點方向、關鍵環節和未來趨勢,加快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培育新的投資增長點,推動重點產業領域加快形成規模效應,著力培育壯大新增長點增長極。
  • 山東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作為突破點和發展方向,堅持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雙輪驅動」,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推動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 大眾日報重磅述評|動能轉換,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山東...
    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緊緊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同步推進「存量變革」與「增量崛起」,以新舊動能轉換為總抓手,奮力趟出高質量發展新路子。「青霄有路終須到」,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大道上,動能澎湃的山東正闊步前行。
  • 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平臺賦能、協同行動、精準對接——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政策解讀)  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 人民日報: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政策解讀)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 太陽鳥時評: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
    太陽鳥時評: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 2020-04-20 20:21:07 參與互動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培育壯大新產業新業態
  • 河南周口發展新興產業壯大數字經濟
    河南周口發展新興產業壯大數字經濟 2021年01月18日 10:33:00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記者夏先清 通訊員韓志剛)全速推進京東物流和京東
  • 復工生產看山東|從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復工復產,看山東新動能如何...
    在山東各地,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紛紛復工,更以「辯證的眼光和視角」探尋新的成長空間和發展機遇,在逆境突圍中展現出經濟新動能的「春日鋒芒」。不間斷的建設因為政府專門開闢了綠色通道,信發集團紙面石膏板項目急用的零部件終於順利到場安裝。對信發集團副總經理張懷濤來說,最欣慰的事莫過於此。
  • 天津持續做好「接鏈」「促需」「護企」工作 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天津北方網訊:記者日前從市發改委獲悉,今年以來,本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智能科技和信創產業為主攻方向,持續做好「接鏈」「促需」「護企」工作,抓創新、抓項目、抓引資,著力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做大做強創新「底盤」,全力打造我國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
  • 發力動能轉換,「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加速崛起
    山東堅決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要求,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將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5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5大優勢產業作為突破點和發展方向,堅持存量變革和增量崛起「雙輪驅動」,推動傳統產業提層次強實力,推動新興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初步建立以「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為主導的現代產業體系。
  • 山東化工步履鏗鏘逐高端—山東高端化工產業新舊動能轉換紀實
    山東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把培育壯大「十強」產業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著力點,加快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五大新興產業和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遊、現代金融服務五大優勢產業,著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今天,本報推出「十強」產業之一的高端化工產業新舊動能轉換專題報導,全面展示3年來新舊動能轉換的階段性成果。
  •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一、加快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產業「十四五」時期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會進入大規模產業化商業化應用階段,成為驅動產業變革和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 山東省政協「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專題調研工作綜述
    十二屆山東省政協立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總體思路,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獨特優勢,聚焦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組織全省政協系統力量持續開展專題調研。繼2018年「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2019年「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後,2020年圍繞「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精心謀劃、持續發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履職答卷。
  • 山東三年出清11萬家「散亂汙」企業 著力培育壯大「十強」優勢產業...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山東省針對山東改革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發起改革攻堅,將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牽動山東高質量發展的「牛鼻子」,著力培育壯大「十強」優勢產業集群,構建優良產業生態。
  • 「2020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論壇」在深圳召開
    11月10日,由中國工程院、深圳市人民政府、國家開發銀行和國家信息中心共同主辦的 「2020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與發展論壇張學穎副主任指出,2020年突發的新冠疫情使我國經濟遭遇到嚴重困難,但在政策支持下,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了健康可持續發展,成功抵禦了內外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實現了V型反轉
  • 市中區發展三大新興產業崛起創新高地
    全面開啟新徵程的重大任務,全面把握新奮鬥目標的總要求,作為省會濟南的中心城區,市中區已吹響向新發展階段進軍的號角,加快推進現代金融、數字經濟和科技文創三大新興主導產業發展,打造市中區特有的、不同於其他區的發展優勢,以錯位競爭謀求突破。  產業是城市經濟的靈魂,一個區域要想變強,離不開產業發展實力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