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107字,讀完大概需要11分鐘
在畢達哥拉斯的世界觀裡,數是世界萬物的本源,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有其獨特的含義和預示,後世的數字命理學正是發源於此。
以此為視角回溯NBA歷史,會發現一個極為有意思的現象:身穿同一號碼的球員,雖然處在不同的時代,為不同球隊打球,但他們的職業生涯往往會在某處產生神奇的交匯,這或許就是我們稱之為命運的東西。
誠然,以球衣號碼來給NBA球星分門別類絕不是一種嚴謹的做法,數字也絕非世間萬物的主宰,但當你看慣了各種枯燥的NBA球員榜單時,如此寫法,或許會多一些趣味。
那麼,不妨老瓶裝新酒,我慢慢寫,你慢慢看。
今天我們聊聊1號球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道之後,一乃生出,一繼承了天地初始的銳氣,代表著無與倫比的創造力,但物極必反,如果控制不佳,特立獨行恐成剛愎自用。
哈達威,鍾靈毓秀,打球極具觀賞性;麥迪,天縱奇才,銷魂的小腿讓人看醉。
但亦有小斯這般意欲當王最後歸於平凡的案例,離開了鳳凰城的小斯在紐約未能獨當一面,不兼容的打法以及傷病的侵襲,讓小斯逐漸泯然眾人。
麥迪——可能是史上最強天賦
哈達威——喬丹欽點接班人
羅斯——史上最年輕MVP
比盧普斯——帶領平民活塞阻擊湖人F4,加冕2004年總決賽MVP
波什——熱火王朝時期犧牲最大的巨星
小斯——攜手納什開創太陽跑轟時代
1號球衣代表人物
1號是被天使吻過的號碼,這個號碼誕生了諸如麥迪、哈達威、小斯、羅斯等紅極一時的聯盟超級巨星。他們以天之驕子的姿態進入聯盟,然後迅速成長,或是開創了一種全新打法,或是改變了聯盟格局。
以上6位1號球員在職業生涯巔峰都打出了讓人嘆服的表現,但如果說只能選擇一場比賽作為1號球員的代表作,麥迪35秒13分的震撼表演首屈一指。
麥迪當初頂著「歷史最強天賦」的名頭進入聯盟,雖然最終沒有完全兌換天賦,但依然在巔峰時期打出了相當驚豔的表現。
00年麥迪初到魔術,頭兩個賽季25+5+5,單核帶隊進入季後賽,邁入一線巨星行列,接下來兩個賽季開始得分表演,連莊得分王——史上僅有13位。
麥迪的個人技術臻至完美,飄逸的幹拔以及標誌性的微笑俘獲球迷無數。
那段35秒13分的傳說已經過去15年,如今想起卻仍讓人心潮澎湃。
我們來回顧一下,在那短短的35秒中發生了什麼:
35秒落後8分,這個分差在NBA已經決定了結果。球迷意興闌珊,開始退場,他們沒有預料到自己將錯過一場偉大的表演。
「我們全隊一度陷入得分荒,打得很疲憊,不瞞你說,一切都是圍繞著姚明和麥迪,就依靠他倆。」
主教練範甘迪有些洩氣,麥迪的隊友也一樣,他們知道這個時間點以及8分的分差意味著什麼。
麥迪,眼神迷離,略顯慵懶,沒有意識到接下來的35秒自己將化身上帝拯救球隊。
況且,主防麥迪的是馬刺陣中最能防的鮑文,一個即使在NBA歷史上也能排得上號的惡人。
所有的條件都不適合翻盤好戲的上演,恰恰因為如此,才更加映襯出麥迪的偉大。
——第一球。麥迪借隊友擋拆,甩開鮑文,在三分弧頂急停幹拔出手,補防的馬刺31號手已經封到了麥迪的指間,奈何失之毫釐差之千裡,籃球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空心入網。
76:71,看起來無傷大雅。
——第二球。德文.布朗兩罰命中後,比分來到78:71,幾乎抵消掉麥迪剛才的三分球。麥迪中線接球,一個大幅的胯下運球動作並沒能完全擺脫鮑文的貼防,此時姚明提到三分線附近給麥迪做了一個掩護,但掩護質量並不高,鮑文繞過姚明和從內線趕來補防的鄧肯對麥迪形成合圍之勢。
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麥迪虛晃一槍,做了一個投籃假動作,電光火石之間,球場老油子鄧肯沒有控制住自己的身體,即使高舉雙手仍然侵犯了麥迪的圓柱體,哨響球進,麥迪加罰命中,打進了他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個3+1,此時的比分來到78:75,火箭僅僅落後3分!
——第三球。火箭看起來翻盤在望,但對方是穩如磐石的馬刺,想輕易擊垮他們太難了。一番糾纏之後,馬刺再次拉開比分,80:75,比賽只剩下16.2秒,火箭命懸一線。麥迪接球後迅速運到弧頂,沒有任何掩護,也沒有任何戰術,直接頂著鮑文的防守強行出手。
皮球像精準制導的炮彈,毫無偏差得落入網兜。
——第四球。比分來到了80:78,馬刺擁有球權,時間還剩下11.2秒,雖然歷經了麥迪主導的反撲浪潮,但馬刺只要穩紮穩打,還是最有希望拿下比賽的一方。
可惜,天公不作美,麥迪今晚是穿了1號的上帝。
當姚明在阻擋完發球後,立馬轉身逼上持球的布朗,布朗見狀,上線走投無路,只得轉身選擇走底線,不料一個趔趄摔倒在地,麥迪斷球直奔前場,時間還剩下兩秒左右 ,麥迪運球至三分線左側拔起投籃。
巴裡伸了一下手,並沒有形成實質性的幹擾,鄧肯和還未離場的觀眾昂著頭看著皮球在空中劃出軌跡,只能默默祈禱球不要進。
球在空中滑行了大概有一個世紀,最後空心入網,80:81。
最後1.7秒馬刺絕望式出手不中,火箭贏下了比賽。
少年鮮衣怒馬時,長坂坡上踏歌行。
即使麥迪一生無冠,也能憑藉這四個三分和罰球加冕稱王,因為他完成了漫畫人物都完成不了的任務,讓所有球迷相信,奇蹟並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詞彙。
花無百日紅,上天妒英才。
1號球衣被天使吻過,也被魔鬼詛咒過。
這6位天才1號球員,除了比盧普斯之外,剩餘5位都在職業生涯遭遇過重大傷病。
——麥迪患有先天性脊柱彎曲,專家預計麥迪生涯不過5年。魔術時期經常打滿全場,埋下生涯傷病隱患。火箭時期,06年背傷腰傷全面爆發,阿爾德曼來了以後過度使用不健康的麥迪導致主要發力腳左膝半月板幾乎磨光,被迫做微創手術,09年復出跑動跳躍能力大不如前,數據全面下滑,NBA各強隊也不再青睞麥迪。
——1997年,還在魔術的哈達威接連進行了2次左膝手術(整個職業生涯,哈達威一共進行過6次膝蓋手術:在魔術時2次;在太陽、尼克斯和熱火合計4次)。後來在2012年接受採訪時,哈達威承認,當年在魔術的那兩次手術導致了他的運動能力大幅下降。這最終讓他的競技水平也如流星一般急速墜落。
——德裡克.羅斯生涯前9個賽季,一共遭受過大大小小20次傷病,這些傷病總計讓他缺席了257場常規賽,風城玫瑰剛剛綻放就隨風飄落。
——2010-2011賽季,小斯迎來了自己職業生涯最高光的時刻,離開了納什的護航,小斯似乎也能過得不錯。場均25+6,與尼克斯籤了大合同,新的紐約之王,在大蘋果城獲得了天皇巨星般的擁戴,29歲的小斯磨刀霍霍準備大幹一場,然後,傷病毫無預兆地來了。
2011-2012賽季,小斯場均僅僅拿到17.5分,相比上賽季,下降了近8分。
——我們記得13年總決賽G6雷.阿倫那記改變命運的三分,卻容易忽略,是波什搶到了前場籃板然後把球準確傳到雷.阿倫手裡。2016年,波什因為血栓無法繼續徵戰NBA賽場,不得不放下心愛的籃球退役。
比盧普斯在6位1號球星中是一個獨特的存在。
和以上5位相比,尤其是和麥迪、哈達威、羅斯以及小斯相比,比盧普斯顯得樸實無華。他的團隊意識出眾,防守穩健,同時擁有一顆大心臟,沉穩的球風使比盧普斯整個職業生涯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大傷,他是6位球員中起飛次數最少的一個,卻也是六位球員中唯一一位獲得FMVP的球員。
拉塞爾轉投勇士改穿0號後,1號球員的榮光現在寄托在德文.布克身上:
布克作為最年輕的70分先生,本賽季取得了長足進步,大局觀和領袖力大幅提升,逐漸擺脫「數據刷子」的稱號,場均砍下24.5分+6.3次助攻+3.7個籃板的數據,已經躋身球星陣列。
身穿1號球衣的球星天賦異稟,飛天遁地無所不能,但你跳得再高,總有落地的時候。
如果天才懂得了節制,或許就不會留下這麼多的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