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公眾號「侃英語」原創內容
前兩天收到一個同學的求助,看得我也是醉了:
買「姨媽巾」(衛生棉)應該是女生的高頻場景,男生偶爾也會幫著買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偶爾想過它的英文如何說?
我覺得萬一你真的在國外碰到這種場景,不知道「姨媽巾」用英文怎麼說就尷尬了...總不能去比劃吧...所以,無論你是男是女,今天還真得好好讀一讀這篇文章。
為了大家的英文學習我也是操碎了心
,查閱了各種資料,跟我各種國外朋友確認…反正我一大老爺們今天豁出去了,造福各位女同胞了。
我們先從印度的一部電影說起,叫《護墊俠》。
影片根據印度「姨媽巾之父」--阿魯納恰拉姆的真實故事改編。
1994年,他發現新婚妻子因為買不起昂貴的國外姨媽巾而在經期使用舊布條,非常不衛生,於是他痛下決心改變這一現狀。在經歷了各種不理解和嘲諷後,他終於製作出了低成本衛生巾,為改善印度窮困女性的生理健康問題、改變印度社會對女性經期的陳舊觀念做出巨大貢獻。
影片裡的一句經典臺詞--「權勢之人、強壯之人不會讓國家變強,女性強大、母親強大、姐妹們強大後,國家才會強」讓無數人感動。
此片一經上映,迅速引起印度社會的巨大反響,連「米叔」阿米爾·汗都在推特上為其瘋狂打call:
米叔這條推文的內容為:
Yes, that’s a Pad in my hand & there's nothing to be ashamed about. It's natural! Period.
沒錯,我手裡拿著的是護墊,這沒什麼好羞愧的,經期是自然的生理反應。
首先我想為大家解讀一下該句最後的這個--period,用得很妙,是一種「雙關」的用法:
① Period 可以表示「句號」,如果一個人在一句話最後說了一個 period,就意味著對前面這句話的強調,period 表示「沒了」、「就這樣」的意思。
比如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裡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臺詞:
If you want something. Go get it. Period.
如果你要什麼東西。就去爭取。就這樣。
② Period 的第二層含義就表示女性的「生理周期」(或者被稱為「例假」或「大姨媽」),比如:
I am on my period.
我大姨媽來了。
再回到米叔推特上的那個句子:Yes, that’s a Pad in my hand & there's nothing to be ashamed about. It's natural! Period.
最後的 period 既表示對前句的一種強調和肯定,又表示女性的「大姨媽」,即「Period is natural」(大姨媽很正常)。這種雙關大家是否能體會?
再回到本文的主題:「姨媽巾」(衛生棉)怎麼說?其實句子裡的那個 pad 已經是答案了,看一下Urban dictionary上的一條解釋:
根據上述定義,pad 指「女性生理周期時期使用的護墊」。上面截圖中的例句我就不解釋了,大家自行理解。
但其實 pad 的意思非常寬泛,牛津詞典上對其定義為:
A thick piece of soft material, typically used to protect something, or to absorb liquid.
用來保護某物或吸收液體的一層厚厚軟軟的材料。
所以,pad 可以泛指一切「墊子」,如果沒有特定上下文,對方可能無法 get 到「姨媽巾」這一層含義,所以還得加上一些附加說明,比如你可以對店員說:
Do you have the pad that women use on their period?
請問你們有女性在生理周期使用的那種護墊嗎?
或者在 pad 前面加上一個「sanitary(/snteri/)」,表示「衛生」,別人就能完全能理解,即「sanitary pad」。
另外,美國人還管 「姨媽巾」叫「sanitary napkin」;英國人管它叫「sanitary towel」,這些說法都是可以的。
生活處處皆知識啊!我也樂於給大家寫這樣的文章,既學英語,又漲知識。
歡迎大家把生活中的思考分享給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