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洛德2020年全球投資者研究:中國投資者認為可持續發展類基金能...

2020-12-09 手機鳳凰網

施洛德投資發布的《全球投資者研究報告2020》顯示,有接近一半(48%)的中國投資者認為可持續發展類基金具備吸引力,原因是其能夠提供更高的回報,這一數據高於全球(42%)、亞洲(44%)的整體比例。同時,56%的中國投資者偏好可持續發展類基金是因為這類產品能帶來更廣泛的環境影響;45%則是基於其個人的社會原則。據悉,這項調查涵蓋全球32個地區,其中包括1000名中國投資者。

近年來,環境汙染、氣候變化等成為中國社會普遍關注的議題,在投資領域,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也日益受到重視。43%的中國投資者表示,當他們和財務顧問交談時,幾乎每次都會詢問關於可持續投資的信息;而55%的受訪者幾乎每次與財務顧問交談時也都會經常收到這方面的信息,這兩項數據均高於全球、亞洲整體比例。

中國投資者相信自己能透過投資為一個更可持續發展的社會作出貢獻,當中有超過三份二投資者(66%)在可持續發展類基金與沒有可持續發展因素的基金之間會選擇投資前者,有關比例較全球(47%)及亞洲(49%)為高。

施洛德投資中國區總裁郭煒評論道:

「中國投資者在可持續發展的議題上,似乎不論在關注度或者是認為通過個人投資可帶來影響的想法有更強的信念。更可喜的是,調查顯示,過去認為可持續投資與回報不能並存的刻板概念已大為扭轉,投資者選擇相關投資時或無須犧牲投資表現。作為資產管理機構,我們的戰略角色是協助客戶掌握可持續投資的環境和機遇,讓他們的價值觀能夠反映在自己的投資選擇之上。同時,我們除了致力為投資者帶來回報之外,亦希望為整體社會發揮正面作用。」

氣候變化無疑是可持續發展當中的一項重要挑戰,至於緩和氣候變化責任誰屬,便有約一半的中國投資者認為個人(53%)(如他們自己)和投資經理(50%) 需要肩負起這個責任,而位列眾多選項第一的國家政府及監管機構的相關比例則為66%

相較於普通人,投資基金的經理通常能夠接觸所投資的公司,並進而影響其行為。67%的中國人認為,投資經理應該利用他們的影響力,從涉及化石燃料行業的公司撤資。 同時,投資者希望投資基金在投資時能優先考慮所投資公司的社會責任,如對社區和社會的影響,其次是關注環境問題,如排放、可再能源的使用、公司活動對生態系統的影響等。

氣候變化代價極大,對大眾生活影響深遠,同時亦正左右著投資者的意向。因此,施洛德自今年起已將氣候變化因素加入到各資產類別及市場未來30年的表現預測當中。

投資者不單透過投資取向表達他們對可持續發展的信念,亦在日常生活中身體力行。調查顯示,在推動可持續社會的行動當中,最常見的包括避免與企業社會責任紀錄不良的公司交易(69%)和減少及回收家居廢物(67%)等。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相關焦點

  • 施洛德投資:中國投資者認為可持續發展類基金具備吸引力
    施洛德投資發布的《全球投資者研究報告2020》顯示,有48%的中國投資者認為可持續發展類基金具備吸引力,原因是其能夠提供更高的回報,這一數據高於全球(42%)、亞洲(44%)的整體比例。
  • 施洛德:中國投資者對未來投資前景較為樂觀
    日前,施洛德發布了2020年全球投資者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雖然74%的中國投資者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持續6個月至2年,但國內投資者預計未來五年平均年回報將達到12.25%,這一數值超過全球投資者10.9%的平均水平,顯示出隨著中國市場吸引力提升,國內投資者對未來投資前景較為樂觀。據了解,這項在線調查涵蓋全球32個地區的23450人(包括1000名中國投資者),由施洛德委託獨立調查機構在2020年5月5日至6月12日期間進行。
  • 施洛德投資發布報告:國內投資者預計未來五年平均年回報達到12.25%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證網訊(記者 徐金忠)日前,施洛德發布2020年全球投資者研究報告。報告顯示,雖然74%的中國投資者認為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將持續6個月至2年,但國內投資者預計未來五年平均年回報將達到12.25%,這一數值超過全球投資者10.9%的平均水平,也超過過去五年滬深300指數6.56%平均回報率(年化)。上述研究顯示,隨著中國市場吸引力提升,國內投資者對未來投資前景較為樂觀。
  • 施洛德投資:長期看好中國市場,2020年權益資產機會更多
    來源:一財網農曆春節過後,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中國經濟增長回升態勢按下「暫停鍵」,部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前景感到擔憂。對此,施洛德投資中國區總裁郭煒表示,短期來看,「新冠」疫情對中國經濟或產生一定衝擊,不過,短期擾動不改變中國經濟長遠發展趨勢,施洛德投資繼續看好中國市場的投資機會。
  • 「揚鞭奮進馬蹄疾」,公募基金展現機構投資者磅礴偉力!
    針對資本市場,會議要求「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發展20餘年以信義義務為根基、採取淨值化管理、規範運作、公開透明的公募基金,在2020年再度給資本市場和億萬基民交出一份靚麗的答卷:2020年,公募新發基金規模逾3萬億,管理總規模突破18萬億,權益類基金佔比提升9個百分點,在專業化投資能力加持下
  • 諾亞控股發布2019年可持續發展報告人才扶持與投資者教育成效顯著
    經過一年的努力,諾亞在2020年5月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時候宣布,轉型之路已獲得階段性勝利。這也在促使投資者將性別多樣性和公平性納入對企業的評估之中,以確定企業應對ESG相關風險和機遇的能力。諾亞控股正是一家由女性創業並擔任CEO領導的公司。諾亞財富可持續發展報告中顯示,其2018年女性員工佔比為61.77%,2019年這個數據還在繼續飆升,到了64.29%,而A類高管中女性佔比也接近30%左右。
  • 英媒:看好中國,全球投資者押注1萬億
    英國《金融時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全球投資者向中國的突破性發展押注1萬億元人民幣  儘管新冠病例最早在中國被報告,但隨著外國投資者搶購價值1萬多億元人民幣的股票和債券,2020年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吸引各方蜂擁而至的年份。
  • 國聯安基金劉斌:注重ROE的價值投資者
    堅持價值投資注重長期持有劉斌,2009年8月加入國聯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後擔任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2013年12月起擔任國聯安證券投資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先後負責多隻權益類產品。截至2020年12月13日,其管理的國聯安智能製造、國聯安穩健分別達到了40.13%和18.22%的年化收益率。作為價值投資的忠誠擁護者,劉斌堅信,價值投資仍是當下最具有價值的投資理念和方法。劉斌表示,在投資中,自己是一個價值投資者,投資就是獲得企業成長的回報。通過博弈賺取對手的錢,不是自己的風格。
  • A股投資者行為趨於「基本面化」,鵬華基金厚積薄發續寫輝煌
    來源:時刻頭條日前,中金公司發布研報指出,隨著近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斷開放、機構投資者崛起, A股市場正在迎來四方面改變:一是居民資產配置將更多轉向金融資產;二是投資者結構逐漸「機構化」;三是機構投資者「頭部效應」明顯;四是市場投資行為趨於「基本面化」, 為權益類基金的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最新《投資者情緒調查報告》:近七成投資者認為A股會上漲
    中國財富網(雨天)最新發布的《長江商學院投資者情緒問卷調查(CKISS)》顯示,投資者情緒繼續回暖,總體呈現樂觀偏保守。該報告主要針對中國資本市場投資人情緒和預期,基於中國13個重要城市的大樣本抽樣調查。
  • 奔跑中的交銀施洛德基金
    來源:一點財經中國公募基金正奔跑在新徵程上,力求為基民帶來跨越經濟周期的持續超額收益。近年來,公募基金憑藉運作機制較為規範的優勢,迅速順應市場優化產品結構,整體規模得以從約9萬億元放大到了14.77萬億元。這其中,權益類產品整體取得較高的長期回報,也越來越受到個人投資者的認可。
  • 興證全球基金林翠萍:解析投資者對港股的三大誤解
    來源:雪球興全滬港深兩年持有期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興全滬港深兩年持有混合(F009007)$將於5月7日起正式發售,投資者可於蛋卷基金上進行認購,敬請關注。大家好,我是林翠萍,興全滬港深兩年持有期混合型擬任基金經理。
  • 公募大發展權益類基金長期業績釋放
    會議提出「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規範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等要求,作為資本市場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以信義義務為根基、淨值化管理、規範運作、公開透明的公募基金2020年給市場和億萬基民交出了一份亮麗答卷。2020年,公募新發基金規模超過3萬億,管理總規模突破18萬億,權益類基金佔比提升9個百分點。
  • 百舸爭流 奮楫者先 施洛德投資在中國市場開啟新航程
    施洛德投資是首批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機構之一,這家創始於1804年的老牌資產管理公司將百年積澱的沉穩與銳意進取的激情完美融合,轉化為在廣袤的中國資本市場開疆拓土的自信和動力。 施洛德投資中國區總裁郭煒表示,中國在施洛德的全球戰略中可謂是重中之重。公司致力於將更多優秀的策略引入中國,為日益成熟的內地投資者提供量身定製的投資方案和長期穩定的回報。
  • 權益類基金受追捧 2020年首隻爆款基金誕生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 新年首隻爆款基金誕生□本報記者 徐金忠 8日,2020年第一隻爆款基金誕生:交銀施洛德內核驅動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一日售罄,觸發比例配售。業內人士認為,這與2019年公募基金亮眼的權益投資收益分不開。對於2020年的A股市場,基金機構認為有理由保持樂觀。在配置方向上,科技以及逆周期政策調節下的低估值板塊均是重點關注方向。多重因素催生爆款基金8日,交銀施洛德基金公告稱,交銀施洛德內核驅動混合基金提前結束募集,並進行比例配售。
  • 可轉債配置價值凸顯 普通投資者可關注兩類基金產品
    2020年以來轉債市場表現突出。3月12日,6隻可轉債密集發行。3月以來可轉債發行明顯提速,資金蜂擁轉債市場。截止目前,2020年以來已有37隻可轉債上市交易。數據顯示,中證轉債指數在2月24日創4年來歷史新高。
  • 交銀施洛德基金:二季度初或面臨反彈
    記者 黃慧玲交銀施洛德基金認為,本次疫情發生突然,傳播性較強,疊加春運給市場帶來較大不確定性,短期情緒衝擊明顯。然而結合2003年非典期間經濟與市場運行經驗,以及受到世界衛生組織認可的防治措施,影響經濟與資本市場的時段或將主要局限在2020年上半年,直接影響行業主要局限在第三產業,衝擊效果中性可能將使得2020年實際GDP增速下行0.5%左右,全年中國經濟在貿易衝突緩和、製造業修復支撐下經濟市場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的方向並未發生根本改變。
  • 2020年哪些資產和行業被低估或者高估?|資產|投資者|執行長|...
    《金融新聞》採訪了紐約市最資深的一批投資者,諮詢了他們對於2020年展望,以及對他們來說目前最被高估或者最被低估的資產、行業的看法。非常精彩,值得我們深入的學習研究。2019年是個非常好的年份;全球市場健康狀況好的不同尋常 - 全球主要股指均錄得兩位數的回報。
  • 可轉債的「危」與「機」在哪?投資者可以這樣優選可轉債基金
    基金經理:可轉債的「危」與「機」可轉債全年市場仍可積極有為基金經理認為,近期國內權益和轉債市場均有所調整,轉債市場估值較高的問題在調整中也有所緩解,全年仍看好轉債市場的表現。融通基金許富強:轉債的特殊性,投資可轉債首先要規避的是條款上的一些風險,特別是轉債強制贖回的風險。另外,歷史上公募發行的可轉債沒有出現違約,但是隨著國內信用市場的發展,未來不排除轉債市場出現信用風險,因此要規避低資質,經營持續惡化的品種。
  • 外國投資者對中國債券的需求將持續加大
    46歲的延斯·諾德維格(Jens Nordvig)曾擔任野村證券(Nomura)固定收益研究部門的負責人,同時也是該部門的高級外匯策略師。2016年,他離開野村證券創辦了Exante Data。從公司名就可以看出,Exante Data使用數據源(其中許多是非傳統的)來預測經濟和金融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