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辭舊迎新、繼往開來的美好時刻,中國國禮書法家張源達先生向廣大書法愛好者和長期關心、支持書法事業發展,傳承中華文化的社會各界友人,致以節日的問候和新春的祝福!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砥礪前行,共同迎接2020鼠年的到來!
人民喜愛的書畫家張源達登陸美國納斯達克
張源達,字鍵鴻,號鍇浚,籍貫廣東。工業經濟學博士,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後,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大草書法領軍人物。現任中國眾創大會組織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華夏百強企業書畫院院長、北大新世紀未名書院副院長、上海長源書畫藝術館館長。
張源達代表作品有《沁園春雪》、《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卜算子詠梅》、《浪淘沙北戴河》、《鷹》、《講信修睦,協和萬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只爭朝夕,不忘韶華》、《厚德載物》、《福》、《志存高遠》,還有《清華校訓》、《念奴嬌赤壁懷古》,《滿江紅》、《將進酒》、《大風歌》、《離騷》、《短歌行》等等,其作品勁健而不失飄逸,靈動而不失雄渾,在長篇上布局恰到好處,在短篇上表現揮灑自如。
張源達作品
張源達的書法風格剛柔相濟,氣勢磅礴,運筆似行雲流水,飄逸灑脫,整幅作品似畫非畫,如畫如詩,自成一體。既有狂草書法的豪邁奔放,又不失行草書法之規矩方圓,充分體現出中華傳統文化的風骨精神,開創中國「草書」書法之新成,被譽為「中國大草書法」。張源達染墨多年,尤嗜大草,縱橫有不羈之志。資深書法界同仁說:「張源達書法墨筆淋漓,骨勢縱橫,似書似畫,頗具創造之力」。作品被海內外各界人士及機構廣泛收藏,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張源達作品
悠悠數十載,筆耕不輟
張源達先生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2002年晉升企業管理學教授,是國內知名的資深企業顧問和眾多企業家的良師益友。張源達興趣十分廣泛,7歲即開始習帖臨畫,13歲參加省美展,由於勤奮好學,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字,有幸成為中學和大學時期的宣傳骨幹,自然那時風行的黑板報、宣傳欄成為了張源達書法藝術的開端。他嫻熟的筆墨及工整嚴謹的結構,贏得了人們的讚譽,同時也奠定了他紮實的書法基礎。儘管從本科到碩士,從博士到博士後,完成學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張源達仍然沒有放棄對書法藝術的探索與追求,人稱「書法家中的博士後,博士後中的書法家——跨界典範」。
張源達作品
2013年初春,張源達先生的作品開始進入拍賣市場,雅昌藝術品拍賣網查詢的數據顯示,在由冉東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組織的2013年秋季拍賣會上,張源達先生的作品有10多幅成交,拍賣成交價格從3萬元到9萬元不等,自此,張源達先生走上了他人生道路的新徵程和藝術人生的新起點。
2016年7月1日,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人民喜愛的書畫家》大型書畫特輯,張源達先生作為國內20位一線書畫家之一獲邀入編,為中國共產黨誕辰95周年獻禮。
張源達作品
2017年10月,《中國書畫40年》(紅旗出版社出版)展示了改革開放40年40位書畫大師的藝術人生和經典作品,前10位藝術大師分別是歐陽中石,馬海初,劉大為,楊曉陽,張源達,沈鵬,馮遠,王鏞,殷國梁,林岫。
2017年11月23-25日,哈薩克斯坦北哈薩克斯坦州長阿克薩卡洛夫·庫瑪爾訪問湖北,當得知雄鷹是哈薩克斯坦的國鳥,象徵著哈薩克民族勇敢、自由與豪放,張源達先生專門為庫瑪爾州長現場創作《鷹》並贈送州長,深得州長讚譽,用中國傳統文化特殊符號,參與構建中國與哈薩克斯坦合作的友誼橋梁。
張源達先生現場專門為哈薩克斯坦北哈薩克斯坦州長阿克薩卡洛夫·庫瑪爾創作《鷹》並贈送留影
2017年12月19日,在深圳「遇見未來」普惠金融論壇上,張源達先生現場懸紙懸筆懸腕創作《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節選)並現場拍賣,起拍價20萬元人民幣,最終拍出60萬元人民幣。張源達先生將拍賣款全額捐出,用實際行動扶貧並資助貧困大學生。
張源達作品
2018年2月14日,張源達先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向全球華人拜年!在濃濃的中國年味中,與全球華人一起辭舊迎新。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魅力和中國文化自信。
2018年9月,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題寫書名,《中國當代書畫名家》(蘇士澍、張源達作品合輯)上線面市,廣為傳播。《中國當代書畫名家》收錄了孫其峰,沈鵬,何家英,蘇士澍,歐陽中石,範曾,靳尚誼,張海,李鐸和張源達等藝術大師的作品。
張源達作品
2019年7月,參加慶祝建國70周年的專題報導,張源達先生被評選為「人民功勳藝術家」,並與中國美協主席範迪安共同出版《人民功勳藝術家》作品合輯,深受大眾好評。
2019年8月,張源達先生受邀參加《第二屆世界青年文明論壇暨馬中青年回儒對話峰會》,其作品《沁園春·雪》、《講信修睦,協和萬邦》作為國禮在論壇展出並贈送馬來西亞重要領導人。
2019年8月31日,俄羅斯國會議員,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沙集洛夫·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先生成功將張源達先生作品《鷹》送達俄羅斯總統普京先生。
俄羅斯國會議員、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沙集洛夫·謝爾蓋·弗拉基米洛維奇先生與張源達先生手持專為普京先生創作的作品《鷹》合影
2019年10月1日國慶節前夕,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張源達先生專門創作《七十載革故鼎新神州巨變,九萬裡改天換地華夏騰飛》等18幅作品作為國慶特別獻禮。
張源達作品
常常有人問張源達先生,你工作這麼忙,社會職務也這麼多,哪來的時間習練和創作書法?他總是笑笑回答:「我沒有時間習練,但我在時時習練」。熟悉張源達的人都知道,他有一個習慣,不論是在飛機上、高鐵上,還是在會議上、活動中,還是在......,只要有文字闖入張源達的眼睛,或他看到某一個字某一組詞,或某一個句子,他的手就會條件反射式的動起來,就會憑空寫劃這個字這組詞這句話,直到自己滿意為止,無論何時何地,幾十年如一日,而真正動筆的時候就能一揮而就了。他用這種習練方式這種粋片時間管理,練就了自己的書法好身手。
張源達作品
張源達先生還獨創「三懸」創作手法,懸紙、懸筆、懸腕,不用案臺和毛氈,讓人直接將宣紙垂直懸起,藝術家直接在懸起的宣紙上進行創作,此過程中,力道過度,宣紙就會穿孔;著墨過多,墨就會沿著宣紙下滑,影響創作效果。張源達先生著墨和力道都把握得恰到好處,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大氣磅礴、疏密有節、張弛有度,展示出了極高的技術和藝術價值。
張源達作品
彎折是本質,點劃見精神
大字已是難寫之功,大草更是難中奇難之技,因為大草書法體現牽絲連帶、行間字距錯落有致等等細節,往往很難把握,此乃人們常說的向大處寫容易,向細處收不易;縱與回的和諧迴環,一需要體力,二需要心謀,體力與心謀的修煉,恰是學識和學養的綜成,這讓張源達富有極強的筆墨控制力,能執筆寫常規草書,已非常不易,能執筆縱情大草者,才是功深高端的奇技掌握。張源達用自己的書法修養和學人品質創建大草雄美,那一筆一划,那一彎一折,筆鋒收與回、筆勢斷與邊,皆有新功。字形綜觀為大,但是細緻間錯其間,生動成妙,字與字、行與行的黑白顧應,落實在紙面,可是思謀在筆先,顯示出他的大草對空間的藝術處置謀算,已經達到了相當純熟之地步。
張源達作品
張源達修煉書法,視界相當廣博,專攻相當高端。說廣博,是因為他的書法主走師古大道,遠探秦風漢韻,篆隸有根本,再修唐楷,主成法度,習二王懷素,行書為俊逸,草書得功成,可謂是諸書皆成,執筆就是翰墨功,書韻繽紛,全面深修。說高端,是因為張源達在諸書皆成的基礎上,又專意大草,取質毛體草書的雄邁恣意,合成懷素草書的癲狂縱情,大筆揮縱寫天地,弘墨如雷湧天宮。大而神邁,雄而奇絕,卓立書壇,令人仰觀生慕,也印證了他常說的一句話:「彎折是本質,點劃見精神」。
張源達作品
讓筆墨尋找傾訴與表達的最佳方式
張源達書法至關重要的一點,就是書者本人的文化積累和藝術修養。他的作品裡總是瀰漫著一種真摯的文人情懷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積澱。由於有深厚文化底蘊鋪墊,我們透過他的筆墨點劃,能看到中國傳統文化在其內心世界之地位,和書者本人對於書法藝術的情感狀況,於是那些無言的筆墨在行走白面素紙之際就會產生一種張力,用寂靜無聲的墨跡、線條、章法構成一種具備生命情態的藝術力量,激活並溝通欣賞者與作者之間的情感交流。
張源達作品
張源達將傳統文化底蘊與書法藝術合而為一,這應該是一條走向書法藝術極境之路。特別是開拓出一個廣闊無羈的藝術天地,亦將在中國書法史上銘留墨跡。
國禮設計大師霍箭先生評價說:「我一直仰慕張源達先生,他的書法作品,總是給你強烈的視覺衝擊力,酣暢淋漓的墨色、勁健灑脫,淋漓痛快一氣呵成。他在一種如神鬼附體的知覺引導下,讓筆墨自在地尋找傾訴與表達的最佳方式,或在表現形式上,賦予單調墨痕有生動的色彩!他著墨運筆,流暢如江河奔瀉,激情飛揚,似天馬行空,構建出一曲黑白的交響曲……」。
霍箭先生還說:「我用古人的話評述張源達的作品——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張源達作品
技達嫻熟筆墨暢,有精神、有氣度、得奇韻、成妙動
草書是書法的最高境界。一般來說,草書從章草源發,經由歷代書法家的磨礪,度成今草,再成狂草,是一個越寫越恣意,越寫越痛快的心意過程。張源達草書,師古為貼,完整走過草書的發展歷程,對諸家帖本,極盡探究,汲取諸家之成,醞釀獨家精華妙姿。特別對張芝、張旭、懷素草書的法度執行嚴密,不寫隨意,所以觀賞他的草書,雖然筆縱入雲,墨落匯海,但是在筆墨遊走天地之間,也一定是緊合法度,不是時下書壇寫草書,法度拋盡,只表心跡的自由表現主義,而是傳承草書歷史文化的忠實復成之功。
張源達作品
張源達草書,是草書書法由行草至狂草而再生萌新,探索介乎於行草狂草間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的創新實踐。用筆的連貫與毫鋒的使轉,都是典型的草意筆法,字形漸漸調大,把草書寫成榜氣勢,名副其實。大草之法,自古不多見,張源達結合現代審美框架和富有天資的筆墨才華,大膽拓展,終有成就,令人敬仰。
張源達作品
張源達功傾大草,是書法家對結構、筆法、線條、墨規、章法的總體掌握,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巔峰,同時又因為書法家具備自由發揮才華,所以渡化成他的書法境界:先守舊法,再得破法,善於創新,全依根基。張源達在書海立帆,就是乘風破浪,篤行致遠!
著名藝術評論家楊振明撰文《技達嫻熟筆墨暢 大草卓成一品功》,對張源達先生的大草書法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他認為:
「書法不僅僅是一個人的技法修養所成,更是一個人的學識、胸襟、志向、品德的綜合體現。仰賞張源達先生的書法,會被嫻熟極成的筆墨暢意所傾服,更會被筆墨中所體現出來的品修學識所感動。他的書法有精神,有氣度,得奇韻,成妙動,揮筆縱墨,依書抒懷,把博士學養與筆墨技法緊密合成一體,文人風質,功滿情深!」
張源達作品
在張源達的筆墨間細品張源達的書法作品,可以感受到草書帶來的無窮魅力,感受到草書的氣豪勢雄,縱橫流離;可以感受到他書寫中自有融入感情、激情、性情,感受他對詩詞那份集層次的至深,.....,我們不禁為之擊節讚嘆!愈讀愈感到張源達作品成就的非同凡響,讓人手不釋卷、回味無窮;不論是從草書書法理論上講,還是以詩詞質論上講無疑都是時代的標榜。大草書法不僅僅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更是時代的烙印和記錄,在書法的淵源長河中,塑造了一代又一代的名家。在學習中國文化的同時,張源達在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有了一顆永葆赤子之心,在書法深造和研究的道路上才越走越遠。
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秣馬厲兵,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