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醫大本科生以一作發表國際TOP期刊1區SCI論文(影響因子8.402...

2020-12-22 澎湃新聞

溫醫大本科生以一作發表國際TOP期刊1區SCI論文(影響因子8.402 ),科研小白華美逆襲!| …

2020-01-15 19: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月14日,溫州日報新聞客戶端以《1095天的潛心科研,眼視光科研小白的華美逆襲!》為題刊登了溫醫大學子林莉的故事。

△點擊查看高清大圖

林莉,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15級眼本1班學生。

2020年1月2日,當大家憧憬新年快樂的同時,林莉也得到了西湖大學直博的機會,這是對她本科期間整個科研生涯的肯定與認可。回首本科期間:2017年9月,她以第二作者在國際TOP期刊1區「Nucleic Acids Research」參與發表研究論文「A 'new lease of life': FnCpf1 possesses DNA cleavage activity for genome editing in human cells」(影響因子11.561)。2018年9月,她以第一作者在國際TOP期刊1區「Molecular Therapy」參與發表研究論文「Engineering the Direct Repeat Sequence of crRNA for Optimization of FnCpf1-Mediated Genome Editing in Human Cells」(影響因子8.402)。

在校期間,她還獲得過國家級勵志獎學金、校級三好學生、校級海外培優交流獎學金,校級創新創業獎學金等榮譽,2018.7-2018.8於昆士蘭大學轉化醫學研究所Prof. Paul Clarke課題組,交流訪學。

科研小白結緣科研

林莉的科研之路源自一場學院組織的「樂學眼科進實驗室」的活動。一個嶄新的領域在她面前鋪開來,覺得新奇又有趣的她壯著膽子向老師詢問,「我暑假能留在這裡學習嗎」,機會果不其然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谷峰老師的「歡迎歡迎」開啟了她與實驗室奇妙的緣分。科研小菜鳥就跟在實驗室學姐身後,從小鼠換籠子,到剪趾提基因組,再到質粒抽提,一步一步踏實學習,「那時候不懂的太多了,但是跟著學、認真學、踏實學肯定沒錯,學姐做什麼,我學什麼,常常跟在學姐後邊凌晨才回到宿舍」,回憶起剛起步的時候,她依然還是滿臉的興奮和期待。終於她獲得了導師的認可,在大一暑假結束後留了下來,林莉終於正式加入了谷峰老師實驗室。

可「加入」二字其實並不像它們的筆畫那般輕巧。由於實驗室在另外一個校區,大二開始,她每天都以校車、公交輾轉於兩地,跑去茶山上課,再跑回學院路實驗。而支配她的動力便是越來越明晰的科研輪廓——那段時間有了各種形式的探討和大量的文獻閱讀,她對課題組的研究有了更清晰的把握,從蹣跚學步中慢慢成長了起來。

寒來暑往堅持科研

本科期間,林莉曾在導師的指導下成功申報了一項省級課題。單獨承擔一項省級課題的科研任務賦予了她許多責任,隨之而來的還有壓力,她調侃說:「以後在實驗室裡再也不『耍流氓』了呢!」在課題開展的前期,輸出的多是陰性結果,而在與導師交流的過程中,有一番話讓她至今難忘:「我們要的是結果,而不是陽性結果,哪怕是陰性結果也有意義,它可以告訴後來之人此路不通。」漸漸地,她對「科研」有了更深的理解。

回顧大二到大四,林莉以谷峰老師在讀研究生的標準要求自己,所有的日程都跟著師兄師姐們走,寒假回家呆了一周就急不可耐地返校,暑假90多天,一天都不舍離開。這3年,是用平板堆砌的3年,是用移液槍丈量的3年。這3年她構建了不下500個載體,做了不下1600管次的細胞流式。最忙的時候,她常在凌晨三點鐘回寢、清晨六點鐘便爬起來繼續實驗安排。

「我看過凌晨兩點、三點、四點、五點的溫醫,當我抬頭,在窗外黑壓壓的夜景裡,我看到了自己,疲倦卻快樂。」

——林莉

學姐寄語:

始終不要放下學習!

推薦閱讀

溫州醫科大學

作者 | 謝婕

來源 | 眼視光學院、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責編 | 二師妹飽了

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提供原創文字 / 圖片 / 視頻 / 音頻素材及線索

原標題:《溫醫大本科生以一作發表國際TOP期刊1區SCI論文(影響因子8.402 ),科研小白華美逆襲!| 出彩溫醫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
    sci期刊之間存在影響因子的差異,根據一定的標準,把每本sci期刊按照影響因子,對號入座相應的分區。不同的分區,對於論文要求高度不同,那發表的難度也不同。那麼,sci一區論文發表難度大嗎?當然大。知實學術與多本期刊合作,投刊發論文,關注我,發留言~
  •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
    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sci論文是國際學術界的頂尖論文。你說你的學術水平在某一領域達到國際水平,卻沒有sci論文來證明,是缺少說服力的,是很難得到學術界圈內人士認可的。足見,sci論文地位之高。sci是什麼級別的論文從發表論文代表的學術水平來說,從低到高依次是省級論文、國家級論文、國內核心論文、國際核心論文。其中,國內核心論文,就是常說的北大核心論文、南大核心論文、科技核心論文。
  • 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
    sci期刊相比較其他期刊來說,已經處於頂尖的地位。但sci收錄的期刊不止一本,在sci期刊這一圈子內也難免互相比較高低。那麼,sci期刊如何判斷級別高低?分區或影響因子。首先,sci期刊分區判斷級別高低sci期刊分為了四個區,採用的分區標準有兩種。先說中科院分區,影響因子排名前5%為1區、6%-20%為2區、21%-50%為3區,其餘為4區。再說JCR分區,將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按25%等分為Q1(前25%)、Q2(25%-50%)、Q3(50%-75%)、Q4(後25%)四個分區。
  • 影響因子一直穩居13分以上的SCI期刊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期刊封面該刊於2012年3月29日創刊,印刷版於2013年開始出版。2013年10月被國際權威檢索資料庫SCI收錄,2014年7月獲得首個影響因子 8.476。
  • 徐州SCI期刊論文多長時間能檢索
    徐州SCI期刊論文多長時間能檢索  現如今發表論文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所以發表論文也就愈發的普遍了,在發表sci期刊論文的時候,想必很多不怎麼了解的作者來說,應該都不怎麼清楚它是不是會檢索的吧,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一起來全面了解一番。  下面小編也結合以往的經驗給大家介紹sci論文檢索的方法:  還有一種辦法是直接查文章是不是被SCI收錄。
  • sci論文發表多久能查到
    sci論文發表能查到,通常是指在Web of Science資料庫能夠檢索查詢,要建立在在sci論文發表見刊基礎之上,需要投入時間和精力來完成。那麼,sci論文發表多久能查到?這個難以確定,主要與sci論文質量以及雜誌社送審效率有關。
  • 優秀:深圳技術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英文論文!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是學術出版業巨頭荷蘭愛思唯爾(Elsevier)出版的磁學領域核心期刊,自1975年出版以來,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被SCI收錄,目前最新影響因子為2.683。
  • 四種方法幫你輕鬆查找SCI期刊影響因子
    這是一個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影響因子是以年為單位進行計算的。以2010年某一期刊影響因子計算方法為例,IF(2010年)=A/B,其中A為該期刊2008-2009年所有文章在2010年被引用的次數,B為該期刊2008-2009年發表的所有文章總數。
  • 本科期間,發表一篇SCI論文,有多難?對考研有用嗎?
    了解完什麼是SCI以後,我們再來聊一聊本科生發表一篇SCI到底難不難?對考研有沒有用? 本科生發表SCI難不難? 說實話,很難! 但是,如果有本科生真的憑藉自己的本事,發表了一篇SCI,那確實不得了,即使到不了一區二區,三區也可以。 比如,來自天津大學2017級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孫澤洲同學。
  • 本科生一作發10篇1區SCI,6篇被選為封面論文!
    5月,南科大全體畢業年級本科生陸續返校。致仁書院、化學系2016級本科生胡啟錕在返校後便迅速投身到了闊別已久的實驗室。這「親切的」實驗室對於就要畢業遠行的他,也是即將分別的實驗,胡啟琨的眼裡滿是不舍。 在南科大就讀本科不到四年的時間裡,胡啟錕在國際著名期刊發表論文17篇,其中在Adv. Energy Mater.
  • 連續三年位於Q1區!中國首份SCI收錄藥劑學期刊,影響因子已超5分
    Asian J Pharm Sci是中國第一個SCI收錄的藥劑學期刊,連續三年位於JCR Q1區,目前的即時影響因子已達到5.4。在近日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電子雜誌社有限公司出版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20)中,期刊入選"2020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是唯一入選的遼寧省高校期刊,位列37種高校入選期刊的第12位。
  • 別了,SCI論文數量英雄的時代,唯SCI的罪魁禍首是環化生材
    因為這些專業,最容易發論文,最容易發SCI,也最容易發NSC(nature,science,cell)三大頂級期刊。這些專業發論文,那sci刷的叫一個多,影響因子叫一個高啊。因此把整個大學的科研風氣全帶壞了。
  •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
    發表sci論文必須全部是英語嗎?不是。發表sci論文經常遇到英語的要求,甚至很多作者因為英語水平不夠高,影響了sci論文發表。這主要是因為大多數sci期刊要求英語,但不是所有的sci期刊都要求英語。sci中收錄的期刊來自很多個國家,包含很多本期刊,每本期刊都有各自相應的要求。
  • 南京林業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權威期刊《Small》發表論文!
    近日,國際權威期刊《Small》在線發表了題為「Faithful Fabrication of Biocompatible Multicompartmental Memomicrospheres for Digitally Color-Tunable Barcoding」的學術論文(影響因子10.85),對食品、藥品的防偽提出了一種新型策略。
  • 導師讓第一篇論文投中文期刊,可同門卻投英文,是覺得我不行?
    關於研究生論文發表的爭議不少,但這類相似的事情真不多,之前爆出的問題主要是論文署名引發的,如學術論文一作之爭。並非都是和導師之間的問題,也有共同完成實驗後的成果劃分。比如說,碩士生辛苦完成的實驗、數據分析,被「安排」給師兄或師姐撰寫論文投稿。
  • 好消息,營口SCI期刊論文在哪能檢索
    國際標準連續出版物號:ISSN1007-1474。  1.發表SCI論文的難度確實因研究領域而異,某些學科領域本身就具有先天的優勢,更容易做出成果。比如說之前有人提到的,相同的科研環境和資金支持下,生物化學類的領域出結果發sci論文要比計算機類容易得多。原因無非是不同的行業現狀和評判標準有天壤之別,自然沒有可比性。
  • 捷報:深圳技術大學一名大二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英文論文!
    近日,深圳技術大學中德智能製造學院18級機械2班陳錦潮同學在國際期刊IEEE Sensors雜誌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Development ofIEEE Sensors雜誌的CiteScore 為3.96,近五年影響因子為3.115,在INSTRUMENTS & INSTRUMENTATION領域為JCR一區,在Physics and Astronomy大類Instrumentation小類(排名:6 / 123)以及Engineering 大類 Electrical
  • 紡織服裝學院本科生發表多篇SCI論文
    新聞網訊 近日,紡織服裝學院、非織造材料與產業用紡織品創新研究院教師閆旭、黃曉衛等指導的2016級紡織工程系本科生董文昊、劉佳旭、牟小菊等多位同學在原位電紡纖維用於醫用紡織品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在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188 (
  • 2018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最新發布,Nature、Science、Cell三大神刊...
    2018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最新發布,Nature、Science、Cell三大神刊排名前列。新智元摘取其中有關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計算機視覺、機器人學等領域的期刊並做簡要介紹,希望對讀者選擇投稿期刊、閱讀前沿技術論文有所裨益。 今天,2018年度SCI期刊影響因子正式出爐!
  • 那些年,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各國政要
    在阿旺眼中,國家政要恨不能一天有48小時、恨不能用於孫悟空72變,分身72人工作,以改善民生、促進經濟發展、推動國家繁榮、提升國際影響力。但是,有那麼幾位國家領導人,還在讓阿旺膜拜但不可求的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了論文,讓我等芸芸眾生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