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高質量發展既要追求物質層面的高質量,也要追求精神層面的高質量。衢州以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對我們提出的「讓南孔文化重重落地」重要囑託為指引,以打造「一座最有禮的城市」為依託,深入挖掘南孔文化精神內涵,打響「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倡導「使用公筷公勺」「行作揖禮」「不隨地吐痰」,推出「有禮指數」,開展衢州有禮系列行動,不斷提升城市文明,讓「有禮」成為了衢州最鮮明標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選項、新業態、新引擎。
鑄就城市品牌,營造高質量發展最優環境
一個城市要提升知名度、影響力和吸引力,打響城市品牌是關鍵之舉、戰略之舉。而城市品牌要有靈魂,必須融入地區傳統文化精髓,必須在塑形象、重內涵、興產業上下功夫。衢州著力打造形象之禮、精神之禮、產業之禮,實現了「南孔聖地·衢州有禮」城市品牌影響力的跨越式提升,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
打造形象之禮,就是為高質量發展擦亮「名片」。良好的城市形象是促進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進而激發城市活力的關鍵。衢州通過確定城市品牌標誌、吉祥物和卡通形象,建立完整的城市品牌VIS系統,讓「有禮」形象化、可視化;推出「全球免費遊衢州」和政府「推倒院牆」服務,展現「有禮」印象;通過共建共享,在6個縣(市、區)同步打響縣域「有禮」城市品牌,放大了品牌集聚效應;通過構建「1 15」品牌代言體系,即聘任衢籍羽毛球世界冠軍黃雅瓊為衢州城市形象大使,同時聘任15名各行業知名人士作為城市品牌代言人,利用名人效應開展城市形象推廣,取得了實效,在最新中國城市品牌評價中,衢州首次躋身百強,位列第45位。
打造精神之禮,就是為高質量發展做足內涵。城市發展,文化是引領,文明是支撐。衢州堅持「文化 文明」,以「衢州有禮」引領文明創建,以文明創建助推城市發展。積極推動《衢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立法,出臺《衢州有禮市民公約》《村民公約》,構建文明行為規範體系,同時通過「有禮之星」選樹、志願服務、電視問政、不文明行為曝光等形成閉環,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升,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也正在全市如火如荼進行。
打造產業之禮,就是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增量。文化創意產業是地區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衢州成立南孔文化發展中心,推進南孔文化創新性轉化、產業化繼承;舉辦「文耀衢州·禮譽天下」四省邊際城市群文博會,構建了文化產業區域協作發展新平臺;聚力打造「衢州有禮」詩畫風光帶,以「古城雙修」——南孔文化復興和南孔古城復興為核心,推進文化創意產業向詩畫風光帶集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極。
衢州有禮逐漸成為城市品牌被外界認知
倡導文明生活,構築高質量發展牢固防線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浙江時強調:「要養成健康環保生活方式」。當前,疫情防控常態化已經成為影響高質量發展的「灰犀牛」,這也倒逼健康環保生活方式的養成。衢州在全國率先硬核打造一座「使用公筷」的城市,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同步打造一座「不隨地吐痰」的城市,就是要切斷病毒傳播途徑,防範化解疫情風險點,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打造一座「使用公筷」的城市,為的是讓飲食更衛生。傳統的合餐共食制是疾病「口口相傳」的重要途徑,而要打破傳統又困難重重,其中礙於人情面子和公共衛生意識不足是主要原因。衢州下定決心,在加大衛生科普的同時,藉助餐飲行業復工復產之機,開展「使用公筷」升級行動,全市百家餐廳、百家機關食堂、百個家庭籤下「軍令狀」,率先承諾、先行示範100%提供公筷公勺,讓「公筷」從共識真正走向了餐桌。開展「千村修約」行動,把使用「公筷公勺」納入村規民約,為在最廣大農村推廣使用「公筷公勺」打通「最後一公裡」。同時注重獎懲,設立「公筷公勺」推廣專項資金,獎優樹典型;設立文明創建「紅黑榜」,曝劣促後進,提升了使用公筷公勺的主動性積極性。
打造一座「行作揖禮」的城市,為的是讓社交更健康。衢州在傳承南孔文化的過程中,創造性推廣「行作揖禮」,既凸顯了有禮,又倡導了健康。實踐中突出領導幹部的帶頭作用,公職人員、政務活動必行作揖禮,在重大會議、重大活動的新聞中聚焦行作揖禮畫面。突出窗口單位示範作用,機關單位、大型商場、酒店、銀行等窗口點位以作揖代替握手。突出「小手拉大手」,中小學網課推出作揖禮教學課程,推行師生作揖禮儀。突出公眾人物推廣,邀請城市形象代言人、電視主持人等公眾人物拍攝示範作揖禮,並藉助媒體平臺開展宣傳,帶動市民參與,減少接觸,形成「有禮」新風。
打造一座「不隨地吐痰」的城市,為的是讓城市更宜居。隨地吐痰是城市管理的老問題,是危害公共環境衛生安全的「頑疾」,與現代宜居城市格格不入。衢州持續推進「隨地吐痰」整治,探索使用新手段破解老大難問題,利用「城市大腦 網眼監控」破解隨地吐痰「取證難」;通過增設痰漬收集器,發放「有禮集痰袋」破解「疏導難」;通過對隨地吐痰行為視頻曝光,引導隨地吐痰行為人參與清痰漬志願服務等破解「懲戒難」,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隨地吐痰行為顯著減少。
健全有禮體系,強化高質量發展體制支撐
推進高質量發展要有頂層設計,要有體系支撐。衢州創新推出「有禮指數」測評體系,在經濟、平安、民生、生態四張報表基礎上,補充有禮報表,構建了多元實績評價體系,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有禮指數」體現了系統集成的思維。一個測評體系要發揮其導向作用,需要有系統化的指標體系。衢州「有禮指數」測評體系通過充分調研和討論修正,形成了以7個「有禮」為依託的指標體系,即有禮品牌、有禮教育、有禮之星、有禮秩序、有禮環境、有禮治理、有禮機制,內容涵蓋文明教育實踐、文明行為規範、城市品牌打造等方方面面,使「有禮指數」測評成為一個全面謀劃、高度集成、統籌推進的系統工程。
「有禮指數」展現了銳意創新的勇氣。培根鑄魂、穩中求進必須做好守正創新。衢州推出的「有禮指數」測評體系,屬於首創,是「探路」之舉,是推進體制創新的有力體現。但推出這個體系只是百裡徵程的第一步,一個新的體系實施必然是動態發展的過程。實踐中,衢州著眼構建測評、結果運用、問題反饋、改進完善的良性循環,讓「有禮指數」測評體系真正激勵先進、鞭策後進,成為衢州文明提升的「航向燈」,為高質量發展賦能。
「有禮指數」突顯了真抓實幹的決心。能落地、可實施是一個測評體系的最基本要求。在這個測評體系構建過程中,衢州把小切口、具體化、可操作作為重要考量,強調不擺花架子、真正能落地。除指標體系外,還健全了配套工作體系、組織體系、政策體系、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明確了測評實施主體、實施方式和實施頻次,並將測評成績列入對縣(市、區)和市級部門的年度考核,為落地見效提供了有力保證。(《綠色中國》2020.5A)(文/全國人大代表、衢州市委書記 徐文光)(來源:綠色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