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屬於勞動者
幸福屬於勞動者
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
新時代是奮鬥出來的
勞動模範是民族的精英
人民的楷模
是共和國的功臣
11月24日上午,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山東共有125人榮膺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其中,濰坊市共有9名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接受表彰。
全國勞動模範
✿ 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趙本明
✿ 濰坊雷克蘭勞保用品有限公司防化服車間主任兼工會主席王福華
✿ 濰柴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首席技師王樹軍
✿ 新郎希努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製版師馬耀霞
✿ 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黨支部書記徐林收
✿ 濰坊市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趙霞
全國先進工作者
✿ 濰坊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三級調研員張桂鳳
✿ 濰坊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助理、新生兒科主任張成元
✿ 壽光世紀教育集團幼兒園園長、一級教師孫琳琳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在全市各級工會積極推動下,我市社會各界和企業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堅持價值引領、典型帶動,搭建培養平臺、創新培養模式,把對勞模的培養融入到企業發展全過程,全力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造型勞動者大軍,營造了學習勞模、尊重勞模、崇尚勞模、爭當勞模的濃厚氛圍,使勞模精神成為激勵廣大職工積極投身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的強大精神動力。
今天我們對本次受表彰的我市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典型事跡進行展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引領和帶動全市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勞動者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在推動我市改革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
這就跟著小編
一起學習他們的先進事跡
感受榜樣的力量!
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
趙本明
以工匠精神鑄造精品工程
趙本明,現任山東華邦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工作中他以工匠精神鑄造精品工程,僅用不到13年時間,將一家名不見經傳的三級建築資質小企業打造成了響噹噹的具有建築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全國大型企業。
2004年企業改制,他臨危受命擔任經理,在他的帶領下,企業奮力衝刺,彎道超車,創造了全國民營建築企業晉升特級資質的最快紀錄,成為山東省建築行業快速發展的先進模範典型,山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先後4次到企業考察調研,企業先後榮獲全國優秀施工企業、中國建築業成長性百強企業、中國建築業科技創新先進企業等稱號。
他不忘初心,積極履行社會責任。2008年汶川地震,組織工人搭建700餘間臨時板房;2018年「溫比亞」颱風過後,他捐款1700餘萬元,並主動承擔了青州市三個村的災後重建任務,讓三個村的老百姓提前兩個月住進了新家園;2019年「利奇馬」颱風災害期間,趙本明連夜調派100餘名員工填裝8000餘袋抗洪沙袋,並組織調動200餘輛卡車石料運往壽光災區;2020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動參與社會援助,捐款2000萬元,十幾年來,他擔當責任回報社會從未間斷,累計捐款達1億多元。
近年來,趙本明先後被授予濰坊市勞動模範、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優秀共產黨員、山東省誠實守信道德模範、山東省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全國優秀施工企業家、全國建築業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今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王福華
從普通農民工成長為全國勞動模範
32年前,他只是一位普通的農民工,32年後,他已經成為全國優秀工會工作者、齊魯最美安全衛士、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獲得者,榮獲山東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今年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他就是濰坊雷克蘭勞保用品有限公司防化服車間主任兼工會主席王福華。
1988年,王福華從職業中專畢業,在不同的工作經歷中,他始終立足崗位、勤於學習,衝在最前沿,爬在最高點,鑽在最深處,心系企業,默默奉獻,用信念和意志叩開了夢想殿堂之門,用心血和汗水譜寫出人生的精彩華章。
在濰坊雷克蘭勞保用品有限公司任職期間,本著「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王福華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平凡的業績,他牽頭技術攻關,發明了防化服「分類畫色標識法」,實用、節能、客戶滿意,每年為企業節約16萬元。推出了「3431勞動競賽工作法」,總結提煉了「查保促」安全「521工作法」,並組織職工參加了70多場勞動競賽,排查整改了各類隱患1200多條。探索實施了「3356工作法」(即三個溝通層次,三個基本制度,五個協商內容,六個依託平臺),自主研發了3H信息分享移動APP,暢通了企業與職工的溝通渠道,在此基礎上,堅持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保證職工工資年增幅在12%以上,該經驗做法在全省工會系統推廣。
今年春節期間,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堅持靠在生產一線,做通職工思想工作,從大年初一開始復工復產,加班加點生產防護服裝20000多套,有力助推了疫情防控工作。
王樹軍
專心致志與設備打交道
王樹軍是濰柴高精尖設備維修保養的探路人和領軍人,也是濰柴裝備智能升級、智慧轉型的引領者和推動者。個人先後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8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最美職工、泰山產業領軍人才、齊魯大工匠、齊魯首席技師、第七屆全省道德模範、鳶都產業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今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工作27年來,一心紮根基層,秉承嚴謹、認真、紮實的工作作風,專心致志與設備打交道,用實際行動和實實在在的成績成為濰柴乃至國內發動機行業中設備檢修技術的集大成者,是濰柴工匠精神的典型代表。他有兩項高超技能:一是擅長自動化設備的定製化設計及自主研發製造;二是精通各類數控加工中心和精密工具機的維修。
王樹軍在普通的崗位上把屬於自己的「那一件事」做出彩,用實際行動定義了人生價值,詮釋了「工匠精神」。在國外加工中心生產廠家壟斷的精密部件維修領域,他潛心研究,大膽嘗試,獨創操作法解決外商卡脖子問題。其獨創的「垂直投影逆向復原法」,成功解決國外龍門五軸加工中心滑環箱故障,單次維修就能節約生產成本230多萬元;獨創「機械傳動微調感觸法」,成功在μm級裝配精度下完成進口加工中心千分之一度數控轉臺的維修裝配工作,該兩項技術打破了外商壟斷維修的局面,攻克了某外廠加工中心光柵尺氣密保護設計缺陷難題,填補國內行業空白。
近5年來,他帶領團隊改造、製造柔性生產線5條、自動化設備109臺套,實施重大創新項目230多項,累計創造經濟效益5300多萬元。
馬耀霞
在平凡崗位上實現人生價值
1999年,馬耀霞從技校畢業後進入新郎希努爾集團工作,現任新郎希努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製版師。22年來,她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苦練技術,拼搏創新,時刻以精益求精、勤勞務實的工作態度傳承工匠精神,從一名普通員工成長為公司的技術能手、業務骨幹。先後被授予濰坊市勞動模範、山東省首席技師、山東省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技術能手等稱號,今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馬耀霞堅持以「專」和「精」為最高追求,憑著自己的不懈努力,練就了一手過硬的服裝製版和製作技術並多次攻克技術難關。她根據勾兜蓋的原理製作了勾掛麵的模板,解決了勾掛麵反吐量大小很難控制的技術難題,提高了40%生產效率。她主持上衣製作工藝的改革,將原先的毛裁淨改變為測好面料縮率加進樣板,每年節約工時費和面料成本20多萬元,用面料的邊角料替代彈袖棉材料,每年為公司節餘40多萬元。在製作厚面料大衣訂單時,針對面料多層疊壓、明線無立體感的弊端,反覆實驗,最終創新出大小縫份合縫的工藝技術,減少了緝明線處的面料層數,節約了面料,獲得客戶的高度評價。參與木糖醇西裝生產及工藝、永久抗靜電西裝生產及工藝和空氣觸媒型精紡西裝生產及工藝的科技研究項目並取得了濰坊市科技局的成果鑑定。
在工作中她還注重發揮「傳幫帶」作用,先後為公司培養了200多名技術過硬、工作能力強的專業技術人才,輔導的校企聯辦院校工商職業學院20多名學生先後在全國和省級中等職業學校服裝設計與製作大賽中獲得大獎,被濰坊工商職業學院聘為服裝專業指導教師。
徐林收
以責任擔當踐行初心使命
16歲外出創業有成,卻不忘故裡父老,立志改變村莊舊貌。他就是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黨支部書記徐林收。
2011年,回村任職的徐林收把帶領村民發展經濟、加快致富步伐作為第一要務,想方設法研究適合本村發展的好項目。他帶領村民以發展大棚鮮食葡萄為切入點,探索「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對全村土地整建制流轉,分別建起了鮮食葡萄大棚、高溫果蔬大棚,建設省級松興屯田園綜合體,帶領全村271戶走上致富路,戶均年收入達到10萬元。
為了讓村民過上和城裡人一樣的生活,徐林收積極響應國家政策,整合社會資源,規劃建設松興屯新村,2015年11月實現整村搬遷,家家戶戶住上新樓房,並建起了公園、「小西湖」遊園、「三棵松」廣場,栽植樹木3萬多棵,全村成為綠色「氧吧」。
徐林收帶領群眾既鼓口袋,又富腦袋,建成集小學與幼兒園一體的省級規範化學校,解決了本村和周邊村孩子就學難問題。建設5000平方米的鄉村振興主題館,組織村民先後成立茂腔劇團、廣場舞隊、老年紅歌隊,連續舉辦5屆葡萄文化節,在松興屯百姓大舞臺上月月有演出,天天有活動,傳播正能量,弘揚新風氣。松興屯被評為全國文明村、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國家級鄉村治理示範村。
多年來,他以責任擔當踐行初心使命,實現了他回村擔任支部書記時的諾言。先後被授予全省擔當作為好書記、全省道德模範、山東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山東省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今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趙霞
村民致富路上的領路人
2011年,趙霞懷著「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初心,毅然放棄自己不錯的事業和豐厚的收入隨丈夫回鄉創業,成立濰坊市玉泉窪種植專業合作社。經過土地流轉、規模經營,目前合作社大棚實行立體種植,29種「玉泉窪」品牌果蔬被國家資質專業機構認定為有機產品暢銷全國一線城市的商超及著名生鮮品牌企業,成為集種植、休閒、觀光、採摘於一體的綠色生態農業園區。
多年來,她以改變家鄉面貌、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寬廣胸懷,秉承「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理念,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到現代農業的轉變。作為國家農綜區重點項目,十層盆栽種植架運用「物聯網+機器人」遠程管理和自動控制,一年採收16茬。她以「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是富」的家國情懷,個人出資數百萬元,為村裡整修道路、加固塘壩、建設健身文化廣場、打井安裝自來水解決全村飲水問題,長期默默關愛周圍老人和有困難的兒童,第一時間為抗疫一線捐款捐物近百萬元。
目前,玉泉窪種植合作社聯合社有5個專業合作社,不但本村村民實現了共同富裕,還帶動周邊8個村莊1400多名農民工就業。榮獲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鄉村旅遊金牌農家樂、好客山東最美鄉村等榮譽稱號。
趙霞被當地百姓譽為村民致富路上的領路人,先後被授予濰坊市勞動模範、山東省勞動模範、全國科技致富女能手、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農業科技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今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
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
張桂鳳
打造有溫度城市的「鐵娘子」
她,善於用法治思維和方式破解難題,推動了城市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她,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帶出了一支素質過硬、作風優良、精氣神十足的城管鐵軍;她,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將12319熱線打造成為全省為民服務的一面旗幟。她,就是濰坊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三級調研員張桂鳳。
「不管幹什麼,幹就幹成精品,幹就幹到一流。」這一直是張桂鳳奉行的工作標準。牽頭建設的濰坊市數位化城市管理工程成為全國示範工程,入選全國市長研修學院教材,獲得2項國家專利,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牽頭組建管理的城管服務熱線,被百姓譽為貼心線、放心線,獲山東省首個政府類「服務名牌」。
創新實幹是她永遠不變的本色。從零開始,負責組建了濰坊市12319熱線中心、濰坊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濰坊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支隊等,並建立制度規範80餘個。有效解決了露天燒烤、廣告牌匾、佔道經營等多個城市管理難題,樹立了城管執法新標杆。堅持「市容」與「繁榮」並重,在中心城區因地制宜設置了100多處早市、夜市、季節性特色便民攤點群,既使城區市容秩序持續好轉,又充分保障了群眾生活便利。
從事城市管理工作30多年來,她的足跡踏遍濰坊大街小巷、千家萬戶,共為群眾解決各類城市管理問題600餘萬件。先後被授予全國婦女創先爭優先進個人、山東省三八紅旗手、齊魯巾幗十傑、山東省先進工作者、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等榮譽稱號,今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張成元
傾我華年守護新生
30多年來,濰坊市婦幼保健院院長助理、新生兒科主任張成元憑著一股拼勁和韌勁,刻苦鑽研、不斷探索,用醫者之大仁大愛,獲得了患兒家屬及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和稱讚,並贏得了新生兒專業領域內高度評價。先後被授予濰坊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濰坊市能工巧匠、山東省優秀醫師、山東省富民興魯勞動獎章、山東省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濰坊市第十二次黨代會黨代表,今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2000年3月,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在全市率先成立新生兒科,這是濰坊各大醫院唯一一家以收治新生兒為主的科室,張成元臨危受命,勇挑重擔。作為科室負責人,他勇於探索,不斷攻克一個個難題,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2009年成功救治濰坊市第一例五胞胎早產兒,每年救治胎齡25至28周、出生體重1000g以下的新生兒50餘例,年救治新生兒4000餘例,轉診危重新生兒600餘例。
張成元帶領他的團隊銳意進取,在創新中發展和提高,大力提升設備、人員等軟硬體建設水平,危急重症新生兒搶救成功率不斷提高。在全市率先開展新生兒專用呼吸機、外周動靜脈換血術等技術,在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窒息復甦、呼吸衰竭、極低早產兒綜合救治等方面處於全國先進水平。
目前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開放床位120張,業務用房2200平方米,醫護人員103人,擁有國內外領先的監護治療及搶救設備近300臺。濰坊市婦幼保健院成為全省首批「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幫扶全市二級醫院建立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為全市母嬰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孫琳琳
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到公平有質量的教育
「讓每一個孩子都享受到了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是壽光世紀教育集團世紀幼兒園園長孫琳琳一直追求的目標,從教16年來,她一直躬耕於學前教育這片沃野,堅守自己的教育初心和夢想。
她探索總結出的「教師成長三步曲」,建立起雙渠道層級發展評價機制,獲山東省特色活動二等獎,推動了教師專業化成長。教學中她秉承遊戲精神,讓孩子在遊戲中塑造品德、培養習慣、激發興趣,總結的「繪本閱讀下的音、畫、舞、構公共區角遊戲」獲得2017年省級首屆百優園長稱號。創新建立家園合作共同體,通過父母講堂、特殊關愛等追蹤服務於800餘名家庭,共同找到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佳路徑。
2011年獲評山東省教學能手後,孫琳琳就致力於培養優秀教師,團隊中先後有5人獲得濰坊市教學能手,3人參加濰坊市青年教師技能大賽包攬前三名,10餘人次獲得濰坊市技能大賽一等獎。作為黨員導師,她積極發揮模範教師帶動作用,與6處鄉鎮幼兒園建立了城鄉幫扶關係,每年幫扶鄉鎮幼兒教師1000餘人次,實現幼有所育。
孫琳琳對孩子的付出,得到了家長和社會的一致認可。她先後被授予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百佳園長、全國模範教師等榮譽稱號,今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
為這些身邊榜樣點讚!
來源:魯網濰坊
原標題:《濰坊9人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其中有安丘一人,你認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