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疫情爆發以來,全國各地馬拉松賽事紛紛延期或者取消,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想要順利舉辦一場馬拉松賽對於任何城市來說都是一項嚴峻的挑戰。在這樣的背景下,成都先後成功舉辦了中國羽毛球俱樂部超級聯賽、中甲聯賽和WCBA等全國性職業體育賽事,9月16日-17日,國家體育總局局長、成都大運會組委會主席苟仲文在成都調研期間,代表國家體育總局為成都頒發了一個特殊的獎牌——「全力以赴 抗疫情 保備戰突出貢獻紀念」,這也是對成都在今年疫情防控期間舉辦多項全國性賽事的認可。如今,成都舉辦規模更大的成都馬拉松,同樣堅持高水平的防疫標準,為跑友們帶來一場安全有序的馬拉松體驗。
此次賽事實行全閉環管理,倡導無接觸服務,著力提升競賽組織水平,同時在充分保障防疫要求和競賽安全的前提下,打破跑者報名區域限制,全國範圍內符合賽事相關防疫要求的跑者均可報名參賽。為做好比賽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的精準性、科學性、有效性,成都市衛健委、高新區教文衛健局、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成都市疾控中心、成都市急救中心、高新區疾控中心共6個單位組織起來,聯合參與到此次成都馬拉松的疫情防控任務中。
據組委會介紹,賽前組委會全面收集了參賽選手及工作人員來蓉前14天的旅居史信息。對來自中高風險國家和地區人員,嚴格按照現行各項疫情防控文件要求落實人員管理措施;對於賽事相關工作人員、服務人員,指導開展傳染病防控培訓,包括常見傳染病知識技能、傳染病症狀監測、吐瀉物規範處置等;另外,防疫措施還涉及到物資準備、現場清潔消毒、報告流程等一系列工作。賽前物資領取時,需出示11月23日及以後的核酸陰性檢測報告(紙質),同時籤署《健康安全責任承諾書》,確保所有選手能夠安全完賽。
作為2021年成都大運會前在成都舉行的一次大規模賽事,本屆成馬送出多項「大運福利」:本屆賽事的前三名將會受邀參加大運會的開幕式;而賽事的前100名,可免費到現場觀看大運會的重要賽事;每一位完賽者,都可以在終點大運會專區處,參加抽獎活動。組委會希望跑友們在成馬可以帶走一份「大運回憶」,也讓每一位跑友體會到濃厚的「愛成都·迎大運」城市氛圍。
今年的成都馬拉松提供200個2021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年齡組世錦賽名額,這也是國內唯一能夠提供該名額的馬拉松賽事。2021年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年齡組世錦賽將採取賽中賽的形式,與2021年倫敦馬拉松同步舉行。參賽選手在獲得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年齡組世錦賽成績排名和獎牌的同時也將獲得倫敦馬拉松的成績排名和獎牌。
作為中國馬拉松賽事的新興力量,成都馬拉松自2017年創辦以來,賽事規模和國際影響力迅速攀升,獲得了2018年中國田徑協會「銀牌賽事」及特色賽事「最美賽道」獎,同時入圍由人民網發布的2019中國最具影響力馬拉松賽事排行榜前十,逐漸打造為成都乃至中西部的優質品牌賽事。2019年5月,成都馬拉松成為世界馬拉松大滿貫聯盟(WMM)的候選賽事,這也是中國唯一世界大滿貫候選賽事。
2019成都馬拉松增設競速輪椅項目,邀請國際帕運委會認證精英選手參賽。此次項目被國際帕運委會認證,運動員完賽,成績可參與世界排名,此舉極大的協同推動中國競速輪椅項目水平的發展。此外,2019成都馬拉松成為中國境內首個由國際A級丈量員進行賽道丈量的城市馬拉松。同時,成功申請並加入國際馬拉松和公路跑協會(AIMS),意味著成都馬拉松全程項目的完賽選手成績將在世界範圍內獲得認可,賽事將按照該協會的全球認證賽事標準,在賽事計時系統、裁判等級、賽道情況、保障體系、參賽運動員水平、比賽影響力等方面進行全面提升。在今年的特殊背景下,成都馬拉松仍然沿用去年的經典賽道,雖然賽事規模從3萬人調整到1萬人,但在賽事運營方面仍然按照大滿貫賽事標準嚴格進行要求。
2017年到2019年,成都先後承辦了53項高水平國際體育賽事,成功申辦2021年大運會、2022年世乒賽、2023年男足亞洲杯、2025年世運會等重大賽事,高標準舉辦第18屆世警會。成都還高水平舉辦國際籃聯三人籃球世界巡迴賽、國際網聯青少年網球年終總決賽、國際乒聯男子女子桌球世界盃、世界體育舞蹈節、國際鐵人三項公開賽等高水平國際賽事,獲得6個國際體育組織授予的「黃金主辦城市」「卓越貢獻城市」等多項榮譽。成功引入亞洲體育舞蹈聯合會總部。在Sportcal發布的2019年全球賽事影響力(GSI)國家(地區)和城市榜單中,成都排名28,入圍全國前三,而在今年11月公布的國際體育賽事指數上,成都排名全國第二。2020成都馬拉松的成功舉辦,將為成都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再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