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1978年的陳劍可謂是與「改革開放」同行的一代。從他開始打球起,國家的開放度越來越高,而隨之而來的是,陳劍打球的地方離家也越來越遠。陳劍三十多年的球員生涯一直處於漂泊狀態,而真正把家安下來,還是最近兩年的事。作為一名「餘姚女婿」,他把家安在了這座連四線城市都稱不上的浙江小城,這樣的選擇似乎有些出人意料,但是聽從內心召喚的他認定這樣一個道理——「心安即是家」。在餘姚,有最親的家人,有大批的球迷,還有他心愛的桌球事業陪伴左右。
一個決定
陳劍的桌球事業應該算得上是成功的,畢竟能夠進入國家隊絕非易事。對於陳劍來說,在國家隊的這兩年,絕對是他桌球生涯的重要轉折,國家隊教練的嚴格錘鍊使他受益無窮,正是有了這一基礎,他才得以在國外聯賽立足,同時又能兼顧省隊打國內超級聯賽的要求。
從2001年首次出國開始,陳劍先後在瑞典和法國兩國打俱樂部聯賽,前後長達16年,取得了不俗的成績,尤其是在瑞典的俱樂部聯賽表現非常出彩,他不僅幫助俱樂部蟬聯了10年的聯賽冠軍,甚至有6個賽季取得驚人的100%勝率,要知道他所戰勝的對手中不乏瓦爾德內爾、柳承敏、莊智淵等名將,而在之後的法國聯賽期間,陳劍的勝率也保持在80%以上。
在國家隊的兩年,教練的嚴格錘鍊使陳劍(前排右三)受益無窮
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球員的身體機能不可避免地會有所退化,這直接影響了場上的競爭力。慢慢地到了該與賽場說再見的時候,退役以後做什麼?這個問題陳劍想了很久。在歐洲待了十幾年,陳劍對於國外的工作和生活都非常適應,成家以後,老婆孩子也一直跟著他在歐洲生活,他們在法國巴黎有了自己的居所,生活上已經穩定下來。如果陳劍在法國轉行做教練,養家自然不成問題,但他在歐洲打了十多年的聯賽,知道做教練的辛苦付出與事業的發展空間難成正比,雖然待遇上是有保障的,但真正想要做自己的事情卻很難,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如果是在那邊開自己的球館,考慮到法國許多城市的公共體育設施非常完備,喜歡打桌球的業餘愛好者都可以免費打球,開球館自是沒有出路。經過與家人的商量,陳劍選擇了回國發展,他想在桌球事業上好好施展自己的拳腳。
一個選擇
儘管浙江隊希望陳劍能夠留下來,儘管在體制內可以相對穩定,但他還是選擇了自己創業。而來到小城餘姚,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的另一半。陳劍的夫人屠丹原先是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演員,為了支持丈夫的事業,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全身心投入到照顧家庭當中。屠丹是位非常有頭腦的人,她建議丈夫把創業基地放在她的老家餘姚,因為杭州的桌球館已經開了不少,競爭非常激烈,而餘姚的專業球館並不多,但是當地經濟較為發達,桌球市場氛圍較好,交通位置處於杭州跟寧波之間,與兩地交流互動非常方便。經過一番考察,「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句話在陳劍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他的球館一開張,便成為周邊最搶手的專業場館。
自開球館以來很少有時間陪伴兒子的陳劍,把在西湖邊輔導兒子做作業當作獎勵
在瑞典出生,法國長大的陳允澤,既遺傳了媽媽的文藝天賦,又得益她的教育有方,2017年在「小小演說家」北京總決賽中得最高分,獲得7-14歲組金獎、全國代言人、最佳人氣獎
餘姚的桌球愛好者對於陳劍的到來熱情高漲,固定在這裡打球的成人會員很快就超過了300人,受訓的中小學生更多,而陳劍也在餘姚的6所學校建立了培訓班,他所追求的桌球市場化取得了不錯的業績。屠丹對陳劍所取得的成績絲毫不覺得意外,在她眼裡陳劍是個「自律性強、肯負責、有擔當的人」,如果不是做球員而從事別的工作,陳劍也能取得成功。
陳劍和屠丹這對「文體聯姻」的模範夫妻,2016年在巴黎
在餘姚開球館以後,陳劍偶爾還會去外地參加一些適合自己的業餘比賽,回來後他會找隊員及家長探討訓練方面的問題,家長覺得有些不可思議:陳導,你是怎麼知道我孩子的訓練出了問題?陳劍開起了玩笑:我長了千裡眼啊。其實,陳劍一回來就看球館裡的視頻錄像,一直看到凌晨1點多,他是掌握了第一手資料的。對於每位學員的訓練計劃,陳劍都會一一過問,只要是在球館裡,陳劍每天都會把幾個教練召集起來開個技術討論會,以自己的經驗來幫助年輕教練成長提升。
2016年7月陳劍桌球俱樂部成立時,國際乒聯終身名譽主席徐寅生出席了開館儀式,為陳劍加油鼓勁的同時,也為屠丹放棄專業而感到惋惜
一個期待
陳劍的球館開張後,前來報名的學生不計其數,在這些學生中,陳劍發現一名叫何卓航的孩子悟性很高,對桌球的喜愛也非同尋常。不少小孩是被家長帶到球館裡來完成訓練任務的,時間一到也就離場了,而何卓航總是要在家長的再三催促下才肯走。陳劍對這個孩子可是上了心,帶了一年半時間,記下的訓練筆記有厚厚一本。儘管陳劍也是一名資深的桌球高手,但他依然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經常會向省專業隊和國家隊的教練請教新技術,加以消化後再運用到日常訓練中。有些專業隊教練看了小何同學的訓練視頻,不吝誇讚之詞:這麼小的年紀,技術如此先進,陳劍有真水平!
陳劍在2018年浙江省少兒積分總決賽中指導何卓航
陳劍並不滿足於此。他現在遇到的最大難題是好苗子不多,畢竟餘姚只是座小城,像小何這樣的苗子只是個別,陳劍需要把更多好苗子集中起來,他的基地才能逐步擴大,他所追求的桌球事業才能上規模,上檔次。許多外地的學生也想投到陳劍門下,但受制於求學、住宿等條件,陳劍所接收的拔尖隊員還不是太多。陳劍正在通過各種渠道尋求多方合作,希望能與擁有良好場館設施、住宿條件、希望塑造桌球品牌的學校開展合作,共同來打造一個高水平基礎訓練的「桌球之家」。如果有了這樣的「桌球之家」,陳劍有決心走出一條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少兒培訓之路,爭取為國家多輸送人才,為桌球事業做出一位老國手應有的貢獻。
節選自《桌球世界》2019年第2期
還想多看點?請點擊👉隨意搜
點一點真的可以隨意搜你想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