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圈扛把子有如下特性:1.佔有性的眼神(時而溫柔時而冷淡 明眸英氣)2.有女人味(姬圈扛把子不會是男人婆性格 les們一般喜歡有女人味的扛把子)3.霸氣忠心(請看甄哥對萱妹的寵溺保護)4.會不著痕跡自然而然撩妹(田馥甄撩妹有三寶:挑眉 好看的手指 嘴臉神秘弧線)5.不大不小的胸 (你田有好看的胸形 剛好的size可性感可帥氣)6.獨樹一幟的性格(極簡冷淡克制風格)7.我 的 情 敵 幾 乎 都 是 女 。
她會照顧別人
撩妹達人 曾說過喜歡漂亮的女粉絲並且主動和漂亮的女粉絲合照( ♂)
對女孩子特別體貼也特別支持多元成家世界上每一種愛都是值得被肯定的她本身撲朔迷離性取向暫且不說 她的三觀 她的優質 她的在意粉絲的感受 她的北七 她的馬笑爽朗的性格 她不僅是姬圈的扛把子業界良心 真的好多人都讚不絕口她很妙 她很仙 她很善良 她很愛養生又很正能量 又很堅持 可愛捫心自問 姬圈有這樣一個優質偶像她不是扛把子誰還能是ps:不管她怎樣 我都愛她
田馥甄唱功上的劣勢還是看得出的。細嗓、聲音有些扁平單薄,很多答案提到了,但我覺得有把這一劣勢放大的嫌疑。
之前《to hebe》出來的時候,聽CD確實沒有覺得多驚豔,只是在曲風上倒還有亮點,這裡暫時不說這個問題。後來在上海杭州聽過她的現場,和CD完全不一樣的感受。最早是聽音樂節,音樂節的現場其實蠻體現唱功的。當時印象比較深的是,很多人詬病她的鼻音用得太過造作,但是現場聽她鼻腔共鳴意外覺得非常舒服。絕對不是造作或者是炫技,也不是刻意去模仿誰,我個人的感受就是她的有些歌就是為田馥甄的細嗓和共鳴而生的,她那樣的唱法不管你喜歡不喜歡,就是適合那首歌的。
其實這個問題又引申出關於她曲風路線的問題。很多人把她和王菲相比,並冠以「低配版王菲」的名頭,我認為對田馥甄來說有些不公平。其實這兩個人區別非常明顯。音色上雖然都偏冷,但是王菲是冷中偏明亮,而田馥甄比較偏沙啞。曲風來說,王菲是大眾中的小眾,她的歌有像《臉》這種超高難度的,也有《容易受傷的女人》《紅豆》這種比較大眾的。王菲在我看來就
是「獨」和「仙」,音樂上有種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田馥甄的話,普遍給的定位是「文青」,其實我個人覺得她確實還是比較適合唱獨立音樂的。個人很喜歡《my love》,以及《日常》這張專輯,其實到第四張個人專,田馥甄的曲風已經比較成熟、風格也比較明顯了。相較於「仙」,其實田馥甄比較接地氣一點。之前《渺小》被捧上神壇,其實是誇張了,也並非她本人所願吧。《日常》這張很驚喜的看到一些「田氏花腔」的成熟,參考《獨善其身》、《慢舞》
。性格上這倆人就更不像了,不是很了解王菲,但是田馥甄很享受人間煙火,她有很多對生活的思考,推薦去看看她的一些talking或者剪輯。其實為什麼會把這兩個人綁在一起比較,我在想可能多少和田馥甄多次表示王菲是她偶像,加之兩人乍一看確有那麼一點相似之處有關吧。若真如此,其實還蠻冤的。
再說田馥甄的情歌,情歌這部分其實一直是她被抨擊的比較多的。從一開始《寂寞寂寞就好》,被評到了副歌部分有些跟不上,但其實我想替她說句話,還真不是!演唱會聽這首歌,和樂隊、和音非常搭調,而且在編曲上並沒有多大改變。其實也有原因是這首歌出來的時候她的唱功確實不及現在,但至少現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時,田馥甄的唱功是已經在專業歌手中的中上以上水平了。她的情歌其實都還挺體現拉扯和矛盾的,但是到《餘波蕩漾》來看,情歌這塊也是有非常明顯的進步了。
有關音色音域氣息這類專業分析,有篇匿名答案分析得非常清楚了,題主可以參考,個人認為非常客觀。我其實想說田馥甄的魅力在於,在天生嗓音條件限定的條件下,她在可能的範圍內力爭做到極致。不得不提田馥甄對於現場的把控是很穩的,即便是早期剛單飛的時候,一到talking就緊張結巴,一進入音樂就整個人活過來那種感覺(雖然有點誇張啦),那個時候她唱現場都已經很穩了,更不用說現在。現場的控制,唱功必須要,但同時也需要和樂隊的配合以及對音樂的主觀感受。《夢想的聲音》裡面《凡人歌》和《要死就死在你手裡》這兩人讓我感官體驗最為驚豔,其實田馥甄的真聲真的不算強,但她真假聲和運用的技巧和妥帖,加上她很個性的鼻音、氣音,給歌曲增色不少。至於有人評價的「唱的造作一般還一副老子就是會唱的樣子」,我只能呵呵並回應一句:人家是確實會唱。
其實看唱功,從和音也可以看出來,田馥甄在she這麼多年,其實和聲沒少唱,單飛後雖然機會不多,但是偶爾和聲的展現還是可以看出水準的。參考和薛合唱的《演員》。然後再說她唱歌沒有感情的問題。我完全不覺得田小姐唱歌缺乏情感。比如她唱《my love》,翻唱《無條件》唱到盈眶、哽咽,又比如早期唱《無事生非》,其實眼裡都是戲啊,聲音也是有變換的。只不過有時候現場互動必然會導致情歌缺乏,但是不必以少數時候以偏概全吧。再有,情感不是只有情歌才有,非情歌更能體現一個歌手所謂的情懷。
另外,其實我是想說,歌手有沒有市場,取決於有沒有聽眾。聽眾不可能都是專業音樂人,歌手唱功達到中上水平以後,一般人聽起來沒多大區別。對於歌手的喜好,大多數都是憑主觀感受來的。像田馥甄的音樂,一定會給她惹來非議,但也一定會贏得一票粉絲,比如我。是的,我就是田小姐的粉絲,在聽過現場後完全被俘虜。她對於音樂的誠懇和認真,以及這些年的不斷摸索,其實抹平了她唱功上天生的一些不足。
這就好比,先天智力有所差距的兩人,經過後天的培養,最終得以開發的智力是相當的。另外就是,沒聽過現場的,就別評論了吧,或多或少都是不太客觀的。因為視頻和音頻都是會修音的,像我也會業餘調調音,但是模擬的混響和共鳴和好現場是沒法比的(不過現場確實差的倒是可以調好就是了)。但就田馥甄來說,我覺得聽她的現場遠比聽CD震撼和滿足。
最後我想說,其實了解田馥甄以後,真的還蠻多驚喜的。其實對於「文青」這個概念,我覺得不需要強加給她,她的氣質就是乾乾淨淨的,外冷內熱,我實在苟同不來什麼「風塵味」這類詞用於她身上。其實田馥甄自己的曲風和她個人喜歡的音樂也是有關係的。比如她喜歡《yayo》,喜歡St.Vincent,喜歡hyukoh。可以自行感受一下便知。最後,也覺得無需爭吵。接受缺點,但並不阻礙我繼續喜歡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