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黑幫》:黑幫版「王子復仇記」

2021-01-19 圈哥聊電影

本文作者系影控傳媒獨家籤約帳號:迷影生活 本文發布已獲授權。


如果說《獅子王》是「王子復仇記」的動物版本,那麼《紐約黑幫》一定就是黑幫版的「王子復仇記」。

當年的奧斯卡上,《紐約黑幫》九項提名最終無一獲獎,不過這並不影響馬丁•斯科塞斯成為好萊塢有史以來為數不多的傳奇電影大師,而《紐約黑幫》也絕對稱得上經典。

更加血腥的王子復仇記

故事從紐約當地兩大幫派的生死械鬥講起,在這場黑幫戰爭中獲勝的一方將會取得紐約當地的控制權。最終,戰爭以當地幫派領袖屠夫比爾殺死愛爾蘭幫派「死兔黨」首領告終。

死傷慘重的愛爾蘭幫派被迫就此偃旗息鼓,銷聲匿跡。

由不合理分配導致的戰爭結局卻是更加不合理的分配,可想而知,這場戰爭不可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所有的爭端,只會使原有的矛盾更加的激化。

而在未來重新點燃復仇和憤怒之火的最佳人選,莫過於被殺的死兔幫首領兒子——親眼目睹父親被比爾殺死的阿姆斯特朗。

面對父親的突然逝去,他充滿了痛苦與憤怒,那幼小的心靈深處,一個仇恨的種子被早早地播下,電影在開篇就將故事的主人公和主要劇情早早地定下。

十六年後,長大成人的阿姆斯特朗重返幼時的家園——紐約窮人區「五點街」。

為了儘快為父親報仇,他不惜投入了仇人屠夫比爾的麾下。憑藉出色的技能和膽識,很快,他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幫派成員成功成為了幫派內的核心成員,贏得了比爾的信任和讚賞,後者甚至有將其認作義子的打算。

然而就在兩人關係達到頂點的時候,在情感與理智糾葛中最終選擇了復仇的阿姆斯特朗依舊還是義無反顧地舉起了復仇的屠刀。

故事的前半段幾乎沒有給觀眾留下任何的懸念,一切劇情的發展和轉折都完美的實現了對「王子復仇記」的復刻。

在電影的前半部分中,人物的自我抉擇看似是人生道路和命運的重要推動力。

然而,堪稱「社會學家」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又怎麼可能在一部片長近三個小時的黑幫電影中,只貫穿個人復仇這一條簡單命令的敘事線索呢?很快,電影關於社會層面和歷史發展的深入思考逐漸浮出了水面。

不可阻擋的歷史進程

刺殺失敗後的阿姆斯特朗本以為會面臨比爾的殘忍對待,然而看在阿姆斯特朗父親當年也曾對自己手下留情的面子上,比爾最終還是對阿姆斯特朗選擇了寬恕。

隨著故事的進一步發展,當政客、上流階級、宗教勢力逐漸裹挾成為故事的一部分時,故事前半部分的主要故事線索逐漸退居其次,人物個人的愛恨情仇開始變得渺小而又微弱,宏大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現實顯現自己不可阻擋的推動力。

整部電影以小見大,兩個重大的歷史事件是故事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伴隨著故事走向最終的結局。

首先要說的是林肯總統時期,改變整個國家未來發展趨勢的美國南北戰爭。隨著戰爭的爆發,政府不可避免地要擴大徵兵,然而由於北方人口有限,有錢人家不願意上前線,獲得解放的黑奴與無數貧苦移民成為了這場戰爭的炮灰不得不為了生存奔赴前線。

其次作為故事主要推動力的愛爾蘭大饑荒,這場發生於1845年至1850年間的饑荒,使得整個愛爾蘭的人口銳減四分之一,大約有超過一百萬人最終選擇了背井離鄉來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

大量湧入的愛爾蘭移民一方面使新生的美國源源不斷地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另一方面也給美國舊有移民帶來了嚴峻的生存壓力。

原住民與愛爾蘭移民之間為什麼會爆發尖銳的矛盾和衝突也由此一目了然。

在比爾這樣的保守派看來,愛爾蘭移民的大量湧入是對規則與秩序的破壞,正如他在片中控訴的那樣:「一個黑人一角錢肯做的工作,現在愛爾蘭人5分錢就肯做了,而我們白人做的話,以前是應該拿2角5分的。」

下面要說的就是與上述兩個事件密不可分的電影事件,這就是紐約徵兵大暴動。

愛爾蘭移民和原有移民,移民與政府,窮人與富人……這一系列群體之間的矛盾在電影中陰差陽錯地被同時點燃。

富人可以憑藉各種社會關係讓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免於兵役,而移民和愛爾蘭人卻要為免除兵役支付300美元。

巨大的差別化對待顯然毫無公平和正義可言,面對長期的壓迫和鄙視,這一次愛爾蘭人不再沉默。

在官方正式宣布徵兵的當天,遍及整個紐約的暴動開始了,長期處於壓迫、冷眼以及諷刺之中的底層民眾紛紛走上街頭,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發自內心的抗議。

而與此同時,在阿姆斯特朗的帶領下愛爾蘭幫派與本地幫派長期以來的糾葛和仇恨也將在新一輪的決鬥中一見分曉。

南北戰爭時期發生的紐約徵兵大暴動,長期以來由於其所帶有的政治敏感性和種族主義特徵而被人們選擇性遺忘。

以至於到今天,除了少數注重研究的歷史學家對此有深入了解之外,很少有人知道這個無比慘烈,同時又意義深刻的歷史事件。

馬丁•斯科塞斯選擇這個事件作為影片的切入點,無疑具有極其特別的意味。

「這是個關於被主流拒絕的地下幫派以及底層窮人各自的小社會的故事,這些團體根本無法進入社會的權力結構。」

馬丁想通過他的努力,通過這部電影向如今那些對自己腳下土地歷史所知無幾的民眾展示當年那些為了生存而不惜犧牲一切的小人物們,是如何在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面前,竭力做著殊死抗爭。

在電影的高潮,當阿姆斯特朗和比爾各自率領著幫派想要一決勝負的時候,突如其來的炮火和軍隊使得還未開始的戰鬥就已然宣告結束。

這一刻,他們終於明白了,在更加巨大的故事格局之下,他們只不過是默默無聞的棋子,終究成為了那些大人物和權貴們的犧牲品。

阿姆斯特朗的父親、比爾、阿姆斯特朗以及幫派中的許多人終其一生,竭盡所能想要擺脫默默無聞的小人物這個人生標籤,然而他們的夢想不過只是將殘酷的現實映照的更加清晰明了。

建立在鮮血與苦難之上的國家

《紐約黑幫》為了使觀眾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真實體驗,不惜花費大量資金和時間,去布設宏大的外景地。甚至能夠為了使一眾演員們能夠精準巧妙地說出19世紀時期的紐約發言,劇組甚至特意找來了方言教練教授演員19世紀曼哈頓方言和當時各種黑道行話。

「選擇紐約作為歷史背景是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代表美國。這個海港是移民來到美國的第一站。剛下船的新移民能做什麼?他們必須找個工作,但是他們並不受老移民的歡迎,有部分原因是美國社會的黨同伐異,這片子正是在講述這種狀況。」

這是馬丁•斯科塞斯後來在接受採訪時,對於《紐約黑幫》為什麼選擇紐約作為故事背景地的回答。片中的紐約,包括那個混亂嘈雜的五點街所象徵的無疑就是處於特殊時代背景下的美國。

透過電影中充滿血腥和不堪的幫派鬥爭,新興移民群體的悲慘遭遇和富人們無動於衷的坐享其成。

馬丁•斯科塞斯真正想要人們看到的是,在那個遙遠而又陌生的年代裡,鑄就美國輝煌的移民群體與中下層普通民眾是怎樣一步步在血腥和不堪中創造奇蹟的。

可當回顧歷史上那些背井離鄉、忍受侮辱的愛爾蘭移民、華工,今天美國國內對於移民浪潮的保守、排外態度與百年前那種敵對與仇視又有什麼不同呢?

電影結尾的一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我們都誕生於苦難與鮮血之中,偉大的紐約城,亦是如此」。

無論是個人恩怨,還是群體矛盾,最終都無一例外地被國家機器滾滾向前的車輪碾壓粉碎……

提起美國的民主,許多人會想起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制憲會議、《獨立宣言》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很多會有人去關注掩藏在這些充滿光輝的歷史事件之下,另一面截然相反,充滿悲劇的事實。

毋庸置疑的是,美國是建立於鮮血與苦難之上的國家,然而當年那些為這個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普通民眾卻並沒有成為這個國家真正的主人。

所以這種美國式的民主又有什麼值得銘記的呢?


相關焦點

  • 黑幫風雲真實版!紐約最大黑幫家族之一突遭掃蕩 領導層被捕
    獲得7項奧斯卡提名的真實黑幫故事改編電影《Goodfellas》講述了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紐約黑幫盧切斯家族的故事。如今半個世紀又過去了,就在今天早些時候,盧切斯家族又上頭條了。起訴書還指控數名黑幫成員謀殺另一名黑幫成員hitman以及另外三項謀殺未遂,其中包括由科瑞指揮的對另一個黑幫家族博南諾(Bonanno)成員的謀殺陰謀。有報導指出當局計劃沒收被告非法獲得的利潤,包括所有的房產和存款。
  • 【記錄/傳記/犯罪】紐約黑幫紀實 (2015)&芝加哥黑幫紀實 (2016)
    紐約黑幫紀實 The Making of the Mob: New York (2015)編劇: Stephen David
  • 紐約黑幫頭目當街遭人射殺,警方擔心當地黑幫將爆發火併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引發的肺炎疫情在美國肆虐之後,作為疫情「震中」的紐約由於採取了隔離措施,暴力犯罪一度有所下降。但是當地時間5月2日下午,紐約一名黑幫頭目卻遭人當街暗殺,當地警方也擔心紐約黑幫之間很有可能將爆發火併。
  • 美國黑手党家族成員受審 紐約黑幫又出新故事
    原標題:美國黑手党家族成員法庭受審 紐約黑幫又出新故事  最近,紐約黑幫再一次登上了媒體版面:紐約著名的五大黑手党家族之一的「波納諾」家族被告上法庭。現實提醒人們:黑幫並不是只存在於電影中的組織,有組織犯罪也從未消失,甚至發展出了新的特點。  「波納諾」是紐約著名的五大黑手党家族之一。當地時間9日,「波納諾」的9名成員被送上了法庭,曼哈頓檢察官在一份長達158頁的起訴書中指控他們涉嫌參與敲詐、放高利貸和控制工會等。  檢方指控本案中的兩名嫌疑人把本組織成員推上了紐約長島一個工會主席的位置。
  • 疫情來襲,紐約黑幫都被逼得沒轍了
    (觀察者網 訊)美國新冠疫情暴發,黑幫的行動都停滯了。據《紐約郵報》29日援引美國執法部門的消息源稱,新冠疫情蔓延的情況下,大型體育賽事均被取消,這也導致數千萬美元的非法賭博收入化為烏有,並對紐約黑手黨造成了「歷史性」的打擊。
  • 《紐約黑幫》國的歷史 人的蹤跡 城的故事
    16年後,神父瓦倫的兒子阿姆斯特丹重返故地,意欲對聲勢依然如日中天的屠夫比爾進行他的復仇大計,這場處於歷史巨輪中的恩怨糾葛,卻因著南北戰爭的越演越烈而埋下了不安定的因子,而那座名為紐約的城市,也在這一連串的紛紛擾擾之中,悄悄地寫下屬於自己的故事…【紐約黑幫】是部讓人感覺很「豐富實在」的片子,165分鐘被塞得滿滿的,從黑幫情仇一直到美國的歷史無所不包。
  • 輸給巴西同行的紐約黑幫,被這場疫情逼到了絕地!
    據《觀察者網》報導:日前,美國執法部門對外表示 ,紐約不斷惡化的新冠疫情不僅停滯了正常的社會生產生活,同時還對紐約黑手黨造成了「歷史性」打擊,而這種打擊是正常執法所難以實現的!資料顯示,自美國現代犯罪之父查理·盧西亞諾時代開始,美國五大黑手党家族便始終將賭博作為重要的盈利手段之一。
  • 黑幫老大點評黑幫片,這才叫專業!
    不久前,網飛出品的紀錄劇集《恐懼之城:紐約黑幫覆滅錄》悄然開播。一經面世,便收視大爆,廣受好評。這部劇集講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紐約黑手黨五大家族從巔峰走向覆滅的全過程。節奏張弛有度,內容猛料迭出,令人慾罷不能。
  • 當痞帥黑幫大爺轉生成公主,一段奇幻的異世界黑幫故事開幕
    有死後轉生成龍蛋,蜘蛛開始奇幻冒險,也有勇者復仇記,魔王穿越現代打工等。還有今天要聊的這部漫畫,大爺轉生成公主開啟了異世界的奇幻旅程,這種設定是不是就比較新奇了。以任俠為信念而生的黑幫老大,轉生到異世界後會碰撞出怎麼樣的火花,跟著可鴨一起來看看這部由宮下裕樹老師和夏原武老師聯合連載的漫畫-《任俠轉生》。
  • 背負血海深仇,在紐約街頭上演「三國演義」——《紐約黑幫》
    《紐約黑幫》給人的印象是什麼?首先來說是史詩一樣的故事,如果說《教父》的出現,讓大家對於黑幫的存在而感覺合情合理,或者是對於這樣一群人有著肅然起敬的感覺的話,那麼本片一定程度上將這種感覺消磨殆盡了。大佬就是大佬即使是像馬龍一樣的紳士大佬,他的本質也不會改變武林外傳的白展堂中有這樣一句話:「盜也盜,賊也賊」這句話也適用於本作品在上流社會,大佬就是大佬,沒有地下秩序要想根除有辦法當然那個意識上層為基礎戰爭是無足輕重的最後的瞬間硬船利炮上來的時候,什麼節,死了的兔子做什麼,馬上空中分解流氓已經不在了在紐約,只有掌權者永遠不會消失
  • 紐約黑幫老大家門口遭槍殺
    紐約黑幫老大家門口遭槍殺王逸君美國紐約市警方14日說,紐約五大黑手党家族之一甘比諾家族「掌門」弗朗切斯科·卡利在家門口遭槍擊身亡。【末路】警方說,卡利13日晚在斯塔滕島區的住宅門前遭槍擊身亡。嫌疑人駕駛一輛藍色輕型客貨兩用卡車逃離現場。
  • 敢不敢跟紐約的黑幫來一起聊聊復古油頭
    去布魯克林找紐約黑幫今天走在布魯克林街頭,到處充斥著文青氣息,各種復古服飾店吸引著世界各地的買手、藏家和時尚達人,懂行的,會走到威廉斯堡,那裡被標識為 Hipster 文化的發源地,藝術家的街頭創作隨處可見,開放的人文環境甚至吸引了一些美國土豪來此地買房。
  • 【影評】是純真年代,還是紐約黑幫?—還原兩部電影中的紐約社會
    這篇文章詣在「再現」,然而「再現」一段過往的時光只能是一個美好的願望,那麼我們不妨只就這兩部電影中已經存在的情節與人物,嘗試去還原那些導演在影片中沒有提及的「現實」。與影片中略有不同的是,這場暴動是工人階層(以愛爾蘭人為中心)主要針對自由黑人以及提倡廢奴者的行動。當時的矛盾在於,這場工人們由於沒錢付稅而無法逃避的內戰會將更多的黑奴解放,而恢復自由的黑人一旦湧入紐約也就必然和本地的工人競爭薪水本就低微的工作崗位。「我解放的黑人會讓我更加貧窮」,愛爾蘭移民這樣說道。
  • 紐約最大毒梟黑幫現蹤跡,仍有小部分在逃,NYPD要求大家提高警覺
    紐約的毒梟跟黑幫最近十分猖狂,讓紐約警方和市民們都相當煩惱。
  • 紐約黑幫老照片,他們是城市的不安定因素,現代黑社會都是小兒科
    提起美國黑幫,很多人立刻想起《教父》中的場景,但現實中美國的幫派鬥爭更加嚴酷,今天分享一組美國紐約的黑幫老照片,讓大家了解當時幫派爭鬥的真實情況,紐約幫派擁有悠久而動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該市的五點貧民窟,那裡是臭名昭著的犯罪,貧窮和暴力場所。
  • 《曉慶聊影事兒》99期:《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今天我要和大家聊的是美國電影《紐約黑幫》(Gangs of New York)。  《紐約黑幫》是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一部黑幫電影,是根據1863年7月美國歷史上發生的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講述的是19世紀剛創建不久的美國紐約。因為土地紛爭等原因,在紐約成立了大大小小的黑幫,而「愛爾蘭死兔幫」和「美國本地幫」是最大的兩個黑幫。
  • 荷蘭最美王妃:當過黑幫老大情人,王子願意為她放棄王位
    如今的她,是荷蘭的王妃,是弗裡索王子的妻子。但瑪貝爾的傳奇,不是因為成為王妃,不是因為嫁入皇室,而是因為她的傳奇人生。瑪貝爾是平民,但卻不是普通人,她出生很不錯,生於上流社會,有著很好的家境和教育。年少時期,瑪貝爾的父親意外去世,母親帶著她嫁給一個銀行家,改了姓,隨繼父姓。中學畢業之後,成績優異的瑪貝爾考入阿姆斯特丹大學。
  • 《紐約黑幫》編劇導新片 馬特·達蒙演水管工人
    《紐約黑幫》編劇導新片 馬特·達蒙演水管工人 時間:2014.09.09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雲貓貓 分享到:
  • 演出紐約黑幫不用化妝,帕特-萊利氣質非凡無愧籃球教父
    雖然帕特-萊利在紐約尼克斯從未奪得過NBA總冠軍,但是在他治理之下的紐約黑幫,卻是名氣極大的存在。這是因為帕特-萊利本身就是紐約人,他對於尼克斯有極深的感情,在這裡他傾注了許多的心血,他將紐約尼克斯打造成了一支凝聚力極強的球隊,並且有很多性格非常強硬的球員,比如奧克利、斯塔克斯等人加入。
  • 細數美國優秀黑幫電影
    細數美國優秀黑幫電影黑幫題材電影畫面雖暴力、血腥,但很受觀眾的歡迎,尤其是男性朋友們,情有獨鍾,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美國黑幫電影,都是一些經典電影!雖有殘忍、暴力,也不乏溫情一面。《美國黑幫》「好人在做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