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世界正在加快步入「學歷社會」時代。如果選擇從事學術性研究工作或是進入世界名企工作都需要你具備更專業的知識和技能,而往往企業在審核專業人才時第一要素就是學歷。
近年來,全球攻讀博士學位的人越來越多,尤其在中、美、俄等主要國家中,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劇增。反觀日本,獲得博士學位的人數卻在驟減。
據日本文部科學省的統計結果,2003年日本攻讀博士學位的人數超過1.8萬;2016年攻讀博士學位的人數減少到1.5萬;而到了2018年,博士在讀生的人數僅為6000。
2016年,日本科學技術·學術政策研究所曾做過一項調查:分別對中、日、韓、美、英、德、法這七個國家中每100萬人裡的博士所佔比例進行排名,結果顯示日本每100萬人當中僅有118人擁有博士學位,排在倒數第二。
對此,日經分析稱,造成多數日本大學生放棄繼續升學的原因跟日本大學高昂的學費有很大關係。2020年之前日本國立大學每年的學費至少需要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2萬元),私立大學每年的學費甚至將近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3萬元)。如此高昂的學費相當於日本家庭的很大一部分開支,部分大學生不得已做幾份兼職才能勉強供自己繼續升學。
加之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大學生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以至于越來越多的人不得不考慮休學或退學。學生團體「高等教育無償化計劃 FREE」此前專門對1200名日本的專科生、大學生以及研究生做了網上問卷調查, 結果顯示,有20.3%的受訪對象表示「正在考慮退學」。
日本高等學校的高學費是日本大學生放棄繼續升學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造成高學費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相對較少。
根據2016年的統計顯示,日本政府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佔整個GDP比重的0.42%;同年,芬蘭對高等教育的投入佔比重的1.52%,比日本投入高出2倍有餘。就日本高等教育費用負擔的比例而言,政府負擔了30.6%,學生家庭負擔了52.7%,其餘部分則由社會各支援機構來承擔。
如今隨著日本「低學歷化」的問題逐漸顯露 ,日本政府也迅速展開了相應的補救措施。
據日本『読売新聞』消息稱,為了鼓勵更多大學生投入研究,日本政府在2020年度修正預算案和2021年度預算案中,計劃投入2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77億),用於獎勵博士在讀生。參與該計劃的55所大學中有30所是研究信息技術、人工智慧、物質材料等創新領域的大學,剩餘25所是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大學。
在這55所大學中,將會選出1000名在讀博士生,每人每年將獲贈23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4.6萬元)。而這230萬日元中,政府將負擔三分之二,餘下由大學來負擔。
面對如此豐厚的獎金福利,是否能改變當下日本「低學歷化」的局面呢?
拋開日本高等學校的高學費不說,在日本,博士生步入社會後,在國內企業待遇與其他低學歷職員相比優勢不大同樣是造成日本大學生放棄繼續升學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況下,學歷越高收入越高是世界人民公認的常識。而在日本,目前大學本科生平均年收入為252.24萬日元;博士生平均年收入為315.3萬日元,兩者僅相差1.25倍。而在美國,大學本科生平均年收入為5.37萬美元;博士生年收入為9.01萬美元,兩者相差1.68倍。社會學家小熊英二(慶應義塾大學教授)指出:「日本市場將全球化人才評價標準隔絕在之外」。日本之所以不斷有博士選擇出國就業,是因為博士生在國內企業的待遇與其他國家企業的待遇相比落差明顯。
日本最大經濟團體「經團連」每年在招聘人才時看重的往往並非招聘者的「專業性」,而是看重招聘者的「溝通能力」與「個人素質」。
日本大學也一貫以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企業員工為目的,培養出了大批禮貌、自強的民眾以及遵守企業紀律的勤奮員工,卻恰恰忽視了大學所具備最基本的教育職能。而這種缺乏教育實質內容的大學乃至整個高等教育體系,就如同失去了魂魄的軀殼一樣,成為各種教育問題的溫床。
日本高端人才(大學本科生以上學歷者)數量的持續下降引起了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渡邊安虎的關注,他表示「光靠日本人滿足不了招生指標。攻讀經濟學碩士課程的有6成是海外留學生」。2019年,渡邊安虎教授還憑藉自己的職業經驗斷言:「日本社會是肯定需要碩/博生的」。
2019年12月28日,日本政府召開『幼兒教育與高等教育免費化相關閣僚會議』,正式決定高等教育免費化於2020年度起施行,向有家庭成員參與高等教育的低收入家庭學生發放無需返還的補貼型獎學金。日本政府官宣:「保障教育機會,減少家庭負擔」,此消息無疑是給日本民眾吃下了一顆定心丸,同時也表明了日本政府對高等教育建設的重視。
這件對日本國民來說天大的好事,對於赴日留學生以及在日華人來說同樣適用!只需拿到日本長期籤證就可以享受與日本國民等同的待遇!
面對日本高度免費化的教育和完善的社會福利,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和家長選擇赴日留學,赴日留學不僅可以豐富人生閱歷、拓寬眼界,還可以通過留學快速提升學歷,打通職業發展道路。相較國內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激烈競爭局面來說,日本高校的入學競爭壓力會緩和很多!
無論留學與否,言吉君都希望每位同學的升學之路能一帆風順。
學日語,來言吉!
編輯:劉小倩
審稿:陳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