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LE專訪周興哲:有個浪漫老靈魂

2021-02-21 臺灣音樂風雲榜

十一歲就跟著哥哥到美國唸書,很早就學習獨立生活的周興哲,形容自己有個成熟的老靈魂。而在寂寞的異鄉,開始自學音樂、創作浪漫情歌就成為老靈魂唯一的出口。

那時候,周興哲還記得每天下午三點鐘放學之後,他總是迫不及待地回到學校宿舍,一個人沉浸在彈鋼琴玩音樂的世界裡。在來美國之前,他就是個喜歡在唱歌的孩子,站在臺上表演,他從來不會感到害羞。但在這個陌生的城市,一個來自亞洲的臺灣小孩,英文都還不會說,個頭又長得比別人小,交朋友總是比別人難,他察覺到無以名狀的孤獨感。因此唯有投入音樂的時候,他找到了自信,並且嘗試著將心裡的感覺寫出來。

雖然當時大部分寫的都是情歌。他說:「但情歌對我來說,只是一種曲風,並不是每一首歌都在講心痛。而且說實話,畢竟年紀還小,並沒有體驗過太多情感,就是單純喜歡浪漫的感覺而已。」浪漫其實是情緒的撫慰與抒發,就像當時周星哲最喜歡聆聽播放周杰倫、王力宏、林俊傑的歌,不管歌詞唱甚麼,跨越時空的旋律,讓人找回家鄉的熟悉感。

「在任何學校,你都會希望自己是比較酷的小孩,而在美國文化裡,比較酷的小孩通常都是會運動、打籃球,或是很壯的那種。但是一個亞洲人,從小運動就不是我的強項,所以我決定專注加強在我有興趣的事情,就是音樂與藝術。」人小志氣高的他,沒有被環境打倒,反而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融入生活,期待有一天被看見。

就這樣持續熱愛著音樂,周興哲不停地寫,直到19歲那年他因為電視劇《16個夏天》片尾曲〈以後別做朋友〉一曲突然爆紅,從一個創作新人成為Youtube點閱率破億的最受矚目男歌手。今年出道邁向第五年的他,更將於五月站上小巨蛋,舉辦個人首場大型演唱會。

19歲就成名,對周興哲來說是幸運,也是挑戰。「可能大家會覺得我很自戀,但我真心認為自己的歌很屌,〈以後別做朋友〉這首歌受到大家歡迎,就是對我的肯定,讓我在創作上更有自信。」但伴隨著名氣而來的負面報導,卻讓周興哲感到非常沮喪。只因為在拍攝現場,下雨天助理幫周興哲撐傘,新聞標題就聳動地寫著:「周興哲有大頭症!」不想跟著炒作的他,選擇不作任何解釋回應。但雖然明明知道事實根本不是這樣,他坦承心裡還是很受傷,因為仍然會有許多人只看了標題,就信以為真。

這個事件帶給他極大的震撼教育,讓他體會到原來要當一個藝人,並沒有想像中的簡單。「我小時候也曾經認為明星就是神,他們超屌的。但現在才明白,不管是歌手或演員,其實我們都跟普通人一樣,我們並不是完美的。我們跟大家最大的不同是,我們的工作是活在鏡頭裡面。」樂觀積極的他,很快地重整思緒,決心用音樂證明自己。「如果有人說我有甚麼不好,我就努力做到好讓你們沒有話說,這也是一種成長的動力。」

從哪裡跌倒,更要從哪裡站起來。前陣子,他主動向媒體大方公開自己的戀情。「對我來說,說謊並不是一個舒服的感覺。雖然我知道,傳統上會認為這樣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聲勢,但我漸漸看到一些西洋歌手,像是Ed Sheeran、Sam Smith…他們就很勇敢地秀出真實的自己,認為這就是我,你喜不喜歡都沒關係。所以我也想要以身作則,做出一個正面的示範。」他笑著說,公司雖然很擔心,仍然支持他的想法。然而出乎意料地,周興哲的粉絲並沒有因此減少,「公開戀情,我的小巨蛋演唱會還在兩分鐘之內秒殺,這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他的眼神裡透露著願意承擔一切後果的篤定與不悔,才24歲,卻已經展現成熟男人該有的肩膀與風範。

從很多的小細節,可以看出周興哲是一個很有毅力的人。在美國留學那段期間,自認運動比不過老外的他,居然選擇加入冰上曲棍球?問他為什麼,「因為它讓我跳出舒適圈。在美國很多亞洲人多半會選擇打籃球,很少人會去打冰上曲棍球。說穿了,冰上曲棍球其實是一個很白的運動,通常只有在那邊長大的白人才會去打,但對我來說,這卻是一個逼我自己融入他們的文化最好的機會,雖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只要這件事情是我喜愛的、認同的,我是一個很願意push自己去做突破自己的事情,而且我一定要努力做到最好。」

帶著頑強的意志,他一步步踏在音樂夢想的路上。他回憶起九歲那一年,他就曾經坐在小巨蛋底下看著周杰倫唱〈髮如雪〉,充滿野心地告訴自己:「未來一定要換成是我,站在這個舞臺上唱歌。」現在,這個夢想就要成真了!他感到興奮無比,也給自己更多的期許。

「我希望在我30歲的時候,可以帶來更多美好的音樂作品,帶給年輕一輩不一樣的啟發。我知道現在愈來愈少創作型歌手被看見,所以我希望我的努力可以激勵他們,他們總有一天也可以登上小巨蛋,一定要相信自己的音樂,會被聽見。我的個性很溫和,從來都不是一個會隨便發脾氣、暴躁的人,我也希望不管到幾歲可以維持這一點。」

周興哲還有一個更遠大的夢想,從小就愛看浪漫愛情電影的他,想要自導自演,拍一部浪漫愛情電影。看著他閃閃發亮的眼睛,我相信他會帶著冰上曲棍球的拼勁,不顧一切達陣目標的。

ELLE:為什麼說自己有老靈魂?

周興哲:我11歲就被爸媽送到波士頓唸書,跟哥哥一起住在寄宿學校。因為爸媽沒有跟來,很早就學會一個人獨立自主。因此剛回臺灣時,大家都說我是老靈魂,比較成熟。

ELLE:從小就喜歡唱歌表演嗎?

周興哲:可以這樣講,因為我從小就在教會,上臺唱歌表演不會感到害羞。

ELLE:你在寫歌創作時,有特殊習慣嗎?

周興哲:我發現我都是在下午三點時,靈感最多,最容易完成一首歌。原因是因為國中下課時間正好是三點,那時候我喜歡回到宿舍彈鋼琴啊,隨便玩玩音樂這樣子,然後開始慢慢就養成習慣。而當我在寫歌的時候,我一定會把手機放在外面,希望不要被幹擾。

ELLE:出道邁入第五年,覺得自己最大的不同?

周興哲:這五年最大的不一樣,現在在製作音樂上,我處於更自由、更加擁有自我想法的狀態。可能是前兩張都是製作人的想法居多,但身為創作歌手,很重要的一點是保留原創的部分,所以第三張專輯,我都自己製作,就保留住我原本寫出來的感覺。我想這是最大的進步與成長。

ELLE:大家都叫你「情歌王子」,你會排斥這個稱號嗎?

周興哲:完全不會!這是一個很棒的稱號,但是情歌王子除了情歌之外,也可以延伸到更多不同的音樂領域,我自己就規劃要在未來發展更多元的曲風,比如英文歌。雖然英文歌在亞洲沒有那麼吃香,但這是我未來的方向之一。

ELLE:你是一個浪漫的人嗎?

周興哲:算是吧。因為我從小就喜歡聽情歌,也喜歡看浪漫愛情電影,會去聽電影裡面的音樂。我覺得愛是一個永遠沒有辦法解釋的事情,對我一直有著很大的吸引力。情歌就是一種永恆的感覺,永遠都會寫不完。

ELLE:最喜歡的一部愛情電影?

周興哲:我想應該是《手扎情緣》,它的電影配樂我也非常喜歡。其實現在愈來愈少這種經典浪漫愛情電影,現在的愛情片多少都會參雜搞笑的成分,就少了那麼點藝術性。愛情對我來講,有很大的藝術性存在。

ELLE:私底下的你,有甚麼嗜好和興趣呢?

周興哲:我其實蠻會做菜的!(笑)最近我就很喜歡在IG STORY分享做菜的過程。我是回到臺北自己住的時候,才開始下廚。可能是我爸爸從小會教我們一些紅燒雞、煎牛排之類的,所以就自己慢慢摸索延伸。做菜跟作曲在某方面蠻像的,就是會有不一樣的材料和不一樣的樂器,然後你要試著去完成一件作品。

ELLE:你的拿手菜是甚麼?

周興哲:蠻多的耶,中西式我都會做。但我的肉醬義大利麵,還蠻厲害的。

ELLE:五月是母親節,你跟媽媽的感情好嗎?

周興哲:我跟我媽的關係一直都非常好,常常我們去親戚朋友家,感情好到都讓他們非常忌妒。因為我只要見到我媽,都會給她一個抱抱,離開的時候也會抱抱。從小到大,我媽也是一直都很支持我們。我剛回臺北的時候,沒甚麼朋友,那時候很孤單,她也常常陪伴我,希望我愈來愈好。

ELLE:周媽媽是甚麼樣的人呢?

周興哲:我媽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是世界上最厲害最棒的女人!我記得13歲的時候,我跟我哥曾經合寫一首歌送給媽媽,還蠻好聽的,她聽到就覺得很感動很開心。

相關焦點

  • 新歌速遞 | 周興哲/單依純 - 愛我的時候
    「同行」的第一首歌在周興哲與單依純的《愛我的時候》中拉開序幕。身為歌手、音樂創作人的周興哲,年紀輕輕便展露出自己的唱作才華,一曲《永不失聯的愛》唱出濃烈愛意與揪心離愁,而初出茅廬的單依純,在《中國好聲音2020》的初舞臺翻唱這首歌曲,憑張弛有度的聲線驚豔四座,最終成為節目史上最年輕的年度總冠軍。音樂如同連接他們的精神紐帶,跨越時空凝結屬於彼此的高光回憶。
  • 靈魂出體的實驗,靈魂是有覺性的
    靈魂鬼神之謎,幾千年來一直困擾著人類。在西方,靈魂研究機構多於牛毛,育的甚至由國家出資進行研究,而且業已取得一些初步成果,例如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等等,但是西方的研究始終停留在靈魂這一淺層次的水平上並沒有發生質的突破,但肯定靈魂的存在,靈魂是不滅的,俗云:人死了就沒了。是錯誤的,靈魂是不滅只是輪迴於六道之中,故亦稱為遊魂。
  • 慢靈魂,漫遊於韓國~
    "♫慢靈魂跟唔上節奏?我地要噶就系你噶慢靈魂!帶上你噶慢靈魂,跟我們一齊慢遊韓國啦~只有靈魂慢落來點得呢?仲有仲有,用毛巾卷個羊角帽濟州處處可見的石頭老爺爺又有何寓意?走進民俗村漲姿勢,感受韓國獨特的土種文化。▪城邑民俗村
  • 踏上成佛之路的金剛界九大殊勝--靈魂的躍人
    有一次,我叫弟子在紙上畫一個九宮格,形成一個金剛界九會,然後在九格內,將密宗九種最獨特吸引的殊勝寫進去,完成後,這便是新人門弟子的金剛界修行法本,這九個過程,能夠帶領修行人打開密法大門,踏上金剛界成佛之路。     這九個過程,便是密宗九種最引人人勝的地方。     現在馬上帶領大家進入此九會中。
  • 無關實驗書店 關於靈魂閱讀
    無關書店 關於靈魂閱讀人們有慾望、有情感、有記憶、有情緒,在社會框架下我們可以扮演成符合他人期待的模樣,但是靈魂,則永遠是最真實、最誠實的,也是無法抹滅的;無關實驗書店,便是依循著這個方向,尋找純粹靈魂所渴求的知識與書籍。
  • 【專題】鑽石中音是La Assoluta的靈魂-專訪Tidal總裁Jorn Janczak
    在媒體發表會之前,我先與Jorn訪談,他說La Assoluta的誕生,從史無前例的「5吋鑽石中音單體」開始,這也是La Assoluta的靈魂所在。答案是4個星期,每天24小時,七天連續不斷施加超高電壓,連續4個星期,讓氣化的碳分子一點一點層積為鑽石振膜,光是電費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錢。Jorn說,5吋鑽石中音的成本高昂,根本難以生意化量產,假如Accuton要讓5吋鑽石中音單體上市,一對要價恐怕要數萬歐元,而La Assoluta上面用了4顆5吋鑽石中音,也難怪這對喇叭要價55萬歐元,光是鑽石中音單體就不知道佔用多少成本啊!
  • 贖罪日的奧秘:身體和靈魂的真正合一
    正如安息日來之前有六天的預備時間,所以千禧年來之前有六千年的預備時間,錯過了最後預備的時機,進入千禧年的人將兩手空空,唯有哀哭切齒。 所有的節期都守為安息日,但節期不同安息日之處是可以做飯。為什麼?做飯的目的是滿足身體的需要,這就意味著節期低於安息日,因為節期可以做飯。 節期裡唯一的例外是贖罪日,因為贖罪日禁食,自然不能做飯。
  • 將臨期第二周 星期三【靈魂的安息】
    2、分享【靈魂的安息】     親愛的兄弟姊妹們,今天我們的主耶穌很溫和的邀請我們放下勞苦和重擔,到祂那裡享受靈魂的安息。       其實呀,這是人性的層面,人性能悟到的道理,如果我們真的理解、認識天主的話語,體會主的心,我們就一定會知道:真正的靈魂的安息是永生啊!
  • 芥子專訪 阿梅:珍惜每件帶有靈魂生命的衣物
    ▲可以安靜坐下來翻看書籍,吃茶談天的所在。赤子安靜地待在巷弄裡的一隅,與城市保持著適當的距離。對於阿梅這個閩南土著來說,泉州是閩南文化保留得特別好的城市,也是個充滿生活味的城市,選擇了生活自然就來到了泉州。
  • 深度專訪《狂暴之翼》遊戲核心製作團隊
    身為榮獲全球80國推薦的最狂手遊,《狂暴之翼》的遊戲團隊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呢?艾肯娛樂特別跨海專訪一手打造此手遊鉅作的靈魂人物-遊戲製作人、主策劃、以及美術總監,與玩家們暢談分享製作理念、研發歷程,獲獎心得以及一窺遊戲部份重點。 ◆         《狂暴之翼》團隊專訪,製作理念及遊戲特點大公開!
  • 「2019亞洲最佳展覽」得獎者|東京森美術館【鹽田千春:顫抖的靈魂】
    鹽田千春(右)接受《亞洲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專訪。2019年,超過60萬人,因為鹽田千春而顫抖。但是,任誰都無法否認一個既定事實,2019年,有超過60萬人次以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因為這位1972年出生的日本藝術家鹽田千春而顫抖!
  • 靈魂宇宙藍圖 III﹣當靈魂進入身體
    為了驗證靈魂是壹種可以測量的物質,特殊設計了壹種安裝在壹種很靈敏的秤上的床,試驗方法是讓快死的人躺上面,然後壹直精確測量這個人的體重,觀察在死亡的瞬間體重的變化。死亡的瞬間輕了部分就是丟失的部分﹣人的靈魂。對於身體來講靈魂的重量就像是一根羽毛飄在石頭上,很多外星存友首次進入人類身體時,都要適應不少的時間來承受這沉重的身體。
  • 罐 專訪|南條史生-年輕世代策展人必需對這世界上正在發生的事保有好奇心
    但是,他以親身實踐的態度證明了,藝術;是個令人上癮的事業。──編按1997年7月《CANS藝術新聞》創刊號,南條史生接受專訪時的報導。2020年,南條史生再度接受《亞洲藝術新聞》專訪,暢談對年輕世代策展人的期許,並刊登於《亞洲藝術新聞》3月號。
  • 罐 專訪-乃銘會客室 |耿桂英:我為什麼要做王攀元?
    耿畫廊負責人耿桂英(左)接受《亞洲藝術新聞》雜誌總編輯鄭乃銘專訪。王攀元,1949年來到臺灣;一直到2017年,在宜蘭家中離世,未曾再回故鄉江蘇,原鄉真正成了遠鄉。這一長串的日子下來,他始終活在自己所給的煎熬當中,無法自拔,也不願自拔。
  • 專訪|親愛的,請當我可敬的對手
    因船長每週六還兼差開飛碟(節目《未來進行式》),最近載到一位復出就賣完兩場小巨蛋,驚動整個業界的「焦不會」,於是問她有無興趣也來搭乘一下怪物船,並請出釀電影的主筆親自招待,結果就誕生了這一篇文採情感與思考深度都爆棚的專訪,善哉善哉。有個故事是這樣的:老漁夫每天晚上,總要等到華燈初上才出海捕魚,他說比起陽光刺眼,在微弱的月光下,他更能看清楚水裡的動靜。
  • 巧克巧蔻與ELLE雜誌的奇妙緣分,一起送巨蛋上高空?
    elle雜誌是巧克巧蔻的老朋友了,作為時尚界雜誌的風向標,elle雜誌表示跟他們合作,最不缺的就是當紅明星。所以巧克巧蔻在與elle雜誌合作的過程中,全程感覺自己星光璀璨。2018年9月初,上海有一群人很躁,參加elle雜誌上海30周年慶典的人兒們齊聚中國第一高樓——上海中心。慶典嘉賓陣容十分的搶眼,一百多位當紅明星和人氣偶像還有人氣超模空降到這場盛宴,共同為elle雜誌慶祝三十周年生日。
  • 專訪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是我派韓國瑜去高雄選市長的 |獨家
    選後翌日,即11月25日下午,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接受記者獨家專訪,一坐下,說到凌晨開票的結果,他便說:「這是臺灣人民的勝利。」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的臺玻大樓,第13任卸任副總統吳敦義租下的辦公室坐落其中。1年多前的5月27日,即國民黨選出新一任主席的1週後,記者也是在這裡獨家專訪他。「藍天再現,重返執政」是人們對國民黨的期許,如今,「藍天」重現了,「執政」呢?
  • 【贈獎|專訪】四葉草Joyce 《好想你》獨家專訪~答題抽親簽!
    她也來到IDOL星地標接受專訪囉!想要更了解四葉草嗎?快來一起看看她說了什麼吧!【關於四葉草 & 首張同名EP】【獨家專訪】有個很有趣的經驗是我和哥哥翻拍一個韓國的舞蹈,我們要去超市,一路上經過遊戲場、電梯我們都有拍跳舞,甚至在超市,旁邊有人在買東西,我們還叫媽媽幫我們拍,媽媽整個很尷尬,但其實當時我跟哥哥都很怕被超市的警衛趕出去,所以整個心情有點害怕,現在想起來真的很好笑!
  • 罐 專訪|張平沼先生的藝術收藏故事
    2020年11月20日張先生以「富喬文化藝術基金會」之名,在臺北近郊「春餘園子」,為這些年他所收藏的宋代香爐舉辦了一場「宋瓷香會」,透過這次「宋瓷香會」我們終於一窺到張先生的豐富收藏,並且立即邀約張先生做個專訪。張先生在臺北辦公室接受《CANS藝術新聞》專訪時笑著說:我過去30年在兩岸交流往來中接受過無數次關於政治及經貿的訪問,但就文化藝術收藏方面這還是第一次。
  • 《鏡專訪》曾沛慈,人畜無害都是傷害
    「我有一段感情是,天哪,講出分手大概有10次,前前後後在一起有3年,不知道自己在執著什麼,還是很想試試看,很想跟他有個未來,我有時執著起來也是很可怕。」2年前終於分手後,她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像困獸,睡不著,又想看對方消息而一再追蹤。「我不能丟掉這段感情,可是又不能在一起!」最終她唯有殺氣嗆告自己,「我決定不要處理這個矛盾了。要這樣!來啊!要黑暗要低潮是不是!來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