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幾個粉絲在後臺諮詢小編,說自己今年考上了一本,想去當兵,現在報名當兵好,還是等大學畢業之後去當兵好?最近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這兩個階段去當兵都是非常好,各有所長。高校新生當兵和大四畢業去當兵,有4大區別,學生和家長有必要了解。
一、應徵「入伍地」的選擇有區別。
高校新生報名當兵,由於剛剛參加完高考,有的是剛剛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有的是還沒有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這個時候去報名當兵,只能在戶籍所在地報名,通常就是在老家報名。
大四畢業去當兵,應屆畢業生當兵,是可以從戶籍所在地報名當兵,也可以選擇從高校所在地報名當兵。《大學生當兵,從「家」走和「學校」入伍,有3方面區別,望周知》從哪裡報名當兵,還是有很大的區別,通常大學都在發達的城市,這些地方的優撫政策更完善,大學生入伍獎金、義務兵優撫金更高,所以大學畢業生通常都會選擇從學校報名當兵。
二、年齡上有區別。
高校新生去當兵,年齡要求18~22周歲。這個時候去當兵的高校新生,年齡基本都是在18/19歲,年輕就是資本,在部隊體能進步的就比較快,發展空間也是非常大,在部隊體能是一切的基礎,把體能練好之後就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習專業技能和複習考軍校。
大四畢業生當兵,男生年齡要求18~24周歲,女生年齡要求18~22周歲,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年齡上稍微大一些,因此參軍入伍之後,體能進步的會慢一些,在部隊可能會多吃一些苦頭。
三、徵兵入伍和入伍方式有區別。
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因此今年的徵兵重點是向大學畢業生傾斜,同時大學畢業生參軍入伍有「4個優先原則」,優先徵集報名,優先體檢和政審,優先審批和定兵,優先安排使用。所以高校新生和大四畢業生同時報名參軍的時候,會優先錄取大學畢業生。
高校新生的入伍方式只有一種,那就是走「義務兵」,兩年義務兵期滿之後,如果是考上了軍校,就會留在部隊繼續發展,如果沒有考上軍校,通常都會選擇退伍回到學校繼續讀書。
大四畢業生參軍入伍,有兩條入伍方式,分別是「義務兵」和「直招士官」,對於想留部隊長期發展的大學畢業生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招士官,因為直招士官入伍,進入部隊就是下士軍銜,享受下士的福利待遇,下士每個月的工資基本在5000~7000元左右,每個月要比義務兵高出好幾千元。
四、在部隊轉士官和考軍校有區別。
高校新生參軍入伍,在部隊轉士官,最高學歷是高中,沒有任何優勢可言,轉士官之後就是下士軍銜,而且競爭也是比較激烈,需要有過硬的軍事素質,在連隊有良好的表現才行。
高校新生在部隊考軍校優勢最明顯,本科生學習成績本來就挺好,加上在部隊裡面考軍校,題目的難度比較小,競爭人數也比地方高考少,加上自己剛參加完高考,因此高中的知識點還記憶猶新,複習起來最容易,很快就可以恢復到高考時候的巔峰狀態,考上的概率最高。
大四畢業生走義務兵的方式入伍,兩年義務兵期滿的時候轉士官,有學歷上的優勢,因此只要有良好的表現,體能等都能達到優秀水平,基本都可以順利晉升士官,轉士官直接就是中士軍銜,中士每個月的工資基本在7000~9000元,最高學歷還是本科。
大四畢業生,參軍入伍雖然不能和高校新生一樣,參加考軍校,但是在部隊表現優異,是有機會被推薦去參加大學生士兵提幹考試,年齡要求是不超26周歲,如果是中共黨員,「985/211」高校畢業生,在部隊榮立三等功及以上的獎勵,在艱苦邊遠地區部隊服役,提幹的時候都會優先考慮。
綜合以上分析,高校新生和大四畢業生當兵,有4方面的區別,學生和家長鬚知。
一、應徵「入伍地」的選擇有區別,高校新生只能在戶籍所在地報名,大四畢業生可以在學校報名,也可以在戶籍所在地報名。
二、年齡上有區別,高校新生年齡最小,體能進步最快;大四畢業生,年齡偏大,體能進步慢。
三、入伍方式有區別。高校新生只能走「義務兵」的方式入伍;大四畢業生可以走「義務兵」和「直招士官」的方式入伍。
四、在部隊轉士官和考軍校有區別。高校新生轉士官,是下士軍銜,最高學歷是高中,但是在部隊考軍校優勢最明顯;大四畢業生轉士官是中士軍銜,最高學歷是本科,雖然不能考軍校,但是有機會提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