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陸軍最知名的裝備顯然就是在高原地區演習中出現的15式輕型主戰坦克,這是中國,也是全球唯一一款專門針對高原、山地和丘陵地帶設計的坦克,全重僅為30噸,即使是採用了掛載複合裝甲的模式,坦克的重量也能保持在38噸以下。一方面除了可以更加方便國產運-20大型運輸機進行空中運輸以外,另一方面則是可以保證坦克能夠在高原地區快速的機動部署,畢竟這款坦克的柴油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超過了1000馬力,基本上要跟一些第三代重型坦克的發動機相差無幾。所以,低重量和高輸出功率,也保證了坦克擁有不俗的速度和航程。
在現在,不少國內外媒體都發布了一些關於15式主戰坦克的外部照片,甚至還有媒體將15式坦克在國際防展上的靜態展示照片也發了出來,以供軍事專家和軍迷來熱議和討論。不過坦克內部座艙卻一直都沒有對外界公布,顯然是要起到保密的效果,畢竟不可能才批量列裝不久就公開全部的信息,這點非常符合我國的「含蓄傳統」。因為坦克內部座艙基本上是坦克最核心的部門之一,在坦克外部最多只能發現坦克的火力、裝甲防護和部分觀察設備。而現代戰爭中,坦克的技術要求越來越重要。坦克不僅要跑得快和打得遠,還要打得準,這就考驗坦克內部的大量精密儀器設備了。
之前,國內媒體公布了國產第三代陸軍99A主戰坦克和外銷型VT-5主戰坦克的座艙照片,其實從照片中就可以發現,中國自主研發的主戰坦克的技術水平已經慢慢開始和國外的一流主戰坦克靠攏,如豹-2A6、M1A2和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等等。早期中國裝備的96式主戰坦克、99式主戰坦克都採用了手動換擋和操作杆的形式,而同時期的西方國家的主戰坦克已經實現了方向盤操作和自動換擋的技術,坦克使用起來非常輕鬆,大大降低了坦克駕駛員的體力消耗和腦力消耗。
而從之前官方媒體公布的的圖片來看,無論是99A主戰坦克還是VT-5主戰坦克均採用了國際上最新的國產"上反穩像"式火控系統。與印度T-90S和T-72裝備的"下反穩像"式火控系統,具有反應段和設計精度高的優點。而在通信導航系統方面,國產主戰坦克均已經使用了最新型的坦克通信系統,能夠通數據總線向車載信息系統傳輸本系統的數據信息,再通過車載系統向車長和駕駛員顯示坦克的自身方位和其他戰場信息,整體信息化程度極高,應該會屬於全球最先進的駕駛艙之一。
至於99式主戰坦克上搭載主動式雷射警告/對抗系統和VT-5上安裝主動防禦系統,則在15式主戰坦克的車身上沒有發現,最大的原因可能還是因為造價和戰術定位的問題。首先,15式主戰坦克屬於一款輕坦,部署的區域有限,不太可能為其裝備更多的設備和武器,畢竟這樣會導致整體規格和成本不斷上漲。其次,15式坦克部署的高原地區對重型主戰坦克性能限制極大,即使部署上來也不見的能夠發揮全部戰力。即使是遇上了重坦,也可由99式坦克去面對。至於網上說的那些,15式坦克擊穿T-90MS裝甲的言論,真實性存在疑問。畢竟兩者的噸位相差近20噸,這不是簡單的一枚穿甲彈就可以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