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網訊 自本月初起,一項對住宅小區電動車亂停亂放、私拉亂接充電的專項整治工作正在進行中。然而記者走訪時發現,特別是高層住宅小區裡電動車「乘梯上樓」現象禁而不絕,物業管理「人治」違規行為缺乏有效的抓手。對此,市住建部門提出可通過臨時設置石球、欄杆的「土方法」,或安裝電梯攔截裝置等「黑科技」阻止電動車上樓充電。
近段時間以來,江蘇省多地發生因電動車違規停放充電引發的火災事故。今年1-10月,市住建局開展的第三方日常考核中,電動車私拉亂接違規充電整改單高居第一,佔比達11%。根據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要求,市區從11月初開展住宅小區電動車私拉亂接專項整治工作,初定為期一個月。
目前在很多小區裡,部分業主推車上樓充電現象仍然存在。記者在濱江板塊一個高層住宅小區裡看到,物業管理在電梯旁、電梯裡張貼了禁止電動車上樓的警示語以及電動車私接亂接充電引發火災的警示海報,但少數業主家門前堂而皇之安裝了充電口,一到晚間電動車就隨人乘梯上樓,整夜充電。
該小區物業管理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小區地下車庫已經安裝了集中充電裝置,1元錢可充6小時,並不存在業主充電不方便的問題。為了推進專項整治工作,他們也對這些業主進行了勸導,但是業主反稱電動車放在地下車庫無人看管不安全,萬一丟了「物業負得了責任嗎」?幾次三番下來,受制於業主是「服務對象」的關係,且物業管理的「管理權」沒有剛性,只得聽之任之。
對於為什麼要推車上樓,記者也採訪了一些業主。家住20樓的孫女士表示,孩子在離家較遠的一所高中上學,每天要騎電動車去學校。「一來,地面通往地下車庫的2個急轉坡道非常陡,孩子推車上下有危險;二來,由於高層住戶電梯非常難等,坐電梯到地下車庫拿電動車再乘電梯上來,很耗時間,我們也是沒辦法。」孫女士說。
這類說辭並不能成為電動車亂停亂放的理由。比起電動車私拉亂接充電、阻塞消防通道甚至引發火災,推車到地下車庫並不是一件「麻煩」事。因此,市住建部門在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中特別提到「強化管理措施」——各物業服務企業在住宅小區內張貼告知書,引導業主在規定時間內拆除私拉亂接的充電線。同時,可通過臨時設置石球、欄杆,或安裝電梯攔截裝置等阻止電動車上樓充電。
據介紹,為阻止電動車上樓,蘇州、南京等城市部分居民小區已經安裝了「智能梯控電瓶車報警管控系統」(簡稱「梯控」)。該裝置安裝在電梯上端一角,從外觀上來看就像一個小盒子,可利用圖像識別技術準確認出電動車。而且這套管控系統能全面識別輪椅、自行車、嬰兒推車、電動車等,只有電動車進入電梯時,才會啟動報警及禁止電梯運行。我市一些高層住宅小區業主群裡急切盼望能早些引入這樣的黑科技,保證樓道消防安全,保證業主自身安全。 (翟進)
【來源:金山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