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安局公交總隊蘋果園站派出所的兩位民警撿到一部手機,沒想到在歸還時,被反詐意識極強的失主當成了騙子,失主拒接了民警打來的50多個電話,還稱被「騷擾」前往屬地派出所報警。兩邊民警取得聯繫後才真相大白,8月11日上午,手機終於物歸原主。
8月8日下午,蘋果園站派出所民警何育聖、孔祥毅在工作中偶然撿到了一部遺失的手機。經過工作,民警發現這部手機的號碼已被掛失轉移,便通過該號碼和失主取得了聯繫。
沒想到,在聽到民警要求自己提供身份證號碼等信息後,失主張某記起了平日學習的反詐知識,認定了這是一通騙取個人信息的詐騙電話,當即掛斷。
事情的發展出乎了兩位民警的意料,在此後的40個小時裡,他們先後通過更換手機、使用座機、簡訊等方式聯繫張某50餘次,均沒能使反詐騙意識強烈的張某動搖。
8月10日,不堪「騷擾」的張某前往海澱公安分局東升派出所報警,稱有人企圖騙取其個人信息,並不斷對其進行電話騷擾。
兩邊的民警經過溝通,終於解釋清楚了這個「烏龍」。東升派出所民警把情況完完整整地告知張某後,張某才終於相信,他以為的「詐騙分子」竟真是撿到了他手機的警察。
昨天,張某來到蘋果園派出所領取手機,並對堅持聯繫他的兩位民警致歉並表示感謝。張某說,若不是民警在兩天內堅持聯繫他,他也不會選擇報警並了解事情真相,當然也就拿不回手機,是民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讓他的手機失而復得。
何育聖表示,近年來,各類新型電信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偽裝成公安機關的詐騙伎倆已是屢見不鮮。隨著反詐騙宣傳的不斷延伸,大家的「免疫力」也越來越強,但遇到可疑情況還是要進一步甄別,積極尋求公安機關的幫助,避免被騙。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劉蘇雅
編輯:王海萍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