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利率、外匯匯率,還有外匯行市,這幾個看似晦澀難懂的詞彙,被簡稱為匯率,實際上就是兩種不同國家的貨幣之間兌換的比例,或者也可以理解成用一國貨幣表示的另外一個國家貨幣的價格。舉個例子,如果你要出國旅遊,我們的人民幣是沒有辦法在其他國家直接使用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到銀行去兌換成旅遊目的地國家的貨幣,通常兌換的時候,價格並非是1:1的兌換,兌換的比率就是咱們所謂的匯率了。
如上圖,目前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就是6.5776,時隔兩年,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再回6.5元時代。而就在今年的5月底,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仍在7.1967的位置,也就是說短短的六個月時間,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中間價升值了6851個基點。換而言之,如果你5月份有1萬美元。當時你可以用這1萬美元兌換到近7.2萬元人民幣,而時至今日,如果當初的1萬美元現在去兌換,就只能兌換到近6.6萬元人民幣了。等於說啥都沒幹,憑空就損失來6000塊錢。反而言之,假設咱們想要到國外去旅遊,需要兌換1萬美元,本來需要7.2萬元,現在只需要6.6萬元了,一下子省下了6000元人民幣。
如果咱們做的是外匯投資,那麼中間的差價就是咱們的利潤了。當然目前國內還沒有開放正規合法的外匯投資品種,網上看到的多數外匯投資品種,基本上都是不正規的,請投資者務必擦亮眼睛。
那人民幣一路升值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邏輯推動的呢?
1、美元貶值。無論是疫情的影響,還是近期大選的鬧劇,都讓美國的經濟受到了重創。而作為美國的央行——美聯儲,在年初就放言,未來幾年都會持續使用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洪水泛濫之下,美元貶值就變得理所當然。
2、經濟復甦。中國的疫情率先得到了控制,各行各業強勁復甦的態勢迅猛。10月財新製造業PMI為53.6%,其高於50%就顯示製造業當前處於較為景氣的狀態,該數據也創下2011年2月份以來的最高值。
當然推動人民幣升值的因素還有很多,近期就有多重因素,又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匯率新一波的上漲,包括第3屆進博會的成功召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正式籤署等。這些因素都將為中國製造業未來出口的總額,奠定華麗的基礎。RCEP是目前全球體量最大的自貿區,2019年,RCEP15個成員國總人口達22.7億,GDP達26萬億美元,出口總額達5.2萬億美元,均佔全球總量約30%。
但是人民幣的升值是利於進口的,上文咱們就提到,人民幣值錢了,因為如果出國去消費,可以兌換的外幣變多了,所以咱們佔據了莫大的優勢。而對於出口,反而是咱們賺的錢變少了。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有一個企業出口掙回了100萬美元,在5月份的時候你可以兌換700多萬人民幣,但是現在你只能換回650萬人民幣了,其中50萬的人民幣差價就是因為匯率的波動而憑空消失了。要知道很多製造業的利潤是很薄的,那麼人民幣的升值反而對它的生存造成了挑戰。當然也不是沒有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對於一個出口外向型企業來說,做這一項生意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匯率的波動,其實完全是可以在金融市場上進行套期保值的方式來對衝掉這部分的風險的。
時至年底,那麼未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向會呈現出怎樣的態勢呢?國際大投行高盛就在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媒體溝通會上預判,中國2021年實際GDP增速將達到7.5%,而且高盛十分看好人民幣的升值,預判今年12月份之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預測會到6.3。這說明其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狀況還是非常樂觀的。
國家的強盛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最值得驕傲的事。那麼在迎接未來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你對自己的理財規劃有了新的認識了嗎?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