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晚間的社區盾決賽,利物浦點球大戰4-5不敵阿森納,成就槍手社區盾第16冠的同時,連續兩個賽季輸掉社區盾。賽後很多利物浦球迷都用「社區盾魔咒」開解情緒——「沒關係,英超衛冕路上又跨一大步!」
所謂的「社區盾魔咒」,指的是往年大多數情況下,社區盾冠軍都很難在隨後一個賽季裡問鼎聯賽。偶爾有特例發生,例如2010年社區盾冠軍是曼聯,然後他們在10-11賽季裡奪取了聯賽冠軍;再比如2018年曼城拿下社區盾,然後又在18-19賽季實現了聯賽衛冕。但絕大多數年份裡,社區盾冠軍確實都無緣接下來的聯賽冠軍。考慮到阿森納如今的整體競爭力,這個「魔咒」肯定會再度應驗。
01 利物浦的中場,老了?
但是逃過「魔咒」,最多就是幫利物浦上下減少一層負面的心理暗示,並不會給球隊的衛冕機率帶來什麼實質性變化。這場社區盾,利物浦多位輪換主力因故沒有參加:阿諾德、亨德森、張伯倫、馬蒂普紛紛作壁上觀。所以這場比賽的表現也無法完全代表紅軍在新賽季裡的競爭力。不過已經有一些問題浮現了出來,如果不能面對且解決這些問題,利物浦的衛冕之路恐怕很難一帆風順。
面對阿森納,克洛普排出了維納爾杜姆、法比尼奧和米爾納的三人中場,三人平均年齡29.66歲,中場配置已經相當高齡。法比尼奧26歲還比較年輕,主要是34歲的米爾納拉高了平均數。具體到比賽當中,也是米爾納踢得最艱難:到位率降低,動作頻率下降,爆發力減弱……儘管59分鐘就被換下,但在那之前,他就已經明顯地力不從心,需要通過犯規動作去遏制阿森納中場,還為此吃到一張黃牌。
利物浦的中場,可以不像曼城那樣技術出眾、傳控細膩,但一定要足夠全面。基本功,對抗能力,覆蓋能力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偏科。克洛普的體系裡,中場三人組沒有多少盤帶過人和輸送威脅球的任務,重要的是進攻端伺機插上往兩個肋部和禁區發起衝擊,以及丟球之後第一時間到位發起幹擾、直接反搶。上賽季維納爾杜姆、亨德森和張伯倫加起來打進12個聯賽進球,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偽中鋒」菲爾米諾火力輸出不足的問題——上賽季菲爾米諾聯賽進球只有9個。
這樣的戰術任務,對中場球員的身體素質尤其是跑動能力要求不算小。上賽季英超米爾納9次首發13次替補,是紅軍中場的主要輪換之一。從這場社區盾的表現來看,他下賽季是否還能成為利物浦中場的助力,恐怕得打個問號。
出於類似的原因,凱塔(上賽季同樣只首發9場英超)和亨德森(兩個月前年滿30歲)本賽季的發揮會很關鍵。如果凱塔能夠拿出更有力的表現取得更多出場時間,同時亨德森能夠維持上賽季的好狀態,那麼利物浦中場的隱患或許就能被掩蓋住。否則要知道——維納爾杜姆也29歲了。最近坊間盛傳利物浦想要引進拜仁的蒂亞戈,可見球隊方面對此已經有所考慮。
02 利物浦板凳深度不足?
另一個問題同樣跟人員儲備有關:前場「紅箭三俠」同為28歲,還不至於有年齡問題,但一個夏天過去,他們還是沒有替補。上賽季無病無災全程高光發揮,這個賽季是否依然如此?一旦前場三叉戟出點問題,那麼利物浦能派上場的就只有奧裡吉、沙奇裡或者是新來的南野拓實等人,論類型和能力都無法替代馬內跟薩拉赫。而且傳言中,沙奇裡還在紅軍的離隊名單上。
非要問的話,當然有比起求神拜佛、天天祈禱核心球員保持健康更好的辦法——那就是買人,買一些性價比合適(或者稍低)、願意接受輪換的好打手。但秉承「價值最大化」原則的利物浦管理層願意不願意,那又是另外一個問題。從馬內與薩拉赫替補的問題上其實能看出,利物浦高層……有一定的賭博心態。
我們總說「三連冠的第三冠是最難的一個」。身體損耗、精神損耗、求勝欲損耗,這些都會在無形間拖住球隊的腳步。從2018-19賽季獲得聯賽亞軍開始算起,利物浦也已經保持了兩年極高水準的聯賽競爭力,接下來是第三個賽季。他們還能像去年那樣保持健康,保持衝勁,一路狂奔如入無人之境嗎?曼城紅軍的「二人轉」格局短時間內應該無法被更改,到底誰能在19-20佔到上風,目前還很難說清。
別忘記還有另一個未知因素。萬一,曼城真買到了梅西?
德承
《940體壇風雲》8:00-9:00
《辣椒Sports》 11:00-11:30
足球、排球、網球解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