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是非常簡單容易上手的樂器,這個樂器不用精通也能吹出聲響。與竹笛,長笛這些樂器不同,竹笛、長笛這類樂器需要對嘴唇吹氣的方式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吹響,相比之下葫蘆絲就更簡單一些。葫蘆絲它獨特的音色吸引了一批愛好者們的加入。芬享藝術今天先帶你入門,從專業的教學角度分享一些經驗。
1、演奏姿勢
我們首先要講的就是演奏姿勢,演奏姿勢就好像是打地基,如果姿勢不對是會影響到後面的練習以及演奏。演奏姿勢不規範會帶來低頭、窩胸、雙腿緊張、手形僵硬、按孔不嚴等情況。
演奏姿勢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去規範:1、對吹嘴的控制;2、是手型;3、是身體的姿勢。身體不能太過僵硬要自然,胸要挺直,手持樂器也要放鬆,手指按孔要準不要歪七歪八,按孔如果不準就會走音。
2、氣息的運用
葫蘆絲是一門吹奏樂器,控制好氣息是演奏葫蘆絲的基本條件。葫蘆絲音色比較柔和與輕巧,如果氣息運用過猛就會造成聲音炸開的感覺,有雜音又刺耳。其實無論演奏哪一門樂器演奏力量的控制都是一門藝術,輕一點柔一點,還是爆發一點猛一點取決於這個樂器的特色。葫蘆絲的音色特點是柔和,吹氣的力度也同樣相對柔和一些。
氣息的用氣方法
氣息是一切吹管樂的基礎,一般認為吹管樂的用氣方法有三種,一是胸式呼吸法,即肺部氣息呼吸,二是腹式呼吸法,即用丹田氣息呼吸,三是胸腹式交替呼吸法
因為葫蘆絲屬於閉口吹奏樂器,主要用口來完成呼吸吐納過程,演奏葫蘆絲必須先學會腹式呼吸法,運用丹田氣息不僅氣息充足,而且也符合生理規律。
如果單純的用胸式呼吸,在一定程度上會損害肺部的功能,腹式呼吸的方法是用口吸氣,氣息下沉,同時腹部擴張,肌肉拉緊,呼氣時腹部肌肉收縮、放鬆在一張一合、一松一緊中完成呼吸過程。
在筒音作5的情況下,低音區的5、6、7和中音區的1、2、3的用氣較中音的5、6強,吹奏中音5、6時氣息相對較弱才能夠吹響、吹好,因此要做好氣息控制力的訓練。
氣息不穩及控制力訓練
氣息不穩是很多葫蘆絲初學者常見的問題,可以通過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長音的訓練,氣震音的訓練,強弱變化的訓練和循環換氣的訓練來解決氣息的不穩。根據初學者的學習進度來選擇不同的練習方式。
剛入門的初學者可以選擇長音訓練,長音的練習是氣息運用到吹奏實踐的初級過程,練習長音不宜盲目,要嚴格控制好節拍,首先要以四拍為宜,按音階上行、下行,當四拍的訓練達到一定程度後,改為八拍的訓練。
氣息也不是越長越好,而是應當把握好尺度,這裡的尺度即拍數、小節數,還有在吹奏樂曲時要按照樂句的長短去控制好氣息的長短及強弱。
氣息對節奏的把控
在演奏過程中,節奏的把控是影響到音樂的整體效果。氣息的控制需要做到當斷就斷,需連即連的效果。如果時長有延遲或是縮短都會產生出不同的音樂感覺。初學者很容易在吹長音的時候拖延,又或者是較短時值的音符上提前停止了。
3、指法的練習
葫蘆絲最常用的一個指法就是筒音作5的指法。筒音就是所有孔都按住之後所發出來的一個音。除此之外也有筒音作1,筒音作2,筒音作3等指法,建議初學者先學好筒音作5的指法,其他指法都不太常用,可以在時階的時候再行學習。
葫蘆演奏過程要求手指有足夠的靈活動,同時十指也需要緊密的配合。手指不能太過僵硬,僵硬了在演奏每個音時就可能會有延遲的狀況。手指抬起放開音孔也不宜抬太高,微微抬起即可,太高同樣會影響演奏速度。手指的靈活動需要練習。
音階的練習就是訓練手指的一種方法。音階的練習過程中有音階上行和音階下行的訓練,音階上行時手指按照上圖的指法表依次打開,保持手指彈性的同時不要僵硬。下行時同樣依次序把孔按上,下行按孔時用拍打的形式,手指拍打音孔。
歡迎關注芬享藝術,「芬享,讓藝術更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