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以往,漫威和DC便開始了各自的英雄之路,架構不同,思維相異。
漫威,英雄來自於很多個平行宇宙,以實在的城市為故事背景,例如倫敦,紐約,英雄、反派宇宙觀宏大。
DC,局限在一個宇宙,僅一條時間線就串聯起了整個故事情節,故事發生在模擬城市——哥譚市。
兩大創作發展方向由宇宙觀決定,註定會走在一條路的兩個邊緣,然後分開……漫威在推出一系列變種人之後,謀求創新,應對當時的戰爭背景創造出了「美國隊長」,由於政治因素的參與,即便美國當時沒有直接參與戰鬥,也在文化方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而DC方面,雖然有超人和蝙蝠俠的苦苦支撐,但是之後推出的其他英雄系列確實沒有太受人關注,甚至鮮為人知。但值得注意的是,僅憑超人,DC還是在與漫威的競爭種佔據優勢。
《超人之死》更是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一度引起了大賣熱賣,超人作為世界上第一位超級影雄,其名氣地位自然德高望重無可爭辯。雖然漫威復刻的英雄也很有名但是熱度還是不能擊敗超人。
電影開端在華納的大力支持下,DC搶先一步攝製電影,超人,蝙蝠俠三部曲順利進軍電影業,曾被稱讚為經典中的經典。
漫威這邊的處理方式似乎得心應手一點都不慌,首先是把《蜘蛛俠》IP賣給索尼,順利讓索尼把漫威創造的英雄帶向電影業,然後漫威又在迪士尼的幫助下,開始拍攝《鋼鐵俠》,獲得數億的票房之後,漫威的電影進軍大幕被緩緩拉開。
後來,由於漫威宇宙觀的定位就十分宏大,所以在後來的劇本撰寫中就能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均衡能力的設定,順理成章的劇情,一連串的故事伏筆和起承轉合,深深地吸引了觀眾們,使得後續的復聯繫列成為家喻戶曉的電影。
DC方面其實並不想示弱,也一直在想找到一個有效的辦法對抗漫威來為自己正名,終於在醞釀了很久之後,推出了《正義聯盟》系列。但是這系列電影由於之前的定位和設定等原因,並沒有能夠收到如期的效果,甚至還在暗地裡為漫威漲了粉絲。隨後的《神奇女俠》英雄單人影片作為救世主站了出來,一上映就收穫了無數好評,DC也終於在這場對抗中嘗到了一點甜頭。在這回合的戰鬥中,DC把英雄的構造作為重點,在很多方面進行改進。最新的《海王》甚至有一種要把DC電影帶入新篇章的感覺。
其實在英雄的飾演者的選擇方面,雙方似乎達成一致,找到了一些英雄的本體。
比如鋼鐵俠的飾演者唐尼,黑寡婦的飾演者斯嘉麗·詹森,海王的飾演者傑森·莫瑪
演員的選用並沒有一味選擇好萊塢的大牌,反而是選擇英雄最適合的演員,這樣的拍攝效果就會達到天人合一了。
漫威和DC陪伴了我們很久,我們也看到了他們的變化,期待著後續還有更精彩的電影推出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