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vazza隊贏得Reisinger杯、王瑋再獲混團冠軍
2019年北美秋季橋牌大賽12月8日晚間在舊金山萬豪酒店結束全部比賽。在最後的主要賽事中,Lavazza隊獲得Reisinger杯每副一比團體賽冠軍;王瑋所在的Clementsson隊獲得混合瑞士團體賽冠軍,Safe Stone隊獲得第三名;前百慕達杯冠軍Rose Meltzer隊獲得瑞士團體賽冠軍。
Lavazza隊獲得Reisinger杯
始於1929年的Reisinger每副一比團體賽是北美三大杯之一,由於其特殊賽制和比賽記分方法,造成這項比賽變得非常小眾。特別是Reisinger比賽對牌手打牌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在美國以客戶為主的市場中,真正能打Reisinger比賽的團隊很少。這項比賽也變成了一項「小而精」的貴族賽事。
本次Reisinger比賽共有42隊報名參賽,20隊進入半決賽,10隊進入決賽,比賽進行3天。在半決賽中,由義大利全職業牌手組成的Lavazza團隊表現出色,他們拿到了超過50分的罕見高分。進入決賽後,兩天前剛剛在Soloway團體賽中登頂的Blass隊半場領先,下半場比賽更加激烈,其他隊基本上退出了爭冠的行列,只剩下Lavazza和Blass這兩家全職業牌手團隊,的確,他們是這裡面最好的兩支隊。在關鍵的下半場第7輪比賽中,Lavazza與Blass直接交手,並且以2:1勝出,一舉奠定了奪冠的基礎。對於亞軍Blass隊來說,同樣成就非凡,他們奮戰10天,獲得了一項北美團體賽冠軍、一項亞軍,留下了前無古人、給來者一點點超越機會的記錄。
始於2015年的混合瑞士團體賽,今年有116個隊參加,共進行一天預賽、一天決賽。由最年輕的女子世界冠軍、瑞典牌手Sanna Clementsson任隊長、中國牌手王瑋加盟的Clementsson隊最終獲得冠軍。這是王瑋在6天內拿到的第二個北美NABC+冠軍,也是第一個中國牌手獲得此項殊榮。王瑋獲得的藍帶雙人賽冠軍,被稱作北美三大雙人賽,在此項賽事的歷史上,自從15年前瑞典牌手Janny Ryman之後,王瑋是第一個女牌手贏得這個比賽。由世界冠軍沈琦、世界亞軍左曉雪和亞運會冠軍胡雯李梁加盟的Safe Stone隊以微弱差距獲得第三名。來自國內的由亞運會冠軍楊京暉加盟的胡曉隊獲得第13名。
王瑋獲得混團冠軍
為期3天的北美瑞士團體賽同時結束,共有94個隊參加比賽。2001年百慕達杯冠軍Rose Meltzer隊獲得冠軍。衛冕冠軍、中國的業之峰隊獲得第15名,田衛隊獲得第24名。
本次北美橋牌大賽,中國牌手收穫頗豐,除了最後一天獲得的這些成績外,還有中國女隊傅博李含笑拿到女子雙人賽冠軍;王瑋拿到藍帶雙人賽冠軍;李依婷拿到快速雙人賽亞軍等好成績。中國牌手不僅依靠女將爭光添彩,另外的亮點來自青少年。上海聖醒橋牌俱樂部的6位小牌手,他們全程參加了本次比賽,在他們所參加的比賽中獲得了不少好成績,特別是在最後階段參加北美瑞士團體賽中,與世界首富比爾·蓋茨同場競技最終排名在比爾·蓋茨所在的隊之上。相信這次經歷在他們未來的橋牌生涯中是難忘的。
上海聖醒的小朋友們與比爾蓋茨競技合影
本次北美秋季大賽結束了,參賽的記錄是10373.5桌,比去年在夏威夷要提高不少,但夏威夷不具備可比性,與其他秋季大賽相比,今年舊金山的比賽參賽數量下降了不少。共有4401位牌手獲得了大師分,最高的牌手獲得了400分,最低的牌手獲得了0.11分。考慮到有一定比例的牌手沒有拿到分數,有5000牌手參加本次比賽是比較正常的數據。大師分最高的被Blass團隊五位高手拿到,他們所獲得的400分,分別是Soloway團體賽250白金分和Reisinger每副一比團體賽150白金分。中國牌手中王瑋由於獲得兩項主要賽事的冠軍,她得到了290.98個白金分,分別是藍帶雙人賽190分、混合團體賽100分、Mitchell公開每副一比團體賽進入決賽0.98分,排在第9名。這也是中國牌手一次在北美大賽中獲得大師分數量最多和排名最高的牌手。中國橋牌靠女將打天下的模式沒有變化,而且現在開始了年輕化的趨勢,想必未來的中國橋牌必定是年輕人的世界。
12月2日-7日,第23屆世界計算機橋牌錦標賽在北美秋季大賽期間同時進行。來自法國、中國、日本、德國、美國、荷蘭、印度等7個國家的軟體高手前來參賽。中國的新睿橋牌再次打進決賽並且獲得亞軍,冠軍被日本的Micro Bridge獲得。
新睿參加世界計算機橋牌錦標賽
為了發展橋牌運動,世界橋聯計劃在2020年舉辦世界橋牌網絡錦標賽。12月12日,將在線上進行本次比賽的預演賽。屆時,預計將有50000名用戶在線上進行20副牌的比賽,比賽將在BBO和FunBridge兩大平臺上進行。詳細的預告和比賽報導,隨後為大家奉上。
相關閱讀:加州陽光舊金山
相關閱讀:加州陽光舊金山(二)
相關閱讀:加州陽光舊金山(三)
相關閱讀:加州陽光舊金山(四)
相關閱讀:加州陽光舊金山(五)
相關閱讀:加州陽光舊金山(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