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二王!建國後第一張通緝令!

2021-02-10 劉強華

 

 「東北二王」指的是遼寧瀋陽同胞兄弟王宗王方和王宗瑋。1983年,從大年三十在瀋陽槍殺4人開始,7個月內,王宗王方和王宗瑋兄弟二人全國流竄,殘害幹警群眾20餘人。1983年9月13日,「二王」行蹤在江西廣昌暴露。廣昌縣臨時組織起約二萬多民兵,外加七百多名公安,全境大搜捕。

  1983年9月18日下午6點40分,「二王」被擊斃於廣昌縣尖鋒公社水南大隊南坑山。

  「滿大街都張貼著"二王"照片,中國人第一次看見懸賞通緝令。」1983年,從大年三十在瀋陽持槍殺4人開始,全國流竄,殺人搶劫,直到中秋節被圍捕。7個月零6天,困擾著中國人的問題是:「二王到底到哪兒了?」「這個問題到現在都是個謎。」「二王案」當年前線總指揮、前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劉文說,「因為抓到時候已經死了,沒人能說清,他們到底去過哪些地方,哪些案子是他們幹的。」作為「文革」結束後第一起惡性暴力犯罪,王宗王方和王宗瑋,這對來自瀋陽一個教師家庭的兩兄弟,面對的是當時相對純淨的治安環境和薄弱的刑事偵查力量,「懸賞通緝、特警、巡警、道路檢查點和"110",這些中國的刑偵網絡是從"二王"開始建立」。「有一個武警戰士叫吳增興,犧牲了。其實事後調查,王宗王方根本不會開槍,也沒打死過人,他只放了一槍,而吳增興身上有5個彈孔。」

  活捉王宗瑋:一條狗和一個馴犬員

  5萬人的搜山進行到第4天,謝竹生帶著警犬衛南時不時需要停下來休息。同來的另13條警犬第一天就已經全部累趴下了,12條被人背下了山,1條脫水死亡。「9月13日,發現"二王"的第一天,搜山的每人發了8個硬皮月餅,像包子似的,一點點餡,其他的進口警犬連聞都不聞,只有衛南,和我分吃一塊。」

  4天裡不斷接到情況,謝竹生帶著衛南和王宗瑋的一隻鞋,來到每一個可疑地點。是衛南第一個發現了「二王」。「9月18日凌晨接到山民報告,說自家廚房的飯和醃菜被偷吃了,還找到一隻鞋。衛南一聞鞋,一下子"放線"了,兩隻眼睛發亮,尾巴繃直了,和身體成了水平線。」隊伍開始在衛南指引下搜尋,除了警犬是技術條件,搜山只剩下了人海戰術。「我和衛南各走一個山坳,相隔幾米遠。從山頂到山腳下,1米1人,排成一條線。」約2.5萬名武警戰士,夾雜七八百江西廣昌的公安民警。命令是:「向左移動。」隊伍像梳子一樣在南坑山上尋找,「衛南不斷發現王宗瑋28釐米長的腳印,我們倆的速度比其他人都快」。到一個岔路,衛南忽然奔跑起來,謝竹生說他沒來由的心裡一陣空虛。「無名的緊張,我刑偵考試門門第一,向來打衝鋒,那天前後看看就我一個,覺得心涼。」「衛南回來!」謝竹生大喊,過了七八分鐘後面的人才趕到,「王宗瑋就在衛南那條道上,"二王"是向右移動,我要是自己往裡走就完了!

  到下午16點多,謝竹生的前方突然響了一槍。「剎那間,整個現場沒有一絲動靜。」停頓了幾秒鐘,謝竹生大喊一聲「是二王!」這時山上山下的槍全響了,「我帶著衛南就往裡衝!」他先鬆開了衛南的牽引帶。「跑著,我左上方就出現了戰士甘,他中槍了,再往前還是戰士鄭,我問他"二王"呢?他說跑了,往山下走了!」「幾步就看見王宗瑋正要抓著一根毛竹往下跳,我離他只有幾米,衛南的訓練是"動哪咬哪",它一下子就撲上去咬住了王宗瑋抓毛竹的左手。」王宗瑋右手拿著槍,「我猛地抱住了他」。兩個人帶一條狗,一起往山下滾去。「他1.85米,我1.73米,但他已經筋疲力盡了。」後來屍檢發現,「二王」胃裡只有一點山上產的蓮子的渣。「我扳過他的左肩死死卡在地上,一看,都是血。子彈從左肩貫穿從左下顎打出,不是致命傷。」衛南還死死咬住王宗瑋的左手,「我說:你老實點!他說:我是好人。」謝竹生現在想起來還要冷笑,他回問:「你還是好人哪?」謝竹生在王宗瑋口袋裡搜出20多發子彈,1把匕首,「腳上綁了個救命包,有1萬塊錢和他美國姑父的地址」。謝竹生和衛南一路把王宗瑋拖下了山,「又來了3個戰士,一起拖」。把王宗瑋拉到路邊上,一直坐鎮的江西省公安廳楊廳長也來了:「抓到哪一個?」謝竹生說:「個子很高,可能是王宗瑋。」大家一翻他的嘴:「兩邊都是假牙,是王宗瑋!」楊廳長大聲指示:「馬上匯報!我們已經活捉了王宗瑋!活的!」謝竹生到現在都記得躺在地上的王宗瑋的眼神,「那應該就叫兇殘吧!他誰都看,但一句話不說」。

  哥哥王宗王方只有1.65米,不會用槍,就在謝竹生抓王宗瑋的平行過去8米遠的地方。「太陽已經快下山了,但還能看見王宗王方的人影。」武警的槍齊齊掃射過去,10分鐘後王宗王方被幾個武警抬下山,謝竹生說,「從脖子以下到大腿根部,整齊的9個彈孔,是一梭子彈打死的」。「武警戰士們都是二十來歲的孩子,當時情緒特別激動,開始打王宗瑋。」(兩小時後,王宗瑋也因傷斃命。)謝竹生此後的敘述在24年後變得異常珍貴,因為所有當時報導都說"二王"被當場擊斃」。謝竹生完全理解戰士們的情緒,「那麼多人4天在深山老林裡摸索。"二王"多壞啊!」大家都處於興奮期,「勝利了!」的歡呼響徹山谷。

  「一號」追緝令:劉文和刑偵隊伍的組建

  「我們的基礎工作薄弱,隊伍素質差,才被"二王"逼出了懸賞通緝令。」2月12日瀋陽案發,3月劉文被公安部指派做「二王」案總指揮。3月底他來到武漢的岱山派出所時,「二王」剛剛打死3名警察,並搶劫槍枝逃跑。「我到的時候,正有一幫群眾,圍住了派出所,他們說,公安局乾脆換牌子,改叫糧食局算了!」劉文心裡特別不是滋味。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公安,所謂刑事科,15塊錢以上的事全管,「沒有應對暴力犯罪的經驗」。「文革」結束後,社會治安和風氣都有所變化,現在正編寫《中國刑偵史》的劉文說,"二王"是一個轉折點」。「二王」案時間之長、地域之廣、投入之大,從新中國建立以來前所未有。「到現在,我們還是沒有對"二王"的活動做出準確判斷。瀋陽連殺4人後,能夠肯定的是"二王"的4次露頭,從北京開往廣州的47次列車上開槍,湖南衡陽打死1人,湖北岱山、武漢打死4人,安徽淮陰搶劫2.1萬元,一直到江西廣昌被擊斃。」劉文說,「而且都是因為打了遭遇戰。我們的人開了3槍,一槍沒中,還被人家給打死了。」「二王」案結束以後,劉文說自己情緒完全提不起來,「7個月才破案,應該吸取教訓!有什麼英雄可言?」同年夏,鄧小平在北戴河召開會議,第一次做出了「嚴厲打擊刑事犯罪」的指示。

  2月至4月,公安部門的壓力越來越大。5月,懸賞2000元的通緝令一夜間貼滿了大街小巷。劉文至今還保存著這張發黃的「文革」後第一張A級通緝令。除了「二王」的相貌特徵,背面還印著「只許張貼,不準廣播登報」。「當時害怕影響不好,通緝令也來不及讓各地去印,只好我們印好,派飛機運往全國各地。」新中國成立後從沒懸過賞,劉文曾仔細研究了香港、臺灣地區,清朝和民國時代的「懸賞通緝」。「我當時對領導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不該是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的專利。」劉文笑著說,現在懸賞50萬元的多了。當時送到,批示「同意」,但是獎金從5000元」改

  為了「最高2000元」。

  此後劉文背著一臺十幾斤重的電話,跑遍了廣東、安徽、江蘇、湖北、河南、陝西和河北。「那個電話是最高級的了,瑞典的。還帶著個電臺。」因為還沒有專車,劉文去很多發現線索的邊遠地區都要坐公共汽車。「當地的公安局給我們開個證明,說有兩個警察同志要坐車,麻煩保留兩個座位。」劉文還特地買了100件防彈背心,「200塊錢一件,到一個地方只發一件」。劉文說到自己走過的每一處,都會激動地站起來講,「我們在廣東白雲山也是圍堵了,武漢還調動了軍用直升機,還是沒逮到」。上世紀80年代公安的裝備也很落後,沒有110報警電話、巡警、特警和檢查點。「連傳真機也是為了"二王"買的,好趕緊把照片傳往全國。」

  當時全國各地都出現線索,「每天都有電話來說,"一高一矮又來了",搞得上上下下都緊張,但經查證,都是假的。特別是出現了很多"假二王",冒充"二王"到處作案,我在大連圍堵了半天,抓到了一高一矮,他們還"承認"自己是二王呢!」特別是懸賞通緝令發布後,提供線索就可以獎勵1000元,查實的獎勵2000元。劉文說,「和現在動輒50萬元懸賞捉拿在逃犯可不一樣,有人說公安無能,拿錢買人民的自尊,也有人說這樣省警力、省經費」。

  關鍵還是當時公安辦案的方法太落後。「我們還習慣於,先偵查現場,再找出證據,再追捕犯人。」但通緝令帶來的問題是,劉文說,「等我們找到證人要描述人家的長相,人家早回家拿了錢和地址跑了」。除了群眾路線,最有效的方針是:「我們必須迅速主動出擊,設包圍圈,大、中、小3個。」江西廣昌最後的圍堵正是如此,「我自己當時參加了6次大圍堵。此後應對暴力犯罪有了經驗」。

  「二王」的父母

  2007年9月21日晚,距1983年「二王」被擊斃24年零3天,瀋陽市一幢老樓裡,當了一輩子中學教師的王家林和王春芳接受了採訪。年過80歲的老夫妻倆已經很少走出這套70平方米的老房子。

  王春芳說,4個孩子都是姥姥帶大的,「文革」時,「保皇派」和「遼瀋派」就在大院裡武鬥,動刀動槍甚至埋地雷,正是哥倆容易學壞的年齡。王宗王方和王宗瑋後來使用的槍就是1976年3月從瀋陽大北監獄偷的,那年王宗瑋才19歲。身高1.85米的王宗瑋因為打籃球的特長到內蒙古當兵,學會了打槍,當過班長,退伍後進入了瀋陽當時屈指可數的大廠724廠。「看過那麼多報導,只有一個作家說過,"二王"的產生有一定的歷史因素。我們覺得寫得真好。」今年81歲的王家林說,「以後身體好了,我想和老伴兒沿著我兒當年走過的路走一圈,看看我兒當年怎麼生活的,聽聽老百姓的反映,哪怕是要給人家賠禮道歉啥的,我都能啊。」

相關焦點

  • 建國後轟動一時的東北悍匪「東北二王」
    二王」即王宗坊和王宗瑋兄弟倆,瀋陽人,新中國第一張懸賞通緝令上的通緝犯,震驚全國的大案「東北二王特大殺人案」的主角。現在,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兩個罪犯怎樣走向殺人犯罪的深淵。1983年2月12日,瀋陽風景區小河沿北岸的解放軍某部醫院。
  • 建國後的逃犯,東北二王都汗顏
    建國後最強悍匪是哪位?白寶山、東北二王、張子強,都曾是叱吒一時的悍匪。但是有一個逃犯,卻讓這些人都要汗顏。 在追捕此逃犯過程中,不但犧牲很多警察,連坦克、手榴彈、機槍等輕重武器都用上了。抓捕白寶山、東北二王充其量只是警察追捕逃犯,而追捕剿滅此人過程中的交火,卻被定為:戰役級別,這是絕無僅有的一次。
  • 1983年,震驚全國的東北二王大案!
    1983年,震驚全國的東北二王大案!二王即王宗坊和王宗瑋兄弟二人,王宗坊是哥哥,王宗瑋是弟弟。1983年2月到9月,七個月時間,二王使用槍枝,手榴彈等,打死打傷公安幹警和無辜群眾多達18人,【9死9傷】5次逃過警察追捕,最後在江西廣昌的盱江林場的一座山上,被由軍隊,武警,公安,民兵組成的近3萬人的圍剿隊伍【包括武漢空軍部隊的一架直升機】,形成的4個包圍圈,將二王擊斃!
  • 【鉤沉】東北二王 新中國第一次全國懸賞通緝的殺人犯
    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出現了「東北二王」特大案件,案件的主角是來自東北的王宗坊、王宗瑋兩兄弟,兩人犯下好幾起殺人案,並且五次逃脫抓捕,逃竄各地,在全國上下造成了巨大的恐慌
  • 建國後最強的逃犯,東北二王都汗顏,追捕他時定為「戰役級別」
    建國後最強悍匪是哪位?白寶山、東北二王、張子強,都曾是叱吒一時的悍匪。但是有一個逃犯,卻讓這些人都要汗顏。 在追捕此逃犯過程中,不但犧牲很多警察,連坦克、手榴彈、機槍等輕重武器都用上了。
  • 揭秘|東北「二王」連環殺人案追兇始末
    沒錯,這兩個人當時正被全國通緝的持槍殺人逃犯:東北「二王」。(圖片來源於網絡:王宗坊和王宗瑋)1983年2月12日,家住瀋陽的王宗坊和王宗瑋兄弟二人,因盜竊瀋陽463醫院小賣部,被人發現。而後兇殘開槍打死4人,重傷3人,隨後乘坐從北京開往廣州的47次列車,企圖南下逃跑。在列車上被乘警發現,二王在開槍打傷乘警後跳車逃跑,消失在離衡陽40裡外的山野郊區。
  • 80年代的東北二王兄弟,作案累累,為何能流竄了7個月?
    作者曾經看來一些關於東北二王兄弟的紀錄片,父親正好路過,看到二王兄弟的照片以後,脫口而出「二王!」二王兄弟是80年代前期典型的罪犯之一,經歷了二王案件以後,我國警察隊伍進行了很多方面的調整和建設。對於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們來說,提起二王兄弟肯定不會陌生。
  • 東北二王兄弟屢屢作案,1983年,為何能夠流竄了7個月?
    1983年9月18日,經過3萬多解放軍、武警、公安民警、民兵和廣昌周邊各縣大量青壯年的努力下,作案累累、流竄時間7個月的東北二王兄弟,被先後擊斃在廣昌縣的旴江林場附近。從二王兄弟第一次作案,到被擊斃在江西廣昌,先後總計7個月時間。那麼,二王兄弟為何能夠流竄了7個月時間呢?
  • 東北二王特大案:除夕大開殺戒驚動,被捕時叫囂何罪之有
    這就是本文要介紹到的——東北二王特大殺人案。「二王」照片狂徒「二王」「二王」即王宗坊和王宗瑋兄弟倆,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是新中國第一張懸賞通緝令上的通緝犯,震驚全國的大案「東北二王特大殺人案」的主犯。展開戰略部署因此事過於驚人,案發後連中央高層都倍感震驚,立即對此展開部署,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中央公安部發布的的第一道通緝令就是全國通緝二人,1983年的嚴打由此產生。
  • 曾春亮兇殘堪比殺九人傷九人東北二王
    而建國後的應用,最早可追溯到1983年轟動全國的「二王」案,在此之前,一直是有通緝而無懸賞,之後,兩者常常結合使用。而懸賞金額,公安機關採用「誰懸賞、誰出錢」的原則,從「見義勇為基金」或「辦案經費」中抽調,為保護舉報人,賞金兌現通常採取現金支付的形式。
  • 在轟動一時的東北二王事件中,出動3萬軍警,動用直升機擊斃
    但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由於管理不到位,一些惡性事件頻頻發生。東北二王事件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事件。東北二王事件是上世紀80年代發生的惡性暴力事件,當時在全國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那麼誰有這麼大的本事呢?東北二王是東北機器廠的王宗偉,王宗芳。由於父母的溺愛,兄弟倆從小胡作非為,為非作歹。
  • 「東北二王」有多狡猾?雖只有兩人,卻逼出三萬多警力前去抓捕
    但是在七八十年代,東北地區卻出現了許多著名的悍匪雄霸一方,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有著「東北二王」之稱的王氏兄弟,王宗坊與王宗瑋。「東北二王」說起來也算出生在一個書香家庭,父母都是教師,然而這對父母顯然沒有教育好他們的孩子,從小這對兄弟就已經小錯不斷的犯。終於在一次惡性偷盜事件中,被人抓了個正著後,居然開槍射死四人,重傷三人。
  • 「東北二王」有多難抓?逼得政府出動三萬警力,耗時7個月才擊斃
    上個世紀80年代的時候,「東北二王」惡名遠揚,就在老百姓中廣為流傳。甚至有些父母還會用東北二王的稱號,來嚇唬那些不聽話的小孩子。據說。警方曾經為了抓捕「東北二王」,出動了3萬多的警力,甚至還出動了武漢空軍部隊的一架直升機。那麼這「東北二王」,又是為什麼這麼難以抓捕呢?
  • 中國最大的一次警匪槍戰,東北二王都遜色了,交火定為「戰役」級!
    建國後,出現過很多轟動一時的悍匪,比如白寶山、東北二王等,當年都是名噪一時,至今仍讓人忌憚。但要說起戰鬥力最強的逃犯,那白寶山、東北二王在他們面前都遜色了。 逃犯一共3個人,2男1女,在抓捕3名逃犯的過程中,警匪雙方爆發了激烈交火。
  • 每日一薦-動用三萬軍警四個包圍圈才擊斃的東北二王-《追捕二王》
    每日一薦:大家好,我是重溫影視經典我們又見面了,今天給大家介紹的由特大持槍殺人案「東北二王」王宗坊(哥)、王宗瑋(弟)事件改編的電視劇《追捕二王》,該片劇情和「東北二王」事件稍有出入,所以建議想了解「東北二王」詳細偵破過程的小夥伴們可以觀看《中國大案偵破實錄之追捕東北二王》這是一部記錄片
  • 中國警察全力追捕,二王兄弟,為何準備了假軍服和警服?
    說起東北二王兄弟,相信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朋友們,肯定都知道。在1983年,東北二王可以說是赫赫有名。二王兄弟從遼寧省一路流竄作案,歷經7個月時間,最終在江西省境內被圍殲。在清理二王兄弟物品的時候,警察隊伍發現了大量的現金、武器、地圖等物品。但是,還發現了軍服和警服。
  • 惡貫滿盈的「東北二王」:3萬軍警聯合行動抓捕,難逃法律制裁
    歷史上能夠被所有人都認為「人人得而誅之」的人並不多見,但在上個世紀的東北地區就出現了這樣兩個「人人得而誅之」的人。01「東北二王」,東北地區為非作歹之人,他們與一般的窮兇極惡之人不同,這種不同是因為他們的罪惡之手不僅僅伸向了黎民百姓之中,還伸向了軍事公安領域。
  • 追捕悍匪東北二王出動3萬軍民 調用二炮部隊 屍檢報告披露細節
    此事直接震動了黨中央,時任中共政法委書記彭真指示:一定要抓住二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 1983年9月13日,江西省廣昌縣城關鎮,有人向城關鎮派出所所長報案說,發現與殺人犯東北二王極其相似的兩個人。
  • 追捕悍匪東北二王:出動3萬軍民 調用二炮部隊 屍檢報告披露細節
    此事直接震動了黨中央,時任中共政法委書記彭真指示:一定要抓住二王,活要見人,死要見屍!並且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第一張懸賞令,最高懸賞金額高達兩千元!差不多是現在的20多萬元,可見中央的重視程度。1983年9月13日,江西省廣昌縣城關鎮,有人向城關鎮派出所所長報案說,發現與殺人犯東北二王極其相似的兩個人。所長不敢怠慢,立刻帶人去追捕。
  • 追捕東北「二王」:3萬軍警圍捕,擊斃現場照片披露細節
    來源:今日頭條011983年9月13日,廣昌附近縣市的大批公安幹警、省城的武警部隊,甚至是廣昌縣及鄰近各縣,18歲以上,45歲以下的成年男子也全被動員起來,聚集到廣昌郊外的盱江林場,參與圍捕東北「二王」的行動。指揮部以發現二王的地點為中心,布置了四層包圍圈。至此一張由3萬軍、警、民編制的天羅地網正一步步向「二王」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