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只要努力朝著幸福的方向走去,終有一天,會到達幸福的彼岸,即使是皇帝的妻子,也不例外。
她曾經是末代皇帝溥儀的「福貴人」,15歲被選入偽滿洲國的皇宮之中,成為溥儀的妻子。後來,隨著日本的投降,偽滿洲國也覆滅,她跟隨溥儀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多年後,她在撫順戰犯管理所,見到了自己十年未見的丈夫溥儀,已經對溥儀失去信心的她,毅然決然地提出了離婚,最終,她也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幸福。
正文
1943年,年僅15歲的李玉琴被選入偽滿洲國的皇宮之中,被溥儀封為「福貴人」,就這樣,她成了偽滿洲國皇帝溥儀的第四任妻子。
當時,溥儀從60多張偽滿洲中學、小學女生的照片之中,選中了李玉琴。溥儀之所以選中李玉琴,是覺得她單純、天真。就是這樣簡單的被挑選,跟購物一樣,在萬千的商品之中被選中,不知道是榮幸還是沮喪,但毫無疑問,她的人生就這樣徹底的改變了。
溥儀之所以封李玉琴為福貴人,是想圖個吉利,他說:以後不管遇到什麼不吉利的事情,都會被你的福給克住了。
李玉琴嫁給溥儀之後幸福嗎?她真的是高高在上的貴人嗎?事實並非如此。首先,自從李玉琴進宮之後,溥儀就給她制定了嚴格的「家規」:21條規定。規定的主要內容包括:一切言行都要順從溥儀,即使和父母通信,也要提前得到批准;必須忠實地伺候溥儀一輩子等等,甚至還包括不許愁眉苦臉等。
也就是說,作為溥儀的妻子,必須一切以溥儀為最高準則,一切都是為溥儀服務的,這就跟滿清政府跟洋人籤訂的不平等條約一樣,受益者當然是溥儀。從表面上看,李玉琴是高高在上的「福貴人」,實質上只不過是溥儀的一個生活上的工具而已。
溥儀高興地時候,會讓李玉琴給他唱歌聽,但是,不高興地時候,就會呵斥她,用笤帚打她,動不動的就會捧出21條,不許她愁眉苦臉,令她強顏歡笑。從這裡可以看出,李玉琴只不過是溥儀發洩情緒的對象,根本毫無夫妻之間的歡娛。儘管溥儀高興地時候,會寵幸她,但是,作為一個傀儡皇帝,相信溥儀高興地時候還是比較少的,大多的時候都是不高興的。這也為以後李玉琴提出離婚,埋下了伏筆。
1945年,隨著日本的無條件投降,溥儀的偽滿洲國也跟著土崩瓦解。8月11日,溥儀等一行人從火車東站上車,經吉林、梅河口奔向通化,準備在大慄子溝暫避,另作打算。不久之後,溥儀和家族其他成員在瀋陽,準備乘飛機逃亡日本,但事與願違,在瀋陽機場被蘇聯紅軍俘虜,隨即押往蘇聯。而皇后婉容、福貴人李玉琴等,被他拋棄在大慄子溝。這時的溥儀猶如喪家之犬,哪還能顧得上李玉琴呢?保全自己和家族皇室後裔,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的妻子們被他無情地拋下了。
就這樣,溥儀被蘇軍押送著,飛行了五個多小時,到達蘇聯境內,開始了漫長的蘇聯囚禁生活,直到1950年,溥儀才被轉交給中國,然後在撫順戰犯管理所內繼續改造。
1955年,一個春寒料峭的早晨,一個裹著頭巾,挎著包袱的中年農村婦女,站在了撫順戰犯管理所大門前,要求見溥儀。這個中年婦女就是李玉琴,曾經的「福貴人」,至此,她與溥儀分別已經十年之久,而她自己,也從「高高在上的貴人」,變成了一個貨真價實的農婦。歲月和磨難,已經把她雕琢得體無完膚,在生活面前,哪管什麼曾經的地位,一切都是浮雲罷了。她變了,不再是曾經天真、可愛的福貴人,她現在只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婦人罷了。
因為與溥儀早已經沒有了感情,而且溥儀釋放的日期遙遙無期,最終,李玉琴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提出了離婚,畢竟,她要為自己活一次;畢竟,她當時還算年輕。
1957年5月,河北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此案,裁定李玉琴準許離婚,就這樣,曾經的貴人,和曾經的皇帝離婚了。
新中國成立後,李玉琴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開始參加社會活動,被安排在長春市圖書館工作。靠著自己堅韌的毅力,李玉琴在長春市圖書館成為了一名幹部。不久之後,李玉琴真正的收穫了自己的愛情,和當時在吉林省廣播電臺的工程師黃毓庚結婚,婚後,兩人育有一子——黃煥新。
1983年,李玉琴被推選為長春市政協委員,1993年,又被推舉為吉林省政協委員。並且她還在吉林省交通學校擔任名譽教授,教歷史課。憑藉自己的努力和對幸福生活的追求,她最終成為一名對人民和國家有貢獻,有作為的人,值得我們尊敬。
2001年,李玉琴在長春病逝,享年73歲。
結語
「福貴人」最終得到了福報,是因為她有一顆追求幸福的心。與溥儀離婚後,李玉琴重新組建起自己幸福的家庭,生活幸福美滿。她和溥儀,都是在歷史的夾縫之間生存下來的,歷史跟他們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也可以說是對他們無情的捉弄,但生活總得繼續,人生尚未定格,一切都會好起來。
他們的時代,他們的故事,已經成為過去,人們對此褒貶不一。留下的,只是人們的感慨而已。
歷史不忍細說,青山依舊在,泡一杯清茶,慣看春風秋月,豈不是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