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和韓非子都是戰國時期的「縱橫遊說之士」,而且兩個人都是師出同門,都出自當時著名的思想家荀子之手。兩個人都曾獲得過秦王嬴政的欣賞,只是李斯更得秦王的信任。
李斯與韓非子雖然為同門師兄弟,但他們二人的關係卻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好,李斯並沒有顧及他們是同門之誼,後來藉助秦王嬴政的手逼迫韓非子服毒自殺,不管是從《史記》還是《戰國策》中,都有記錄說韓非子的死亡與李斯有關,不過後來李斯也並沒有得到一個好的下場,同樣死於非命還被誅滅三族。

為什麼李斯一定要致自己的同門師兄弟於死地呢?首先我們來說說李斯,根據《史記》來看,李斯是一個嫉妒心很強的人,他也知道韓非子的才能要比自己強很多,從秦王對韓非子寫的《孤憤》、《五蠹》非常讚賞就可以看得出,他的才能也是很強的。

所以李斯非常害怕韓非子得到秦王的賞識和重用從而危及到自己的地位,同時呢韓非子上《存韓》書,批評李斯便得罪了李斯,加上韓非子與自己的政見又相左,韓非子主張存韓滅楚,李斯主張統一六國而且首要目標就是當時的韓國,於是他便暗地裡像秦王詆毀韓非子,當時秦王對李斯是十分的信任,所以就把韓非子抓起來打入了監獄,從而導致了韓非子後來直接冤死在大牢中。

但是韓非子死後,李斯的結局卻並不比他好到哪裡去,秦王嬴政死後,李斯便被趙高脅迫發動了「沙丘之變」,篡改了秦始皇的詔書,廢了太子扶蘇,立了胡亥為皇帝,後來胡亥為了修好阿房宮,搞得民不聊生哀聲哉道,李斯便上書胡亥惹得胡亥十分不喜,便把他抓進了監獄,後來趙高誣陷李斯的兒子謀反,對李斯嚴刑拷打最終逼迫李斯承認謀反,最後李斯被殺還被誅滅了三族。

如果當時李斯表現出大度一點,認同韓非子的才華,和韓非子求同存異,那麼他們兩個人的命運或許都將是另一番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