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納的智力量表」你知道多少

2021-01-14 中公教師網

在教師招聘考試中,心理學中的智力部分是必考內容,相信很多考生會學習到智力分類、智力與非智力、智力理論等等。那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智力量表,是的,就是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智力量表,也是智力測驗的創始人——阿弗萊德·比納。

一、智力量表產生的背景

智力量表要追溯到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進化論的發展極大促進了人們對個體差異特別是智力差異研究的興趣。機能主義心理學派高爾頓認為智力是感覺的敏銳性,而法國比納認為,智力更多表現在判斷力和理解力等方面,為此而設計出心理學史上第一個智力量表。

比納最開始接觸的是法律,在朋友的推薦下學習了醫學,後對心理學產生了濃厚興趣。(所以說,喜歡與否都是在不斷的追逐中慢慢發現的)。興趣是最好的動力,比納在心理學的成就是必然的。比納早年在閱讀心理學書籍中接觸到高爾頓的著作,被其智力理論作吸引,但是他並不贊同智力是感覺的敏銳性這一觀點,開始了自己的研究。

二、《智力的實驗研究》與智力量表

比納的研究是以自己的兩個女兒作為研究對象,密切關注她們的智力發展。他的兩個女兒,大女兒4歲半,性格內向,注意力集中。小女兒2歲半,性格外向,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為了了解兩個女兒在智力上的差異,比納設計了一系列的智力測驗來考查她們的記憶力、判斷力、思維力上的不同,比納還使用了高爾頓的測試方法來測定女兒們的視覺敏銳性和反應,他講對兩個女兒的研究進行總結,1903年把所有的研究成果整理出版了《智力的實驗研究》一書,為他日後的智力量表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1904年,比納受邀在法國組織一個專門鑑別智力落後兒童的委員會,並被要求提出對巴黎學校中的離職落後兒童的教育方法提出建議。若想對智力落後兒童進行教育,必須先區分出來那些是智力落後的兒童。比納和精神病醫生西蒙走到了一起,共同進行研究,用了大約一年時間為區分智力正常和智力落後的兒童制定鑑別方法,於1905年在《心理學年刊》上正式發表,即1905年量表,後人稱「比納—西蒙量表」「比納量表」。迄今為止,它仍被公認為最具權威性的智力測量工具之一。

三、比納—西蒙量表的意義

受到生存競爭,適者生存的進化論思想的影響。西方國家為了提高人口素質,普遍實行了義務教育制度。但是在教育中發現,人與人之間是存在很大的個別差異,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智力差異。由於各種因素的影響,總是會有一部分兒童能力低下,不能向大多數人一樣正常接受教育。比納認為智力的核心是判斷力,準確的判斷,良好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現,因此可以以認知作為標準來衡量智力。比納智力量表,,為人們了解人與人之間的智力差異提供了相對客觀、統一的評價標準,實現了智力研究的重大突破,也為智力障礙兒童的區分、鑑別,以為其提供特殊教育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公講師解析

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招聘考試」

回復【時政】即可查看每日時政新聞+時政模擬

回復【資料】即可免費獲取各省備考資料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教師招聘中常考智力測驗知識點匯總
    心理學中關於智力測驗這部分考點相對來說考查頻率較少,是學生比較容易因大意失分的知識點,其在教師招聘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的方式呈現,側重以單選題和多選題的形式呈現,接下來關於這部分知識點進行詳細梳理,旨在幫助考生們理清知識點。1.概念智力測驗就是評定一個人智力水平高低的方式。
  • 韋氏智力量表
    今天帶大家學習智力測驗中較有特色的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在教師招聘考試中,韋氏智力量表通常以客觀題形式出現,大多為識記類題目。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分為三個分量表: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適合16-74歲成年人;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ISC),適合6-16歲少年兒童;韋氏學前兒童智力量表(WPPSI),適合測4-6歲半兒童的智力。
  • 智力測驗-教招心理學知識點
    常見的智力測驗:1.個別測驗量表(1)比納-西蒙智力量表:地位:世界上第一個智力測驗量表。特點:提出用智力年齡來表示智力水平,簡稱智齡。(2)斯坦福-比納量表:當今世界上廣泛流傳的智力測驗之一。簡稱「S-B」量表。使用公式——比率智商:IQ=智齡(MA)/實齡(CA)×100。人類智力是呈正態分布的。
  • 韋氏智力量表兒童幼兒成人第三版
    韋氏智力量表(兒童、幼兒、成人)第三版   產品貨號: wi102779   產 地: 國產   詳 細 說 明   WISC簡史:D.Wechsler(1896—1981   1986年我國林傳鼎教授主持修訂並出版了中國修訂本,   稱作:中國—韋氏兒童智力量表,簡稱(WICS—CR)。
  • 智力測驗:這道邏輯推理題,高智商的人30秒就能答上來,你呢?
    就目前來說,世界上最常用的兩種個人智力測驗就屬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特別是韋氏智力測驗可以說是世界上應用最為廣泛的智力測驗量表了。雖然這些測驗量表可以比較精確的測量一個人的智力水平,然而,實際操作起來卻比較的繁瑣,花費的時間也是比較長的。
  • 【備考】基礎知識備考重點及方向—韋氏成人智力測驗(WAIS-RC)
    第一單元韋氏成人智力測驗(WAIS-RC)教材(三級技能)相關知識(一)韋氏智力量表韋氏智力量表(WechslerIntelligenceScale)由美國心理學家韋克斯勒(D.Wechsler)編制,是國際通用智力量表。
  • IQ測試:2道數學智力題,據說智商125+的人只需3分鐘,你呢?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如今不能做到精確測量某個人的智商,但是最起碼可以通過一些測試來確定一個人的IQ大概是多少。比如,大家熟知的門薩智力測試、斯丹福-比奈智力量表等等,而這些測量結果確實在很大程度上反應出了一個人的智商。
  • 學點心理學:智力測試的起源
    導讀1905年,第一份可實施的智力測驗出版問世。阿爾弗雷德 .比奈對法國教育部長的建議——針對發育遲滯 兒童採用更有效的教學方法做出同應。比奈和他的同事西奧菲勒.西蒙相信,測量兒童的智力方面的能力對於上述建議的計劃和實施是必要的。
  • 格裡菲斯發育評估量表中文版戰略合作正式啟動
    8月25日,在2018年中國聽力語言論壇上,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和北京長和系國際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籤署了格裡菲斯發育評估量表中文版戰略合作協議
  • 量表寶庫:【02】簡版拖延量表
    拖延指的是「儘管知道這種做法會給自己造成損失或帶來負面影響,但仍自願、不合理地延遲開始或完成預定行動方案的行為」。拖延已經成為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工作中,抑或是在決策中均有可能出現拖延行為。
  • 玩轉量表:量表設計與分析實戰
    ——史蒂文斯(心理物理學家)一、初識量表所謂量表,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測量工具,通常由多個項目組成,形成一個綜合的分數,旨在分析較難以直接方法測量的變量。例如:當研究人員打算描述個體的人格特點,但又無法直接進行測量時,就需要藉助量表。提到量表,容易聯想到心理學的各類量表,如測量心理健康、人格特點、臨床診等。
  • 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創造力的開發與培養,你的創造力有多高?丨多元智能測試
    威廉斯創造力傾向量表選自臺灣修訂的「威廉斯擴散性情感測驗」,是威廉斯創造力測驗中的情感行為量表,用於測查青少年在創造性人才應具有的四種創造性個性方面的表現程度有些題目可能與你不符或你從未思考過,如有這種情況請選出一個您個人傾向性的答案。整個測試建議施測時間為20分鐘。1.在學校裡,我喜歡試著對事情或問題作猜測,即使不一定都猜對也無所謂。2.我喜歡仔細觀察我沒有看過的東西,以了解詳細的情形。5.我喜歡利用舊報紙、舊日曆及舊罐頭等廢物來做成各種好玩的東西7.如果事情不能一次完成,我會繼續嘗試,直到成功為止。
  • 量表寶庫:【04】了解不同形式的量表
    量表,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測量工具。提到量表,容易聯想到心理學的各類量表,如用於測量心理健康、進行臨床診斷的各種量表。 第8題的【瑟斯頓態度量表:親社會強度量表】:費顯政, 周航. 同屬顧客對顧客不當行為反應模式研究——瑟斯頓量表的開發[J].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13(06):79-85. 第9題的【李克特量表:對同性戀的態度量表】:庾泳, 肖水源, 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