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劍/中國青年報
2018-07-30 12:47
這個周末,中赫國安隊新銳韋世豪一腳匪夷所思的「烏龍」,把自己推入一個極為難堪的境地:
半年前頂著「最強U23」頭銜加盟中赫國安,挑剔的北京球迷自然對其寄予厚望,而今半個賽季過去,雖有身為U23國足絕對主力且屢次被裡皮選進國家隊的榮譽加持,但他在國安隊中首發只有一半場次,兩個進球甚至不能讓自己感到滿意——邊緣化使得這位U23球員在場上的脾氣與日俱增。
施密特賽後為自己的球員「解圍」,他說韋世豪的烏龍球只能用「不幸」評價,「他本人沒有問題,希望大家對他寬容。」
希望韋世豪能儘早平復心態的還不止中赫國安教練組,按照亞運會代表團的安排,本周備戰雅加達亞運會的U23球員將在北京集結,主教練馬達洛尼也急切盼望韋世豪能夠真正擔起這支U23國足鋒線尖刀的重任。
更何況本屆亞運會U23國足面臨的情況與往屆大不相同,據記者了解,目前「奪取獎牌」已經成為本屆雅加達亞運會U23國足面臨的參賽任務,而這樣的目標在中國足球亞運史上還不多見。以過去兩屆亞運會為例,2010年廣州亞運會,坐擁主場之利的中國亞運隊小組賽磕磕絆絆出線,淘汰賽第一輪0∶3慘敗給韓國亞運隊,主教練孫衛賽後給出「亞洲三流」的定位。
2014年仁川亞運會,U23國足與朝鮮隊和巴基斯坦隊同組,輸朝鮮隊贏巴基斯坦隊「順利出線」,淘汰賽第一輪0∶2不敵泰國亞運隊提前出局,主教練傅博也無可奈可。
2018年1月12日,U23亞洲杯小組賽,中國男足0-1烏茲別克斯坦,止步小組賽。 視覺中國 圖亞運成績不佳自有內在因素:一是決策者更看重「奧運足球」和「出線足球」,二是國內適齡球員對於亞運會態度並不積極,在中國足球「專業時代」亞運會還算重要賽事,但在「職業足球」時代,球員重心完全以聯賽為主,亞運會與中國足球似乎「兩不相干」。不過在國字號球隊戰績節節敗退的中國足球改革年,U23國足必須擔負起為中國足球爭光的重任。
儘管今年U23球員不再是國奧適齡球員,但在年初常州U23亞洲杯止步小組賽後(贏阿曼隊輸給烏茲別克斯坦隊和卡達隊),中國足協還是決定保留球隊編製備戰今年亞運會。
這樣的安排的確令業內人士有些不解。當亞洲足球強國開始在本屆亞運會甚至明年亞洲杯上鍛鍊U21國青球員以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國內適齡球員剛剛結束「我要上奧運」的選拔賽:
孫繼海統率的U21選拔隊奪冠,山東魯能U21隊排名第二,中國足協正在著手組建全新的男足國奧隊衝擊2020年奧運會預選賽,而主教練或有可能將由荷蘭人希丁克擔任。
因此現在「好成績」(亞運獎牌)對於中國足球成為「必需品」,尤其國內聯賽對於U23球員的鍛鍊價值有目共睹,這些球員需要亞運會這樣的平臺給「政策扶植」一個交代。這次亞洲杯將由裡皮親自督戰。此外本屆亞運會分組也有利於U23國足創造好成績:共有26支球隊參加本屆亞運會男足項目比賽,U23國足和伊拉克隊、敘利亞隊、東帝汶隊同在C組。
雖然有球迷忍不住開玩笑說U23國足「又進死亡之組」,但倘若面對伊拉克隊和敘利亞隊我們年薪數百萬的聯賽精英們還沒有對抗能力,中國足球也真該進入問責階段了。為求這支U23國足在亞運會上爭取獎牌,中國足協特意找來裡皮壓陣,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在6月的熱身賽上,U23國足有過4∶2戰勝納米比亞U23男足和6∶2大勝朝鮮U23男足的經歷,而在接下來的熱身賽中,U23國足將分別在常州和蘇州迎戰馬來西亞U23男足和伊朗U23男足。
這是亞運會前U23國足最後2場熱身賽,而這支將於亞運會後「撤編」的球隊能否給球迷留下愉快的亞運足球回憶,還要看球員們是否願意傾盡全力。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亞運會,中國足球
相關推薦
評論(34)